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血压变化 看到了什么,嵩县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 王风英 电一、临床案例分析 二、血液动力学异常的临床评估 三、个体化目标导向治疗 四、微循环与液体复苏 五、低血压的液体复苏,一、临床案例分析,从两个临床案例来说明 这个看似简单却不简单 的问题!,CASE,患者男性,80岁,70kg, 入院诊断:乙状结肠癌,经肠道准备后择期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既往史:50年前曾患肺结核,治愈,22年前患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糖尿病病史10年,高血压病史10余年,平时血糖与血压基本控制正常,曾有吸烟史,已戒烟10余年。,CASE,入手术室后HR108次/分,桡动脉有创血压(ABP)176/82mmHg,采用静脉与吸入复合麻醉,术中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最低90/50mmHg,持续10分钟,给予加快补液速度并给予去氧肾上腺素5mg后血压恢复正常,手术3小时,术中HR和ABP基本平稳,术中失血约300ml,尿约200ml,输液共1500ml,其中乳酸钠林格液1000ml,生理盐水500ml,术后入ICU。,CASE,ICU治疗:气管插管呼吸机AC-VC(辅助-容量控制)模式,VT 500ml,R 16次/分,PEEP 5cmH2O,FiO2 0.4,入ICU后约10分钟患者出现躁动,呼之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偶有自主睁眼,HR120次/分,ABP180/85mmHg,R28次/分,SPO2 98-100%。,CASE,问题:该患者血压从术前的高血压,术中的低血压,术后血压的升高(176/82mmHg-90/50mmHg-180/85mmHg)血压的变化反映了什么?如何处理?,CASE,患者女性,70岁,160cm,70kg 诊断:双膝骨性关节炎行双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第二天突发呼吸困难伴有血压下降,室性心动过速,无创血压80/50mmHg,HR126次/分,SPO2 67% 问题:该患者突发呼吸困难伴有血压明显下降如何分析?处理?,以上两个案例病因不同:乙状结肠癌术后病人双膝骨性关节炎行双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病情发展却有一个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血压,心率,组织灌注的异常即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二、血流动力学异常的临床评估,如何从临床生命体征(T、P、R、BP)监测数据及化验检查的结果来指导治疗更为重要!,检测指标,1.传统指标:意识状态,肢体温度、色泽、血压、心率、尿量。 2.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创血压(ABP)、中心静脉压( CVP ),心排血量(CO),体循环阻力(SVR),肺动脉压(PAP),肺动脉楔压(PAWP)、全心舒张末的容积(GEDV)、胸腔内血容量(TTBV) 3.功能性血流动力学指标,每搏量变异度(SVV),脉博压变异度(PPV),被动抬腿试验( PLRT ),检测指标,4.组织灌注指标 全身组织灌注指标:血乳酸、碱缺失 局部组织灌注指标:胃粘膜PH,胃肠粘膜PCO2,均能反映组织的灌注情况。 5.全身氧代谢指标,氧输送(DO2),氧消耗(VO2),血氧饱和度(SP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或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检测指标,6.床旁直视的微循环检测:(1)正交极化光谱( OPS )(2)暗视野侧流成像(SDF ).可以在床边非常直观地观察患者微循环状态。,外周灌注指标,一、宏观指标: 1.平均动脉压(MAP) 2.中心静脉压(CVP) 3.心输出量(CO) 4.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 5.血清乳酸的水平,宏观指标,大量研究表明当全身的宏观灌注指标恢复正常时,局部组织灌注尤其是外周灌注不足仍可能会持续存在,且持续的外周灌注不足与重症患者器官功能障碍及死亡率等不良预后明显相关。,外周灌注指标,二、外周灌注指标 1.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正常值小于2S. 2.皮肤花斑:在重症患者中较常见,常出现在膝盖部位 3.皮肤温度 4.身体温度梯度 5.外周灌注指数(PPI) 6.组织血氧饱和度(StO2),1.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通过轻微压力引起指(趾)甲床或额部、胸骨表面,胫骨前内侧面等皮肤苍白变回元色的时间(用手指压迫表钱部位局部皮下组织5-10S,去除压力后观察局部颜色恢复所需的时间)。 正常上限值:2S。指尖截断值2.4S,膝部4.9S,大于5S多表示外周微循环灌注障碍,经过复苏6h后的CRT可有效预测14d死亡率。 对于成人、儿童患者,在评估外周灌注及预测不良预后均非常有用,并且与血乳酸水平相关。,2.皮肤花斑,常出现在重症患者的膝部,也可在其他外周部位(手指,耳朵等),系皮肤的低灌注导致的皮肤颜色的变化,在排除外周血管堵塞情况下,皮肤花斑样改变,一般因为是由于外周血管收缩导致外周灌注不足所致。 临床上常使用皮肤花斑评分(SMS)来客观评估皮肤花斑改变程度(0-5分),分值越高表示花斑面积越大,死亡时间越早,大多数SMS4-5分患者在5天内死亡,腿部SMS及动脉血乳酸水平升高均与患者死亡率密切相关,是患者死亡的最强预测因子。注:皮肤花斑对于黑色皮肤患者不适用,2.皮肤花斑,皮肤花斑评分: 0分:无花斑 1分:局部膝部,硬币大小 2分:不超过髌骨上缘 3分:不超过大腿中部 4分:不超过腹股沟 5分:超过腹股沟之外,初始复苏6h内SMS(皮肤花斑)评分与14天的死亡率相关!,3.皮肤温度,检查时,建议用检查者手或手指的背面,因该处对温度最敏感! 手指温度的主观评价与手指血流的客观检查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4.身体温度梯度,常用的检测指标有中心-脚趾,温度梯度,前臂-手指温度梯度(Tskin-tiff)能够更好地反映外周皮肤灌注。大多数研究将Tskin-tiff4,认为患者存在严重的外周灌注异常。 体温的主观评估:外周-环境2 ,核心-足趾7 ,前臂-尖指4 核心与足趾温度梯度与ICU患者死亡率相关,5.外周灌注指数(PPI),PPI是从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中提取的测量参数。 PPI=搏动性信号/非搏动性信号,通过脉搏血氧仪监测指端(指脉氧监测),无创,连续,安全,可靠,及时易操作等优点,能早期提示患者容量状态不足 PPI与SPO2无关 正常值1.4,0.7-1.4轻度下降,0.2-0.7中度下降,0.2重度下降 刘大为等专家以为:结合SCVO2等指标可很好地鉴别复苏终点及预测不良预后。,6.组织血氧饱和度(StO2),StO2通过近红外光谱仪测定组织内的氧合血红蛋白(HbO2)和去氧血红蛋白(Hb )之间的比例。参考范围:70-75% 初始复苏6h内不同部位StO2与死亡率相关性好,可指导液体复苏治疗! StO2恢复斜率与患者24hSofa评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Lolin等人研究认为咬肌部位StO2水平与患者预后相关性更好,可以更好地指导液体复苏治疗。,组织灌注临床分型,刘大为,何怀武等专家提出了基于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和外周组织灌注指数(PI)的组织灌注临床分型并指导液体复苏,组织灌注临床分型,分四型: I型, SCVO270%+PI 1.4提示复苏未达标,提示从宏观血流动力学而言仍有一定复苏潜力。 型SCVO2 70%+PI 1.4提示可能存在血流动力学失协调即宏观循环达标,而外周微循环改善未满意,此时应注重微循环功能复苏。,组织灌注临床分型, 。SCVO2 70%+PI 1.4宏观血流动力学未达标,但外周微循环灌注已恢复,提示需要动态评估以避免过度复苏。 。 SCVO2 70%+PI 1.4,宏观血流动力学及外周微循环灌注均已恢复,复苏基本达标,提示可启动脱水治疗(反向复苏),这一类患者一般预后较好!,三、个体化目标导向治疗,EGDT目标:6小时复苏目标 1.CVP8-12cmH2O 2.MAP65mmHg 3.SCVO265%或70% 4.尿量0.5ml/kg/h,个体化目标导向治疗,维持有效血压的三个基本要素: 1.足够的血容量 2.有效的心排出量 3.良好的血管张力 既要有一个相对合适的血压,又要有一个良好的器官灌注,(一)器官灌注,(1)肾脏的器官灌注: 肾血流的自身调节,肾血流在动脉血压一定的变动范围内(80-180mmHg),能保持恒定现象称为肾血流的自身调节,这种自身调节方式使肾脏血流保持相对恒定,防止肾的水钠排泄因血压的波动而出现大幅度波动。,脓毒症休克病人的肾脏调节,脓毒症休克病人自身调节机制差,过分增加血流引起器官功能衰竭,加重脏器功能衰竭,缺血性再灌注损伤。 感染性休克病人肾脏血流显著增加,肾血管阻力降低,入球小动脉扩张,出球小动脉扩张的更厉害,肾小球内压下降, GFR下降,呈现出充血性AKI。大量补液维持高的CVP12cmH2O,AKI的发生率呈直线上升,脓毒症性AKI显示出独有的形式。过分灌注实际上会造成器官功能损害。,12篇文章2000-2014年间的文献,其中有6篇前瞻性研究观察 目标:MAP65mmHg,75mmHg,80mmHg,90mmHg,不同的MAP水平对于预后的影响, 观察的终点目标:循环和氧代谢的指标,微循环指标,肾灌注指标。 6篇文章患者严重程度评分指标是相似,MAP与肾灌注,结论:28天死亡率千差万别。 12篇文章观察MAP变化与血流动力学研究,观察MAP变化对于心率,心脏指数(CI),氧动力,混合静脉氧饱和度等指标。 发现:65mmHg,85mmHg对于心率、CI、( SCO2 )混合静脉氧饱和度,Lac无变化,变化的是去甲肾上腺素用量,85mmHg大于65mmHg?结论:MAP目标从65mmHg-85mmHg变化时,肾及肾脏的循环没有灌注不同。,法国2个ICU对于2007.10-2009.04研究,n=217,低血压患者 研究72h内有无发生AKI,依据RIFLE标准判断。 方法:记录H1-H72的每小时MAP、尿量,儿茶酚胺药物的剂量,测量血肌酐在H1、H6、H12,以后每间隔12h测。,结果,并发AKI的脓毒症休克患者的第一24hMAP明显低于未并发生AKI的脓毒症休克患者。提示:为避免脓毒症休克患者并发AKI维持MAP在72-82mmHg,从肾脏灌注角度来说应该高于我们平时所说的65mmHg。,另一研究,n=12,心脏外科术后患者。MAP60-90mmHg,肾脏血流保持稳定MAP75mmHg时氧输送最高(超过60-90mmHg),随着MAP升高,肾血管阻力也相应增加,MAP75mmHgGFR高(超过60或90mmHg ),尿量随着MAP增加呈线性增加。 结论: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增加MAP达到公认75mmHg,能够改善肾脏灌注、氧输送,进一步增加MAP到90mmHg对于上述目标没有影响。,血压目标与微循环,单中心研究,60例感染性休克病人,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将MAP从60mmHg、80mmHg、90mmHg,观察微循环的改变。 结论: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增加MAP达到公认75mmHg,能够改善肾脏灌注及氧输送,进一步增加MAP到90mmHg时上述指标没有影响。,另一单中心研究,50例感染性休克病人,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将MAP从60mmHg到80mmHg、90mmHg。 结论:MAP由60-90mmHg,发现全身氧输送,经皮微血管血流,组织氧分压均增加,但SDF检测的舌下微循环的流速,灌注微血管的密度均无明显改善。,另一研究,20例患者MAP设置65mmHg、75mmHg、85mmHg,发现对于微循环的影响异质性很大,总体来说:毛细血管抑制血流,毛细血管密度大部分无改变,少部分有改变。,既往有高血压患者的MAP目标,另一研究,开放性单中心研究,n=19,感染性休克。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使用去甲肾上腺素,观察MAP65mmHg至患者正常水平(高水平),观察血流动力学变量,暗示野成像观察舌下微循环。,结论:,有高血压病史患者MAP90mmHg,从65-90mmHg,发现有高血压从65mmHg升高90mmHg时小血管灌注比例及微循环密度均有改善。,另一研究,N=290,感染性休克患者,MAP70mmHg,终点: MAP70mmHg和28天死亡率的关系,病死率与年龄关系,既往高血压病史。升压药物的剂量负荷的关系。 结论:MAP的目标70mmHg,并没有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而升压药的剂量过度会增加病死率,临床试验还需确定保证组织灌注的最低的血压目标,避免不必要的高剂量儿茶酚胺药物的使用。,另一项研究多中心开放性研究,将77例接受复苏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MAP80-85mmHg高目标组,65-70mmHg低目标组。 主要预后指标为28天死亡率。 结论:高目标组与低目标组28天死亡率不变。,目标血压与脑灌注,2010年自发性脑出血治疗指南 2013年关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指南,均指出:应尽量保持脑灌注压(CPP60mmHg)维持MAP110mmHg或血压160/90mmHg附近。对于脑卒中合并脓毒症患者,若以脑灌注压CPP60mmHg为目标,则至少应保持MAP 80mmHg,需以充分有效灌注容量作为基础。,总结,1.对于大多数无高血压病史的感染性休克患者MAP维持在65mmHg是合适的 2.对于有慢性高血压病史患者,应该吧目标MAP提高到80-85mmH以上 3.感染性休克的目标血压应该个体化,不同的脓毒症休克患者对于灌注压的要求存在显著差异,MAP的设置应该保证重要器官旳基本灌注。 4.纠正血压只是手段。组织灌注才是目的。血压的具体优化目标有待进一步研究。,四、微循环与液体复苏,舌下微循环是休克病人独立危险因素 正常人与脓毒症休克病人,看舌下微循环改变,发现脓毒症休克病人总循环量少,舌下微循环分布明显稀疏,灌注血管密度(PVD)少,大小循环都是少,血流不是持续而是间断的比例增多,异质性指数明显增高,一会好一会不好,灌注的不均一性,空间上差异明显,不仅在舌下,在胃,肾,心脏均能看到,微循环的变化反映患者的存活度!,舌下微循环并不能反映其他部位的循环,与肠粘膜微循环之间并没有相关性。 舌下微循环与液体复苏,液体组织水肿引起弥散功能下降。 决定输液疗效好与不好与基线水平有关,基线毛细血管微循环不好,输液好,基线水平好,输液疗效不好。,结论,液体对于微循环作用,输液改善心输出量,就有可能改善微循环,脓毒症患者微循环血流只是其中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弥散功能发生改变,输液好与不好要看基线的水平。,升压药物的作用,升压药物使血管收缩MAP升高,使MAP从60mmHg升至90mmHg,心输出量及氧输送有所改善,微循环指标:红细胞流速增加,MFI微循环血流速度是没有变化,增加去甲肾上腺素使MAP65-85mmHg,使全身氧输送改善,使皮下微循坏改善,舌下微循环没有改善。基线水平有问题升压好的,基线水平好升压不好,不是每一个病人都是一个水平。 强心药物,多巴酚丁胺,使PPV(灌注指数)从58%升到75%,CO良好,MAP变化与微循环不一定有关系,大循环与微循环之间彼此不是密切相关的关系。,血管扩张药物的使用,杜斌教授说:感染病人用血管扩张药物是很不容易理解,很奇特的想法,在血管收缩药物前提下加用扩血管药物很天真,你决没有可能使缩血管药物收缩该收缩的血管,血管扩张药物扩张该扩张的血管。 乙酰胆碱血管扩张药物使用后微循环确实有改善,小血管密度与灌注好的PPV都有所改善,改善局部血流并不改善全身血流,多的血流从哪里啊?,舌下微循环好不等于肠、肝、肾、心好,血管扩张药物的使用,硝酸甘油与去甲肾上腺素合用,硝酸甘油不能改善舌下微循环,PPV、MFI等微循环均不能改善。 床旁更容易看到的是舌下微循环,变化意味着什么?舌下就是舌下不等于其他。研究得出来的是阴性结果。 结论:微循环复苏还有很远,我们不着急!,五、低血压的液体复苏,重症患者出现低血压首选补液?补液速度?液体种类的选择? 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补液刻不容缓,输液速度要尽快到足以迅速补充丢失的液体,以改善组织灌注,为保证液体复苏速度,尽快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 美国烧伤协会烧伤休克复苏指南2008,国际指南EGDT指标使用,中国严重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2014.对休克的液体复苏做了详细的说明,初始复苏,1、推荐对脓毒症导致的低灌注,经初始液体冲击后持续低血压或血乳酸4mmol/L的患者采取早期目标导向的液体复苏, 最初6小时内:EGDT复苏目标作为规范化治疗的一部分: (1).CVP8-12cmH2O, (2).MAP65mmHg (3).SCVO265%或70% (4.)尿量0.5ml/kg/h,欧洲重症医学会休克与血流动力检测共识2014,强调补液的重要性,第一反应补液,补液弊端:容量过负荷,过高的补液量是错!是否对液体复苏过于热情?Septic,shock患者24h正平衡10000ml,这是不可避免的吗? 重症患者的容量调节区间变窄,正常人空间大,ICU病人区间变小,稍有不慎引起心衰,多一点出现心衰、肺水肿,AKI,少一点都会出现低血压,组织灌注不足。如何达到最佳容量?,容量不足与液体过负荷,一、容量不足:1.有效循环血量2.休克3.MODS 二、液体过负荷:水肿,呼吸困难,脑水肿,AKI/腹腔高压,吻合口瘘 最佳容量=液体过负荷-容量不足,液体过负荷慨念,液体过负荷(液体积累)=累积液体平衡(L)/基线体重X100% 液体过负荷:体内液体过多,超过心脏与肾脏处理能力,一段时间内(如一周)液体积累超过10% 原因:液体摄入过多水钠储留液体转移,液体过负荷临床表现,血容量过多:CVP,充血性心衰 水肿:肺水肿(呼吸困难),脑水肿,胸/腹腔积液,组织水肿(已发生吻合口瘘),皮肤水肿(凹陷性)。 液体过负荷增加AKI死亡率 FINNAKIStudy结论:RRT(肾替代治疗)起始时存在液体过负荷的病人,90天死亡率是无液体过负荷的病人死亡率的2倍,液体过负荷与SepticShock,回顾性研究,50个ICU,n=350, 24h进液量分成四组: I、0-5999ml,II、6000-19999ml,12000-17999ml,18000-24000ml 发现:积极液体复苏与死亡率有关,24h不超过6L。液体复苏原则中性液体复苏,液体过负荷,死亡率增加,液体越平衡死亡率越低。,液体过负荷的代价,美国500家医院,回顾性研究,N=127,948 结论:入院时间延长,死亡率增加。 容量过多对肾脏不利。 肾脏灌注压=MAP-CVP,CVP作为肾脏的后负荷其值越高,肾脏的阻力越大,容量过多,肾脏会发生“肾间隔室综合征”,肾脏是一个有纤维囊包被的器官。,临床上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一患者术后少尿,肌酐轻度增高(126umol/L),血压正常,经补液500ml后仍少尿,CVP从8-13cmH2O,给予10mg速尿反应欠佳。 What to do next? 继续补液? 继续利尿? 肾脏替代?,ICU可能被忽略的环节,创伤/大手术 休克液体复苏液体过多肺水肿呼吸机辅助呼吸未及时脱水脱机困难肺内感染死亡风险,欧洲重症医学会休克与血流动力学监测共识2014,液体复苏需要注意一下两个问题: 1.目前的临床情况通过提高心输出量能否完全或部分解决问题 2.液体复苏治疗能否有效实现以上目标,寻找休克病因对因治疗,1.低血容量性? 2.感染性休克? 3.心源性休克? 4.梗阻性休克?,确定环节,1.容量状态? 2.泵功能? 3.微循环障碍? 4.循环系统外?,血流动力学指导,1.解决病因是基础,针对具体环节,可能逆转休克 2.并非所有休克都需要补液,血压低不是看血压值而是看引起血压的原因找对病因是关键,1.高钾血症、严重酸中毒、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大块肺栓塞盲目补液有用吗?血容量低吗? 2.心源性休克,泵衰竭,补液有用吗? 正性肌力药物升压药物IABPECMO,创伤患者休克治疗,创伤患者限制性液体复苏的启示:创伤后大出血患者行大量的液体复苏会加重创伤性凝血病,加重低体温,病死率增加失血性休克时输液并非越多越好,液体过负荷加重未处理的伤口出血,加重肾损伤.,严重创伤/休克如何输血、补液? 损伤控制性复苏,1.早期复苏尽量减少晶体液 2.较低的血压目标(SBP80-90mmHg) 3.血液制品按比例输注:RBC:Plasma(血浆):PLT=1:1:1 4.大量输注血液制品(MTP) 5.损伤控制性手术 6,重症患者补液易,脱水难,1.前负荷准确评价存在困难 2.患者存在循环不稳定,不敢脱水 3.患者存在大出血,需要大量输血浆、补液 4.患者存在毛细血管渗漏,液体从血管内向血管外转移。,前负荷/液体反应性血流动力学评价,1.静态前负荷指标: 压力指标(CVP,PAWP) 容积指标(LVED,RVEDV,GEDV) 2.动态前负荷指标(PPV,SPV,SBV,CVP) 3.容量负荷试验(补液试验) 4.被动抬腿试验(PLRT),容量负荷试验(补液试验),1.心衰患者:100-200ml/10分钟 2.感染性休克患者:500ml/30分钟 3.每10分钟检测CVP遵循 2-5法则 4.仍有发生液体过负荷风险,被动抬腿试验(PLRT),1. PLRT是一种可逆性的“补液液体试验”,可重复性 2.将体位从半卧位变为下膝抬高45度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心率、血压,PI等指标变化) 3.简单易行 4.相当于静脉输入300-500ml盐水,但避免了液体过负荷的风险 5.不受自主呼吸和心律失常影响,AKI患者液体复苏,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下迅速纠正低血容量 1.失血者止血,输血,纠正凝血病 2.防止复苏过度水肿 容量充足仍少尿(AKI) 1.不能再继续补液 2.尝试提高灌注压 3.尝试利尿 4.肾替代治疗(CRT),预防液体过负荷-理念与技巧,1.综合,动态判定前负荷水平(个体化的经验) 2.准确计算区间液体出入量 3.每班次设定液体平衡目标 4.严重休克时,及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5.及时利尿或CRT,休克液体疗法总结,1.补液在休克救治中固然重要,但要注意其潜在的并发症 2.容量负荷影响预后 3.不同休克,不同的液体策略 4.补液要根据血流动力学动态评价 5.失血性休克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多用血液制品,注意防止输血性凝血病 6.补液注意技巧(种类,量,速度),血流动力学治疗的个体化,血流动力力学: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分在机体内运动特点和规律行的科学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发生循环系统的一系列的变化:血压降低(休克),器官灌注不足,器官功能损伤。,各种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的特点,1.心源性休克:心输出量急剧下降,中心静脉压升高(CVP),肺动脉楔压升高,体循环阻力升高 2.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输出量减少,中心静脉压下降(CVP),肺动脉楔压下降,体循环阻力增高 3.分布性休克:心输出量升高,肺循环阻力增高,体循环阻力降低 4.梗阻性休克;梗阻部位不同,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同。,重新回到我们的病历,CASEI 分析:患者术中特别是近手术结束时,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较长时间保持平稳。术毕转运搬动,停止静脉吸麻醉药物对于患者都是新的刺激,偶有自主睁眼提示患者开始苏醒,术中的镇痛镇静药物作用减弱,此时HR,BP骤升是气管插管、手术疼痛及机体不适当的代偿反应所致。治疗措施:迅速给予短效镇痛镇静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再酌情应用降压、降心率的药物。,思考:急诊重症患者出现躁动血压增高,一定要想到疼痛应激,机体发生的“交感风暴”各种躯体的痛苦:ICU内的各种抢救、治疗、反复抽血,各种仪器设备的报警噪音,长期的灯管,睡眠的剥夺,肢体的被动约束等等加重患者应激的痛苦心理的恐惧与痛苦,无力主宰自身的担忧与无奈,对生命不确定性恐惧,等等。 总结:当急危重症患者出现血压异常升高时要想到应激要想镇痛镇静治疗,患者病情继续在演变,1.患者躁动值班医生已经走了镇痛镇静药物:芬太尼0.05mg和咪达唑仑3mg静注,丙泊酚80mg/h,持续泵入,患者躁动逐渐消失,HR90-100次/分,自主呼吸减弱,RASS镇静评分-4分,CPOT镇痛评分0分,血压降至107/60mmHg,CVP7cmH2O,尿量60ml(0.5ml/kg.h)达标。 问题:血压下降原因?怎么解决?,2.镇痛镇静药物作用?芬太尼和咪达唑仑对循环、呼吸影响不大,单次给药,丙泊酚快速短效,且分布半衰期很短,基本排除了镇痛镇静药物的副作用。,3病情继续演变:血压降至84/46mmHg,CVP1cmH2O即可停止丙泊酚,加用去甲肾上腺素01.ug/kg.min泵入,给与液体复苏给予乳酸林格氏液600ml/h行容量负荷试验,20分钟后HR降至90次/分,ABP125/72mmHg, CVP5cmH2O,调整输液速度为300ml/h,HR85-90次/分,化验心肌酶:CK-MB8.6ng/mlTnI0.12ng/ml ECG:V1-V6ST段压低超过0.1mv。血清肌酐117ummol/L,GLU11.3mmol/L,4治疗: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缆知识及销售技巧培训课件
- 电线生产知识培训
- 第13章 品牌消费心理与行为
- 高级养老护理员培训
- 高炉水工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DJ-89-生命科学试剂-MCE
- 北京安全员考试c试题及答案
- 北大数学训练营考试题及答案
- 护士电子考试题及答案
- 保安知识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及MWORKS实践 课件 4 MBSE教材讲义 第四章 设计仿真一体化的MBSE方法
- 金融进校园小学
- 《中国世界遗产》课件
- 糖尿病眼底病变
- 2024年县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样本(2篇)
- 车辆gps管理制度
-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中式烹调师高级技师考试模拟题与参考答案
- 《童年》课外阅读备课教案
- 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医疗卫生类E类)试题与参考答案
- 人教版5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2022年9月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