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兰州市榆中县定远镇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1.第一章 基本概况11.1.镇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11.2.历史沿革21.3.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评价21.4.镇区基本概况32.第二章 规划背景、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和期限42.1.规划背景42.2.规划的依据4(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4(3)镇规划标准5(5)兰州市总体规划52.3.规划指导思想52.4.规划原则52.5.规划期限63.第三章 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63.1.发展条件分析63.2.经济社会发展战略84.第四章 村镇总体规划94.1.总人口预测94.2.城镇化水平预测104.3.村镇体系规划114.4.镇域基础设施规划124.5.区域生态环境保护135.第五章 城镇发展规划135.1.城镇性质135.2.城镇规模14(2)流动人口预测145.3.规划范围156.第六章 城镇总体布局156.1.城镇总体布局的目标与原则156.2.城镇结构和功能分区166.3.城镇各项用地规划206.4.绿地系统规划21(1)、公园22(2)、街头绿地22(2)防护绿地226.5.景观系统规划22(2)存在问题23(2)宏观控制原则23(3)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原则23(1)山体景观23(2)景观道路23(3)景观节点23 广场23 出入口237.第七章 基础设施规划247.1.道路交通规划247.2.给水工程规划26(2)工业用水量26(3)其它用水量26(4)消防用水26(5)城镇总用水量预测267.3.排水工程规划277.4.电力工程规划27S = P / 0.7528S变压器容量(kVA)287.5.电信工程规划297.6.供热工程规划298.第八章 环境保护和环卫设施规划318.1.环境保护规划318.2.环境卫生设施规划329.第九章 综合防灾规划339.1.抗震防灾规划339.2.消防规划349.3.防洪工程规划3510.第十章 近期建设规划3510.1.规划原则3510.2.规划年限和规模3510.3.近期建设重点和内容3511.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与政策建议37381. 第一章 基本概况1.1. 镇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1.1.1. 地理位置定远镇位于兰州市榆中县西部,东经103 5624至104 0249,北纬35 5128至36 0009之间,东接连搭乡,西依和平镇,南由和平镇、连搭乡所围,北靠来紫堡乡。总面积约68.53平方公里。1.1.2. 地形地貌镇域地貌以黄土丘陵为主,南部为马啣山林区,中部和北部属于马啣山山前冲积、洪积形成的川地丘陵地带,地貌较为平坦。整体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17722918米之间,相对高差1263米。镇区座落于中北部小型河谷川地定远村,海拔约为1750米,地面平均降坡为7.010.0%,地层下部为中更新统的砾卵石层,上部为亚粘土,厚度180250米。1.1.3. 气候特征定远镇地处中纬度地区,多年平均气温6.6 C,年平均气温2.79.2C,绝对最高气温39C,绝对最低气温-27.2C;年日照时数为2665.9小时,其中6月份最大,为255.5小时,9月份最小,为188.0小时;年均降水量约380.7毫米,年均蒸发量为1368.3毫米,是年降水量的3.6倍左右;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和东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全年无霜期154天。1.1.4. 水资源定远镇属黄河一级支流莞川河流域,镇域内自然沟壑多为泄洪冲沟,无常流水河沟,但有少量人工灌渠,因此,镇域水资源主要为地下水。定远川地下水埋深在50米以下,含水层厚度约为2050米,由于地层颗粒细小,多含粘土,富水性能差。地下水静储量约60184万立方米,动储量约602万立方米,天然补给量约1452万立方米,排泄量449万立方米,可开采量900万立方米。1.1.5. 矿产资源镇域内矿产资源以红粘土、坩矿、煤矿为主,同时有少量与煤伴生的两种稀有元素,锗矿和镓矿,其它矿产资源目前未经探明,有待勘探开发。水岔沟煤矿在镇域南部,煤矿范围东南到戴家窑,西北至花岔沟和丁家窑,东西约7公里,南北约0.5公里,含煤面积约3.2平方公里,可开采煤层厚度0.62.7米。B级煤蕴藏量约300万吨,C级煤蕴藏量约880万吨,D级煤蕴藏量约900万吨,属于小型煤矿,1980开始开采以来,年均开采量在1.0万吨左右。锗矿和镓矿位于同一地点,累计探明储量为锗矿约116吨,镓矿约508吨。1.1.6. 土地资源定远镇土地总面积6852.6公顷(10.2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2882.8公顷(4.3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2.1%;园地50.0公顷(750.6亩),占总土地面积的0.7%;林地1381.7公顷(2.07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0.2%;牧草地面积约为1060.1公顷(约1.59万亩),占15.5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12.1公顷(4681.7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5%;交通用地56.6公顷(848.3亩),占总土地面积的0.8%;水域150.3公顷(2253.8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2%;未利用土地959.0公顷(1.4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4.0%。土地资源构成表分 类面 积占总面积(%)耕地2882.8公顷(4.32万亩)42.1园地50.0公顷(750.6亩)0.7林地1381.7公顷(2.07万亩)20.2牧草地1060.1公顷(约1.59万亩)15.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12.1公顷(4681.7亩)4.5交通用地56.6公顷(848.3亩)0.8水域150.3公顷(2253.8亩)2.2未利用土地959.0公顷(1.44万亩)14.0合计6852.6公顷(10.28万亩)1001.2. 历史沿革定远镇以驻地定远而得名。据金县志载:“汉代大将霍去病征战西域得胜,被汉帝封为定远侯;唐代大将郭元振率领定远军西伐,在此筑城一座,取名定远城”。金哀宗正大元年(公元一二二四年)以定远城置定远县。元顺帝至正元年(一三四一年)废。甘肃通志稿记:因地处交通要道,历朝置驿站。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唐代玄奘西天取经都曾在定远住过一宿;清康熙皇帝经过定远休息的地方现取名歇家嘴村(原名歇驾村);林则徐被发配伊犁时也曾经过定远。解放前设皋兰县定远镇公所。解放后成立皋兰县定远区政府,一九五六年撤区设乡改为定远乡。一九五八年三月划榆中县管辖,八月为榆中县红旗人民公社金崖基层社定远大队,一九六一年设定远公社,一九八三年改为定远乡至今。二OOO年撤乡改镇.1.3. 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评价1.3.1. 行政区划与人口截至2005年底,定远镇共辖12个行政村,46个社,12个行政村分别是定远、蒋家营、邓家营、张老营、安家营、猪嘴岭、歇驾咀、陈家沟、矿湾、董家湾、水岔沟、转咀子,其中定远村为镇政府所在地。全镇总人口22084人,其中农业人口17584人,非农业人口1000人,集体人口1500人,流动人口2000人。1.3.2. 农业全镇耕地总面积约4.3万亩,人均2.09亩,其中水浇地1.6万亩,占36.8%,人均0.78亩。牧草地总面积约为1.59万亩,人均0.77亩。2004年,全镇农业总产值3430万元,粮食总产量400万斤。1.3.3. 乡镇企业目前,全镇乡镇企业主要服务于第三产业,以蔬菜贮运为主,并有少量从事第二产业的建筑建材加工企业。2004年,全镇乡镇企业总产值为8090万元,其中第二产业1770万元,第三产业6320万元。1.3.4. 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全镇小学共13所,中学1所,教职员工人数21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在98%以上。现有文化站1个,文化室12个;缺少公众体育设施,没有一处标准化的体育活动场所,制约着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发展。卫生机构10个,分别为定远镇中心卫生院和9个村卫生所,共计卫生技术人员48人。1.3.5. 总体评价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整体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综合经济实力有所提高。到2004年末,全镇国内生产总值为11520万元,比上一年增长了5.8%;第一产业增加值343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7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320万元,三个产业比例约为30:15:55,人均GDP约5600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098元,比上一年增加158元,增长8.4%。1.4. 镇区基本概况1.4.1. 区位定远镇区位于兰州市以东15公里处,西南距榆中县城约18公里,国道312线、309线和巉柳高速公路、水骆公路纵横交错、贯穿全镇,交通便利,区位优越。1.4.2. 镇区现状现状人口:镇区常住总人口545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00人,农业人口2954人(定远村),集体人口(包括学生和单身职工)1500人;5到10月份为定远镇蔬菜贮运旺季,近年平均流动人口达5000人左右。现状用地:受周围山体、沟壑、等自然环境制约及各级公路和高压线走廊的分隔,镇区可利用建设用地极不规则,主要建设用地集中在新旧国道312线的两侧。镇区现状建设用地规模为66.06公顷,其中居住建筑用地26.16公顷,生产建筑用地4.30公顷,道路广场用地10.31公顷,公共建筑用地16.51公顷,绿地1.69公顷,仓储用地5.89公顷,其它用地1.20公顷。现状人均用地88.62平方米。2. 第二章 规划背景、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和期限2.1. 规划背景2.1.1. 村镇建设的新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党和政府提出的村镇建设的战略性决策,是保障全社会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在这一宏观政策的引导下,规划必须结合甘肃省和兰州市村镇建设的实际,学习发达地区的经验,探索新时期本地区村镇社会经济发展和村镇建设的有效途径,为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和决策依据。2.1.2. 经济发展思路的变化: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正在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追求目标。可持续发展思路的贯彻,有利于改善定远镇相对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同时,为定远镇纳入未来兰州市区“一城双核”的长远构想留出足够的余地。2.1.3. 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是在西部总体条件相对弱势基础上的开发,是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领域扶贫攻坚任务。开发的体制是以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为导向,开发的前提是观念和体制的创新,开发的长期战略支撑点是教育、科技、人才的发展。定远镇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力争把靠近兰州市区和交通发达的区位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的高速公路,抓住西部大开发中物资需求的商机,结合本地实际,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并在与“引进来,走出去”的合作中谋求双赢。2.1.4. 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力推进城镇化 大力推进城镇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推进城镇化有助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定远镇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强镇区和重点行政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招商引资的硬环境。2.1.5. 新的规划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人为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致力优化人类住区环境,强调生态文明、继承和发扬地域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是新世纪全国乃至全球发展的共同问题和全新的规划理念。在绿色(环境)、效率(经济)、公平(社会)之间寻求其相互协调的平衡点,切实维护城镇的全局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是新世纪规划工作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2.2. 规划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3)镇规划标准(4)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5)兰州市总体规划(6)榆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7)榆中县城总体规划(8)定远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9)国家及甘肃省颁布的其它有关条例、规范2.3. 规划指导思想规划在对定远镇现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和对其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规划编制的基本指导思想,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吸收先进规划理论、抓住规划重点内容,着力体现政府职能转变中的政策性导向。立足定远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创造城镇特色风貌,提高城镇综合功能,发挥定远在“兰州市区榆中盆地”之间重要连接点的作用,不断提高构建定远和谐社会的能力。2.4. 规划原则2.4.1. 坚持系统开放和城乡一体化的原则 按照城镇规模,定远镇是兰州市城镇体系中的第3级子系统,就定远镇而言,应有其自身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而放在大系统之中,则应有其合理性。因此,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城镇产业与基础设施布局,都必须坚持系统开放的原则,一方面将定远置身于兰州的大环境中加以研究和讨论,准确把握好定远在兰州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另一方面,要根据资源、市场、交通、人才和环境等因素,优选镇域内产业布局的主导行政村,带动一般区位和一般村庄,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2.4.2. 坚持产业支撑的原则城镇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产业支撑的原则,没有产业支撑,城镇发展和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市场优化配置资源,发挥区域优势和特色,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包括产业园区的建设,市场体系的完善,服务业的配套,形成以产业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为品牌的一条龙发展模式。2.4.3. 坚持整体优先、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定远镇的规划、建设与发展,必须依托当地的资源条件和自然、社会环境。因此应当充分认识在小城镇建设中,定远作为兰州市外围生态屏障之一的重要地位,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力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正确处理近期和远期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走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2.4.4. 坚持超前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规划是对未来城镇发展的一种预测和安排,具有突出的预见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城镇用地功能布局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安排上,既要考虑长远的合理性和超前性,又要考虑近期建设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规划在建设发展中的控制和引导作用。2.4.5. 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城镇的发展要充分依托现有的建设用地,合理发展新区,突出重点,进一步优化城镇用地结构,完善城镇功能。合理预测定远作为兰州市蔬菜集散中心之一的人口增长趋势,妥善安排城镇各类用地。2.5. 规划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法编制办法,确定本次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规划期限:20062020年,分近期、远期两个阶段。近期规划:20062010年。远期规划:20112020年。3. 第三章 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3.1. 发展条件分析3.1.1. 优势和机遇3.1.1.1. 区位分析根据兰州市城市发展战略,定远是兰州城市发展构想“一城双核”中兰州市区、榆中盆地的主要连接点之一,也是公路交通由东进入兰州市区的重要门户,独特的位置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3.1.1.2. 重要的交通地位定远镇区位于兰州市以东15公里处,西南距榆中县城约18公里,国道312线、309线和巉柳高速公路、水骆公路纵横交错、贯穿全镇,交通便利,具备物资集散、运输、交易和中转的重要条件。3.1.1.3. 相对资源优势跟其他乡镇相比,定远具备部分相对资源优势。电力资源比较充足,兰州供电局兴隆变电所、榆中供电局定远变电所都在定远镇境内,可供电力1.9万千伏,电力有足够的保证。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红粘土储量富集,陶瓷厂就在定远镇境内;坩矿资源也很充足,定远一直是兰州市几家耐火材料厂和榆中县几个大水泥厂的原料供应地;此外,还有煤矿等资源有待于开发和利用。3.1.1.4. 产业特色优势自1998年起,农业产业化一直作为定远农业和农村工作重点来抓,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地蔬菜产业发展的新路子。目前,已建成年外销蔬菜30万吨,实现交易额4.5亿元的集蔬菜生产、收购、加工、贮藏、运输为一体的7座蔬菜保鲜企业库群,不仅带动了定远镇及周边乡镇地区的15万亩高原夏菜的种植,解决了群众卖菜难问题,而且有力地带动了餐饮服务及加工等产业的发展,解决了当地及周边部分地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目前,已注册了“蒋家营”和“瑞泰”两个商标,蔬菜收购辐射已从兰州市近郊的三县五区扩展到定西、白银、张掖、武威、天水、陇西、平凉等省内地区及宁夏、青海等外省区,产品远销日本、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及澳门、香港等地区和东南沿海13个省市50多个批发市场,形成了集蔬菜加工、包装、贮藏、运输于一体的“西菜东调”和“北菜南运”的大型集散中心。年均蔬菜交易量位居全国第三,西北第一。3.1.1.5. 外部环境和政策机遇随着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和兰州市加快远郊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启动,定远面临着巨大的机遇。由于具备的区位、交通优势和自身的产业特色优势,根据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定远被准确定位为兰州市两大蔬菜集散中心之一,为自身的发展带来了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的大力扶持,为定远经济的起飞插上了翅膀。同时,作为兰州市首批重点建设的小城镇,定远在兰州市小城镇的发展中,占得了市场的先机,赢得了抢先一步的机会,可以为自身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1.2. 劣势和制约因素3.1.2.1. 城镇化水平较低,投资环境急需改善定远虽然位于兰州远郊,但城镇化水平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2004年城镇人口比重占33.8 %,略高于28.61%的甘肃省城镇化水平,低于41.8%的全国城镇化平均水平,远低于56.0%的兰州市城镇化水平。近年来城镇发展建设相对滞后,遗留问题较多,城镇综合服务功能较弱,环境形象欠佳,不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镇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的基本功能不完备,难以对乡村经济发展起到有力的辐射带动作用,缺乏吸引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功能和条件,也制约了开放开发的进程。3.1.2.2. 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虽然农业产业化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传统农业比重依然过高;工业经济规模太小,层次低,缺少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城镇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大;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突出,但总量依然偏小,非公经济比重需要进一步提高。3.1.2.3. 人才资源短缺,劳动力素质较低教育文化比较落后,劳动力素质较低,各类人才特别是科技型人才紧缺,影响着产业结构进一步的调整,同时也制约着农业科技应用水平的提高。3.2.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3.2.1. 战略目标3.2.1.1. 经济发展目标经济总量目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9000万元,年均增长8.7%左右,人均GDP达到7900元。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45000万元,人均GDP达到1.7万元。经济结构目标:通过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初步形成具有定远特色、区域新优势和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工业化进程加快。到“十一五”末工业增加值占全镇生产总值的20 %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25:20:55。到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5:35:50左右。3.2.1.2. 社会发展目标人民生活目标: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00元,人民生活达到总体小康水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财政收入目标:2010年全镇财政收入达到200万元,2020年达到1000万元。社会发展目标:2010年“普九” 教育覆盖率达到100%,青少年文盲率下降到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2020年达到20%。初中入学率达到100%.社会保障和就业目标:2010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五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2020年,城镇、农村的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逐步建立起全覆盖、高保障度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就业更加广泛和充分。城镇化率: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50 %以上。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75%以上。资源环境目标:努力建立资源节约性社会。加快生态化进程。2010年宜林荒山基本实现绿化,2020年,努力建设生态化经济,新型工业化的增长基本形成,定远特色经济的优势确立,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3.2.2. 战略措施3.2.2.1.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定远镇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乡镇企业发展相对落后,制约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只有乡镇企业的发展才能突破增长的瓶颈,实现持续性的经济增长。3.2.2.2. 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摆脱不发达状态实现现代化必不可少的途径,根据城镇性质和功能,使多种生产要素向中心集聚,壮大经济实力,扩大人口规模,提升科技水平,快速扩大中心城镇,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拓展就业渠道,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推进城镇化进程。3.2.2.3. 提高市场化水平统一市场与各种专门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只有各种生产要素和商品在统一市场内不断自由活动才能优化资源配置,各种资源,使经济效益最大化,这是加快定远发展的前提条件。规划期间,要依托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优势,发挥定远现有商贸流通方面的优势,突出抓好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的建设,准确定位市场,满足定远作为兰州市蔬菜集散在中心的需求。3.2.2.4. 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农民增收,农业增长为重点,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按照标准化要求,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发展原生态农业。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发展壮大蔬菜、经济林果等农业支柱产业。3.2.2.5.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按照“放手发展、积极引导、调整结构、增大容量、提高质量、优化环境、强化服务”的总体发展思路,实现非公有制经济总量的突破。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规划期内建成定远镇非公有制经济示范园区。4. 第四章 村镇总体规划4.1. 总人口预测4.1.1. 现状2004年底,定远镇共辖12个行政村,46个社,12个行政村分别是定远、蒋家营、邓家营、张老营、安家营、猪嘴岭、歇驾咀、陈家沟、矿湾、董家湾、水岔沟、转咀子,其中定远村为镇政府所在地。全镇总人口共22084人。城镇人口745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454人(镇区农业人口2954人、非农人口1000人及集体人口1500人)。此外,5到10月份为定远镇蔬菜贮运旺季,近年平均流动人口达5000人左右,考虑到季节性特点,流动人口按2000人计。定远镇各村现状基本情况一览表项目村名人口(人)土地总面积(公顷)耕地面积(亩)GDP(万元)人均耕地面积(亩)定 远745470031763538.380.43蒋家营338296468454122.362.02邓家营25488275090674.502.00张老营86817314631859.181.69安家营11123731905112.661.71猪嘴岭5312581628163.883.07歇家嘴10211971273134.151.25陈家沟16414012369210.371.44矿 湾7423871868128.052.52董家湾5891441121125.951.90水岔沟12435813153310.272.54转嘴子9533482428140.252.55合计2208453533231911520.001.464.1.2. 总人口预测根据近十年人口统计资料,定远镇年平均自然增长率只有3.0,而机械增长率有可能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逐年增高。因此,将定远镇自然增长率确定为近期4.0,远期5.0。流动人口近期按照4000人考虑,远期按照5000人计算,采用综合平衡法预测全镇总人口如下:近期2010年24000人。远期2020年26000人。4.2. 城镇化水平预测2005年定远镇城镇化水平为33.8%。联合国法是联合国用来定期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镇人口比重时常用的方法。即根据已知的两次人口调查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城乡人口的年平均 增长率差,假设城乡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差在预期内保持不变,则外推可求得城镇人口比重。式中:URGD城乡人口增长率差PU(1),PU(2)两次已知的人口比重N两次间的年数求得城镇化水平,2010年为52.1%,2020年为77.0%全镇总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表2005年2010年2020年全镇总人口(人)220842400026000城镇人口(人)74541250020000城镇化水平(%)33.852.177.04.3. 村镇体系规划4.3.1. 规划指导思想(1)合理分析村镇发展现状,确定不同时期发展重点。(2)村镇体系的建立使村镇间联系密切,分工合理。(3)村镇体系规划要适应村镇自身和区域发展规律,使二者相结合,建立一个适应区域环境的村镇体系。4.3.2. 村镇合并现状部分行政村人口、经济规模较小,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统一规划和发展。由于地形、交通便及其它历史原因形成了现状行政村数量较多、规模较小的特点,为了进一步加快城镇化的步伐,村镇合并成为必然。“一圆三模式”是甘肃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按照自然条件相同或相似、距离较近、交通易达、利于统一规划的原则,可将部分村镇进行适当合并,其中定远依旧为镇政府所在地。4.3.3. 村镇空间布局定远镇村镇空间开发模式采用点轴开发,以点为主的模式。强化镇域中心镇以及中心村的发展,培育镇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连点成线,以线促面,最终形成等级分明,分工合理,协调发展的村镇体系,带动镇域经济的全面发展。规划期末形成“一核两轴”的空间结构形式。一核指定远镇区,是全镇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是巉柳高速公路、国道312线、国道309线和水洛公路的交汇点。全镇村镇主要沿交通干道巉柳高速公路、国道312线和水洛公路分布。巉柳高速公路和国道312线横穿镇区,是全镇经济最发达的地带,也是全镇经济发展的一级轴线,可以直接辐射定远镇区、蒋家营及安家营等3个村镇。同时,合并后的5个村镇都分布在水洛公路沿线,将这一地带作为全镇经济发展的二级轴带,即由北向南综贯镇域的一条次轴。4.3.4. 村镇规模分布及主要职能根据各村镇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潜力,自然资源条件,将定远镇各村镇的等级、职能及规模划分如下:村镇等级规模职能规划一览表序号名称等级职能2020年总人口(人)土地总面积(公顷)耕地面积(亩)1定远镇中心镇兰州市蔬菜集散中心之一,并以综合性物流中心为目标20000132873602蒋家营中心村蔬菜种植,高效农业150096468453安家营农贸型2500134481164矿湾林果、养殖林贸型100078842375水岔沟林果、养殖林贸型100092955816合计260005353321394.4. 镇域基础设施规划4.4.1. 交通设施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先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对定远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镇域内巉柳高速公路、国道312线、国道309线和水洛公路等干线已经建成,规划期内主要针对村镇道路进行新建或改造。(1)依托镇域交通主干道分区完善镇域内部道路系统,规划期内,改造水岔沟至定远、水岔沟至矿湾、猪嘴岭至邓家营三条道路,同时对蒋家营、定远两村内主干道路进行拓宽硬化。(2)规划连接基层村的道路。在规划期内,达到村村通道路的目标。(3)建设连接各中心村的乡级道路,道路宽度1012米,其它乡级连接基层村的一般道路宽度为7米。4.4.2. 供水排水设施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充分挖掘水资源潜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善农业灌溉条件。镇域各中心村和基层村平均生活用水标准取120升/人天,其他所有用水取生活用水的25%30%,远期镇域实行统一供水,在全镇范围内敷设自来水管,由定远水厂直接向各中心村和基层村供水。镇域各村排水采取雨、污合流制排水。规划将现有乡镇企业全部向镇区工业区集中,产生污水由镇区统一处理后排放。4.4.3. 电力电讯镇域内各中心村、基层村电力由兴隆变电所和榆中县定远变电所供给,用电负荷参数取150KW/公顷(村镇建设规划标准)。为加速定远镇邮电通讯事业发展,必须以通讯网数字化,设备程控化为目标,以农村电讯事业为重点,加快信息化发展,尽快建立现代高效,覆盖面广的电讯信息网络,力争至近期全镇80的行政村通电话,至远期全镇100的行政村用上电话。规划至近期装机容量2000门,远期达到5000门。同时建设闭路电视系统,规划期内争取有线电视进入全镇各村。4.4.4. 集贸市场建设按照“建市场、兴产业、促流通”的思路,在不断扩大现有市场规模、完善功能的基础上,作为兰州市蔬菜集散中心之一,规划期内在镇区集中建设相匹配的大型综合性市场。同时,全面提高餐饮娱乐业服务水平,力争到规划期末,在全镇范围建立起完整健全的集贸市场体系。4.5.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4.5.1.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定远镇地处黄土高原,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镇域主要存在以下环境问题:(1)水土流失,土壤丧失大量有机质。(2)居民居住、生活、取暖排放的废气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3)生态环境有恶化趋势。4.5.2.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实施退耕还林和荒山绿化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2)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治沟保塬和小流域治理,达到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治理的目的。(3)不断增强民众环境意识,加强水源、矿产资源的保护力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4)对于居民生活取暖造成的污染,应发展集中供热;同时鼓励居民使用沼气、煤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5)抓好地膜废旧塑料回收加工再利用,切实解决好自身污染问题。(6)合理利用土地,严禁乱开滥挖荒山荒披,严格依据规划进行开发建设,节约用地,使有限的耕地发挥更大的效益。5. 第五章 城镇发展规划5.1. 城镇性质城镇性质的确定是根据城镇所处的区域位置和功能、文化传统、社会经济基础、产业特点和规划期内职能变化、发展等因素决定的,它将对城镇经济的发展与规划建设产生重要影响。根据以上因素,规划期内定远镇城镇性质确定为:兰州市蔬菜集散中心,远郊物流中心,综合发展的区域中心小城镇。5.2. 城镇规模5.2.1. 人口规模5.2.1.1. 镇区现状人口截止2005年底,城镇总人口745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454人(镇区农业人口2954人、非农人口1000人及集体人口1500人)。此外,5到10月份为定远镇蔬菜贮运旺季,近年平均流动人口达5000人左右,考虑到季节性特点,流动人口按2000人计。5.2.1.2. 人口规模预测(1)常住人口预测现状镇区常住人口共5454人,包括非农业人口、集体人口和农业人口三部分。根据镇域村镇合并规划,镇区附近的张老营、猪嘴岭、歇驾咀等村并入镇区,农业人口分别为868人、531人及1021人,因此现状基础农业人口规模增至5374人,城镇常住人口增至7874人。结合镇域总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分析近年来镇区总人口的增长规律,规划确定镇区常住人口近期(20062010年)自然增长率为4.0,远期(20102020年)自然增长率为5.0。镇区人口的机械增长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由于村镇合并和其它因素造成的人口迁移,迁移部分人口并入镇区后增长主要为自然增长,如上所述;二是镇域内部的“农转非”及镇域内外自然的人口变化。通过统计和测算,同时考虑未来人口发展变化的多种因素,规划机械增长率近期确定为35,远期为45。采用公式An=A0(1+)n计算预测。(公式中为自然增长率,为机械增长率,An为预测年人口数,A0为基准年人口数。n为从基准年到预测年年数。)通过预测可得,近期2010年镇区常住人口约为9500人,远期2020年镇区常住人口约为16000人。(2)流动人口预测根据统计,5到10月份为定远镇蔬菜贮运旺季,近年平均流动人口达5000人左右,考虑到季节性特点,现状流动人口按2000人计。结合城镇性质,考虑到定远产业特点和发展趋势,预计到2010年,镇区流动人口为3000人,2020年为5000人。综合上述两项预测结果,并考虑一定的弹性,确定镇区总人口近期2010年约为12500人,远期2020年约为20000人。5.2.2. 用地规模镇区现状建设用地规模为66.06公顷,人均用地88.62平方米。根据定远镇现状建设条件和未来用地发展趋势等因素分析,确定规划采用镇规划标准中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级的标准,即120.0140.0平方米/人,按照上述标准测算,远期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245.57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22.79平方米。5.2.3. 用地发展方向 在规划期内,随着人口增长和城镇建设发展,镇区建设用地规模将有所增长,由于定远镇东部110千伏变电站担负着大区域内各个方向供电和输送的任务,因此,在110千伏变电站周围形成了比较密集的放射状高压线走廊,甚至部分高压线从镇区穿越,造成了对镇区部分用地尤其是东部用地的分割,对城镇建设用地的选择和发展方向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约。综合考虑现状建设用地使用情况、城镇发展和旧镇区改造需要,规划城镇用地发展方向为:近期在现状的基础上向东和向北发展;远期则向北和向西发展,争取在规划期末达到规划所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5.3. 规划范围根据村镇规划标准的规定,规划范围包括城镇建设用地以及除城镇建设用地之外的水域和其它用地(不参与计算表),为了适应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和对城镇远景发展留有余地,结合定远镇的特点和城镇发展布局,将规划范围划分为两个层次。5.3.1. 规划建设用地北到巉柳高速公路,东以规划工业物流产业园区为界,西至西河以西约500米处,南边以歇驾山为界,其中镇区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245.57公顷。工业物流园区占地119.46公顷。本次规划面积合计365.03公顷。5.3.2. 规划范围包含规划建设用地,同时,还包括城镇远景发展用地、东西部农业观光用地、歇驾山、沟壑和其它用地,这一区域面积约466.52公顷。6. 第六章 城镇总体布局6.1. 城镇总体布局的目标与原则6.1.1. 城镇总体布局的目标(1)确定城镇用地发展方向。(2)确立城镇合理的结构和功能分区,使城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3)适当集中城镇各类用地,优化城镇土地资源的利用。(4)完善城镇综合交通。6.1.2. 城镇总体布局的原则(1)为适应城镇可持续发展和城镇建设与开发时序的随机性,以动态发展的观点,确定城镇总体布局,使城镇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2)保持规划的连续性,城镇建设规划是一个逐步实施,逐步完善的过程,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因此,在本次规划编制中,强调有突破,有创新,为镇区以后的规划和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3)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环境优先的原则。6.2. 城镇结构和功能分区根据现状条件和规划期内城镇发展目标和要求,城镇建设规划结构确定为“一心三轴,五区一环”。6.2.1. 一个中心镇区中心,在原有公建的基础上新建综合性广场等公共设施,是镇区行政文化的中心。6.2.2. 三个发展轴依托新312线作为城镇发展的主轴线,集中了镇区规划的绝大部分公共设施,同时也是体现人文建筑特色的景观轴线。依托水洛公路和园区大道作为城镇发展的二级轴线,是远期城镇向纵深发展的核心地段,其中,水洛公路集中展现人居环境特色,园区大道集中展现现代工业特色。6.2.3. 五片区按照不同的地段和功能,规划用地划分为五个功能片区,由西向东分别为生态居住区、生活居住区、公共服务区、仓储物流区、工业物流园区(不参与镇区人均用地指标平衡)。6.2.4. 绿环结合现有的灌渠、高压线走廊绿地以及山体绿化,设置不小于20米宽的绿带,构成贯穿城镇五个片区的绿环,通过绿环将整个镇区连接为一个整体,形成展现城镇环境特色和自然景观的界面。定远镇区总体规划计算表序号用地性质用地代号面积(公顷)比例(%)人均(平方米)1居住用地R67.6827.5633.84其中二类居住用地R267.6827.5633.842公共设施用地C42.6217.3621.31其中行政办公用地C11.730.70.865教育科研用地C27.022.863.51文体科技用地C32.130.871.065医疗卫生用地C41.040.420.52商业金融用地C519.838.089.915市场用地C610.884.435.443仓储用地W31.412.7915.7其中普通仓库用地W127.4811.1913.74危险品仓库用地W23.921.61.964对外交通用地T11.414.655.705其中铁路用地T111.414.655.7055道路广场用地S29.4411.9914.72其中道路用地S127.5711.2313.785广场用地S21.870.760.9356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9.043.684.52其中供应设施用地U18.73.544.35其中供电用地U124.361.782.18交通设施用地U20.340.140.177绿地G52.3421.3126.17其中公共绿地G121.918.9210.955其中街头绿地G1221.918.9210.955生产防护绿地G230.4312.3915.215其中防护绿地G2230.4312.3915.215M41.640.670.828总计245.57100122.7859规划总人口合计20000人工业物流园区规划计算表序号用地性质用地代号面积(公顷)比例(%)1公共设施用地C21.0117.59其中行政办公用地C15.014.2教育科研用地C27.26.03商业金融用地C58.87.372工业用地M57.3247.98其中一类工业用地M117.8414.93二类工业用地M239.4833.053对外交通用地T6.785.68其中铁路用地T16.785.684道路广场用地S22.9619.22其中道路用地S121.2617.8广场用地S21.71.425绿地G11.399.53其中公共绿地G16.675.59其中街头绿地G126.675.59生产防护绿地G24.713.94其中防护绿地G224.713.946总计119.46100本次规划总建设用地计算表序号用地性质用地代号面积(公顷)比例(%)1居住用地R67.6818.54其中二类居住用地R267.6818.542公共设施用地C63.6417.43其中行政办公用地C16.741.85教育科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油基础知识培训
- 2025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 四川环保应急预案公司(3篇)
- 难点详解人教版8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专题攻克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难点解析公务员考试《常识》专项测试练习题
- 建筑垃圾污染防治与控制技术
- 新兴技术竞争格局-洞察及研究
- 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妇产护理期末全真模拟模拟题附答案详解【达标题】
- 低空经济产业园项目招商方案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天津-天津精神医学(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网络直播带货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机制研究
- cvte2107校招笔试题目及答案
- 活鹅宰杀协议书
- AI技术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 美宜佳转让协议合同
- 肝癌中西医治疗
- 江苏常州2025年公开招聘农村(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带答案分析
- 商标侵权培训课件
- 田地开垦合同协议
- 维修框架协议书范本
- 行李员行李员试卷(练习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