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园教师对音乐教学的看法及实施现况调查.doc_第1页
幼稚园教师对音乐教学的看法及实施现况调查.doc_第2页
幼稚园教师对音乐教学的看法及实施现况调查.doc_第3页
幼稚园教师对音乐教学的看法及实施现况调查.doc_第4页
幼稚园教师对音乐教学的看法及实施现况调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教學的看法及實施現況調查 11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教學的看法及實施現況調查 王昇美 陳淑芳國立台東師範學院 幼兒教育學系摘 要 本研究訪談幼稚園老師、園長對音樂才藝班的看法,及老師的音樂教學信念,以問卷和觀察記錄來了解音樂教學在幼稚園正規課程裡的質與量,並比較有音樂才藝班的園所與沒有音樂才藝班的園所教學活動是否有異?老師的音樂教學信念與其教學是否有相關性?才藝老師的教學對幼稚園老師是有助益或是會威脅到幼稚園教師的專業? 研究發現,音樂才藝老師對幼稚園教師的音樂教學能力沒有明顯的影響,反倒是教師本身的教學理念會影響到老師對音樂活動的安排。大部份的幼稚園教師認為才藝班的設置對幼教老師的專業形象並無影響。根據研究數據顯示:音樂的教學內容頻律發生最多的音樂欣賞使用目的有將近七成是在秩序管理,只有1%是用在教學活動上。佔居第二的歌唱表演也是以使用在教學活動的頻律最低(12%)。反倒是以發生次數不多的音樂遊戲、律動和節奏樂使用在教學活動的頻律較高,都有四成以上的發生率。整體來說,有44%的音樂活動用在秩序管理,只有18%使用在教學活動。顯示出幼稚園教師並沒有真正體認到音樂教育的重要性,而且老師的音樂能力、專業素養也有待加強。關鍵詞:音樂、才藝教學、教師信念壹、緒論一、問題背景 音樂一直是我的興趣,幼稚園中如何使用音樂也是我想探知的,所以在決定幼兒教育專題研究的主題時很自然的就朝音樂的領域來取題了。 在蒐集有關音樂方面的資料時,我看到了黃麗卿的碩士論文創造性音樂遊戲與傳統音樂教學活動中幼兒創造行為之差異比較的摘要,在她的研究建議第三點有提到:應將音樂教學的權力還給幼兒教師們,以提昇幼教人員之專業形象。 由於她的建議讓我開始思考,到底現在幼稚園開始走向類似分科教學(才藝教學)的取向是一種教育改革,亦或是一種變相的教育?而這樣的改變對幼教老師的專業形象是否有負面的影響?以及這樣密集的才藝課程除了減輕了帶班老師的壓力、工作量外,對老師的能力是否有正面的幫助等問題。另外,音樂教育對幼兒的影響和價值已是不容置諱的(在文獻探討中會更詳細的說明),表現出來最明顯的就是才藝班的設置。我想知道的是:在學校、父母都肯定了音樂教育後,傳統的唱遊式的音樂教學是否有改變,一些有設置音樂才藝班的園所是否對老師的教學會有所衝擊,在正規課程中是否會使音樂教育更形活潑、充實且專業? 最後在繼續蒐集資料與作研究的過程決定了我的研究題目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才藝教學的看法及音樂教學實施現況調查。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探討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才藝教學的看法及音樂教學的實施現況,所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幼稚園老師對音樂才藝教學是採正面亦或負面的看法?園方在決定是否實施才藝教學時有哪些考量?老師所持的音樂教學理念與實際上的教學有什麼關係?音樂在幼稚園教學裡應用的頻率?其音樂教學的內容大多屬於哪一類別?有實施音樂才藝教學園所的老師在音樂上的應用是否比沒有實施音樂才藝教學園所的老師更頻繁,更好? 所謂音樂才藝教學是指在一般的上課時間裡,將音樂獨立出來為一堂課且外聘專業的音樂老師進行教學活動。另外,在幼稚園課程標準裡,有詳述幼兒音樂課程的教學內容(音樂教學),請參考幼兒教育附錄八之幼稚園課程標準(pp.607-618)貳、參考文獻(略)參、研究方法一、研究對象 由於必須觀察記錄,所以選取的幼稚園以在台東市區附近的為主,以電話聯絡的方式,問該園所是否有意願協助研究計畫,最後依據研究目的選取了台東縣市四所幼稚園,兩所有實施才藝教學(私幼),兩所沒有實施才藝教學的幼稚園(公幼),觀察的班級以大、中班為主,研究班級是由園長決定。由於私立幼稚園大多有才藝教學,因此研究對象便成了兩所公幼,兩所私幼。私幼:可愛幼稚園(大班、A老師)、美麗幼稚園(中班、B老師);公幼:溫柔國小附幼(小班、C老師兼園長)、大方幼稚園(大班、D老師兼園長)二、研究工具本研究共採用三種研究的方法:軼事記錄法,訪談以及問卷。本研究原先是要等問卷調查後,挑選音樂活動發生最多的時段來觀察,但由於時間上的限制,所以觀察時間以配合研究者空堂時間為主,觀察時數為一個半天。採用軼事記錄法,記錄所有與音樂相關的活動(幼稚園課程標準裡,幼兒音樂課程的教學內容分五大項,見第一章研究目的)。訪談的對象有研究班級的老師及園長,以紙筆記錄訪談內容(訪談問題見附錄一),若園長與帶班老師同一人則只訪談一次並請該位老師以不同的角度來回答問題。問卷主要是調查音樂教學的使用頻率?使用的目的?(秩序管理,引發活動,結束活動,教學活動,見附錄二)及其教學是採用何種方式居多?(見第一章研究目的),問卷(見附錄二)是由帶班老師於每天授課後填寫,共七天,可不連續填寫。此問卷乃研究者自行編著,由指導老師陳淑芳修改之。三、研究步驟 確定大方向找文獻整理文獻確定研究主題訂定研究方法、工具取樣收集資料確定研究主題分析資料找文獻整理文獻結果報告在確定研究的大方向音樂後,開始著手蒐集有關音樂方面的資料,由於學校的資料並不齊全,在蒐集資料上遇到不少困難,又有關音樂的論文並不多,找到的大多為摘要,所以幾乎得到台北國家圖書館才能得到整篇論文資料,整理文獻時,也因為還沒確定題目而感到沒有目標、方向;因此在終於確定研究主題後,找文獻的工作就幾乎停頓,而忙於做研究方法、工具的訂定與資料的收集,但在整個研究資料收集完畢後,卻發現研究的主題與先前所找的文獻並沒有很大的相關性,所以在收集、分析資料後得再進行一次找文獻與整理文獻的工作。肆、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分為三大部份:訪談、問卷及觀察記錄。一、訪談結果與分析 為了研究數據分析方便起見,茲將幼稚園與老師加以編號:K1可愛幼稚園園長、T1大班A老師;K2美麗幼稚園園長、T2中班B老師;K3=T3溫柔國小附幼C老師兼園長;K4=T4大方國小附幼D老師兼園長。 (一)對才藝教學的看法幼稚園老師與園長對才藝教學的看法半數持中性的看法,認為才藝教學有優點也有缺點,明白表示贊成與反對才藝教學的則也佔半數,茲將她們贊同與反對才藝教學的理由列於表2。【表1:對才藝教學之看法】意見哪些人統計人數贊成T11中立K1,T2,T4=K43反對K2,K3=T32 (二)贊成及反對才藝教學的理由由表1與表2我們可發現持中立的老師或園長都認為才藝老師較為專業,可提供孩子一系列、有組織的課程;而在贊成才藝教學的理由裡,除了這項有一半的人肯定,透過才藝老師的教學,可增加幼稚園老師的音樂教學能力這項也有一半的人提出,而較特殊的一點是表示反對才藝教學的K2園長亦認為透過才藝老師的教學,可增加幼稚園老師的音樂教學能力,可見一般幼稚園老師大多對自己的音樂教學沒有信心,普遍認為自己音樂素養不足。 在反對才藝教學的理由上,過半數人認為幼稚園老師較了解孩子的發展,與孩子較沒有距離,可見幼稚園老師對本身保育的專業和教學經驗的累積是持肯定的態度,而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幼稚園老師對本身的音樂專業素養沒有信心,然而她們都不認為音樂才藝教學會對幼稚園老師的專業形象有所影響,反倒是一直持反對立場的T3=K3提出了這一點。而老師們認為沒有影響的理由是像T1老師所提出的個人的喜好和專長是因人而異,所以不太有影響?還是老師們並不認為音樂教學專業素養並不是幼稚園老師一定要具備的能力?我想這須要進一步的探討。【表2:贊成及反對才藝教學的理由】 項目問題意見哪些人統計人數1.才藝老師教學生動活潑T112.可補充幼稚園老師沒有注意到的地方T11贊成才藝教學的理由3.才藝老師較專業,可提供孩子一系列的課程K1,T2T4=K434.透過才藝老師的教學,亦可增加幼稚園老師的音樂教學能力T1,T2,K231.幼稚園老師較了解孩子的發展,與孩子較沒有距離K1,T2,K2T4=K442.在幼稚園中,音樂教學不應該獨立T3=K31反對才藝教學的理由3.才藝老師非幼兒教育出身,教學上較重技巧,引導還是差幼教老師一截T3=K314.會影響幼教老師的專業形象T3=K315.才藝教學較商業化T4=K41 (三)幼稚園教師、園長對才藝教學實施作法的看法 由表3可知,只有對才藝教學一直持反對意見的T3=K3認為應該將音樂融入正規課程中,由幼教老師擔負起教學的責任,不該在幼稚園裡另設音樂才藝班,我想這和我們前面所提到的幼稚園老師大多對自己的音樂教學沒有信心有關聯,當然一些現實問題,例如:幼稚園間的競爭、家長的要求等,都會有所影響。【表3:才藝教學的作法】意見哪些人統計人數1.以一個禮拜一次的音樂教學為佳T112.不可額外收費T213.可由學有專精的幼稚園老師取代才藝老師K1,K224.應融入正規課程中,由幼教老師擔負起音樂教學的責任T3=K315.要慎選才藝老師的品質T4=K41 (四)幼稚園教師的音樂教學理念 教育信念是教師知覺問題、進而採取行動的依據(台東師院 蕭月穗)。在許多研究中發現,教師的教育信念不僅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思考、判斷與決定,也影響教師對教學理念與經驗的詮釋,及個人的教學行為(Goodman,1988;Nespor,1987;Spodek,1988)。由表4可知,雖然題目問的是音樂教學理念,但老師的回答均是針對音樂教育的功能,所以看不出音樂教學在老師心目中的重要性,因此,若要問及老師的教學信念,我想以問卷的方式會是比較恰當的。【表4:幼稚園教師的音樂教學理念】意見哪些人統計人數1.可陶冶孩子的性情T1,T2,T432.可安撫孩子的情緒T1,T3,T433.帶給孩子歡樂T1,T3,T434.培養師生的情感T1,T425.藉由音樂欣賞、遊戲,讓孩子接觸不同的領域,帶給孩子不同的感受T116.是很好的秩序管理方法T2,T3,T437.說唱間孩子的學習較快,且印象深刻,不易忘記T218.可增加教學的生動、活潑T419.音樂讓孩子勇於表達自己T4110.音樂較易引起孩子的注意力T3,T42二、問卷結果與分析 (一)各園所分析首先以各個園所來分析,每個園所亦是以音樂欣賞的發生率居首位,然而其餘的項目發生率就出現顯著的差異,以下就各表加以分析。 K1的音樂欣賞與歌唱表演;音樂遊戲與韻律的發生率約略相同,節奏樂器的活動最少;音樂活動使用的目的以教學活動居首位,秩序管理、引發活動次之,結束活動最少。雖然音樂欣賞的比率最高,但就使用的目的而言,集中在秩序管理及結束活動,在教學活動上的使用的比率最低,反倒是發生率最低的節奏樂均是使用在教學活動上。【表5:K1的音樂活動分析】 活動目的教學內容秩序管理引發活動結束活動 教學活動總計歌唱表演33051131%音樂遊戲1004514%韻律1104617%欣賞43411233%節奏樂器000226%總計925%719%411%1644%36100%K2的音樂欣賞與歌唱表演發生率相同,節奏樂次之,音樂遊戲、韻律最少;音樂活動使用的目的以秩序管理高居首位,結束活動次之,其次是引發活動,教學活動最少。發生率最高的音樂欣賞使用目的很明顯的以秩序管理為主;歌唱表演使用在教學活動的比率也是最低。另外,四個園所裡只有T2有將節奏樂使用在秩序管理上。【表6:K2的音樂活動分析】 活動目的教學內容秩序管理引發活動結束活動教學活動總計歌唱表演1361213239%音樂遊戲210256%韻律001234%欣賞252503239%節奏樂器22431113%總計4251%1113%2227%810%83100%K3的音樂欣賞最多,音樂遊戲、韻律、歌唱表演的發生率約略相同,節奏樂最少;音樂活動使用的目的也是以秩序管理最多,其餘三項大約相同。音樂欣賞也是使用在秩序管理最多。【表7:K3的音樂活動分析】 活動目的教學內容秩序管理引發活動結束活動 教學活動總計歌唱表演1212620%音樂遊戲2122723%韻律3111620%欣賞81101033%節奏樂器000113%總計1447%517%517%620%30100%K4的教學內容排名依次是音樂欣賞、歌唱表演、音樂遊戲、韻律、節奏樂器;音樂活動使用的目的最多是秩序管理,再來是結束活動、引發活動,教學活動最少。音樂欣賞最常使用在秩序管理和結束活動,沒有使用在引發活動與教學活動上。歌唱表演在教學活動的使用率也是0。【表8:K4的音樂活動分析】 活動目的教學內容秩序管理引發活動結束活動教學活動總計歌唱表演112501826%音樂遊戲1402710%韻律06051116%欣賞1901203146%節奏樂器000111%總計3146%1218%1725%812%68100% (二)綜合分析1.整體而言,幼稚園音樂的教學內容以音樂欣賞最多,佔了近四成,歌唱表演居次,約佔三成,其餘則大略平均分散在音樂遊戲、律動、節奏樂器的活動上。音樂活動的目的則以秩序管理發生的次數最多,佔了44%;結束活動第二,佔22%;再來才是教學活動,佔18%;最後是引發活動,佔12%。2.細目來看,教學內容頻律發生最多的音樂欣賞使用目的有將近七成是在秩序管理,近三成使用在結束活動時,只有1%是用在教學活動上。佔居第二的歌唱表演也是以使用在教學活動的頻律最低(12%)。反倒是以發生次數不多的音樂遊戲、律動和節奏樂使用在教學活動的頻律較高,都有四成以上的發生率。3.四所幼稚園共有217次的音樂活動,其中K1有36次,K2有83次,K3是30次,K4則有68次,很明顯的可看出:同樣是一個禮拜的課程,可是K2和K4的音樂活動次數是K1和K3的兩倍,分析原因如下: (1)K3園所是半日班,自然地,音樂活動的發生率也比別所幼稚園少了一半。 (2)每個老師對音樂活動的定義可能不盡相同,有的老師認為是音樂活動,有的 可能不以為是,因此造成在計算上的差異。【表9:綜合四個園所的音樂活動分析】 活動目的教學內容秩序管理引發活動結束活動教學活動總計歌唱表演2842%1319%1827%812%6731%音樂遊戲625%625%28%1042%2411%韻律415%831%28%1246%2612%欣賞5666%67%2226%11%8539%節奏樂器213%213%427%747%157%總計9644%3516%4822%3818%217100%三、觀察記錄的結果與分析由於研究觀察的目的在於記錄一般上課時間音樂的使用情形,然而在觀察的四個園所裡就有兩個園所(公幼)要求研究者在固定時間來訪,可見在公幼裡雖然沒有音樂才藝課程,但仍是有特別的音樂課程時段。從四個園所,各一個上午的觀察可看出,基本上各園所的音樂活動仍是較偏向傳統式的音樂活動,例如音樂欣賞大多作為吃點心或結束活動時的背景音樂,而失去音樂欣賞教學的功能;在律動與節奏樂上則大多強調節奏的感應與練習、跟著旋律打節奏、聽音樂做動作,而對於曲式、身體察覺及舞蹈的體會較少。(黃麗卿,1996 pp.97)伍、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旨在探討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才藝教學的看法及音樂教學實施現況調查,首先探究有關的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次而編製問卷、擬定訪談內容、選取樣本,繼而進行調查,最後將所得的資料加以整理、分析。茲將本研究的主要發現作成結論,並提出建議,以供參考。一、結論(一)在文獻探討幼兒音樂教師應具備的教育信念可知教師的教育信念會影響教師的教學行為。的確,在訪談結果與問卷分析發現,4位老師中有3位老師提到音樂是很好的管理秩序的方法,這三位老師在問卷調查的統計中,的確在音樂活動的使用目的上均以秩序管理發生次數最多;而未提到此點的老師在問卷調查中,則以教學活動居首位。(二)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有實施音樂才藝教學園所的老師,在音樂上的應用並不一定比沒有實施音樂才藝教學園所的老師來的好。主要仍是在於教師本身的教學信念與專業素養。(三)音樂欣賞乃是音樂教育重要的一環。它的功能有激發情感、陶冶性情、開發智力、治療身心、促進健康。但從研究的結果顯示出,音樂欣賞的教育雖然使用比率最高,但大部份是用在秩序管理,應用在教學活動上是少之又少。在藝術教育教師手冊【幼兒音樂篇】有提到:引導聽音及建立音樂概念,先要讓幼兒專心的聽。儘量不要把音樂當成吃點心、玩耍的背景音樂,以免幼兒久而久之養成聽而不聞的習慣。因此,在音樂欣賞教學上,教師們實要加強、改進,別讓音樂欣賞淪為秩序管理的工具。(四)根據研究數據:44%的音樂活動用在秩序管理,只有18%使用在教學活動。顯示出幼稚園教師並沒有真正體認到音樂教育的重要性,而且老師的音樂能力、專業素養也有待加強。二、建議依據文獻探討及本研究之發現與結論,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作為行政單位、師資培育機構及未來研究之參考:(一)開闢合適的音樂課程以加強幼教老師的音樂能力師範教育的主要目的在培養優良稱職的老師,而學前教育是屬不分科教學,因此應培育出全才的師資才能應付教學時所需。所以在設計課程時,應有全面性的考量,不可忽略藝術性課程,須讓幼教老師具備這方面的專業素養。(二)為幼稚園老師辦理音樂性活動的研習對於已進入職場的老師,音樂的專業素養普遍不足,有關單位和民間團體(如奧福教育學會等)應為老師多多舉辦音樂性的研習活動,以提升幼稚園教師的音樂能力,教師也應積極尋找進修管道,充實、補強自己的音樂教學能力。(三)將幼兒音樂的教學權利還給幼教老師音樂才藝班的設置,不但佔去了正常教學的時間,也剝奪了老師的教學權利。雖然大部份的老師認為觀看才藝老師的教學有助於幼教老師音樂能力的提升,但從研究結果顯示,並沒有這個傾向(也有可能是取樣不足),甚至因專業背景不足而忽略掉音樂教學的某些部份(如:音樂欣賞),所以當務之急,應以在職進修的方式多安排相關的訓練課程。惟有靠完整的教育基礎,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知能,才能獲得大眾對幼教老師的信心;也惟有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知能,方能帶動幼教界邁入專業化的領域。(黃麗卿,1996)(四)應修訂幼稚園課程標準裡的幼兒音樂課程之教學內容應廢除音樂遊戲或另立其它項目;節奏樂的定義應修改為:利用各種可產生節奏的媒介(包括樂器,肢體動作)讓幼兒學習節奏並輔導幼兒合奏。(詳見研究檢討)陸、研究檢討這個研究最大的疏失應該是出在蒐集文獻的這個部份。由於研究地點在台東,蒐集資料困難重重,很多在網路上查到的資料不能取得,研究者在尚未閱讀大量文獻就已進行研究工具與方法的擬定,因此在研究工具方面不免產生許多闕漏、不夠周全;研究已進行到分析資料,再次蒐集文獻的結果,由於時間的限制,也只能在文獻探討上加以補強,而無法再次更新研究工具、重新進行研究。茲將研究工具的問題詳述於下:在問卷上,音樂教學使用的目的或音樂教學內容的分類都有問題產生。在目的方面,當自己去做觀察記錄發現真正的教學是無法單就四個項目來分類,仍有些音樂活動無法畫分到這四類裡頭。例如:吃點心時,老師放音樂並無任何目的,無法列入秩序管理,若要列入教學活動又顯牽強,所以應增加一個其它以囊括無法分類的項目。另外在內容的分類方面,音樂遊戲和節奏樂都有疑問。看音樂遊戲的定義(見第一章研究目的),其實應該是包括在其它四項之內,也就是說,其它四項分類若將它遊戲化就可稱之為音樂遊戲,所以將活動內容歸類為音樂遊戲時,也應再加上其它四項的任一項,例如:音樂遊戲歌唱表演,如此才能詳細說明其活動內容。這個在第一份問卷發下後便跟幼稚園老師做了修正,不過回收問卷後只有一個園所有達成要求,其它兩所仍照原先的方式填表格。再則是節奏樂的定義太過狹礙,在幼稚園的教學活動中常見以肢體或口白(例:高大宜教學法中的塔或 )來表示節奏,以達到讓孩子學習節奏的目的,因此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