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_第1页
农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_第2页
农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_第3页
农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_第4页
农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农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 十二五 ” 时期是加快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有效解决“ 三农 ” 问题的科学蓝图。为全面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保障规划顺利实施,根据关于做好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 “ 规划蓝图 实施情况 ” ,认真开展轮台县农业 “ 十二五 ” 发展规划中期评估。 一、 “ 十二五 ” 农业发展目标任务及落实完成情况评估 “ 十二五 ” 期间,紧紧围绕 “ 一产上档次、二产上规模、三产大发展 ” 的工作思路,发扬 “ 抢抓机遇、借力发展、自加压力、敢于争先 ” 的 轮台精神,全面推进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按照 “ 稳粮、控棉、强林、促畜 ” 的原则,继续优化巩固粮食、棉花基地成果,充分利用本地区水土光热资源和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有力条件,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使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健全完善;继续完善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大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取得显著成效。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目标任务评估。 “ 十二五 ” 期间,大力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大粮食高产攻关力度,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 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2 / 12 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十二五 ” 期间,大力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大粮食高产攻关力度,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粮食生产人均收入达 600 元以上。一是稳定冬小麦种植面积,每年不低于 12 万亩,保障人均 1亩粮,大力推广 “ 吨粮田 ” 高产模式种植技术, “ 十二五 ”末达到 5 万吨,小麦单产年均增长 2斤;二是将小麦品种改良、更换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大力推广种植冬小麦优良品种,使之占种植面积的 95%以上,抓好小麦良种繁育工作,每年小麦种子 田面积不少于 5000 亩;三是大力推广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多熟高效种植模式等实用技术,结合水资源现状,大力推广小麦、玉米及其他作物多熟高产高效栽培种植模式,推广饲粮兼用型优质高产品种,每年复播作物面积不少于 8 万亩,全面提高复播质量。 实际完成情况: 2016 年,小麦播种面积为 亩 (其中冬小麦为 亩 ), 平均单产 365 公斤 ,总产 吨 ;2016 年 ,小麦播种面积为 亩 ,平均单产 368 公斤 ,总产 吨 ;2016 年 ,小麦播种面积为 亩 ,预计平均单产 371 公斤 ,总产 吨 ,从完成情况来看 ,基本上能够按照规划执行,能够保障人均 1 亩粮的目标。近两年来,小麦主要品种有新冬 22 号、石冬 8 号、新冬 33 号;2016 年,新冬 22 号种植面积为 亩 ,石冬 8 号种植面3 / 12 积为 亩,新冬 33 号种植面积 亩 ,冬小麦优良品种占种植面积的 2016 年,我县小麦种子田面积为 4100 亩。 玉米种植面积 8 万亩以上。实际完成情况: 2016 年,种植正复玉米 亩 ,单产为 365 公斤,总产为 3379 万公斤。其中:正播玉米 亩,主要品种为 704,平均单产 产达 19 万公斤,复播玉米为 亩,主要品种为新玉 9 号,平均单产 斤,总产达 2016 年,种植正复玉米 亩 ,单产为 367 公斤 ,总产为 吨 ,其中正播面积为 亩,单产为 461公斤 ,总产为 吨,主要品种为 704。亩,主要品种为新玉 9 号,平均单产 360 公斤 ,总产为 吨。 2016 年种植正播玉米 亩 ,预计复播玉米 9 万亩,截止目前,复播玉米已播 亩,此项工作还在进行中。 出发展特色农业,夯实农民增收基础。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一是按照 “ 稳定面积、节本增效、主攻单产、提高品质 ” 方针,稳定棉花种植面积 35 万亩左右,开展大面积高产攻关活动,推广高密度栽培技术、双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高标准节水灌溉、良种引进繁育、精量播种等一系列高产配套技术,使亩产皮棉 150 公斤以上的高产棉田达到 15 万亩,4 / 12 棉花单产年均增长 2斤,棉花良种覆盖率达 95%,节水灌溉面积达 95%。二是以轮台镇、哈尔巴克乡、阿克萨来乡、园艺场等西五乡镇为重点,强化基地建设, 通过新建和改造标准温室大棚,建立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推广工厂化育苗、地暖、卷帘机、新型钢架结构日光温室栽培、食用菌种植技术、高效节水灌溉等技术。加大设施农业发展扶持力度,加强设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和科技人员、农民的培训工作。力争到 “ 十二五 ” 末,建立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 3 个,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到 5000 亩,提高本地蔬菜市场占有率,设施农业人均收入达 600 元以上。三是扩大工业蕃茄种植面积。实行工业蕃茄订单模式生产,积极引导农民扩大工业番茄种植面积,大力推广钵盘育苗及高产管理技术,进一步提高复播指数。四是积极发展 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宽增收渠道。 实际完成情况: 2016 年,全县棉花播种面积为 亩,其中基本农户 亩,大户 29 万亩,主要品种为中棉 43 号、 49 号、新陆中 32 号、 35 号,皮棉单产为 亩,总产达 吨 ;2016 年 ,全县播种棉花 亩,其中基本农户 亩,大户 亩 ,主推品种为中棉 69、中棉 49、新陆中 36、新陆中 46、新陆中 52、鲁棉研 36,使我县棉花品质大幅度的提高,皮棉单产 138 公斤 /亩,总产 吨,当年单产 200 公斤 以 示范田面积高达 亩,平均单产达 斤 ,棉花总产、5 / 12 单产均创轮台县历史最高水平 ;2016 年 ,全县种植棉花 中基本农户 亩,大户 37 万亩 ,主推品种为中棉 69、中棉 49、新陆中 36、新陆中 46、新陆中 52、鲁棉研 36,使我县棉花品质大幅度的提高 ,良种覆盖率达 95%以上。 设施农业完成情况:截止 2016 年 6 月底,全县设施农业总面积累计达 2453 亩, 1614 座,其中:钢架结构 515 座,面积 1171 亩;土木结构 933 座,面积 1234 亩;中小拱棚 166座,面积 138 亩;年均产量 9000 吨,总产 值 2700 万元,本地蔬菜的市场占有率达 30%。目前,我县已建立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 1 个,蔬菜品种 30 多种,主要为果菜。下半年计划新建大棚 500 亩 240 座,目前已开工建设 200 亩 96 座。 工业番茄实际完成情况: 2016 年,亩,通过选用优良品种、育苗移栽、加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确保工业番茄获得丰产、丰收。 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一是大力发展 “ 名、优、特 ” 企业和“ 名、优、特 ” 产品,最大限度的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企业增利、农民增收。积 极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扶持鸿泰、华隆、杏宝、胡杨公司发展壮大,使德恒公司投入生产,确保加工能力始终大于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提高杏子、棉花、工业番茄产业效益。同时积极引进特色产品6 / 12 加工企业,培育壮大特色种植业。探索建立河北 轮台农产品加工园,积极引进河北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本县投资建厂,带动农产品加工企业精深加工能力的提升。 “ 十二五 ”末,在现有杏子、棉花、工业番茄加工企业的基础上,每个产业再引进 1加工企业,培育 3 个国家和 12 个自治区级龙头企业。二是支持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能人创办或领办农 民专业合作社。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落实优惠政策,对优秀合作社给予奖励,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培育发展棉花协会、杏子协会、香梨协会、瓜菜协会、畜牧养殖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对农民合作组织的指导和管理,加大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成员、经纪人的培训力度。逐步扩大农村经纪人队伍,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发展农产品交易市场,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良好的销售渠道。 “ 十二五 ” 期间,力争完成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20 个,达到 43 个,覆盖全县各行政村和 80%的农户,辐射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储运各个环节,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促农增收的有效社会组织。 实际完成情况: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达 64 家,其中: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11 家,其中: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7 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1 家,自治州级龙头企业 3 家。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从业人员达 1811 人。总产值达 53434 万元,同比增长 农产品销售产值达7 / 12 40895 万元,同期增长 收入达 49178 万元,同比增长 利税达 5949 万元 ,其中:利润 4352 万元,劳动者报酬达 614 万元,同比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达334 万 元。主要经济指标有所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巴州鸿泰棉业和远江农工贸有限公司的所有指标有所上涨。 乡镇企业工作经济指标平稳增长。 2016 年 1 月至 5 月,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 22762 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其中工业总产值 12895 万元,同比增长 收入达 2387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2510万元,同比增长 出口交货值 1453 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 334 万元。 专业合作社发展快。 2016 年 11 月,新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22 家,全县已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54 家,合作社成员 1121 人,出资总额 元,带动农户数达到 5000 户; 2016 年 10 月底,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 40 家,全县累计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 94 家; 2016 年 6 月,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 45 家,全县累计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 139 家,合作社成员 7893 人,带动农户数达到 10200 户;从合作社经营范围来看,从事种植业的合作社有 44 家;从事林业的合作社有 3 家;从事畜牧业的合作社有 77 家;其他类合作社 18 家。 我县比较规范的合作社达到了 45 家,有注册商标的合8 / 12 作社有 7 家。由此可见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正旺、前景光明,与此同时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进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重点实施 “ 五大工程 ” 。一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的检测力度。力争 “ 十二五 ” 初建成轮台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购置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对部分乡镇、批发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定期、不定期的速测工作,切实做好初级农产品生产源头、生产过程、产地准出、市 场准入等关键环节的监管;二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根据国家、自治区、自治州标准,组织相关专家完成甜瓜、工业番茄标准体系的制定,力争建成 5 个自治区级瓜果、蔬菜农产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 1 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技术依据日益完备,标准的实施覆盖面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者的标准化意识不断提高;三是完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体系建设。新建、扩建和完善批发市场 6 个、专业市场 3 个、县城及乡零售市场一批。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和批发市场质量安全检测功能,进一步完善批发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四是大力实施 “ 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 ,不断提高粮食、瓜果、蔬菜等主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严禁国家禁9 / 12 止使用的农药流入市场;五是加快 “ 三品 ” 认证,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加快农产品安全生产、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能力和水平。 实际完成情况:一是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项目正在申报中,于 2016 年 7 月已从乡镇农技站抽调人员到监测中心,并对批发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开展速测工作,切实做好初级农产品生产源头、生产过程、产地准出、市场准入等关键环节的监管 ;二是根据国家、自治区、自治州标准,组织相关专家完成甜瓜、工业番茄标准体系的制定,已建立 1 个无公害果蔬生产基地;三是截止目前,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 26 个,绿色 2 个,有机 7 个。 强了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实际完成情况: 深入开展科技之冬培训活动。截止目前,共举办培训班21 期,累计培训人数达 2460 余人,发放生产技术宣传材料4700 余份,发放农牧民实用技术各类图书 800 册,发放购种须知宣传材料 1200 份,培训种植业 3100 人,培训人数 500人次,其中:病虫专业防治员 100 人,畜禽繁殖 技术员 100人,村级动物防疫员 100 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和农村经纪人 100 人 ,蔬菜园艺工 100 人。通过培训,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和农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10 / 12 深入开展测土配肥工作。 2016 年上半年,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达 亩,覆盖全县 65 个行政村,涉及农户 户,发放施肥建议卡 531 份,制定配方肥配方 2 个,配方肥施用面积达 亩,配方肥施用总量达 6750 吨。 认真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植物检疫工作。 2016 年上半年,我局组 织农技中心技术人员对棉花棉蚜、棉铃虫、棉叶螨、蓟马、枯黄萎病,小麦蚜虫、白粉病、锈病,杏树介壳虫、杨梦尼夜蛾等病虫进行定点调查和全县普查。截止目前,共完成病虫情报 10 期,病虫动态 8 期,电视预报 6 期,全年长期预报 1 期,果树长期预报 2 期,进行小麦锈病普查 2次,调查杏树病虫害 5 次,调查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2 次,全县未发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全面启动农业有害生物预警测报工作,进一步加强抓好农业病虫害监测。 全面推进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净化农资市场。为确保各类农资的质量安全,自 1 月以来 ,我局按照 “ 属地管理 ” 原则 ,认真履行职责,加大种子市场执法工作力度。截止日前 ,共出动执法车辆 53 车次 ,出动执法人员 207 人次,对县域内的 3 家种子生产加工企业及 90 余户种子销售网点进行了种子质量检查。通过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实现全县农民在全年农业生产周期使用上放心满意、质量合格的农资目标。 认真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 2016 年全县农村劳动力人数40294 人,比上年同期 36285 人增加 4009 人,其中,第一产11 / 12 业劳动力人数 22770 人,第二产业劳动力人数 2522 人,第三产业劳动力人数 3595 人,剩余劳动力人数 11407 人 ,比上年同期增 加 2531 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 9442 人,。外出务工人数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县农民的外出务工观念进一步提高, 2016 年第二季度外出务工人数 9442 人 ,比去年同期增加 926 人,增长11%,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2970 人,从事第二产业人数 2917 人,占外出务工人的 从事第三产业人数 3555 人,占外出务工人的 机化水平迈上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