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及对广告业的冲击.doc_第1页
互联网发展及对广告业的冲击.doc_第2页
互联网发展及对广告业的冲击.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中国网民规模与普及率:1. 图示,网络的普及率和网民上网时间,民众一天内接触到媒体比例2010年统计中国网民已经达到4.5亿,互联网普及率34.3% 网民规模居全球第一,网络营销成为企业必备的营销方式。宏观经济形式持续良好,网络基础建设务实推进,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推动了2010年我国国民规模和普及率的稳步提升。(1)国家扩内需的政策力度持续加大,推动了信息产品需求的释放。(2)信息设施资源建设稳步推进,互联网发展的基础更为坚实。(3)移动互联网向纵向发展,社会化媒体渗透用户生活。二:图示:中国网民性别结构和中国网民年龄结构 中国网民性别结构图 中国网民年龄结构图(1)2010年女性网民的增长快速,女性网民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男性,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在发达国家女性网民数量已经与男性持平或超过了男性网民。(2)2010年,30岁以上各个年龄段网民占比均有所上升,整体从2009年底的38.6%攀升至目前的41.8%。10-19岁年龄段的网民所占比例下降较多,与该年龄段实际人口数下降有关。三:图示:中国网民网络应用行为状况2010年我国网民整体互联网应用呈现三大特点:(1)搜索引擎成为网民的第一大应用,在互联网信息迅速膨胀的今天,传统门户网站地位有所降低,而搜索引擎作为互联网发展的引擎,越来越显现出其“新门户”的特点。(2)2010年12月网络新闻的使用率为77.2%,用户规模达到了3.53亿,网络新闻内容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快速扩展,未来网络新闻市场将更加繁荣。(3)2010年12月,博客在网民中使用率提升了6.7个百分点,达到64.4% 用户规模达2.95亿人。博客的快速增长与即时通信、SNS、微博等国内社交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四:中国互联网用户不同媒介接触情况分析:多项影响力指标优势显著,互联网成“泛媒体”时代新赢家接触频次、接触时段、接触时长、购买影响、信息供应指标保持高位。(1)互联网媒体是当今“泛媒体”时代的新赢家,多数媒体受众在接触互联网之后,对互联网媒体的依赖程度都要远远高于其他媒体形式。(2)互联网在接触频次、接触时段和接触时长方面优于其他媒体形式。接触频度方面,互联网是互联网受众接触最 多的媒介/渠道,(3)互联网在受众购买影响力、消费信息提供方面领先其他媒体形式。(4)调查数据显示:在非工作日,受众对娱乐性更强的电视以及网络视频媒体的接触时度均有 明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