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重整之旅(组员本).doc_第1页
价值观重整之旅(组员本).doc_第2页
价值观重整之旅(组员本).doc_第3页
价值观重整之旅(组员本).doc_第4页
价值观重整之旅(组员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价值观重整之旅学员本苏颖智 著 目录自序1. 脱离童年的捆锁2. 你的价值观与你3. 我有价值吗?4. 人活着是为什么?5. 痛而不苦的人生6. 门徒与“成功”7. 门徒与“失败”8. 门徒与“分离”9. 为何辛苦为何忙?10. 温馨快乐家* 作者简介苏颖智牧师毕业于美国德州休斯顿大学( Houston University),主修哲学及希腊文,获荣誉学士学位(B.A. Honor),继而在美国西南浸信会神学院(South-West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进修,获荣誉道学硕士学位(M. Div. Honor);再往达拉斯神学院(Dallas Theological Seminary)攻读系统神学,获荣誉神学硕士学位(S.T.M. Honor);同期间,又在西南浸信会神学院完成教牧学博士学位(D. Min)。先后在美国休斯顿华人浸信会、阿灵顿华人教会及播道会窝打老道山福音堂牧会。现于香港播道会恩福堂事奉。 著作包括新生命与新生活(种籽出版社)认识主基督(天道书楼)一针见血的福音(种籽出版社)认识圣灵及圣灵的工作(种籽出版社)盟誓之前(福音证主协会)认识救恩(福音证主协会)认识末世从黑暗到光明(福音证主协会)每日与主同行(福音证主协会)价值观重整之旅(学生福音团契出版社)每日箴言(学生福音团契出版社)另福音及护教、生活性小册子逾十六款。自序自十六年前开始牧会以来,发觉教会有一颇普遍现象:教会大部分人锈尽( rust out),一小部分精英分子则耗尽(burn out);小部分人在演戏,大部分则在看戏。教会继续不断在闹人才荒,大部分信徒只坐在那里吃草,等人喂。另一方面,则有人在经过事奉挣扎后,不退则休。而我在教会扩大了以后,继续不断照顾小羊或圈外的羊,或是为辅导、婚、丧、病等事劳碌,被紧急的事(urgent)完全困住,重要的事,特别是领袖训练的事则无法兼顾,结果事奉者很容易流于枯干。几年前,我们尝试在教会逐步推行小组制度,虽然我是在校园出身,已习惯小组,但从未想过要在整个教会推行小组。在教会渐大,关顾愈来愈艰巨之际,愈来愈多人的需要被忽略,所以我深觉总动员去传福音,总动员去牧养,总动员去关顾之策略急不容缓。我主要工作是集中在组长之关顾及训练( focusing in a few),但同时不忽略大多数(without neglecting the multitude)。然而,怎样可以鼓励弟兄姊妹出来事奉?如何鼓励他们享受小组生活,享一丰盛人生?如何可以透过小组去医治、建立、牧养及培育更多新领袖出来,让他们都“为己无所求,为主求所有”,委身于天国事工,投资永恒?重整价值观,乃是重要秘诀。我们必须在自我形象、成功观、失败观、苦难观、死亡观、事业观、家庭观等上面彻头彻尾地被主改变,否则我们无论去了教会多久,仍可以依然故我。这套课程不独是为了查经,也是为了组员能彼此建立更深关系,透过一些相关的化冰问题,进入各人内心世界之中;又透过神的话、见证、代祷、关顾等,互相医治。愿主祝福所有使用这书者,在他们被建立后,又能继续建立他人。主仆苏颖智自序于香港九三年四月廿九日*第一课脱离童年的捆锁 【 引言 】不少团友相聚了十多年,仍是与其他弟兄姊妹有隔离感,不接纳的始终不接纳,不投机的始终不投机,彼此存隔膜与疏离感。要小组成功,我们必须进到其他人的背景、生活以致内心世界中。进入弟兄姊妹的童年是一个好的开始。这一课的目的是:帮助我们了解弟兄姊妹的成长过程,以致明白其性格何以是这样。使我们更知道他最易受伤的是什么,不去揭露对方的疮疤。更能彼此接纳。更晓得如何彼此建立。 【 化冰问题 】1. 请分享你对童年之回忆从幼稚园到小学阶段有什么值得你留恋的?什么是你不想回顾的?- -2. 你觉得现在的你什么地方是受到你童年的影响?-3. 林后五17说,“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请分享有那些童年的困扰在你信主后,已得到释放了!-4. 俗语有云,英雄莫问出处。从苦境、不幸环境中出身的人是否一定没有前途?从小康之家、幸福、快乐环境中长大的人是否一定出人头地?- 【 查经 】士十一 1-11,29-335. 请翻士十一1-3看看耶弗他的童年。他对他的出身有何回应?若你的身世如耶弗他,你的感受会如何?你觉得人会怎样看你?- -6. 耶和华怎样看他?(士十一4-11,29-33)是什么因素令耶弗他成为以色列人的领袖?(除了神的接纳及使用外,他本人要怎样回应?)- 【 应用及祷告 】7. 这经文带给你什么鼓励、安慰、责备或提醒?课文后附录陈慎芝的见证又带给你什么激励?- 【 结论 】曾经有人说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一只小象在它出生后,便被人绑在木柱上。后来,这象愈来愈大,变成了大象。然而,它竟然仍被绑在木柱上,而这木柱,根本是它能不费吹灰之力便可以拔掉的。何以它仍不脱离木柱?主要原因,是心理因素!其实,当我们留意我们信主后的身份与地位,主已赐给我们的能力及应许时,我们绝对可以克服我们童年的捆锁。最重要的,是我们肯仰望主,靠他所赐的力量去克服。 【 附录 】 从道友到杰青传奇的陈慎芝 堕入深渊无法自拔陈慎芝具有江湖男儿的侠义豪爽,也同时兼有基督徒的仁爱心肠。他出生于广东台山,四八年来港,童年在石硖尾渡过。陈慎芝从小不听话,又不用功读书,时时觉得住在家中生活不自由。在他十三岁那一年因被人殴打的缘故,离家出走,加入了黑社会。当时他入会的原因是认为入了黑社会较有安全感,黑社会中人讲义气。可是,当他加入以后,发现完全不是那回事,黑社会内部并不讲义气,而是需要用实力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实力就是打架胜利。于是,陈慎芝为了表现他自己的实力,就拚命去打架、斩人。终于给他打出了名堂,成为十三太保之一外号“茅趸华”。一时间他感到自己很威风,个人手下就收了三十个徒弟(细佬),然而,也为他带来了后遗症。原来在黑社会中一山还有一山高,而且他又因打架得罪了许多人,时时害怕被人暗算。短暂的痛快威风刹时过去,随之而来的是内心极度的空虚。这种感受令到陈慎芝进一步堕入另一个不能自拔的深渊中。 以身试法黑狱断肠在加入黑社会两年以后,他开始尝试吸食白粉。掳他说,当时引诱他吸毒有几个原因:一、好奇,二、够胆够威,三、逃避现实,就这样他轻易地上了瘾。当他清醒的时候,他感到痛苦内疚,毒瘾发作的时候,又立即吸食,而且还变本加厉。同时他更参予打劫、收烂账、酒帘、妓寨等等,终于因为参加黑社会及打劫罪名被捕多次。提起在六八年第一次坐监的感受,他当时一直想哭,在狱中思前想后,自己竟然沦落到如此地步成为阶下囚,更身为道友。于是,陈慎芝立志一出监门,一定重新做人。 极度痛苦改过自新不过,当他刑满之日一踏出监狱,早已有十多个人来迎接他,等着他去“做世界”,于是他又高唱:“打开狱笼飞彩凤,还我自由出九龙”。跟着又重新吸毒、打劫变本加厉,人愈来愈瘦,身体亦愈来愈坏。到了七零年,有一次他在茶楼品茗,突然被人斩伤头及手部,在医院留医一个长时期。在院中,身体上的伤痛和内心的挣扎,使他陷入极度痛苦中。这次他下定决心,出院后一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可是,在出院后他不但完全没有改过,更立即拿了刀子出去寻仇。他清楚记得,有一次,他经过自己的家门,想进去看看家人,又因为内心惭愧而踟蹰不前,只在门外偷听家人的谈话,就黯然离去了。后来,他在街上碰见他的哥哥,陈就告诉哥哥那晚他在家门口徘徊之事。哥哥对他说,父母早已讲过,只当没有生过他这个儿子。陈慎芝经得起自然的灾难,亦经得起社会的拒绝,但受不了家人的抛弃。他听了哥哥这番话后很想自杀,也想就此自暴自弃,但心中又不甘,在潜意识中仍在寻找生命的希望。七三年九月,陈慎芝在九龙城寨一家毒窑担任巡场,碰到了他以前的一个兄弟,兄弟告诉他已成功用福音戒毒的方法戒了毒。陈慎芝带着怀疑的心情跟他上教堂看看。他见到一群来自不同背景的基督徒,他们都很快乐,凭着这点,他便被吸引了继续前往。 宣扬戒毒获得殊荣七三年十二月底,陈慎芝接受福音戒毒。跟着,他悔改认罪信了耶稣,从此不再贩卖白粉。在整个戒毒过程中,他感到非常艰苦,多次想逃脱,但他明白这是他唯一的出路。祷告认罪使他心灵舒畅,虽然肉体的痛苦一时还不能解除,但他深信只有坚定的信仰可以同时使他获得心灵和肉体的平安。一个月后,陈慎芝终于成功地戒绝了毒品,身心完全康复。他决定以自己的种种经历和遭遇以身说法,宣扬福音戒毒来帮助社会上无数沉沦的人。陈慎芝在福音戒毒中心服务了十六年之久,也帮助了无数迷途的羔羊。八七年他由一位中学老师提名竞选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终于在众多候选人中突围而出,成为当年十大杰青之一,也同时成为第一个以这种背景出身而获得此项殊荣的人,对香港许多力争上游的青年人起了很大的鼓励作用。在戒了毒的十七年以来,他坦白承认在最初两、三年偶一不如意就想立即“回头”,因为他对这方面的“知识”太丰富。但是他不能对不起他的信仰以及关心自己的亲友,所以他肯定不会再染上毒瘾了。对于将来的理想和期望,他想藉着他目前所从事的饮食业环境,多接触一些有需要的人,从而推动预防或转介其他福音机构之工作。目前他和一些以前他所帮助过的戒毒者保持往来,并担任“同路人辅导中心”顾问。在这纷乱动荡的社会,许多人都会感到空虚寂寞、缺乏安全感而一时失足堕落,象陈慎芝这种以自己富于传奇性的背景、惨痛的经历去安慰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倒是值得推广效法。衷心盼望陈慎芝的理想和抱负能更具体、更广泛地实现出来!【引录自华侨日报,九一年六月十六日,名士版】*第二课你的价值观与你 【化冰问题】1. 若用一种动物形容自己,你会用什么动物?为什么?-2. 其实我们的性格与我们的价值观有很密切的关系,而我们的价值观则与我们生活的每一部分息息相关。你同意吗?-价值观对一个人有何影响呢?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 ()自我形象 选择前途、科目、事业、人生方向() ()择偶 优先次序() ()对人之接纳与否 对下一代之教养请思想:你是否同意一个人的价值观对他会有以上影响?你曾否身受其害?请分享。你曾否见过别人受类似的影响?请分享。3. 我们的价值观大部分从我们所接触的人、社会及传媒而来。我们愈景仰的人,影响我们便愈深。他们可能是我们的父母、师长、同学、朋友、偶像等。你过去受谁的影响最深?-4. 价值观对一个人的影响:请看看以下的个案新闻,他们的悲剧是由什么错误的价值观所引致?个案一: _个案二: _个案三: _ 个案一一名十岁女童,一向学业成绩欠佳。昨午放学后他即换过校服外出,遭外婆责备,稍后她被人发现在旺角住所,留下遗书堕楼,送院后证实死亡。死者赵敏怡,与外婆、父母及兄住钵兰街三六九号一单位。其父职业为司机,母为制衣工人。她在塘尾道一小学读小六,成绩欠佳,常遭父母责备。昨午一时许,她放学返家,即换衣服外出,稍后返家,遭外婆责备,指她没关好大门及不做家课便去游玩,她顿感不悦。至下午二时许,其外婆外出购年货,她独自在家。稍后她被街坊发现堕楼,跌在后巷重伤,送院后证实死亡。事后警方到场调查,发现上址窗花开启,警方怀疑她在该处堕楼。稍后她外婆返家始证实其身分。警方在她的功课簿下发现一张字条,上写“妈:我知错了。婆:我对不起,我不想的。”个案二警方表示,一个少女因为在情人节没有男友相陪而情绪低落,并在周末试图从汽车上跳窗,结果丧生。十九岁的沙丝杜在午夜后不久丧生,事发时,死者的两个友人企图把她扯回车内,结果汽车失去控制,撞向电话柱。警方表示,死者两个同行的朋友称,死者事前曾驾车,并提“不想活下去,因为在情人节没有男友相陪!”其中一个友人就替她驾车,但当他驶落一条大街时,沙丝杜就开始攀出车窗外。两人企图将她扯回车内,结果汽车失控,撞向电话柱。两个友人都无恙。警方表示,死者看来在较早前曾喝过酒。个案三一名十四岁中学女生,疑因不满同学以其略胖身材作为取笑对象,昨天于校内女厕割脉,幸好被同学发觉,通知校方将她送院治疗。该女生与父母及一姊一妹居于广播道附近住宅区,父母俱为警务人员,其姊与她同于横头勘区一中学就读,姊读中四,她读中二,而妹妹则读小学。据其姊说,她的学业成绩不过不失,而父母姊妹间亦相处融洽。今次可能只是一时想不开,希望她日后乐观些,不要再干傻事。她所读的中学为全日制,昨日上午他有体育课,疑因有同学以其身材开玩笑,致令她郁郁不乐。至下午二时午膳时间,姊到学校附近店铺买些东西,返回学校时,听到有同学说其妹在学校三楼女厕割脉,忙上楼察看,见妹左手腕脉被刀片割伤流血,她遂通知校方致电报警,与学校一名社工陪同到医院治疗,伤势情况尚好。 【查经】 撒上十八 5-165.请留意:(a)扫罗与神的关系( b)他与人的关系( c)他与自己的关系这经文对你有何提醒?-所谓“人比人,比死人”,我们如何可以避开与人比较的陷阱?-6. 神知道我们很无助,我们从小由父母、师长、朋友、社会吸收了 一些错误的价值观而不自觉。因此,他希望我们相信、接受他, 在他里面重新整理我们的内心世界。请看看以下经文,经文中那 一些字句提示到价值观要重新修正?( a)可一15 -( b)罗十二2 -( c)弗四20-24-( d)腓三8 -( e)太六24 -*第三课我有价值吗? 【化冰问题】1. 请看下列图片,假若你是他她,你会有何感受?-2. 请分享,你觉得自己有价值吗?为什么?-3. 心理学家指出,一般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方法,是藉下列东西:( a)我的样子生得怎样(Appearance)?这世界只有选美会,却没有选丑会。若是有的话,我想最丑的人亦不会参选,免得在“赢”了以后,不独自己尴尬,连自己的亲友也感尴尬。因为人有这种价值观,所以在择偶时,美貌便成了其中一主要考虑的因素,起码人人都想得到一位样子不错的伴侣。( b)我的成就如何(Accomplishment)?从一个人幼年时代开始,无论是在父母眼中、老师眼中、同学朋友眼中,甚至在自己眼中,我们成绩、考试的名次:会考多少优、多少良,大学入学试的成绩,大学毕业试成绩,学位及至出到社会做事后,我们的收入,成就等等往往成了我们接纳自己与否,别人接纳我们与否,与及我们接纳别人与否的标准。( c)我的地位如何(Status)?若我们念书时候就读于名校,我们很想让人知道,然而,若我们所读的是不见经传的学校,则我们鲜向人提起自己念书的情形。及至长大后,我们的职业、所任职的公司、在公司所担任的职位,我们的职衔、地位、所住地区、住所大小、所乘的是什么车等等,往往成了我们价值的标志。你接受这种衡量方法吗?为什么?-4. 请思想,上述那一样东西是你曾感失意,失落,令你不接纳自己的?-现在你是否仍受这些东西困扰?曾否想过要摆脱它?怎样摆脱?若你已经从中得到释放,请分享你是如何得到释放的。-从马可福音一章 15节的信息中,“悔改”(心思意念,包括对神、对罪,价值观、人生观等之改变)与我们能否享受“天国”境界是息息相关的。 【 查经 】5. 请看下列经文,试解释其意义,并指出它们如何可以帮助我们从低落的自我形象、自卑感中得着自由。( a)创一26-27-( b)罗五7-8-( c)诗一一三7-8-( d)路十二48-( e)林前十二27-( f)林前四1-2-( g)腓三7-8-( h)彼后三10-6. 以上那一节经文对你帮助及提醒最大?有什么观念你立志要改变?-*第四课人活着是为什么? 【 化冰问题 】1. 请分享你小学到中学时曾有什么理想?那些理想是否已达到了?达到(或达不到)后你的感觉如何?-2. 下列句子,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a)世上的名、利、钱财,就如海水,是不能止渴的,且会喝得愈多愈口渴。-( b)人若以可失的为不可失,执着可变的以为不变,视短暂的为永恒,则痛苦在所难免。-( c)人生中最宝贵、也最能叫人活得丰盛的东西,没有一样是可以用钱买到的。-( d)钱愈多的人便愈有安全感。-( e)世上的罪案绝大部份与钱财有关。- 【 查经 】腓三 4-163.(a)保罗以前夸口些什么?他以什么为荣?(请加以解释)现代人又以什么为人生的目的?-( b)保罗信主后以什么作为他的人生目的?他有何改变?-( c) 是什么东西令保罗的人生观有所改变?(参腓三7-8;徒九1-9)-4. 保罗价值观的改变使他失去什么?得着什么?你认为值得吗?- -5. 请计算一下,你过去的努力使你得着了些什么?你所得的,有那些你有把握可长久拥有,甚至可带到永恒去?-6. 保罗所得,即神希望我们得到的,那些你仍未得着?你会怎样得着它?-7. 保罗对我们又有何期望?(参腓四17)这经文纠正了你什么观念?提醒了你什么软弱?带给了你什么盼望、安慰?-*第五课痛而不苦的人生 【 化冰问题 】1. 请分享,你过去所遭遇过的苦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它对你有何影响?-2. 下列东西那一样你最不愿发生在你身上?那些你曾经历过?( a)你的车子被撞,但对方竟用假证供,变成你需要赔钱( b)到大陆旅行,给了一福音单张给一同胞,但被捉去坐了两年监( c)被械劫,值钱的东西都被拿光,且被打伤( d)失业半年,家里试过连续二天没饭开( e)连续多天睡不着,失眠( f)父母重病(癌症)( g)家里失火,所有东西毁于一旦,但保险公司说是你放火,想骗保金,结果一分钱也拿不到 【 查经 】3. 有人说,世上有三类人:( a)未痛而苦( b)痛则苦( c)痛而不苦你觉得自己通常是属于那一类人?诗篇的作者又属那一类?(参诗一一九 71)-圣经中记载苦难甚多的表表者约伯,他是怎样看和面对苦难的?(参伯一 2-3,一21,廿三10,四二5,四二10-13)-4. 你知道圣经中有一使徒曾经历过以上类似的经历,且是更严重的,最后被处死于狱中,你知道是谁吗?(参林后十一23-28)要是你,你会怎样?-5. 在林后一3-11短短8节经文中,苦楚(苦难)一字共出现七次之多。(在希腊文更有八次,6节“忍受”一字原文乃“受苦”的意思)但是保罗却肯定,“受苦有益”,有什么益处呢?-6.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一章说,受苦对自己有益。(4-6节上,8-9节)( a)请解释经文意义-( b)从你观察所得,一个人在逆境中容易信主,还是在顺境中?为什么?(你的经历是否如此?)-( c)从你的经历中,什么时候你长进得较快?是逆境时抑顺境时,为什么?-7. 保罗又说,我们受苦对别人也有益。(4节,6节)( a)请解释经文意义-( b)若你是会考生,结果九科成绩全是丁。后来,有两位同班同学先后来安慰你,前者九科成绩全是甲,他说:“你的成绩也不太差,放松点吧!不用如此闷闷不乐!”;后者九科成绩全不合格,他说:“今次成绩不理想,下次再来,天无绝人之路,不要紧!”你会觉得何者的安慰会对你帮助大些?为什么?-8. 保罗更说,受苦对教会的建立也有益处。(11节)( a)请解释经文的意义-( b)从教会历史来看,教会增长得最快的时候是教会受尊崇的时候,还是受逼迫的时候,你能说出其中原因吗?-*第六课门徒与“成功”【 引言 】我们人生若只有失败,没有任何成功,我们肯定会觉得苦,且不可能生存下去。然而,很多时候,“成功”并不是一实体,乃是一看法,一种观念。我们对它的观念与看法却直接影响我们能否活得丰盛积极、有建设性及进步。 【化冰问题】1. 下列人物中,那一位是你认为最成功的。若有机会的话,你愿成为那一位?为什么?( a)孙中山 : 把满清推翻,建立中华民国-( b)王永庆 : 台塑老板,资产遍布全球,是目前最富有的华人-( c)毛泽东 : 将中国大陆改变成一共产国家-( d)葛培理 : 世界最著名布道家-( e)董家夫妇:四小孩皆信主,二位做了传道人,一位到印度麻疯病院作护士,一位作了基督教儿童工作者-( f)李政道 :留美科学家,获诺贝尔奖,为中华民族争光-2. 请分享在你印象中一次最深的成功经历。你当时的反应如何?现在想起来,你的感觉又怎样?- 【 查经 】路十 17-213. 在这段经文中,让我们一起看看:( a)门徒有什么成功的经历?-( b)当时他们的反应怎样?若你也是其中一位门徒,你会有同样反应吗?-( c)主耶稣怎样看他们的反应?(参路十五7,10,32)他曾叫我们要为什么欢喜快乐?-( d)主对“成功”的看法与门徒基本差别何在?为何二者有此不同?-( e) 请想想,一个人的“成功观”会怎样影响他的人生?又会怎样影响他的灵性?-4. 你对下列问题之答案如何?( a)“成功”是否肯定了你的价值?觉得自己有用?( b)“成功”是否肯定了你的恩赐,叫你在那方面继续发展?你是否会多用这些“恩赐”去事奉神?( c)“成功”会否给你一种“了不起”的感觉?( d)“成功”是否使你更感谢神,归功于他?( e)“成功”是否使你更觉亏欠主,愿向他奉献更多?( f)“不成功”是否会叫你灰心,自觉价值不如人?自卑?( g)“不成功”是否使你不敢再尝试? (虽然你并非试过许多次!)( h)“不成功”会否叫你检讨自己是否忠心,已尽了自己所能?*第七课门徒与“失败” 【 引言 】尽管我们常听人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我们都不愿意面对失败。失败带给我们的烙印,往往较成功之印象深刻得多,直接影响着我们。 【 化冰问题 】1. 你试过失败的经历吗?请分享其中一些难忘的经历。你当时感受如何?-2. 你现在怎样看那些失败?那些失败对你现在还有影响吗?若无,你是怎样突破失败感的?若有,你会怎样克服自己的失败感?- 【查经】 太十一 20-303. 经文提到主传道遇到什么挫折?- .今天世人用来抬高自己价值的东西,主基督是否拥有?( a) 英俊外貌(参赛五三2)( b) 钱财(参太八20)( c) 成就(参约六66,十三38;可十四50)( d) 家庭(约七3-5;可三21)主基督临断气前怎样评价自己一生?(参约十九 30,四34)他怎样看那些“失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