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发现、发明及创新点.doc_第1页
主要发现、发明及创新点.doc_第2页
主要发现、发明及创新点.doc_第3页
主要发现、发明及创新点.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10 9:37:18 上午三、主要发现、发明及创新点(限5页)按重要程度排序,发现、发明、创新点应标明其所属的学科分类名称及旁证附件号。1、科学技术内容(一)、总体思路本项目通过运用现代农作物育种学理论、细胞遗传学、作物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及植物病理学等先进的科学理论,并利用本省向日葵资源和外引向日葵种质通过杂交育种和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籽粒大、籽仁品质优良、商品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产量水平较高的优良向日葵新品种应用于生产。(二)、技术方案与创新成果1、利用具有良好生态适应性、抗逆性较强的地方品种资源“东宁板嗑”为母本,子粒较大、品质优良具有良好商品性的内蒙品种“蒙S1”为父本杂交,依据现代农作物遗传育种学理论,通过对杂交后代连续不断的选择,经1999-2003年5年9个育种周期的选育,于2003年决选并定名为“龙03001”同时开始进行鉴定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并进行抗病鉴定和品质分析工作。2007年4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推广。2、由于育种者在品种选育过程中,始终结合数量遗传学、作物育种学、细胞遗传学和植物病理学以及向日葵抗性育种理论,利用本地资源的抗性、适应性和外引资源的品质,通过多年多代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使有利的基因得到有效的聚合,从而获得适于本地栽培且品质优良的后代材料,在后代材料的选育过程中不断进行抗病鉴定和品质分析,为选育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新品种奠定了物质基础。3、为加速育种进程,采取了北育和南繁相结合的方法。新品系稳定后及早进行异地鉴定和种子繁殖,在搞好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同时,进行高产示范,加速新品种向周边地区和生态相似地区的推广应用进程。4、在“龙食葵3号”参加黑龙江省向日葵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同时,我们在第一、第二、第三积温带上限进行广泛的试验和示范,结合向日葵栽培学、植物生理学和生物统计学理论进一步确定最适宜“龙食葵3号”种植的生态条件,同时研究了“龙食葵3号”的配套栽培技术,为进一步推广创造了必要的条件。5、“龙食葵3号”顺利通过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2002-2003年进行产量鉴定试验,籽实产量2507.5-2738.0kg/hm2,比对照种甘葵1号增产15.2-21.8%,2004年参加全省向日葵区域试验,籽实产量2960.3kg/hm2,比对照种增产10.8%。2005年继续参加全省区域试验,籽实产量2404.4kg/hm2,比对照种增产18.9%。2006年参加全省生产试验,籽实产量1992.8kg/hm2,比对照种增产22.22%。2007年在依安、拜泉两县进行大面积示范,平均公顷产量2250kg以上,最高公顷产量3260kg,而且商品性好,价格高,深受当地农民的欢迎。6、由于采用了先进的育种方法和技术,在基因从重组和多世代的选择过程中,聚合了本地资源和外引资源的优点,使龙食葵3号兼具优质、丰产、抗逆、适应性广的特性。具体特征特性如下:龙食葵3号属中属种,生育日数115天,生育期活动积温2350度,株高220左右,茎粗3.0,无分枝,花盘直径25-30,平盘。结实率80%左右,百粒重21g,籽粒黑灰色白边(条),长锥形,粒长约2.5-3.0 ,籽仁率52.3%,籽仁蛋白质含量30.37%,属优质品种。2005年全省向日葵区域试验,龙食葵3号菌核病自然发病率2.1%,比对照种甘葵1号的7.5%低5.4%。2006年生产试验,龙食葵3号菌核病自然发病率0,对照种为4.0%。另据调查,龙食葵3号霜霉病和锈病的发病率均为0,叶斑病特轻,只有零星病斑,其抗性明显强于甘葵1号。7、在品种进行生态适应性鉴定、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大面积示范的同时,由于龙食葵3号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和极其优质的商品性,深受农民、客商、加工厂商以及消费者的欢迎,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牡丹江、佳木斯市区大有不推自广的趋势。(三)、实施效果1、通过优质、丰产、抗逆、适应性广的龙食葵3号的选育和大面积推广,使龙食葵3号的种植户亩增效益160元以上,同时由于龙食葵3号籽粒较大,百粒重21g,食味香酥可口,商品属性优良,种植龙食葵3号品种的商品葵花的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自品种试验示范开始从未有滞销现象出现,而且每千克的价格要比其它品种高0.5元以上,2009年龙食葵3号商品子实收购价格达到8.00元/kg。在长沙、贵阳、上海、杭州、常州等南方的批发市场达到10.00元/kg以上,2010年龙食葵3号商品子实在黑龙江省产地收购价就达到9.00元/kg以上。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植向日葵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我省向日葵的市场竞争力,打造了黑龙江省食用向日葵的品牌。2、通过龙食葵3号的选育和推广,填补了省内在该品种类型及子实颜色方面的空白,提高了我所在广大农民和种子经销部门的良好声誉,同时增强了我所依靠科技成果自主开发的能力,提高了全所的经济效益,拉动了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促进了向日葵产业科、农、工、贸的健康发展。3、龙食葵3号自2003年决选,开始在省内一、二、三积温带广泛进行试验、示范和试种的同时,由于其优良的特性和极好的商品性,带动了一些种子公司和种植大户自行繁种和主产区农民的互相串换用种,在试验示范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同时,我所及时进行了有效的示范推广工作,所以龙食葵3号迅速得到大面积推广,到目前为止已累计推广面积约200多万亩,而且在我省年种植向日葵300万亩以上的大省,还有相当大的推广潜力。2、发现、发明及创新点(1)龙食葵3号在选育过程中,由于采用了先进的育种技术,充分保留了我省地方资源的抗性和适应性,同时导入了外引资源的品质等优良特性,使优良基因充分聚合,因而具有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附件1)。(2)龙食葵3号属优质品种,百粒重21g,籽粒黑灰色白边,长锥形,粒长约2.5-3cm左右,籽仁率51%,籽仁蛋白质含量30.37%(附件6)。 (3)龙食葵3号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具有抗旱耐瘠薄耐盐碱的特点,我省一、二和三积温带上限均可种植,对菌核病、叶部斑病的抗性均优于对照品种(附件2)。(4)龙食葵3号全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籽实产量2682.2kg,生产试验平均公顷籽实产量1992.8kg,一般肥力水平公顷产量2250kg以上,产量潜力在3750 kg/hm2(附件1)。3、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 (1)抗病性、适应性和熟期方面:黑龙江省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7-8月份降雨集中,高温高湿,所以是向日葵菌核病和叶斑病的重病区,目前的国外品种和省外品种均不适应我省种植。同时向日葵属短日照作物,而我省的无霜期相对较短,所以龙食葵3号较国内外同类品种有着更广泛的适应区域。(2)品质和商品性方面:目前国外食用向日葵主要是用于食品加工或鸟食,所以子粒很小,百粒重只有10-14g,不适合我国向日葵消费市场。龙食葵3号百粒重21g,而且有良好的外观和内在品质,籽仁蛋白质含量30.37%,高于国外和国内部分品种,属高蛋白优质品种。(3)丰产性方面:由于龙食葵3号具有良好的抗性和适应性,因而具有丰产稳产的特点,全省向日葵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比目前的对照品种增产10.8%-22.22%。根据多年试验示范结果比生产上应用的农家品种增产25%以上。 (4)在育种方法方面:育种者依据现代农作物育种学理论,通过有性杂交杂、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