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使用、基本操作、两种变化、两种性质、空气、物质分类.doc_第1页
仪器使用、基本操作、两种变化、两种性质、空气、物质分类.doc_第2页
仪器使用、基本操作、两种变化、两种性质、空气、物质分类.doc_第3页
仪器使用、基本操作、两种变化、两种性质、空气、物质分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1寒假 第1讲 仪器使用、基本操作、两种变化、两种性质、空气、物质分类 复习班_第1讲 仪器使用、基本操作、两种变化、两种性质、空气、物质分类【知识点一:仪器使用、基本操作】1.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 B. C. D. 2.下列实验仪器可以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的是( )A量筒 B集气瓶 C蒸发皿 D烧杯3.为保证某些玻璃仪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人们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下列仪器经过磨毛处理的是( )A量筒 B滴瓶 C试管 D漏斗4.进行蒸发操作时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A蒸发皿 B温度计 C酒精灯 D玻璃棒5.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下列实验操作安全的是( )A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B点燃一氧化碳前先检验其纯度C将水直接倒人浓硫酸中稀释浓硫酸 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管口对着人6.某学生测定的下列数据不合理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了7.5mL水 B用pH试纸测得某地雨水的pH值为5.6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固体的质量为16.7g D测得某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0.5%7.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5.1g药品,称后发现误将砝码和药品的位置颠倒了,该药品的质量应是( )A5.1g B5.3g C5.0g D4.9g8. 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_;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_;量取液体时,需要用_和_;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需要用_和_【知识点二:两种变化及性质】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铜器生锈 B、粮食酿酒 C、食物腐败 D、冰雪融化2. 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理性质,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挥发性、升华 B.变质、熔化 C.溶解性、燃烧 D.可燃性、蒸发3. 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刻舟求剑 B、海枯石烂 C、木已成舟 D、死灰复燃4. 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 A.用铁水浇铸铁锅 B.矿石粉碎 C.蜡烛燃烧 D.水分蒸发5.在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酒精很容易挥发 B.氢气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 C.木材在空气中能燃烧 D.二氧化碳气体降温后能变成雪花状固体6. 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海水晒盐 B.米饭变馊、气球爆炸 C.电灯通电后发光、植物的光合作用 D.糯米制成酒、发生沙尘暴天气7. 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A.用铁水浇铸铁锅 B.矿石粉碎 C.蜡烛燃烧D.水分蒸发8. 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不同的是( ) A消化食物 B焚烧垃圾 C冰块融化 D西瓜腐烂9. 阅读下列有关木炭的变化和性质的描述: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木炭能燃烧;将木炭粉碎;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 上述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填序号,下同),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10. 阅读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描述:潺潺的流水能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变成了雨滴降落到地面;铁矿石冶炼成钢铁;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变成铁锈。 请你分析,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知识点三:空气】1.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B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2.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 ) A装置漏气 B药匙中放入的红磷量不足 C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 D红磷燃烧结束后,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3. 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物是非常重要的。下列哪种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稀有气体4. 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B. 都是无色、无味气体 C. 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 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5.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由此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 。乙生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两种): , 。水红磷太阳光丙生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用木炭代替了红磷。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后,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 。丁生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右图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6. 如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玻璃管里的活塞可以活动,活塞的左端管内有密封的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相通,试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 cm处。请按要求填空(1)实验时,玻璃管里为什么要盛过量的红磷?(2)可以观察到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是:白磷(足量);活塞开始向移动(填“左”或“右”);随着温度的降低,最终向 移动。(3)试验结束并恢复至室温时,活塞应停在约cm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7.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强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_(2)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_2l%(填“”、“=”、“”)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填序号) 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加入铜丝量太少;加入铜丝量太多【知识点四:物质分类】1.下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A.水煤气B.冰水混合物C.生铁D.食盐水2.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氧化物的是()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B.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C.氧气跟某物质反应的生成物D.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3. 下列各组物质中,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后者从属于前者的是()A.纯净物、混合物 B.金属、非金属 C.纯净物、化合物D.含氧酸、无氧酸4.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稀有气体、浓硫酸、胆矾B.金刚石、石灰石、铁矿石C.天然气、碱式碳酸铜、液氧D.石墨、熟石灰、水煤气5.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 ( ) A. 单质 B化合物 C. 纯净物 D混合物6. 下列各类物质一定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是 ( ) A. 化合物 B混合物 C. 单质 D氧化物7.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生成物 B.铁和硫酸铜反应后的上层清液 C.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 D.石蜡(蜡烛主要成分)充分燃烧后除水以外的另一种生成物8. 分别给纯净的氯酸钾,纯净的高锰酸钾加热产生氧气,在下述情况下,试管内存在的固体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氯酸钾正在分解产生氧气时 B.氯酸钾完全分解放出氧气后C.高锰酸钾正在分解产生氧气时 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放出氧气后9.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因为空气是混合物,所以可以用物理的方法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B.因为液态氮和氮气的状态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不相同C.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剩余物是混合物 D.天然气是一种混合物10.某氧化物含有n种元素,而某含氧化合物含有m种元素,则m与n的关系为( ) An=m Bnm Dnm11.下列各组均有四种物质,其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物质的类别不同,将该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填在横线上。(1)CuO、NO2、NaOH、Fe2O3,_; (2)O2、N2、Al、C_;(3)空气,氢气,碘酒,盐酸_; (4)食盐,蔗糖,酒精,醋酸_。1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_,属于纯净物的是_属于化合物的是_,属于单质的是_,属于氧化物的是_,属于非金属的是_。水银空气 氯酸钾五氧化二磷糠水硫粉 C60 甲烷 干冰 乙醇13.根据下列叙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