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子痫患者D一二聚体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研究.doc_第1页
先兆子痫患者D一二聚体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研究.doc_第2页
先兆子痫患者D一二聚体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研究.doc_第3页
先兆子痫患者D一二聚体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研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先兆子痫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研究中山市博爱医院(中山528403)梅俪凡 【摘要】目的:分析先兆子痫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的先兆子痫患者82例(观察组)和40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运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运用散色比浊法测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利用相关系数(r)来表示 D-二聚体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两组均数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比较两组D-二聚体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结果:先兆子痫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性。结论:正常妊娠孕妇随着孕期的增长,血清D-二聚体水平也随着增高,表明孕妇体内处于高凝状态及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先兆子痫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则明显增高,提示此类患者体内处于高凝状态及继发性纤溶亢进,并且可能存在慢性DIC。正常孕妇尿中蛋白可轻度增加,这与体位和肾流量加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有关。两者综合观察,可更全面的掌握子痫的预后及发展。【关键词】先兆子痫;D-二聚体;24小时尿蛋白定量。The Research of Preeclampsia D-dimer Levels and 24-hour Urine ProteinMei Li-Van Bo ai Hospital,Zhongshan City(Zhongshan 528403) 【Abstract】Objective:Analysis of D-dimer in patients with preeclampsia and 24 hour levels of urinary protein correlationMethods:Selected 82 patients with preeclampsia,the use of immune turbidimetric method,D-dimer;the use of casual color Turbidimetric Determination of 24-hour urine proteinAnalysis of D-dimer levels and 24-hour urine protein correlationUsing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to represent the D-dimer levels and 24-hour urine protein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using t testResults:Preeclampsia D-dimer levels and 24-hour urine protei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Conclusion:Normal pregnancy with the pregnancy of the growth,serum D-dimer levels with the increase,indicating that pregnant women in a hypercoagulable state and increased secondary fibrinolysisPreeclampsia serum D-dimer levels in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suggesting that these patients is in the 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tic state,and there may be chronic DICNormal pregnant women,mild increase in urine protein,which increase with body position and the renal flow,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Comprehensive perspective of the two can be more comprehensive grasp of the prognosis and development of eclampsia 【Keywords】Preeclampsia;D-dimer;24-hour urine protein 妊娠24周左右,在高血压、蛋白尿的基础上出现头痛、眼花、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症状者为先兆子痫。它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是妊高症的特殊表现。先兆子痫是子痫的前期,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是严重影响到孕产妇健康,导致母婴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影响到5%8%怀孕女性。重度先兆子痫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更是严重威胁到孕产妇的生命。我院观察了对比观察了先兆子痫患者和正常妊娠孕妇的D-二聚体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现将相关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先兆子痫患者,符合先兆子痫诊断标准,排除既往有妊娠合并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及其它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孕妇。共入选病例82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39岁,平均年龄(27.14.4)岁,平均孕周(33.11.2)周,其中初产妇71例,经产妇11例。其中轻度先兆子痫57例,重度先兆子痫25例。另选取正常妊娠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为(26.84.8)岁,平均孕周为(32.71.5)周,其中初产妇34例,经产妇6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先兆子痫诊断标准1,2:轻度:孕20周以后首次出现,间隔6小时,至少2次出现血压140/90mmHg,或舒张压90mmHg,尿蛋白0.3g/24h或(+)以上(间隔4小时),但血压和尿蛋白均未达到重度标准。重度:达到以下任何一项或多项者,血压160/110mmHg;尿蛋白2g/24h或(+)以上;血肌酐1.2g/dl;血小板100000/mm;微血管溶血;ALT或AST上升;持续头痛或其它脑、视觉障碍;持续上腹不适。 1.3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运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运用散色比浊法测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 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均数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标准。2. 结果:2.1 正常妊娠与先兆子痫D-二聚体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变化正常妊娠血D-Dimer水平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与先兆子痫患者相比有明显差异,重度先兆子痫组差异更显著(P0.01)。见表1、表2。2.2 D-二聚体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的关系 D-Dimer水平与24h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值为0.61,P0.05。表1 正常孕妇与先兆子痫患者血清D-二聚体的检验结果组别例数阳性例数阳性率均数(ug/ml)正常孕妇组402152.5%0.220.16轻度先兆子痫组5757100%0.370.19重度先兆子痫组2525100%0.830.21与正常妊娠组比较,P0.05,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表2 正常孕妇与先兆子痫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检验结果组别例数24小时尿蛋白(mg)正常孕妇组40231.6353.28轻度先兆子痫组57391.0572.31重度先兆子痫组251235.21171.8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P0.05,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3.讨论:先兆子痫是妊娠期伴发的疾病之一,常常可造成孕妇的心、肝、肾、脑等多系统功能损害。先兆子痫的发生与血管细胞因子密切相关,发生的重要因素可能是胎盘绒毛及脐带血管内皮细胞病变3。当血管内皮损伤后,暴露出胶原纤维,激活血管收缩因子(EDCF),血管舒张因子减少,导致全身小动脉痉挛,同时血小板粘附、聚集,胎盘缺血、缺氧,绒毛变性坏死,释放促凝血物质,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导致凝血机制活化,加重原来的高凝状态,从而导致全身脏器血流不畅,微循环供血不足,组织器官因缺血缺氧而受损,出现一系列的子痫前期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改变过程。严重时可导致各脏器坏死,功能障碍。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是在纤溶酶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发生凝血时,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交联后使其转变为交联纤维蛋白,同时纤溶系统被激活,降解交联纤维蛋白形成通过链相连个片段碎片的D-二聚体,只有纤溶酶降解交联纤维蛋白才能产生D-二聚体。D-二聚体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继发性纤溶性的强度,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4。正常妊娠孕妇体内纤溶与凝血的动态平衡,D-二聚体进行性增高。但先兆子痫患者凝血系统活性增强,导致动态平衡状态被破坏,纤溶酶等活性降低,逐渐趋向高凝状态,导致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5。血液流经肾脏时由于正常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电荷和空径屏障,阻挡了血液中高分子量蛋白质通过,因此原尿中只有少量白蛋白和球蛋白片段,而且流经近端肾小管过程中又几乎被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6,故正常人尿中无蛋白。血浆蛋白自肾小球漏出形成蛋白尿,蛋白尿的多少标志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7。妊娠孕妇肾脏会发生一些正常的变化,如长度增加、重量增加等。同时,孕妇的肾小球滤过率也会增加,因此蛋白的滤出也随之增加,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达300500mg,发生率约为20。孕期脊柱前凸,肝脏压迫下腔静脉以致肾静脉压升高,加上增大的子宫压迫肾静脉,是孕期生理性尿蛋白的原因,采取侧卧位往往使尿蛋白减少。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先兆子痫孕妇D-二聚体升高与肾功能损伤有相关性,数据表明D-二聚体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性。说明D-二聚体水平越高,尿蛋白越多,肾功能损伤越严重。r不等于1,表明D-二聚体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不是完全正相关性,说明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应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血压水平,高血压状态下肾小球前小动脉阻力增加,首先导致部分肾小球处于低灌注的缺血状态,随着阻力持续增高又会出现高灌注、高滤过、高跨膜压的状态,高应切力可损伤肾小球上皮细胞,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高,产生尿蛋白。正常孕妇尿中蛋白可轻度增加,这与体位和肾流量加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有关。 尿蛋白的程度直接反映肾小球缺氧、肾功能受损程度及胎盘缺氧程度,尿蛋白越多,肾脏和胎盘缺氧越明显,影响胎儿发育8。D-二聚体含量高低对衡量子痫前期病情轻重及预测围产儿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9。综合分析24 h尿蛋白和D-二聚体两项检查,可以更好的对子痫患者预后作出全面判断。参考文献:1 Livingston JCPreeclampsia and magnesium sulphateJObstet Gynecol,2003,101(2):2172202 董悦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分类及诊治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9):5865883 徐成伟,周勇,刘春海,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损伤指标测定的意义J血栓与止血杂志,2005,11(6):2632654 黄尉国,王鸿利,张颖琪,等血浆D-二聚体检测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