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大自然之美.doc_第1页
感受大自然之美.doc_第2页
感受大自然之美.doc_第3页
感受大自然之美.doc_第4页
感受大自然之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 感受大自然之美 课型:新授课学校:枣庄七中姓名:李军年龄:38职称:一级教师第六单元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第十二课 感受大自然一、感受大自然之美 主备人:李军 (枣庄七中)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在感受大自然无尽的美中更加亲近大自然,更加热爱大自然。2.能力:感受大自然之美,了解鉴赏自然美的方法。3.知识:能够从自我做起,培养鉴赏自然、关爱自然的能力。教学内容分析本目主要帮助学生感受美丽的大自然,增进亲近大自然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感受大自然之美的同时,了解鉴赏自然美的方法,提高鉴赏自然的能力。解决本课问题的理论支撑是人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及相关的美学知识。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植物和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是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使他们明白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有好的,作为万物之精灵,人类应对自然抱有感激之心,善待大自然,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养成保护大自然和生态环境的思想意识、觉悟及相关的道德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感受大自然之美,首先应引导他们去认识美丽的大自然,然后在已有的基础上再总结鉴赏大自然的经验,这样就容易从学生的自身体验出发来进一步探究鉴赏自然美的知识。本课在逻辑结构上分为紧密联系的两部分:一是体会感受美丽的大自然;二是学会鉴赏大自然之美。二提高鉴赏自然美的能力,有利于近一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更有利于增进人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所以鉴赏自然之美的方法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和对精神消费要求的提高,人们走进自然,回归自然,在游山玩水中享受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但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景观,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尤其是人们审美能力的不同,对自然美的鉴赏水平千差万别。通过教育教学,让学生了解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为了我们的明天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必须从小养成爱护自然、欣赏自然和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教学设计思路:教学主要围绕“美丽的大自然”和“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两个方面展开。具体通过“情景导入,自主感悟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回归生活,拓展升华成果交流,积累收获”四个环节实施课堂教学。认识美丽的大自然,可通过系列图片、散文、诗歌、歌曲等,引导学生用眼睛发现大自然之美,用语言描绘大自然之美,培养学生观察、感受、体验自然美的能力,增进学生亲近自然的情感。对于如何鉴赏美丽的大自然,应首先搞清什么是自然美,把握自然美的两种分类。可引导学生从自然美的多种表现中,了解自然美,知道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审美领域,大自然美丽无限。鉴赏自然风景的方法,可选用典型的风景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感悟。教学方法与策略: 坚持“在生活中教育,在活动中教育” 的基本思路,采用启发式、参与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悟案例、合作探究、参与活动、角色体验,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按照“三贴近”原则,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实现“知、情、意、行”的转变。采用参与式教、体验式教学、以合作探究法为主,以活动参与、情境教学法为辅,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自主感悟多媒体展示风景图片:同时播放歌曲我爱大自然。我爱大自然绿阴里草坡上,让我胸襟一再展,抛开了心底倦,让我走向大自然,在灿烂阳光里面看风筝慢慢转,水光山色美而秀愿美丽莫污染; 让青苗天天大,愿这花草不会损,愿火苗速消灭,绿化郊野美林园。在美丽林阴深处鸟声在慢慢转,山水之间种灵气愿清新莫改变。看这里树秀花妍我爱郊野公园,这秀气逸趣天然,这美丽愿永远。学生充分进入大自然美妙的情景时,教师适时抛出问题:听着歌曲,看了刚才的一些画面你有什么感想?你热爱大自然吗?对大自然有何认识?待学生发言后,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我们的祖国风景秀丽,江山如画。身在其中,我们无处不感到自然之美带给我们的愉悦和享受。可是,多彩的大自然到底美在哪些方面?如何来鉴赏大自然的美呢?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欣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感悟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环节二: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活动一:我眼中的大自然谈一谈自己眼中的大自然美在哪里?美丽的大自然对我们的身心成长有哪些益处?(分组讨论,同时欣赏以下美丽图片,后总结发言)在学生发表观点的过程中,教师认真听取学生看法,及时给予必要的归纳、引导和评价。对一些凌乱的观点要帮助学生归纳,对于肤浅草率的观点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对于不同的观点可引导学生争论,对于不正确的观点教师要做出适当的评价,对于学生不全面的观点教师要适时补充。学生可能会更多谈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草原的广阔、森林的郁郁葱葱、海的浩瀚,而对奇妙的生物世界,神秘的宇宙星空,各种人为的自然景观容易忽略。针对学生搜集的材料,教师要有目的地对此加以梳理引导,从多角度感受大自然的美。多媒体展示: 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无穷,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纷呈,大自然风光秀丽,美景如画。 美丽的大自然给我们无穷的精神享受,带给我们欢乐,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另外,还开阔视野、锻炼身体、宣泄情绪等。环节三:回归生活,拓展升华 活动二:家乡美我们的生活和生命,都有大自然息息相关,在我们的身边从来不乏美丽的事物,大自然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美丽的天地,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发现大自然的美呢?请列举我们北庄镇有哪些美丽的地方?(学生讨论回答)师总结:美的自然对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过人们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对象,如龙床水库、绿色的山林,河西的园林;另一种是未经过直接改造的自然,如广阔大海,山川、大裂谷、抱犊崮等。(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活动三:集思广益 有的同学说,咱们这里没有发现多么美得地方呀,我们在游览自然风景时,都遇到怎样鉴赏风景美的问题。不懂得鉴赏方法,就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秀美,得不到美的享受。这说明我们需要懂的鉴赏自然风景的方法:1. 下图展示了抱犊崮春夏秋冬四季景色,请回答感悟鉴赏自然风景要注意什么?(分组讨论问题)2.春 夏秋 冬鉴赏自然美,要注意时间。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结合这两句诗和下面的图片谈谈对我们鉴赏自然风景有什么启示? ( 分组讨论 ) 鉴赏自然美,要注意距离和角度3下图展示的仙人指路和猴子观海,请你说明鉴赏自然风景还要注意什么?(分组讨论,各个小组推荐同学回答)发挥人们的想像力。教师板书或多媒体投放:鉴赏自然风景,要注意观赏的距离、角度、时间,还要发挥人们的想象力。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环节四:成果交流,积累收获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 ; 今后,我要努力做到: 。附:板书设计第6单元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第十二课 感受大自然一、感受大自然之美美丽的大自然大自然美在 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无穷; 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纷呈;大自然风光秀丽,美景如画 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鉴赏自然美,要注意距离、角度、时间。鉴赏自然美,要发挥人们的想象力。课堂检测 一、我来选择1“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山望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流过我们的小树旁”这段生动的歌词表明( ) A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无穷 B奇妙的生物世界精神纷呈C大自然风光秀丽,美景如画 D各族人民平等、团结、互助2同样面对梅花,失意的陆游写出的词句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意气风发的革命领袖毛泽东,却写的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说明 ( ) 对自然美的欣赏与人的思想观点密切相关 陆游不会欣赏自然美 自然美总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面对同样的自然景观,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A B C D 二、价值判断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都告诉我们观赏风景时应注意观赏的距离。判断( ) 理由:拓展资料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枣庄市山亭区北庄镇,距枣庄市25公里,与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遥相呼应,它是以熊耳山为依托,集裂谷、溶洞群、龙抓崖崩塌地质灾害遗址等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国家“AAA”级景区,海拔483米,面积108平方公里,是泰沂山脉南部崮形群体中的突出典型,因主峰远看就象一只大熊耳,故称之为熊耳山。“山东仅有,全国罕见”的双龙大裂谷和典型的崩塌开裂地震遗址龙抓崖是公园的主要地质奇观,具有极大的地质科研和旅游观光价值。公园于1999年底因双龙大裂谷的惊现逐渐被引起重视,2001年12月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山东枣庄熊耳山-抱犊崮国家地质公园。2003年10月举行了开园揭碑仪式。2006年12月熊耳山地震遗址被国家地震局评为国家级崩塌开裂地震遗址,熊耳山地震科普馆被国家地震局命名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双龙大裂谷呈“V”字形,东西绵延1000多米,深处达百余米,深邃陡峭,悬如天梯,几乎直上直下,谷内清凉幽静,钟乳奇石千姿百态,宽处壁似双仞直插云间,岩上古木苍藤,浮云飘渺;窄处双壁合拢似刀切斧劈眼前青天一线荧如灯烛。熊耳山西麓,满山遍野散落着奇形怪状的巨石,大则重千吨,小则几十吨。石石相叠、形态各异,仿佛刚从 “这就是国家典型地震遗址 “龙抓崖”,是1668年郯城发生的8.5级特大地震使熊耳山受到强烈震动,引起山顶边缘地段崩塌,形成倒石堆,压埋了村庄和石碾,造成了严重的地震地质灾害。当时一个小山村被埋没在乱石之下,掩埋的石碾石碓半边残露,闭目凝神300多年前地动山摇,山崩地裂的轰鸣声仿佛依然回响在耳畔。熊耳山东畔,奇异绚丽的天生溶洞群风光无限,形态各异,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黄龙洞保持了五亿年前原有的古老石纹和地质地貌,钟乳奇石蜿蜒攀附如巨龙腾飞,洞内的侏罗纪恐龙公园,使人恍如置身于神秘的远古时代。黄龙洞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游览胜地。那苍苔古径之上,曾留下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的踪迹,也激发了他们人生的豪兴。兖州府志山水志载: “熊耳山,在峄县北六十里,与滕县接境,其上有黄龙洞,旧传黄龙神师修真之所。”黄龙洞洞高30多米,能容纳2000多人,号称“天然大窟”,内外两洞之间有一巨大石壁间隔,如帷似幕,洞内深奥幽暗,冷气森森,奇景可观。这里原建有寺庙,台儿庄老道人王士贤曾在此创办义务私塾教育,培养不少学生走上了革命道路。在1938年时这又曾是国民党部庞炳勋的指挥部和弹药的存放地课外作业1、 把自己所在学校的校园风景,自己家乡的美景,以文字的形式描绘出来,准备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分享。2、 在全班发出倡议,开展一次爱学校爱家乡活动教后反思:本节课教学设计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教师能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个性发展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