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先进性教育党支部典型材料.docx_第1页
第三批先进性教育党支部典型材料.docx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批先进性教育党支部典型材料特征码heiyogrovqczbewauzbx 西城阳村位于诸城市相州镇西北部,渠河南岸,全村335户,1060口人,其中党员42人,共有耕地面积1980亩。该村是全镇远近闻名的无粮村,也是全镇最富有的村,到今年上半年,全村储蓄余额达到1000多万元,人均8000多元。谈到这些成就的取得,老百姓都会自豪地说:多亏我们有一个好支部。 西城阳村党支部,是一支“钢班子、铁队伍”, 近几年,党支部一班人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方针,立足本村实际,以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加大投入、建设好基础设施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大力发展高产、高效经济作物,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之路。 一个村的发展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班子,一个支部就是一面旗,一名党员就是一盏灯。是旗就要旗帜鲜明地忠实履行“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群众加快发展,干事创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灯就要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群众发家致富的领路人。为了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模范作用,村支部明确提出了担任村干部的“五个不能用”,即没有正义感的不能用,没有事业心的不能用,不顾全大局的不能用,没有管理才能的不能用,私心严重的不能用,并把这“五个不能用”张贴在村办公室,让干部自我对照,警钟长鸣,同时也让群众监督,看看身边的干部有没有这样的人。事实证明,村支部一班人确实做到了自身正,作风硬。他们严把“三关”,令全村干部群众叹服。一是“口关”。不吃请,不请吃。村办企业来客,一律对口节俭招待;群众请客一律不到,支部一班人遇红白喜事一律带头简办。二是“手关”。村干部在任何情况下都和村民一律平等,不享受任何优先、照顾,不占集体的便宜。三是“权力关”。支部一班人牢记党的宗旨,从未出现过用手中权力搞特殊、捞好处的事。支部书记王桂明同志经常在干部会上讲:在西城阳村当干部就别眼红钱,想钱就别当这个村干部,就别入这个党。他们就是凭着公正严明的纪律、高效务实的作风、团结一致的气氛、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利的信念赢得了全村老老少少的信任,使这面旗更红,这盏灯更亮。 十几年来,村支部一班人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一直没有放松农田基本建设,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促成沟、路、渠、井、泵、管配套,使农田“菜园化”、“果园化”,在地头上建上了加工厂、批发市场,主要是组织实施了“四大工程”: 第一是“北水南调”工程。所谓“北水南调”,就是把村北平原区的水输到村南岭区。该村村北1300亩平原地,由于常年发展大姜,造成重茬,积水一年比一年严重,姜瘟灾害时常发生。村南地块,尽管是岭地,但土层深厚、土质较好。只要解决了水源问题,岭地上种大姜肯定会减少病害,获得丰收。村支部派人专门到济南水利厅请来专家,进行了实地勘测,决定实行“北水南调”,即在北部平原挖大口深井,把水输送到南岭。意见统一了,他们说干就干,村支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出工2500个,投资17万元,在村北平原地块新打大口机井一眼,埋铺高密度、抗老化、直径为120mm的pvc输水管3800多米,安装3000kva大功率潜水泵一台。整个工程期间,支部一班人起早贪黑,靠在工地上,吃在工地上,事事想在群众前面,处处走在群众前面,哪里的活最累,哪里的活最苦,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成功地完成了“北水南调”工程,了却了西城阳村几代人的梦想。第二是“十一”配套工程。要搞高效农业,水源条件是关键,为了解决村北1300亩地的浇水问题,村支部带领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创造性地搞了“十一”配套工程,所谓“十一”配套,就是在村北1300亩平原地,每10亩地配套一眼机井,现在该地块共有各类机井125眼。为了激发群众搞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维护好各种水利设施,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将机井划分成三类,实行归口管理:第一类是集体所有,个人承包。这类井主要是大包干以前集体建设的,共有17眼。大包干以前,供集体浇灌庄稼用;大包干以后的一段时间,由于放松了管理,抽水机械设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井体塌陷、淤积现象严重。从九十年代初,经集体研究决定承包给个人经营,每年向村里上缴5001000元的承包费。这样,大大提高了利用效益,承包户自己在井口上方盖了机井房,实行全封闭管理,很好地为本村群众服务。第二类是股份井。共有35眼,主要是本村同姓家庭或亲戚朋友合伙建设的。井的受益者独立形成一个小集体,同一口井、同一台泵、同一个机井房,每人一把钥匙,轮流协调使用。这样,有利于发挥群体效应,解决了一家一户建设投资太大,难以承包的弊端。第三类是自主井。共72眼,主要是村里种地较多、家庭劳力充足、相对富裕的家庭独立建设的。这类井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北部,靠近渠河南岸,井体不深,引水设备功率不大,真正体现了“短、平、快”的特点。这样,三种类型的井,大大小小,星罗棋布,为1000多亩菜类经济作物提供了充裕的水源。第三是排水工程。农田基本建设,抗旱是主要的,但防涝同样不可马虎,在西城阳村尤其如此,因为他们有惨痛的教训。99年“8.12”特大洪水,全村所有姜井全部被水灌了,绝大部分姜烂掉,到手的果实付诸东流。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村支部认识到,在西城阳村抗旱问题解决了,防涝、排水问题同样需要解决。党支部多次召开党员会、村民大会研究排水问题,全村干部群众达成共识,2000年春天,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投资3万元,投工3万个,雇用了链轨车、挖掘机,共修、挖、扣1米半深、8米宽的排水管道500米,修架过路桥、涵16座,所有设施都按照10年一遇的标准建设。第四是农产品加工、外销工程。为解决农产品收获旺季贱销、滞销、变现难甚至大量烂掉的问题,村支部主要办了两件事:一是通过招商引资在村边地头建起绿叶蔬菜加工厂。该厂位于村北,总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属中日合资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总投资500万元,一期投资300万元,主要生产加工日本甜葱、黄元葱、以色列甜椒、大姜、蒜苔、牛蒡等,产品全部出口,年加工能力6000吨,销售收入3000万元,利税300万元,可带动生产基地6万亩以上。自投产以来,已实现销售收入4500万元,实现利税420万元。二是在辛城路北侧建了一蔬菜批发市场。收获季节,胶州、寿光、高密等外地车辆络绎不绝,高峰期日成交额30多万元,很好地保证了本村蔬菜的外运。为保证市场的收购秩序,杜绝期商、扰商现象发生,村里专门设了治安联防队,具体负责市场管理。同时,还配套了饭店、信用社代办点、市场办公室等相关服务机构。党支部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党群干群间融洽的鱼水关系,使西城阳村取得了两个文明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