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雄茭灰茭正常茭形态指标及光合特性研究 摘要:以正常茭、雄茭、灰茭3种茭白为材料,测定并比较三者的形态指标、叶绿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雄茭与灰茭、正常茭在形态上有着显著差异,而灰茭与正常茭间差异不显著;正常茭白的叶绿素含量最高,灰茭次之,雄茭最小;正常茭具有最强的光合能力,灰茭次之,雄茭最弱。 关键词:茭白;形态特征;叶绿素;光合作用 茭白(Zizanialatifolia),古称菰,为禾本科菰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喜沼泽多湿环境,原产于我国。茭白是我国仅次于莲藕的重要水生蔬菜,除可作为蔬菜食用外,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肉质茎内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有效防治肠道疾病。 茭白按形态通常划分为3类:雄茭、灰茭、正常茭白。由于在生长过程中受到黑粉菌(Ustilagoesculen的侵染,导致茭白茎基节部分组织细胞增生,膨大形成肥大的肉质茎,即人们食用的茭白,称之为正常茭白;还有一种茭白在生长过程中被另一种毒性较强的黑粉菌侵染,膨大形成的肉质茎中形成大量的黑褐色冬孢子,不能食用,这种含有大量冬孢子的茭白称为灰茭;如果茭白没有受到黑粉菌侵染,便不能形成膨大肉质茎,这类植株在夏秋季适宜的条件下可以抽薹开花,称为雄茭。关于茭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育种栽培方面,而关于其生长发育生理机制的研究还比较少。目前还不清楚茭白肉质茎形成的机制,一般认为茭白肉质茎是植株受到茭白黑粉菌侵染后分泌的代谢物质(IAA)刺激而形成。 通过分析3种茭白株高、叶长、叶宽、叶数、分蘖数等形态方面的差异,可最直观地了解黑粉菌侵染对其的影响。通过对植物气体交换指标的研究可以了解黑粉菌侵染对茭白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特性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关于茭白光合特性的研究很少,本试验通过研究3种茭白的形态及光合特性,分析三者之间的生理功能的差异,为今后深入了解茭白的生长发育提供一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浙茭3号,取自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农场。为方便测量其光合指标,5月从田间挖取正常茭白、雄茭、灰茭,移栽到塑料桶内(33cm31cm),共12桶,放于室外空地,任其自然条件下生长,1周后开始测定有关指标。 1.2试验方法 形态指标的测定包括株高、叶数、叶长、叶宽、分蘖数,每个处理5次重复。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用手持式叶绿素测定仪(ModelCL-01,HandsatechInstruments),选择生长良好、具有代表性且完全伸展的倒二叶或倒三叶进行测定。测定部位为叶片中部偏上,每个处理8次重复。 叶片光合气体交换指数的测定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光合测定仪测定,内置红蓝光源光强设定为1000molm-2s-1,测定指标为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Tr),每个处理8次重复。测定部位与叶绿素测定相同,测定时间为9:0011:30。 1.3数据处理 试验中得到的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用OriginPro8.0软件绘图。 2结果与分析 2.13种茭白形态指标的差异 从图1和图2看出,雄茭的叶片数量、株高、叶长、叶宽、分蘖数等与灰茭和正常茭有显著性差异(P0.05)。雄茭的株高、叶长、叶宽显著高于灰茭和正常茭,分蘖数却显著低于两者;灰茭与正常茭在株高、叶长、叶宽等方面差异不显著,叶片数显著低于正常茭;正常茭的分蘖数显著高于灰茭,说明黑粉菌的胁迫促进了灰茭和正常茭的分蘖,其中正常茭受促进的程度更强。 2.23种茭白总叶绿素含量的差异 经测定,灰茭的叶绿素含量最低,为13.46,显著低于雄茭和正常茭的叶绿素含量;正常茭的最高,为16.41,比雄茭高9.62%,比灰茭高21.92%;雄茭的叶绿素含量介于两者之间,为14.97,但与正常茭差异不显著。表明黑粉菌侵染正常茭后,促进了其叶绿素的合成,但由于黑粉菌侵染能力的不同,导致灰茭的叶绿素含量降低。 2.33种茭白光合气体交换的差异 从图3可以看出,3种茭白在净光合速率(Pn)上存在差异。正常茭的净光合速率最大,比最低的雄茭高6.09%,比灰茭高3.47%。雄茭和灰茭之间差别不大,灰茭略高2.54%。同时可以看出,气孔导度(Gs)也是正常茭的最大,灰茭和雄茭相对较小,且后两者的差异不大。雄茭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最大,平均为257.4molmol-1,高于灰茭(243.3molmol-1)和正常茭(248.6molmol-1),雄茭与灰茭的差异显著,而后两者差异不显著。正常茭的蒸腾速率最大,灰茭和雄茭相对较小,且后两者间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正常茭的气孔开放程度最大,蒸腾作用最强,而灰茭和雄茭的气孔开放程度相对较小,蒸腾作用也较弱。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正常茭具有最强的光合能力,气孔开放程度也较大,黑粉菌的侵染没有对其造成伤害,反而有利于其光合作用。灰茭由于受到不同黑粉菌的侵染,光合作用增加强度不如正常茭,但略高于对照雄茭。 3小结与讨论 光合作用对植物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光合气体交换可以反映出植物在生理代谢方面的一些差别。从所测定的形态指标中可以分析出,黑粉菌的侵染使得植株的株高、叶长、叶宽显著下降,叶数增加(正常茭)或减少(灰茭),但是分蘖数显著增加。有研究指出,内生真菌与寄主形成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植物为内生真菌提供光合产物和矿物质,而内生真菌产生的代谢物能刺激植物的生长发育4,5。关于真菌胁迫后植株在逆境情况下光合作用的报道较少,研究结果也不一致,有的是正效应6,7,有的是负效应8,9,有的是无显著效应。 本试验中,虽然受到不同种类黑粉菌的胁迫,但灰茭和正常茭的形态特征表现为茭白分蘖数增加,但是株高却显著降低。光合气体交换方面,与雄茭相比,黑粉菌侵染没有抑制灰茭的光合作用,反而促进了其光合作用,正常茭和雄茭的增加更为显著,这也可以从正常茭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气孔开放程度的增大、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指标中看出。此外,正常茭和雄茭的光合速率比灰茭增加得更显著,可能是因为侵染的黑粉菌种类不同,导致菌株和植株之间互作时产生的激素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造成的。灰茭的叶绿素含量表现为下降的特点也可能与此有关,也有可能与2种茭白的叶片结构存在差异有关,因为雄茭的叶片更厚。今后应进一步研究黑粉菌侵染后,茭白光合作用中电子传递过程的变化,菌株分泌物和植株本身分泌的激素类物质的关系以及相应的分子表达机理,这对弄清茭白肉质茎膨大的机制及对茭白的生产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陈守良,徐克学.菰属ZizaniaL.植物的分支分类研究J.植物研究,1994,14(4):385-394. 余永年.茭白黑粉菌刺激生长物质的研究J.植物学报,1962,10(4):339-350. SiegeredirectionforsearchaconCW,Siegegriculture,1988,1:45-55. HillNS,BeleskyDP,StringeophialumffectoffungalendophyteAcremoniumcoenophialumintallfescueonanimalperformance,toxicity,andstandmaintenance.Endophyteeffectsongrowthandpersistenceoftallfescuealongawater-supplygradientPD,edophyteinfectiononcontrastingtallfescuecultivars FaethSH,Sullivasitic,FedderandsoilacidityologicalandPhotosyntheticCharacteristicsofZizanialatifolia XUXiaofeng,YANNing,ZHANGJingze,HUANGJianzhong,GUODeping (CollegeofAgricultureandBiotechnology,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58) Abstract:Morphologicalcharacteristics,chlorophyllcontentandphotosyntheticgasexchangeweredeterminedintheZizanialatifoliaplants,theplantsinfectedbyM-TstrainorT-strainofUstilagoesculenta,respectivaracteris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