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汽车公司国际市场营销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docx_第1页
中国本土汽车公司国际市场营销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docx_第2页
中国本土汽车公司国际市场营销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本土汽车公司国际市场营销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我国本土汽车企业国际营销模式探究【第一章】我国本土汽车国际市场开拓分析引言【第二章】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现有模式及效应【第三章】国际汽车市场与营销环境分析【4.1 4.2】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国际市场营销产品策略【4.3 - 4.5】本土汽车国际市场营销价格、分销渠道及促销策略【4.6】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国际市场营销新模式【结论/参考文献】中国本土汽车公司国际市场营销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第 5 章 结论 通过本文分析与研究,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在国际市场营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正确看待本国贸易优势,构造国际发展基础。我国具有较低的劳动力和零部件成本优势,在我国汽车企业的技术发展水平与国际水平存在很大差距,我国本土汽车品牌还不能够与国际品牌抗衡的情况下,我国汽车企业可以走低价路线先打入国际市场,但要把这看作是一种短期行为,同时应不断努力发展我国研发水平,进行自主创新,尽快跟上甚至超过国际技术水平。由于我国汽车生产技术水平仍然比较落后,所以我国本土汽车企业目前应主要以中档汽车为突破点,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经过长期的积累之后,再向高档汽车领域进军。 第二,提高产品质量,开发高端产品。产品质量和性能是基础,品牌是产品的灵魂,品牌建设要建立在好的产品质量上,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我国本土汽车企业需加强质量方面的监督,产品要符合国际标准,不允许任何一台有瑕疵的汽车进入市场,提高产品质量,使中国生产的汽车成为质量可靠的代名词。 第三,自主研发和创新。汽车企业的竞争一定程度上是技术研发的竞争,在愈演愈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持续不断地研发出和推广新的产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点。企业对产品的自主创新有两种,一种是企业自己的研发部门研发或改进新产品的内部创新,其优点是便于保密,可对研发整个过程进行全面控制,不易产生利益上的冲突,但研发成本高,风险大;另一种是企业把开发新产品的任务以合同形式交给企业外部人员完成的委托创新,此种方式主要适用于研究基础薄弱、资源能力差的中小企业。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应该把自主创新放在核心位置。 第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的国际化营销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能够和国内外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能够在国外顺利开展一切相关业务的人才,我国本土汽车企业需加大对人才培养的力度,培养出更多既懂技术又懂语言和文化的复合型人才。 第五,加快完善售后服务网络。建立客户信息系统并及时进行跟踪服务;建立完善的产品保修、事故应急、客户咨询和投诉处理机制;建立高效、畅通的物流运输体系等。总体来说,就是要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完善的销售服务网络,及时收集信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没有问题预防问题,提升客户满意度。 第六,利用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国际营销。中国文化逐渐被渗透到西方国家,在国际社会上受到广泛认可,可将这种被认可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融入到产品设计、内部装饰和国际化营销中去,创造出自己的个性,以个性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使这样有特色的中国车给国外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文化的方式对产品进行渲染,充分发挥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对国际市场进行渗透,拓宽市场,树立良好口碑,打造我国民族品牌。 第七,立足国内市场,稳定发展汽车出口贸易。以国内市场养国际市场,在质量、创新上加大投入,增加在国际市场的宣传攻势,增大品牌影响力,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争取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第八,加强品牌建设。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品牌可以产生溢价效应,可促使企业增加利润,大幅盈利。品牌还是产品在市场销售的通行证,可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将来市场的竞争将更加趋向于品牌的竞争,没有好的品牌影响力将很难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对比国际知名汽车品牌,我国国产汽车企业对于品牌及品牌营销的观念还比较落后,国产汽车企业在国际市场中需灵活运用品牌营销策略,否则将很难打开市场。另外,我国本土汽车企业还可以借助强强联合的方式和当地着名的汽车企业共同推出产品,借助当地汽车品牌使自己的品牌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年 6 月第三版,第 9 页。 陈文汉,国际市场营销,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年 8 月第一版,第 205-209页。 陈启杰,现代国际市场营销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年 6 月第三版,第 207-209 页。 逯宇铎,国际市场营销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年 2 月第二版,第 2 页。 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11 月第二版,第 8-9页。 李蓉,汽车营销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年 8 月第一版,第 234-235、242 页。 谢金法,汽车营销,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年 7 月第一版,第 119-123 页。 杜淑琳、王云霞,汽车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3年 8 月第一版,第 328-329 页。 刘桂光,汽车营销,科学出版社,2013 年 6 月第一版,第 97-99 页。 田晟、杨卓,汽车营销,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年 1 月第一版,第 129-132页。 葛慧敏、余伟,汽车营销学,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年 8 月第一版,第 263-265页。 戚叔林,汽车市场营销,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年 6 月第二版,第 367-368页。 程宇宁,品牌策划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年 7 月第一版,第333-357 页。 周爱学,品牌密码-透视汽车品牌传播的奥秘,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年 1月第一版,第 12-23 页。 丁树雄,汽车营销攻尖战,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年 3 月第一版,第168-180 页。 徐浩然、刘晓午,首席品牌官日志,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 年 1 月第一版,第 161-162 页。 黄鹂、何西军,整合营销传播:原理与实务,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年 3月第一版,第 199-213 页。 江礼坤,网络营销推广,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年 12 月第一版,第 108-142页。 夏晓鸣,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年 5 月第一版,第 98-110 页。 刘军,汽车 4S 店销售运营模式与案例,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年 6 月第一版,第 104-126 页。 肖凭、文艳霞,新媒体营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年 1 月第一版,第 24-50页。 屈云波,营销企划手册,企业管理出版社,2009 年 1 月第一版,第 352-374页。 AI Ries、Jack Trout,Positioning,McGraw-Hill,2000 Jack Trout,Big Brands Big Trouble,John Wiley Sons,2002 Martin Lindstrom, Brand Washed, CrownArchetype, 2011 致谢 本论文是在孙玉琴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孙老师一直十分耐心和细心地为我指导本论文,给我提供了很多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