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乡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申报材料.doc_第1页
寿山乡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申报材料.doc_第2页
寿山乡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申报材料.doc_第3页
寿山乡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申报材料.doc_第4页
寿山乡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申报材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德市屏南县寿山乡创建省级生态乡镇活动申报材料屏南县寿山乡人民政府二0一一年九月目 录第一部分 寿山乡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申报表 4第二部分 寿山乡创建省级乡镇实施方案 14第三部分 技术报告 25一、环境质量 27指标一: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27(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27(2)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32指标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和声环境质量 43(1) 地表水环境质量 43(2) 空气环境质量 48(3) 声环境质量 52二、环境污染防治 54指标三: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 54(1)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 54(2)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 56指标四: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 57(1)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57(2)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 59指标五: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 60指标六:饮食业油烟达标排放率 61指标七: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 62指标八: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63指标九: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64指标十:农用化肥施用强度和农药施用强度 65(1)农用化肥施用强度 65(2)农药施用强度 66三、生态保护与建设 67指标十一: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 67指标十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68指标十三: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 70指标十四:森林覆盖率 71指标十五: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养殖)面积的比重 73第四部分 工作总结 74一、寿山乡创建省级生态乡镇活动工作总结 75二、寿山乡村建站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82三、寿山乡水电工作站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84四、寿山乡土地所关于创建生态乡镇工作的总结 85五、寿山乡2010年环保工作总结 86第五部分 其他材料 93一、会议纪要 94二、关于成立寿山乡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100三、乡人大主席团关于屏南县寿山乡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实施方案的审查意见 102四、寿山乡人民政府关于要求审批寿山乡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的实施方案的函 103五、关于印发寿山乡生态乡镇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104六、屏南县寿山乡人民政府关于申报省级生态乡镇的请示 105七、屏南县寿山乡人民政府关于请求转报省、市对省级生态乡镇进行验收和命名请示 107八、关于调整充实寿山乡人民政府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109九、创建生态乡镇公众环境满意率调查表 111十、寿山乡环境保护社会调查问卷 112十一、屏南县寿山乡生态乡镇保护公众问卷调查报告 113十二、“门前三包”责任书 115十三、寿山乡2010年生态乡镇长效管理工作责任书 117十四、寿山乡环保工作制度 120十五、创建生态乡镇 共建人居和谐家园 121十六、寿山乡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倡议书 122十七、省级生态乡镇创建标语 123福建省省级生态乡镇申报表申报乡镇 宁德市屏南县寿山乡 乡长 郑圭冬 联系人 陆泽岳 电报日期 2011 年 9 月 22 日福建省环境保护厅创建工作简介(包括组织领导、建设过程、主要成效):为促进我乡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巩固我乡近年来生态工作的成果,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取得的成果和浓厚的创建氛围,顺延“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生态旅游乡”的工作思路,提出了争创2011年省级生态乡的目标,并结合寿山乡实际,着力推进省级生态乡建设。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乡党委、政府根据规划对各项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并建立以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生态乡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各有关部门领导、村主要负责人。下设办公室,选调业务素质强、能力好的骨干全面负责日常工作。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乡党委、政府把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乡班子专题会议,研究创建工作相关事宜,把任务层层分解到各部门和各村,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做到创省级生态乡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检查。建立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召集各村、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召开创建生态乡镇工作会议,及时总结创建生态乡镇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存在困难、不足,并制定下一阶段的工作方案,确保工作进度和实效,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村干部配合抓,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措施到位,整治得力为实现生态乡创建目标,我乡有计划地深入开展生态乡镇创建工作。在创建省级生态乡镇过程中,我们做到三个“同步和促进”:即将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同步,促进经济发展;将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和村镇建设相同步,促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将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和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建设相同步,促进基础设施改善。具体措施如下。(一)因地制宜,制定规划。结合我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屏南县寿山乡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实施方案编制出台,并在乡人大十六届四次会议通过,获得屏南县人民政府的批准实施。方案指出,我乡将通过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技兴乡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现有生态环境优势和饮用水源保护区特定条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最终把我乡建成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乡镇。(二)推进整改,注力防治。一是加强流域水环境整治。我乡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保障饮用水源安全;引导畜禽养殖业有序发展,保护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加强沿溪生活污水治理,清理溪面、库区漂浮垃圾,保障流域生态用水。二是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整治街容街貌。我乡投入建设垃圾填埋场,设立定点垃圾池,专门聘请环卫工人清理运送垃圾,完善卫生管理,定期组织乡村干部对乡直机关、集镇进行全民环境大清理。同时,扎实开展“家园清洁”活动,对生活、生产垃圾集中外运至集镇进行处理,确保日产日清。动员社会力量齐抓共管,与乡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促进辖区内环境卫生整洁有序。三是抓好污染防治工程。紧密结合我乡重要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建筑业污染源整治、农村垃圾处理、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严格把好污染防治工程。(三)绿色寿山,生态兴乡。一是抓好生态林业建设。发挥我乡山林资源丰富的特点,提高林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高效毛竹林建设、生态公益林培育和管护、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和防火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森林水涵养能力。推广使用农村清洁能源,提倡农户使用沼气等清洁燃气,减少农户生活用柴对森林植被的破坏,为实现“青山巍巍,绿意寿山”而努力。二是引导发展生态农业。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禁止砍伐天然阔叶林,限制发展以木屑作为原料的食用菌生产,鼓励毛木耳、滑菇、茶树菇等非木生菌产业发展。建立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毛竹科技园示范基地、金观音示范基地等,推进生态农业发展。三是做好生态家园建设工程。加大新村建设的依法规范化管理力度,实施道路硬化、自来水改造、村庄绿化等项目工程,提高村民生活品质。四是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规划构想。寿山乡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奇特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极具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随着屏宁二级路的开通和屏南旅游业的兴起,寿山的区位优势和生态自然景观优势逐步显现出来,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发展山区特色经济,建设生态旅游强县”的奋斗目标,按照我乡制定的“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生态旅游乡”的工作思路,把寿山打造成一个集奇峰、怪石、翠竹、古木和古村、小桥、流水组合而成的生态景区的大胆设想日渐成熟。以生态休闲观光为主的乡村旅游的宣传、规划和开发工作正在孕育。(四)加大宣传,增强意识。一是在全面推进创建中心工作的同时,乡党委、政府大力宣传创建生态乡工作的意义,做到逢会必讲,增强村干部参与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的自觉性。二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通过简报、宣传标语等形式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增强广大群众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三是组织专题活动,在中小学校开展“寿山是我家,环保靠大家”系列宣传、实践活动,通过举行环保知识讲座、征文比赛、知识竞赛,让学生学习掌握环保理论,参与环保宣传教育。此外,精心组织“65 世界环境日”宣传,开展了一系列主体鲜明的宣传教育活动,全社会动员,人人珍惜环境,关爱生命,维护生态。通过多方努力,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明显加强。四、主要创建成效一、农业特色经济促增收。我乡按照县委关于推进农村“六个一”工程建设的要求,积极投入到创建“六个一”工程之中,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一)生态种植有新起色。在前圪、猴洋、东盘的反季节蔬菜基地的带动下,全乡群众发展反季节蔬菜种植的积极性明显增强。按照县委农村“六个一”工程的要求,积极发动群众加强毛竹垦复,强化科学管理。同时,为进一步推动农业发展,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立了益农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红土地农林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发挥带动作用,创新经营模式,推动了我乡水果业和林业的进一步发展。(二)特色养殖有新亮点。一是仿生龟鳖养殖技术日渐成熟,立体养殖规模不断壮大。另外,利用养殖仿生龟鳖产生下脚料养殖“康寿鸡”。二是在前圪村建立“贵妃鸡”养殖基地,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这两个生产项目试养成功后将起到积极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了寿山乡特色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二、基础设施完善安民生。乡党委、政府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来抓。近年来, 通过努力,投资97万元完成前圪和猴洋土地整理项目,极大的提高农田的利用率;投资310万元确保白玉村造福搬迁工程扎实推进,已完成防洪堤建设,进村新公路路基建设工作,45户建房户大部分已完成主体建设;投资650万元促进寿白线公路一期工程三级路拓改硬化工作已全面展开,目前已完成路基建设;投资20多万元完成了白凌等7个村的农田水利整修项目,促进了农业增效;投资200多万元的观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展顺利;投资230万元督促小农水项目工程将在春耕前完成,一大批基础设施的建设顺利推进,大大改善了寿山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三、生态环境保护促和谐。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发展山区特色经济,建设生态旅游县”的总体目标,按照“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生态旅游乡”的工作思路,结合我乡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奇特和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优势,根据全县旅游规划的布局,做好全乡旅游规划的定位工作。同时,狠抓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抓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森林防火工作,进一步巩固阔叶林保护专项整治和殡葬改革成果。切实做好造林绿化工作,大力推广农村沼气池建设。继续推进“家园清洁”活动,深入开展“三清六改”为主的村庄整治,实行垃圾定点定人管理,美化农村环境,农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改善。重视水安全,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大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力度;加强救援应急队伍建设;为将我乡构建和谐社会,谋求可持续发展立好环保屏障。四、优化美化家园。各村通过开展“家园清洁”活动和建设沼气池,加大对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村庄主要道路平整,两侧无暴露垃圾,无乱搭乱建,无露天粪坑,无污水横流现象,基本做到垃圾定点堆放乡内交通秩序井然,车辆停放整齐,无乱搭乱建,无乱设摊点及占道经营;乡村街道路面平整,排水通畅,无污水溢流、无暴露垃圾,街道卫生状况良好,乡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明显改观,乡村居住环境不断优化。五、意识增强为创建。我乡积极开展各类环保宣传活动,加强生态科学知识、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动员群众积极参加创建活动,培养农民保护环境的观念,形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价值观,为我乡生态乡镇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创建氛围。基本条件符合情况:1、机制健全。建立了乡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成立了以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抽调农业、林业、水利、土地、村建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指派专门人员和配备专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组成创建工作办公室,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开展创建的日常事务工作,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污染源档案等,使创建工作得到有条不紊地开展。2、基础扎实。根据创建省级生态乡镇活动考核标准,结合本乡实际,同时按照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编制完成了屏南县寿山乡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实施方案(经乡人大批准),并与各村签订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规定每半年召开一次以上的环境保护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建立健全有关环境保护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定期检查落实,并将检查结果列入年度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3、政策落实。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乡辖区内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近3年内未发生较大(级)环境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4、环境整洁。乡建成区布局合理,公共设施完善,环境状况良好。村庄环境无“脏、乱、差”现象,秸秆焚烧和“白色污染”基本得到控制。5、公众满意。乡镇环境保护社会氛围浓厚,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公众对环境状况的满意率95%。生态乡镇建设指标完成情况类别序号指标名称指标要求指标完成情况环境质量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596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51002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或环境规划要求达到环境功能要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要求声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要求环境污染防治3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7075.3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6071.44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100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8085.75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100合格6饮食业油烟达标排放率(%)*90不考核7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90合格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090.1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9110农用化肥施用强度(折纯,公斤公顷.年)250144.4农药施用强度(折纯,公斤公顷年)3.02.32生态保护与建设11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5059.81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人)1215.413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9595.714森林覆盖率*山区7071.4丘陵区40平原区1515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养殖)面积的比重(%) 5052.4县(市)级人民政府意见:年 月 日(盖章) 设区市环境保护局专家组审查意见:专家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设区市环境保护局公示情况:年 月 日(盖章) 设区市环境保护局复查情况:(对公示无疑问的乡镇不填此项) 年 月 日(盖章) 设区市环境保护局复核申请:年 月 日(盖章)省环保厅专家组意见:专家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省环保厅复核意见:年 月 日(盖章)宁德市屏南县寿山乡创建省级生态乡镇活动实施方案屏南县寿山乡人民政府二0一0年三月屏南县寿山乡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实施方案为全面推进省级生态乡建设,着力“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生态旅游乡”,促进我乡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稳步开展生态乡镇创建工作,确保在2011年达成省级生态乡镇创建目标,我乡立足自身,结合寿山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寿山乡的生态环境状况寿山乡是一个拥有8000余人口的纯山区农业乡,最高海拔1320米,最低海拔250米,境内山高谷深,奇峰林立,地势崎岖陡峭,山多地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发展。工矿企业较少,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压力较小,但我乡历来极为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始终把环境保护工作列为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经济发展环境,在全乡环保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全力构建生态乡镇,稳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整治工作具有内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二) 创建省级生态乡的指导思想1.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发展山区特色经济,构建生态旅游强县”的战略部署,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乡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寿山乡现有生态环境优势,饮用水源保护区特定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效益经济,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为实现把寿山乡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民主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对全乡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规划、综合治理,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同步协调发展,实现宏观效益、部门效益和生态环保效益的统一,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角度,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2发展原则(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科教为先,树立新的发展观,改变粗放的资源利用方式,推广低能耗、集约型和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2)既要明确我乡建设生态旅游乡的中、长期目标,使之与全县生态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又要立足突出近期工作重点,加强综合整治,优先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解决当前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使生态环境在近期内能取得较明显成效。(3)因地制宜、整体推进的原则。在生态乡镇建设方案指导下,制定各村、各部门、各重点领域具体实施方案,形成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工作机制。各村、有关部门所制定的目标要符合实际,工作重点要突出。3建设的有利条件3.1 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寿山乡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白水洋.鸳鸯溪和国家级森林公园天星山的中间地带。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奇特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极具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有罗经山景区、天星山物种大观园和百祥溪冰臼群等自然景观,随着屏宁二级路的开通和屏南旅游业的兴起,其区位优势和生态自然景观优势逐步显现出来,为寿山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根据全县旅游规划的布局,做好全乡旅游规划定位工作,加大罗经山景区宣传力度。福建公共频道“新视野”栏目专题报道人间胜景满寿山节目,并制作了风光片如画寿山和人间胜景满寿山碟片进行分发,对我乡罗经山景区进行全面广泛宣传,罗经山景区被列入市旅游重点招商项目和申报世界地质公园范围。寿山乡寿山村至省道303线公路建设项目,已列入福建省农村路网,该项目的建成可以联接省道202线至省道303线,进一步完善农村路网结构,充分发挥交通的骨干作用,直接关系到刘公岩景区的开发,白水洋景区的发展,有力促进寿山经济发展。3.2 经济社会较快发展,为生态乡镇创建奠定基础近年来,寿山乡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全乡2010年共发展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达1800多亩,种植品种不断丰富,主要有花椰菜、辣椒和茄子等,较大程度地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建成梨后金观音示范种植基地170亩和白玉草莓育苗基地110亩。种植脐橙、水蜜桃等优质水果面积达800亩。非木生菌发展势头良好,全乡共种植毛木耳、滑菇、茶树菇等非木生菌210万袋。按照县委农村“六个一”工程的要求,积极发动群众加强毛竹垦复,强化科学管理,我乡已建成东盘毛竹科技园示范基地300亩、白凌毛竹示范片80亩,全乡共完成深度垦复毛竹林1400多亩。发展特色养殖业,在普岭村建成仿生龟鳖养殖基地,在前圪村建立“贵妃鸡”养殖基地。3.3 领导高度重视。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乡镇创建工作,组织人员编制寿山乡生态乡镇建设实施方案,并纳入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实施,常抓不懈。把有关指标列入目标管理,并作为领导、干部和各村主干工作业绩考评的重要依据,全乡群众的生态环境生态意识不断增强,对生态乡镇建设十分拥护。(三)创建省级生态乡的规划目标1.总体目标立足于现有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经过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把寿山乡建成为生态效益型的省级生态乡镇,达到经济较快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清洁舒适、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2.阶段目标(1)启动阶段。全面启动生态乡镇建设,着力发展生态效益型产业,扎实推进生态工程建设。有效遏制溪河、交通线两侧乱堆放垃圾、杂物、弃土的现象;有效治理各村“脏、乱、差”现象;着力开发农村沼气能源,实现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抓好生态农业示范区和环境整治工程建设,为以点带面推进生态乡镇建设奠定基础,实现生态环境向生态良性循环过渡。(2)推进阶段。农村“脏、乱、差”问题基本解决,人居环境初步达到生态舒适的要求。生态乡镇建设全面推进,建成一批生态工程并逐步产生综合效益。生态效益型经济形成规模,反季节蔬菜、脐橙、茶树菇等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通过食品或无公害食品认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集镇、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达到国家卫生法有关标准。(3)提高阶段。生态乡镇建设目标任务基本实现,全乡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进入生态良性循环,基本实现生态乡镇新发展阶段,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较高,生态文化广泛普及,全民形成较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成为全乡人民的自觉行动。(四)各项技术指标完成目标类别序号指标名称指标要求指标完成情况环境质量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596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51002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或环境规划要求达到环境功能要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要求声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要求环境污染防治3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7075.3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6071.44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100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8085.75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100合格6饮食业油烟达标排放率(%)*90不考核7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90合格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090.1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9110农用化肥施用强度(折纯,公斤公顷.年)250144.4农药施用强度(折纯,公斤公顷年)3.02.32生态保护与建设11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5059.81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人)1215.413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9595.714森林覆盖率*山区 70 71.4丘陵区 40平原区 1515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养殖)面积的比重(%) 5052.4(五)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的任务和重点生态乡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根据福建省省级生态乡镇考核指标,结合寿山乡现有生态环境现状,围绕即定的目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推进生态乡镇建设。1 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按照“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以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为目标,突出资源节约、合理利用和保护,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形成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新格局。1.1 加快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扩大脐橙、水蜜桃、反季节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提高经济作物比重。立足果蔬、食用菌等主导产业,推广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安全食品生产,发展生态型农业。1.2 大力推行农村新能源建设推广农户使用沼气,提倡使用清洁燃气,减少农户生活用柴对森林植被的破坏。2010年,建成户用沼气池220口以上,大力推广新能源。1.3 重点项目建设工程(1)龙井桥周边生态公园、天星山国家级森林公园(2)白玉村生态休闲度假村(3)寿山农民休闲公园(4)垃圾填埋场2. 构建良性循环的农村生态环境2.1 推进农村改厕,改善农村居民卫生条件。农村厕所卫生条件的改善是改善村居卫生条件的一大举措。我乡推进改厕工作,普及农户卫生厕所,完成公厕卫生无害化改造,水冲式公厕,公厕布局合理,管理规范。2.2 加快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活垃圾处理。我乡开展“家园清洁”活动,建立健全乡、村两级环卫工作队伍,在寿山乡集镇建立垃圾填埋场,配套保洁车1部。各村建立垃圾集中清运点,配备专职或兼职环卫1人,对生活、生产垃圾集中外运至集镇进行处理,确保日产日清。实现全乡生活垃圾基本实现定点堆放、定时清运、集中焚烧。动员社会力量齐抓共管,与乡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促进辖区内环境卫生整洁有序。3. 加强农村两源污染的综合防治3.1 有效控制和削减农药、化肥等两源污染,结合生态农业建设,加快无污染的先进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改变传统的耕作施肥用药习惯,扩大平衡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使之大幅度地降低农药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同时,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大力推行无公害栽培技术与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基本实现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达标。3.2 加强养殖业污染的综合整治。要求散养家畜要圈养,并严格控制养殖密度,养殖家禽要建立沼气池对畜禽粪便进行沼化处理,确保养殖废弃物达标排放。4. 建立自然和谐的城镇人居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建设有利于身心健康,资源节约利用,环境自然宜人,布局科学合理凸显山水园林特色的生态型城镇,为所有居民提供方便、舒适、生态的聚居环境。4.1 加强村镇规划管理和基础设施实施乡政府按照规划程序,负责组织编制乡镇体系总体规划,坚持生态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的方针。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景观,将乡村传统风貌与乡村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进一步修编乡所在地小城镇规划,使住宅规划设施和建设水平达到生态乡镇标准。同时,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现乡村卫生公厕比例达90.9%以上,道路硬化率100%。4.2 开展生态村试点建设乡政府在寿山村、前圪村开展生态村试点建设。推动“以人为本”理念,制定生态村建设规划和标准,规划社区的居住、生活服务、文化教育、环境绿化、公共基础设施等进行综合布局,科学安排。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村内绿化、美化、净化工作,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等活动,普及生态文化,提高社区成员对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福利的拥有程度,增强社区自我服务意识。5.建立和完善生态乡镇建设的决策管理机制5.1 组织协调机制生态乡镇建设实施,以乡政府领导为总负责,建立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村村主干参与的生态乡镇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与不定期召开生态乡镇建设会议,统一协调行动,统筹解决建设中的重大问题。5.2 民主决策机制依靠专家和社会各界力量对生态乡镇建设进行规划,对重点项目进行深入评估,多方论证,积极鼓励社会各方投资主体参与生态乡镇建设,形成政府、专家与社会互相配合,相互参与的民主决策机制。5.3 约束与激励机制按照生态乡镇建设实施方案,制定年度实施计划,落实责任单位,强化各级各行狠抓生态乡镇建设的领导机制,列入各部门、各村的责任目标,并作为评价考核领导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组织测评与考核。5.4 监督机制发挥乡人大和村民代表的依法监督作用,把生态乡镇建设实施情况作为人大监督的重要内容,同时,发挥社会各界、新闻媒体群众的舆论监督作用,形成社会相互监督机制。 (六)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的政策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1.1 建立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寿山乡省级生态乡建设成立了以乡长任组长,乡纪委书记任副组长,抽调农业、林业、水利、土地、村建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各项工作实施过程中的决策指导、组织和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由专门人员和配备专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组成,乡纪委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开展创建的日常事务工作。具体负责省级生态乡建设规划、技术指导和工程建设的监督、检查和落实工作。1.2 实行建设目标责任制按照乡政府部门职责,将指标分解到各部门及乡各单位,使之明确目标。具体项目责任部门及任务分解如下:生态办:编制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实施方案,实施工程项目建设宏观监督管理。村建站:负责生态小城镇规划与管理,做好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做好绿化、垃圾处理以及城区景观的环境优化。农业服务中心:负责生态农业各项工作的具体计划与实施。林业站:负责生态林业各项工作的具体计划与实实施。国土资源所:负责生态建设工程的土地保护和规划使用。水电工作站:负责水流域治理及水电综合开发利用。2.加大监管力度(1)清理修订有关政策文件,抓紧清理乡政府现有与生态乡镇建设不相适应的政策文件。(2)加大资源环境执法监督力度。配合上级各执法机构、对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法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3)建立定期考核机制,明确各部门和各村的责任。各部门和各村要按照生态乡镇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实行年度考核,加强督查,狠抓落实。(4)建立健全社会公众参与生态乡镇建设的有效机制。开展乡村生产、生活垃圾的定点分类堆放,节水减污,资源回收利用,全民义务植树等活动,设立投诉电话,鼓励广大群众检举各种违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及时报送和表彰生态乡镇建设的先进典型。公开揭露和批评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3多渠道多形式保证经费(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乡财政及各村财政要将生态乡镇建设资金列入本级预算,确保建设项目顺利进行。(2)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乡政府财力有限,所以要把握和利用各种有利时机,积极争取省、市、县资金支持。(3)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鼓励企业、公众将资金投入到生态乡镇建设项目上,实行谁投资、谁获利政策,扩大建设资金的来源。4. 加大宣传力度,推进生态建设(1)广泛开展舆论宣传。乡政府、各部门、各村要加强生态乡镇建设的宣传,使公众懂得生态乡镇建设的意义,提高建设意识,积极参与建设。(2)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通过简报、宣传标语等形式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增强广大群众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3)组织专题活动,在中小学校开展“系列宣传、实践活动,通过举行环保知识讲座、征文比赛、知识竞赛,让学生学习掌握环保理论,参与环保宣传教育。精心组织宣传,开展了一系列主体鲜明的宣传教育活动,全社会动员,人人珍惜环境,关爱生命,维护生态。通过多方努力,加强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宁德市屏南县寿山乡创建省级生态乡镇活动技术报告寿山乡人民政府二0一一年九月省级生态乡镇考核标准一、基本条件1、机制健全。建立了乡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成立了以乡长任组长,乡纪委书记任副组长,抽调农业、林业、水利、土地、村建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指派专门人员和配备专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组成创建工作办公室,乡纪委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开展创建的日常事务工作,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使创建工作得到有条不紊地开展。2、基础扎实。根据创建“省级生态乡镇”活动考核标准,结合本乡实际,同时按照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编制完成了屏南县寿山乡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实施方案(经乡人大批准),并与各村签订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规定每半年召开一次以上的环境保护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建立健全有关环境保护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定期检查落实,并将检查结果列入年度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3、政策落实。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乡辖区内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近3年内未发生较大(级)环境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4、环境整洁。乡建成区布局合理,公共设施完善,环境状况良好。村庄环境无“脏、乱、差”现象,秸秆焚烧和“白色污染”基本得到控制。5、公众满意。乡环境保护社会氛围浓厚,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公众对环境状况的满意率95%。屏南县寿山乡省级生态乡镇指标证明一、 环境质量指标一: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根据屏南县环境监测站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进行监测,检测报告表明寿山乡辖区范围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考核指标要求。附:检测报告考核指标值:96%屏南县环境保护局 2011年9月14日2010133004U 福建省屏南县环境保护监测站检 测 报 告 项目名称: 2010年寿山乡水源水质监测 委托单位: 屏南县环境保护局 监督类别: 监督监测 报告日期: 2010年12月15日 地址:屏南县城关翠屏北路环保综合大楼 编码:352300电 话:05933322176 传真:3329880监测报告说明1.本报告经签字盖章后生效(附页加盖骑缝章)。2.本报告不得涂改、增删。3.本报告只对所测样品有效。4.本报告未经本站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经同意复制的复制报告,应由我站重新加盖检测专用章后确认。5.对本报告有异议时请于报告发出之日起尽快通知本站,以便及时处理。屏南县环境保护监测站检测报告 第1页 1、水质监测分析方法项目分析方法分析依据PH玻璃电极法GB6920-86高锰酸盐指数酸性高锰酸钾法GB11892-89氨氮纳氏试剂比色法GB7479-87总磷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89溶解氧碘量法GB7489-872、水质监测结果监测断面PHCODMnmg/L氨氮mg/L总磷mg/LDOmg/L执行标准达到标准观山水库7.380.370.180.0807.13IIII猴坑溪7.130.480.160.0726.5IIII监测人员:张贤斌、周秀玲、郑健 报告编制: 审核: 签发:日 期: 日期: 日期:附: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序号项目标 准类类类类类1PH692高锰酸盐指数24610153氨氮015051015204总磷002010203045溶解氧756532(2)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根据2010年屏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自来水水质进行抽样检测,检测报告表明寿山乡辖区范围内农村生活饮用水质符合国家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达到考核指标要求。年度检验次数检验合格次数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2010年1010100%附:检测报告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考核指标值:大于(等于)95屏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9月14日屏南县寿山乡省级生态乡镇指标证明 屏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证书号:20081313008S有效期限:2011年12月01日实 验 / 检 测 报 告报告书编号:2010-B-003 样品编号:2010-003 第1页(共1页)样品名称: 山涧水 检验性质:委托检测 来样方式:送检 受检单位: 屏南县寿山乡上洋村 取样时间:2010.02.02 委托单位: 屏南县寿山乡上洋村 收样时间:2010.02.02 检验依据:GB5749-20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检测时间:2010.02.02-02.08 取样地点: 屏南县寿山乡上洋村 报告时间:2010.02.08 检测结果:序号项目限值结果1肉眼可见物无无2浑浊度/NTU1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30.63色度(铂钴色度单位)15124臭和味无异臭、异味无5PH6.5-8.57.366氯化物/(mg/L)2502.57硫酸盐/(mg/L)2504.28氟化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