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奇女李清照.doc_第1页
旷世奇女李清照.doc_第2页
旷世奇女李清照.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旷世奇女李清照 至情至性至真李清照是一位旷世奇女。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女子呢?让我们一起走近她。一、出生家世:象牙塔尖上的女人。李清照出生名门,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得意门生,官至礼部员外郎(相当于现在的司长,五品)。母亲王氏系出名门,高祖,曾祖都是进士,祖父,父亲都是执掌国家枢要的丞相。父母皆擅长诗词文学。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熏陶下的女子又怎么可能沦为平庸?李清照精通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尤其擅长诗词,十六七岁便名动应京城。二、时代背景:(1084-1155?)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三、爱情生活。如果要我来概括李清照的两段情感生活,我觉得用“情至美情至凄”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情至美。李清照与赵明诚(著名金石学家、文物收藏鉴赏大家及古文字研究家)1、未见倾心:清照自小才情奇绝,所作诗词广为流传,赵明诚对她早有倾慕之情。2、再见倾情:他们的相遇是浪漫的。那是一个“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元宵之夜,赵明诚得见了倾慕已久的清照,并一见钟情,你的能量正好,他的磁场正好,你们的共振正好。可谓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本身就是一种浪漫,更何况还是这么一个花好月圆,良辰美景的夜晚。3、托梦求婚:明诚回到家中,对清照那是念念不忘,真真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由于赵父和李父分属旧党和新党,在政治上是背道而驰的。明诚借梦中一白发老人托梦为由获得了父亲对婚事的恩准,可谓是煞费苦心。他说,梦中有一白发老人对他日后的婚姻送了三句真言 “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以告其父,其父为解曰:“汝待得能文词妇也,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非谓汝为词女之夫乎。”一个是名门闺秀,一个是青年才俊,可谓是门当户对,珠联璧合。4、琴瑟和谐。在此后的29年婚姻生活中,他们情投意合,如胶似漆,一起研究金石古卷字画,真真是羡煞旁人。只是天意弄人,1129年,也是清照35岁那年,明诚病死在流亡途中。情至凄:李清照与张汝舟在国破家亡夫死无子的伤痛与孤寂中,李清照遇到了生命中第二个男人张汝舟。张汝舟乘虚而入,极尽讨好之能事,1132年,李清照(48岁)顶着巨大压力下嫁张汝舟。婚后不久,两人都发现自己被骗了。张汝舟是一个把“生活以快乐基础,爱情以互惠为原则”人生信条贯彻得最好的卑鄙小人,他娶李清照不过是得到她手中仅存的一些文物,并获得面子上的虚荣。但事实是李清照手中文物在1131年悉数被盗,仅有的一些也爱之如命,不肯交于张汝舟打理保管,而且她特立独行,于是从最初的热嘲冷讽到最后的拳脚相加,张汝舟是原形毕露。李清照也发现自己被骗了,李清照虽然清楚这张汝舟无论是家世事业还是才华修养都无法与赵明诚相提并论,但压根儿不会想到他竟然是一个道德败坏,行为低劣的龌龊小人。李清照本是一个至情至性至烈的旷世奇女,在结婚才一百多天后做出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与张汝舟离婚!这在当时社会是违背人伦纲常的。按宋法律,只有男子被流放到异地,才有可能离婚,张汝舟不离婚,怎么办?李清照又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举动状告张汝舟。(两大罪名,一是贪污受贿,二是妄增举数入官)按宋法律规定,妻子状告丈夫,必须连坐。但李靖照毅然决然做出了闪离的决定。这不由让我想起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逃至乌江,本可选择渡江保命,他可以自嘲地说:“古人云大丈夫能屈能伸。”然后渡江保命,再图东山再起。但他却选择自刎而死。李清照的再嫁与闪离,这份不肯苟且求全的刚烈与悲壮和项羽不是同出一辙吗?李清照半生的爱情生活,集合了天下人对最美好爱情婚姻生活的想象与渴望,也集合了天下人对不幸丑陋爱情婚姻的诅咒与愤恨。真是叫人扼腕长叹。四、词坛成就:1、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2、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3、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 例: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当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四、作品赏析南渡前:生活优裕,婚姻美满。词作内容;少女情怀,闺中情思 风格:明丽清新,细腻婉转1、赏析如梦令这是一首小令,仅仅33个字,却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有时间地点,有人物台词,有故事情节,来龙去脉交待得一清二楚。全词仅有六句,却一句一境,环环相扣。再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十个字,却分别使用了四种修辞手法。拟人。“肥”和“瘦”形像地表现了雨后海棠花多叶少的样子。“红”和“绿”本是表颜色的词,在这里代指海棠的花和叶;设问与反复。把作者惜花伤春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透过短短33个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鲜活,清丽,率真,娇俏的李清照。南渡后:生活:国破家亡,丧偶离异,流落南方。(时代苦难和个人不幸) 风格:凄清哀婉 苍凉悲楚赏析声声慢作者清晨起来便若有所失,于是她开始寻寻觅觅,她想寻找什么呢?应该是思想上的寄托,感情上的慰藉。她找到了吗?没有,周围一切冷冷清清,了无生气。寻觅的结果是更加凄惨悲戚,更加加深了作者内心那种孤苦无依和空寂落寞的精神痛苦。这十四个叠词所营造的这种氛围流传千古,知道李清照的没有不记着这十四个字的。人的心情不了,天气也不尽人意。时暖时寒,犹如长沙的天气了一样随机播放,人也最难将息。于是作者想到了借酒浇愁,但酒入愁肠愁更愁,风冷心更冷。“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雁能回乡,人却不能,雁能传书,但书寄何人?只能是徒添伤心。于是作者开始转过头去看花,花却是那般憔悴且满地堆积,爱花惜花却再无采花兴致。于是作者坐在窗前,她等什么?等天黑,这种度日如年,近似麻木的状况比寻寻觅觅更进了一层,然而等得了天黑又如何熬得过漫漫长夜?耳边听到的是一声声细雨敲打梧桐的声音,那百转千回的愁绪只能化作欲语还休欲语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千古寂寥。有人说,李清照一个柔弱婉转的女子,有人说李清照是一个愁绪万千女子,而我要说,她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