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与生活》成语,俗语,诗句及名言哲理中所包含的哲理总结归纳_第1页
政治《哲学与生活》成语,俗语,诗句及名言哲理中所包含的哲理总结归纳_第2页
政治《哲学与生活》成语,俗语,诗句及名言哲理中所包含的哲理总结归纳_第3页
政治《哲学与生活》成语,俗语,诗句及名言哲理中所包含的哲理总结归纳_第4页
政治《哲学与生活》成语,俗语,诗句及名言哲理中所包含的哲理总结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57 政治哲学与生活成语 ,俗语 ,诗句及名言哲理中所包含的哲理总结归纳 1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是一种能动的反映 “鸟宿池边树,曾敲月下门” 诗人把“鸟宿”和“僧敲”这对立的一动一静放到一起;“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与“欵乃一声山水绿” 同是一个“绿”,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形容词。 2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对同一事物,人们的反映有差别“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去,直领诗情到碧霄。” 4意识有错误的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歪曲、虚幻的反映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5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6事物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7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57 今。”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 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8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9事物运动有其自身规律,规律是客观的“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冬青树上挂凌霄,岑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10事物总是 有其两点而不是一点“豪化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11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泾溪有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听说有沉沦。” 12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关系,矛盾双方的对立无条件存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3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不可分割,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57 14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5要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16办事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17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前途,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芳林新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8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寒江雪柳 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19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20透过现象看本质“家国兴亡自有时,关人何苦怒西施。西施若解倾关国,城国之来又是谁?” 2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57 正是河豚欲上时。”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2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认 识和改造世界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诗文、成语、俗语中的哲理归纳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1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 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57 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 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 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成方圆 :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死劈柴人;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 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57 分收获;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因果联系的观点。 19瑞雪兆丰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唇亡齿寒: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0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 21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键部分对事物的整体起 决定作用。 22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断章取义:割裂了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孤立地看问题。 23舍卒保车:整体处于统帅和决定地位,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24未雨绸缪: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25坐井观天:把部分当作整体的错误观点。 2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7树欲静而风不止:物质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57 事物。 29少小离家老人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0涸泽而渔: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坚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31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没有看到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3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向前发展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33刻舟求剑;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3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因果联系的客观性。 35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馋入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36怨天尤人:否认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忽视主观 努力的错误观点。 37严师出高徒;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方面看到了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57 又忽视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3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2 39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 ,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0田忌赛马:构成事物的 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够引起质变、当事物的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结合时,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4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堤溃蚁穴,气泄针芒;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2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外因是事物发展 的条件、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57 43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质变,推动事物的发展。 44好事多磨: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矛盾具有普遍性,事物都是一为二的。 46不见高山,不显平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 相倾,声音相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47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矛盾双方是对立的。 48和谐,就是美和善;万事如意 :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 4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盾问题。 50物极必反,相反相成;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 偏偏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57 寂寞;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居安思危;蝉口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反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5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人无远虑,必有 近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3失败乃成功之母;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3 54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5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6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违背了矛盾具有特殊性。 57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1 / 57 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58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59和而不同: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普遍性一特殊性是统一的。 6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抓主要矛盾。 6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产生重大影响。 62学会“弹钢琴”;把握重点、统筹兼顺:抓主要矛盾,不忽视 次要矛盾。 63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想问题办事情应有所侧重,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64浅尝辄止、固步自封: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违背了认识应当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 65守株待兔:把现象当本质、把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的错误观点。 66声东击西:真象与假象,现象与本质。 6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占有感性材料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前提条件,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是获得理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2 / 57 性认识的关键、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68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 是生活的灯塔: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69吃一堑长一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70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哲理是: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新事物是从旧事物中孕育出来的。 71“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哲理是: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的观点。 72“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 时时闻说有沉沦。” 唐诗泾溪 4 哲理是:矛盾双方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73“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清代阮元吴兴杂诗 哲理是:矛盾的特殊性,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4 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哲理是: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 7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3 / 57 对待知识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弄虚作假,体现了唯物主义精神。 76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以 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必须从实际出发,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77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揭示了世间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仅仅是相对的。 78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说明人们既要承认事物的客观规律,又要发挥热闹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鼓励人们应当有所作为。 79“祸兮福之所;福兮祸之所伏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曲则全,枉则直, 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任何矛盾都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双方,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80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稻花香里说丰年,听起蛙声一片。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4 / 57 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不依赖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 8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要有乐观主义精神,要准备走曲折 的道路。 5 成语、俗语、诗句及名言哲理选择题汇编 成语中的哲理选择题集锦 1、 按图索骥 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B 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C 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 D 人的能动作用受客观条件制约 A 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 B 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 C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 D 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2、 按图索骥 的做法属于 A 唯物主义B 本位主义 C 经验主义 D 教条主义 3、 画饼充饥 和 望梅止渴 这两个成语都强调 了 A 物质的作用 B 意识的作用 C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D 实践的重要性 4、实际上, 画饼充饥 并不能真正 充饥 ,望梅 也不能真正 止渴 。这是因为 A 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C 精神的东西不重要 D 物质和意识没有区别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5 / 57 5、 拔苗助长 的哲学寓意是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主观能动作用是从属的、派生的,总要受到规律客观性的制约 A B C D 6、 审时 度势 是说 A 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要端正主观动机 C 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分析利用条件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D 主观能动性发挥受一系列主观因素制约 7、 削足适履 违背的哲理是 A 物质决定意识 B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 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D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8、 杞人忧天 错在 A 否认世界的物质性 B 否认物质世界是运动的 C 否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D 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9、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说明了 A 必须善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10、下列成语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 抱薪救火沧海桑田唇亡齿寒覆巢无完画饼充饥挥汗如雨 11、下列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A B C D 12、下列成语中属于形而上学的有 滴水穿石 物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6 / 57 极必反 刻舟求剑 断章取义墨守成规 浅尝辄止 统筹兼顾 固步自封 A B C D 13、 涸泽而渔 的做法从哲学上看 忽视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无视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 远利益,没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 D 14、 趋利避害 、 扬长避短 包含的哲理是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D 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15、 未雨绸缪 这一做法包含的哲理是 A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B 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 量变和质变关系 16、 怨天尤人错在 A 只强调主观,是主观唯心主义 B 只强调客观,是客观唯心主义 C 割裂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D 只强调客观情况,否认主观原因,是唯心主义 17、 实事求是 体现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在实践基础上,主观和客观的统一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A B 1 C D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7 / 57 18、 居安思危 的哲学寓意是 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不可分割的 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分为二 A 24、下列看法最能体现矛盾的统一的是 A 积劳成疾 B 声东击西 C 因材施教 D 居安思危 25、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这句话 A 包含了矛盾特殊性原理 B 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 则 C 揭示了形而上学的片面 D 19、下列成语、俗语、古语与有关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防微杜渐 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千里之堤,潰于蚁穴 A B C D 20、 扬汤止沸 ,不如 釜底抽薪 。这一说法体现的哲理是 A 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起主导作用 B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C 要善于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D 矛盾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21、 防微杜渐 的哲学寓意是 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 变 矛盾次要方面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要坚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重视意识的反作用A B C D 22、 防微杜渐 与 微不足道 两个成语的内涵是对立的,在哲学上表现为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 量变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8 / 57 质变原理与静止孤立观点的对立 C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 内外因关系原理与外因决定论的对立 23、 依葫芦画瓢 、 照猫画虎 错在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否认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A 性 D 反 映了事物联系的具体性 26、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从认识论看是 A 实事求是的态度 D 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方法 27、 盲人摸象 的哲学寓意是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要坚持全面观点,克服片面性要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占有感性材料必须全面完整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联系,只从感知事物局部特征下结论是错误的 A B C D 28、 生不逢时 包含的哲理是 A 人生价值实现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 B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 人生价值实现 首先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D 提高全面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 29、 愚公移山 与 田忌赛马 这两个故事共同包含的哲理是 A、事物数量的增减引起质变 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C、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D、构成事物的成分由于结构和排列秩序上的变化引起质变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9 / 57 名言哲理选择题集锦 30、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 的观点给我们的哲学思考是 天神是人类制造的,也能为人类服务 认识自然界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就能成为自然的主宰 利用自然规律首先要 掌握规律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利用规律,改造规律 2 A、 B、 C、 D、 31、孟子说: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A、间接经验不如直接经验可靠 B、理论实践,而不是源于书本 C、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会向自己相反方向转化 D、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2、孟子说: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句话正确阐述了关系。 A、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 B、金钱和人生价值 C、事业理想和艰苦奋 斗 D、个人与社会 33、对孟子的上述观点正确理解是 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个人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个人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个人的社会价值主要是精神贡献 A、 B、 C、 D、 34、孟子说: 心之官则思。 荀子说: 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 李时珍说: 人的记忆皆在于脑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0 / 57 。这些论断的共同点在于 A、心是思维的器官,是智慧的支柱 B、人是用脑进行思维的 C、人们的思考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器官作基础 D、心和脑实际上是思维的器官 35、孟子说: 民为贵,社 稷次之,君为轻。 说明他已经 A、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认识到君主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重要性 C、感觉到群众在社会中的力量和作用 D、懂得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6、庄子说: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从哲学观点看 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和连续性 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即否认了运动的间断性 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运动的观点 否认了事物质的规定性,把事物看成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是不可知论观点 A、 B、 C、 D、 37、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其中包含的哲理有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体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 A B C D 38、 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轻重、大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B 事物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1 / 57 C 轻重、大小事无条件地相互转化 D 量变与质变存在根本区别 39、苏轼说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人之。 从哲学 上看,这句话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的条件 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40、孙子兵法曰: 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 。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同是根据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 A、矛盾具有普遍性,两者没有共性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C、兵法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D、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 形 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 存在即被感知 、 物是观念的集合 。回答 41 42 题。 41、上述两种观点都是对的回答。 A、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问题 B、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问题 C、人类社会是否具有客观性问题 D、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 42、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 A、都肯定了世界观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 3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2 / 57 界 B、都肯定了意识是世界的本质 C、前者肯定了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物主义;后者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属于唯心主义 D、都肯定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43、赫拉克利特说: 世界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火。这说明 A、世界的本质是火 B、世界上没有神 C、崇高的远大理想 50、 读有字的书,不如去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 这告诉我们认识要不断地深化,扩展和推移 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感性认识事物都有发展过程 D、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44、赫拉克利特的观点承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否认 了相对静止的存在 A、 B、 C、 D、 45、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 46、老子说:“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一段话体现哲理 A、物质决定意识 B、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 C、事物都有前后相继的发展的过程 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3 / 57 47、法国哲学家康德说: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这一观点是 A、唯物主义观点,承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B、唯心 主义观点,把人们发展规律等同于制造规律 C、唯心主义观点,认为规律是由上帝创造的 D、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48、法国作家雨果说: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这句话强调的是 A、理想受社会存在的制约 B、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C、人要有物质生活,更要有精神生活 D、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 49、马克思说: 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这句话说明 A、理想源于现实 B、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C、理想和现实是辩证统一关系 D、要树立 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A、 B、 C、 D、 51、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一句话表明 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精神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实事求是 A B、 C、 D、 52、古人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4 / 57 云: 奢糜之始,危亡之渐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 B C D 诗文中的哲 理选择题集锦 贾岛的“鸟宿池边树,曾敲月下门”堪称遣词造句的经典。回答 53 54题。 53、人们写文章之所以要“反复推敲”,从哲学上看,就是要 A“语不惊人死不休 B 尽可能准确地反映事物 C 出奇制胜 D 写出好文章 54、诗人把“鸟宿”和“僧敲”这对立的一动一静放到一起 A 完全是诗人无根据的想象 B 是诗人对事物的加工制作 C 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照搬 D 完全是为了写诗的需要 55、“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段话是一个命题。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悲观 主义 D、教条主义 56、“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4 A、自然界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63、毛泽东诗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 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57、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5 / 57 名句,而宋代王安石则有“一鸟不鸣山更幽。”的名句。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 互转化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58、“家国兴亡自有时,关人何苦怒西施。西施若解倾关国,城国之来又是谁?”罗隐的西施告诉我们,看待一个事物应该 A、用发展的眼光 B、透过现象看本质 C、坚持矛盾观点 D、注重事实 59、“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这句诗蕴涵的哲理是 A、外因推动着事物的变化 B、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条件 C、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变化呈现规律性的表现 60、孙子兵法曰: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其中包含的哲理是 A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 是是统一的 B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61、“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去,直领诗情到碧霄。”从唯物论角度看,这首诗反映了 A、物质是运动的 B、对同一事物,人们的反映有差别 C、四季更替是不可违背的 D、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6 / 57 62、“冬青树上挂凌霄,岑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这表明 A、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矛盾具有各自特殊性 B、矛盾的每一个侧面,各自有自己的特点 C、 内因决定事物的外因 D、事物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 沽名学霸王。”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要把握适度原则 B、办事情要抓重点 C、办事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D、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6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芳林新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从诗中抽象和概括出的哲理是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前途,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A、 B、 C、 D、 65、杜甫诗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确对待矛盾 C 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D 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 俗语中的哲理选择题集锦 66、常言道: 满招损,谦受益。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这两句话共同反映了唯物论中的原理。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7 / 57 A、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转化 67、 多行不义必自毙 这句俗语体现的哲理是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辩证法思想 A、 B、 C、 D、 俗话说: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据此回答 68 69 题。 68、这一说法的哲学寓意是 A、人在客观事物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事物的变化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D、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69、在常人手里有心栽花花不开,而园艺工程师能 做到有心栽花花盛开。可见 5 成语、俗语、诗句及名言哲理选择题汇编 成语中的哲理选择题集锦 1、 按图索骥 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 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 B 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 C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 D 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线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8 / 57 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 2、 按图索骥 的做法属于 A 唯物主义 B 本位主义 C 经验主义 D 教条主义 3、 画饼充饥 和 望梅止渴 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 A 物质的作用 B 意识的作用 C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D 实践的重要性 4、实际上, 画饼充饥 并不能真正 充饥 ,望梅 也不能真正 止渴 。这是因为 A 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C 精神的东西不重要 D 物质和意识没有区别 5、 拔苗助长 的哲学寓意是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主观能动作用是从属的、派生的,总要受到规律客观性的制约 A B C D 观规律 是要尊重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你不能人为助长。 要根据 植物自然生长的规律。不是过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就是植物自然生长规律。外因是人的耕耘 6、 审时度势 是说 A 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要端正主观动机 C 人的主观能动性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9 / 57 能分析利用条件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D 主观能动性发挥受一系列主观因素制约 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是说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分析利用条件达到活 动的最佳效果,强调的是主观能动性 7、 削足适履 违背的哲理是 A 物质决定意识 B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 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D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这里的足就相当于物质,履代表着意识,物质早已存在,而意识是千变万化的,我们只能以现有的物质来决定意识的形式 适合足的鞋并不是有主观决定的, 8、 杞人忧天 错在 A 否认世界的物质性 B 否认物质世界是运动的 C 否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D 否认物质是运动 的主体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的为转移,具有客观规律 . 杞人忧天:那个人夸大了自己的意识,否认了客观规律 夸大危险,让自己成为中心,形成一个忧患意识的政治圈 9、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说明了 A 必须善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 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C 人既不能创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0 / 57 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 D 人的能动作用受客观条件制约 10、下列成语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 抱薪救火沧海桑田唇亡 齿寒覆巢无完画饼充饥挥汗如雨 覆巢无完卵:翻倒的鸟窝里不会有 完好的卵。比喻灭门大祸,无一幸免。又比喻整体毁灭,个体也不能幸存。 11、下列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是能触及”的食物,要考虑树叶和草与他自己亦彼也,彼亦是也对症下药, 的联系,要“扬长避短”,不要企图吃树叶, 量体裁衣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D 庄子说方生方死 方死方生是一种形而上 学、唯心主义的哲学学说 这就是那 那个也就是这个,相对主义否认事物的之间界限 12、下列 成语中属于形而上学的有 滴水穿石 物极必反 刻舟求剑 断章取义墨守成规 浅尝辄止 统筹兼顾 固步自封 A B C D 片面的,不发展的, 13、 涸泽而渔 的做法从哲学上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1 / 57 忽视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无视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 D 没有水,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