拉丁美洲和巴西.ppt_第1页
拉丁美洲和巴西.ppt_第2页
拉丁美洲和巴西.ppt_第3页
拉丁美洲和巴西.ppt_第4页
拉丁美洲和巴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拉丁美洲,1、拉丁美洲的范围,组成,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南美洲,巴拿马运河,北部: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北美洲) 南部:南美洲,拉丁美洲的岛屿,西印度群岛,火地岛,麦哲伦海峡,西印度群岛,巴拿马运河,1、是南、北美洲的分界限 ; 2、它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巴拿马,南、北美洲交界处,太平洋 大西洋,麦哲伦 海峡航线,14500,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拉丁美洲最狭长的国家: 拉丁美洲最南部的国家: 拉丁美洲纬度最北的国家:,巴西,智利,阿根廷,墨西哥,拉丁美洲的国家,2、拉丁美洲的位置,大西洋,太 平 洋,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德雷克海峡,57S,80W,60W,40W,经纬度位置: 热带为主,少部分在温带(25N57S) 40W110W(南美洲40W80W) 海陆位置: 美洲中部和南部,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 北接加勒比海,墨西哥湾,3、拉丁美洲的地形,北部墨西哥高原、 西部安第斯山、 南美洲大陆东部: 平原高原相间分布,圭亚那高原、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拉普拉塔平原、 巴塔哥尼亚高原,地形总特征:地势西高东低,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南美西海岸多火山地震,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4、拉丁美洲的气候,湿热,类型众多,纬度、海陆、地形,A、热带平原地区气候 湿热(海拔低),B、高原地区气候较温 和(海拔较高),C、高山地区气候有明 显的垂直变化,甲,乙,丙,(1)亚马孙平原(甲)的热带雨林气候最为典型的原因 (2)巴西高原东南(乙)的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原因 (3)巴塔哥尼亚高原(丙)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南美热带雨林气候最为典型的原因,a.赤道低气压控制; b.东北、南信风吹向大陆带来丰富水汽 c.南北西三面地势高,东面地势低,利于大西洋暖湿气候的深入。 d.南赤道暖流的加入使北赤道暖流更强劲;,迎风坡 背风坡,地处安第斯山东侧,受地形的阻挡,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2)巴西高原东南(乙)的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原因,5、拉丁美洲的河流,亚马孙河:第一大河(世界水量最大、流域最广),第二长河(6400km)源于安第斯山,经赤道地区入大西洋。,水量大:流经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支流多。,流域广:平原广阔,水流平缓,支流多,利航运。,亚马孙河,巴拉那河,巴拉那河:发源于巴西高原,南流注入大西洋,河口称拉普拉塔河,该河上游位于巴西和巴拉圭边境的伊泰普水电站是目前最大的水电站,太平洋一侧河流特点:,短小湍急,源远流长,支流众多, 流量大,大西洋一侧河流:,石油:墨西哥和委内瑞拉近海地区 金属矿产 银(墨西哥) 铁(巴西) 铜(智利和秘鲁),渔业资源(秘鲁沿岸),水、水能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6、丰富的自然资源,草场资源(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二、拉丁美洲的人文地理特征,4.8亿,种族复杂,混血 种人占多数;土著居民为 印第安人。,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1、拉丁美洲的人口,混血种人,印第安居民,人口的分布,人口稠密地区,思考:为什么南美洲的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大陆沿海地区,中美地峡,1)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适合人类居住; 2)降水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 3)沿海地区,多良港,交通便利; 4)开发较早,工农业比较发达,咖啡,甘蔗,主要分布在: 等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地区。,热带经济作物: 咖啡、甘蔗、香蕉(均世界产量一半) 可可、棉花、烟草产量也很多 粮食作物:玉米为主,许多国家粮食不能自己 阿根廷是出口农产品较多的国家,2、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巴西高原,咖 啡,古巴的甘蔗生产,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现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钢铁、汽车、飞机制造,肉类加工、机械制造,石油加工,石油加工,3、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1.概述:,(1)面积:拉美最大 约占南美大陆一半,(2)人口: 拉美最多,1.4亿 分布:地区差别大,90 集中在东部沿海,尤其 东南部,人种:白人占一半多. 黑白混血占40 另印第安人等. 语言:通用葡萄牙语. 宗教:多信天主教.,2、国土面积广大的热带国家,2323S,0,70,60,50,40,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3、气候,艺术足球,集体桑巴舞表演,巴西,桑巴舞蹈的热情迸射,森林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0。 植物种类、鸟类占世界50。 亚马孙河淡水鱼达2000多种。 铁矿、水能丰富(煤炭石油不足),4、巴西的农产与资源,农业发达(出口居世界第二) 位居世界首位:咖啡、甘蔗、香蕉、柑橘、剑麻; 位居世界前列:大豆、可可、玉米。 咖啡、蔗糖、大豆、橘汁是大宗出口商品,热带雨林原始的迁移农业,雨林的破坏,农产与资源,(二)、巴西的农产与资源,1、农产品中,产量占世界首位的有:,巴西主要出口的农产品: 但 仍需要进口。,2、 等矿产储量丰富。,3、森林资源丰富。,4、水能资源丰富。90的电力靠水力发电。伊泰普水电站。,咖啡、甘蔗、香蕉和剑麻,咖啡、蔗糖和大豆,小麦,铁矿、锰矿,重要工业部门:钢铁、造船、汽车、飞机,(三)迅速发展的经济,过去,出产农矿业产品为主,现在,工农业发展迅速,工业中心集中在东南沿海: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农业 26.0,工业 26.2,服务业47.8,服务业52.0,农业 11.0,工业 37.2,巴西经济结构的变化,1949,1993,(三)迅速发展的经济 条件: 部门:钢铁、汽车、造船、飞机制造、核电、通信、电子等 分布: 能源:缺煤少 ,但水能资源丰富(90水电),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科技较发达,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石油,伊泰普水电站,煤、石油不足,水能资源丰富,伊泰普水电站,解决燃料不足,与巴拉圭合作,(四)城市 巴西利亚:高原新城,政治目的,环境优美 圣保罗、里约热内卢,著名城市:,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巴西利亚:,首都,巴西议会大厦,巴西第二大城市,全国经济、文化中心,1882-1960位首都,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全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以棉纺织和机器制造业为主,是全国最大的海港,可停万吨海轮,全国工商业和金融中心,外港桑托斯是世界最大的咖啡输出港,1960年巴西政府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高原上的新城市巴西利亚。巴西为什么要将首都迁到巴西利亚?,1、环境因素 原首都里约热内卢由于过度城市化,城市规模过大,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不利于城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