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少年王勃--葛晓艳.doc_第1页
教育部-少年王勃--葛晓艳.doc_第2页
教育部-少年王勃--葛晓艳.doc_第3页
教育部-少年王勃--葛晓艳.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小学语文少年王勃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重点词语的意思。(三)让学生质疑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二、 教学课题苏教版第六册语文 少年王勃三、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美丽景色,感受少年王勃的“奇”。四、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阁赴眼、时写下千古名片藤王阁序的事,显示了王勃非凡的才华。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课文配有彩色插图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相得益彰,有助于学生体会诗句意境,加深记忆。五、教学方法抓住重点段落,通过理解词句、图文对照、朗读想象等方法,感受课文描绘的迷人秋景,体会诗句蕴含的优美意境。六、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1、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十四岁的少年,他叫王勃。同学们,听过预习,你对他有哪些了解呢?能简单说说吗? 2小结过渡:课文中有一句话就是对王勃才华的高度赞扬。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这句话。(板书:“奇才!真是奇才!”边板书边说)这是阎都督夸奖王勃的话 3见多识广的阎都督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对一个年仅14岁的少年这样赞不绝口呢?这将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 二、检查字词: 1、认读词语:相机正音,理解词语滕王阁序的“序”,都督:地方掌管军事的官员。与“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意思相近的词语积累。. 2、过渡:三图文对照、诗文吟诵,品读诗文之精妙。(一)诗1出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一起来看这句让都督大为赞赏的诗句?指名学生读。(两名学生)(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很有味道。)一起来!(学生齐读)3这短短14个字的诗句中,都描写了哪几种景物吗?(圈画出落霞、孤鹜、秋水、长天。)4、课文中有一段话就是这句诗的意思。看谁先找到,教师点出。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5再读,透过这些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评:1、在白色的文字背后你看到了色彩。2、在静止的文字背后你看到了动态。3、我也看到了!)(二)文1同学们,想不想欣赏一下这番美景?双击打开桌面上老师收集的资料,去看看赣江江面的美景,让我们在优美的旋律中点击欣赏。/s?ie=utf-8&wd=%E6%BB%95%E7%8E%8B%E9%98%81(自主欣赏图片,教师播放音乐。)2说说你欣赏了这些图片之后的感受。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幅画面中来。这画面,怎一个美字了得。静静地凝望着她,水天一色,蔚为壮观,鸭霞齐飞,交相辉映。有些美真的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的。那就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走进这段优美的文字,轻轻地投入地去读。指名读,齐读。配乐。(评:1、真不忍心破坏这美妙的感觉。2、一红一白,色彩真美呀!3、秋之辽阔旷远,真是壮观!)5、背诵:这么美的情景,这么美的语言,真应该把它记下来。试一试呢!6、仅仅14字的诗句不知不觉被我们读长了,读胖了,读活了,也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难怪阎都督听到(点击出现诗句)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指板书:“奇才!真是奇才!”四关注人物,捕捉细节,深化“奇才”1请同学们认真地默读课文2-4自然段,王勃这样精妙的诗句是怎样写成的呢?划出他的有关动作的词语,读读想想。2生交流, (1)他是怎样做的呢? 圈画“凝望”。(理解什么是凝望?渗透积累:专心、认真、仔细、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目不转睛等)师引读:王勃全神贯注地看着眼前的景色,因为太美了指名读写景的句子。 王勃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的秋景,是在太入迷了全班齐读写景的句子圈画“边看边想”,理解。“边看边想”,他看的是什么?(再读美景的句子),想的又是什么?(生补白)生自由想象后交流:(这景色真是太美了!我要把它写下来,告诉更多的人。我该怎样写呢?)就这样,王勃边看边想,边想边看,让我们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了(齐背美景的句子)(2)正是因为他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所以他才做到了胸有成竹。(一)王勃边看边想,不一会儿就写成了。1)你愿意把你画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一听吗?(自信,这就是一种胸有成竹的感觉。)点击同学们,这段话中的胸有成竹(圈画)是一个成语故事,想了解吗? /baike/html/1/1007.shtml点击阅读胸有成竹成语故事,学生自主阅读。师:同学们,读完故事,我们会发现文同画竹之前心中有“竹”,王勃此时写诗已经是胸有成竹,他的“竹”就是(诗句)为了写出这样精妙的诗句,他先是( 凝望 ),因为(眼前的秋景实在太迷人了)读读有关语句。然后他(边看边想),想到的是2).这段话中还有两个成语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圈出)。你能从这两个词读懂什么吗? 你还知道能表现思维快、有才华的成语吗?老师也找到了一些,读一读!连接词语积累。小结:王勃就是这样,用心观察、认真思考揣摩,终得佳句。齐读。3)这篇连标点符号在内共有900多字的腾王阁序,王勃一气呵成一挥而就,难怪阎都督会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3、.好一个自信满满的王勃,好一个才华横溢的王勃,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来读一读这段话吧。(这段话险些的是王勃的表现,再写了都督的反应。指导背诵)(二)都督要求客人写一篇庆贺文章,谁也不敢答应。1你从这句话中感觉到了什么?2都督的客人都是些什么人?面对都督的这个要求客人们是怎么表现的?为什么这些文人墨客都不敢答应呢?(对比中看出王勃更有才)3文人墨客知难而退,可王勃却(引读)4 在济济一堂的滕王阁宴会上,14岁的王勃信手拈来这千古佳句,得益于他的善于观察,得益于他的善于思考,更得益于他的饱览诗书。6、同学们,其实课文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呢?想知道吗?/v_show/id_XNDU2NTg5NzIw.html(观看电影)或进入链接,/e/20090609/4b8bcaecace53.shtml找到少年王勃的背景介绍。提醒同学们特别留心一下阎都督的神情变化。6、阎都督让别人当场写作时假惺惺,王勃要当场试一试,他是诧异又生气,最终却又因王勃的才华横溢而拍案叫绝。读完之后有没有一点点想法呢?自由交流. 师:不仅阎都督欣赏钦佩,我们也深深地为少年王勃的才气所折服。发自内心地道出这句话奇才!真是奇才!7、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王勃的滕王阁序,不读,就来一目十行感受一下。/htm/tang/wen/wb001.htm(全诗)有些同学已经目瞪口呆了。此时你心里特别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8那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敢答应现场完成庆贺文章的宾客们听完王勃的滕王阁序,会是什么样的表现?想象一下他们的动作、神情、语言这两个提示由易到难,你根据情况自己选择一个说一说。五总结全文同学们,因为王勃的滕王阁序,滕王阁从众多的亭台楼阁中脱颖而出,世人皆知。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旅游胜地。你可以点击浏览一下。/view/303786.htm(江南四大名楼)如果今天,让你给自己留一项作业,你会去做什么?你也可以选择运用诗句写写你看到的景象。你还可以进入老师博客的作业超市,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到两项作业来完成,你可以通过留言与老师进行交流。七、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主要讲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阁赴宴时写下千古名篇藤王阁序的事,显示了王勃非凡的才华。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材的特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坚持把情景教学贯穿与始终。首先,在教学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我把古文与今文对应结合,突破了理解古诗的难点,同时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抓住第三段结尾的省略号这个思维空间,引导学生从课本走向课外,丰富想象能力。同时在美丽画面、音乐的渲染中,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对王勃的敬佩之情。读后再说说为什么这么读,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又培养了学生理解.感受.表达的能力。而在一遍遍的反复朗读中及训练了学生的语感,也让学生当堂背诵积累。这样创设情景,使学生在赏景中体会秋之宁静.秋之壮美.秋之深远。接下来出示插图,王勃站在藤王阁上,仔细观察着美景,又会想些什么呢?联系上文说说美境,想象说话,学生便如身临其境,心有感悟。这时再让学生用心的读,读得美如其景。同时,生生之间的评价使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了合作的和谐愉快,用自己的朗读尽情地抒发着字里行间蕴涵的情感。随后的相互评价更激起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在评价过程中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特别是对“胸有成竹”.“笔走如飞”这三个成语的理解产生了质的飞跃,使他们深深感到课文用词的准确.精妙,并从中再次感受到少年王勃的才华横溢.文思敏捷.才智过人。学生通过朗读.表演.评议,初步感受到了王勃的才气,体会到了当场写作的难度,为激起学生对王勃的敬佩之情作了铺垫 接下来再请学生们思考为什么写第二段?从都督及众宾客的反应来进一步突出王勃的才华出众。这一环节,意在引领学生感悟人物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