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第五版宏观经济学第21章.ppt_第1页
高鸿业第五版宏观经济学第21章.ppt_第2页
高鸿业第五版宏观经济学第21章.ppt_第3页
高鸿业第五版宏观经济学第21章.ppt_第4页
高鸿业第五版宏观经济学第21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新古典综合派 二、货币学派 三、供给学派 四、理性预期学派 五、新凯恩斯主义 第二十二章 经济学流派:争论和 共识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20章 1 一、新古典综合派 n 1. 代表人物: 汉森、希克斯、萨缪尔森、托宾、索洛等。 n 2. 理论特征: (1)继承并发扬了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 (2)在充分就业的前提下肯定了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 经济学(微观经济理论),并把均衡方法引入凯恩斯的宏 观经济分析。 2 3.新古典综合派的基本理论 n 1)ISLM模型与ADAS模型 n 2)菲利普斯曲线与通货膨胀理论 n 3)哈罗德多玛模型与新古典增长模型 n 4)乘数加速数模型与经济周期理论 n 5)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 3 4.新古典综合派的基本观点 n 1)兼顾效率与平等 n 2)混合经济制度 4 5.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主张 n 1)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n 2)多种政策的综合运用 u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 u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微观化。 u收入政策、就业政策、浮动汇率政策、外汇管制政策、 人口政策,等等。 5 二、 货币学派 1.代表人物 n 弗里德曼、布伦纳、安德森、罗宾斯、沃尔特斯、莱德勒 和帕金等。 n 2.理论特征: n (1)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 n (2)全面恢复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 6 2.新货币数量论 M / P = f Y,w,rm,rb,re,(1 / P)dP / dt,u 式中:M 表示财富持有者手中保存的名义货币量; P 表示一般价格水平; M / P 表示财富持有者手中的实际货币量; Y 表示恒久性收入,在此也代表总财富; w 表示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重; rm 表示预期的货币收益率; rb 表示预期的债券收益率; re 表示预期的股票收益率; (1 / P)dP / dt 表示预期的实物资产收益率,即通货膨 胀率; u 表示其他的影响货币需求的变量。 7 3.自然率假说 n (%) LP SP1 SP2 4 2 02 4u*u (%) 8 4.货币学派的基本观点 n 1. 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起决定作用。 n 2. 在长期中,货币数量不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 n 3. 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如就业量和 实际国民收入。 n 4. 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稳定性,国家干预反而导致宏观经济 的严重失衡。 9 5.货币学派的政策主张 n 1. 主张经济自由,反对相机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 n 2. 提倡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n 3. 提倡“收入指数化”。 n 4. 实行负所得税制度。 n 5. 提倡浮动汇率制 。 10 n 1.代表人物 n 拉弗、费尔德斯坦、巴雷、罗伯茨、芒代尔、伊文斯和吉 尔德等。 三、供给学派 n 2. 理论特征: n (1)否定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n (2)肯定萨伊“供给创造需求”的定律。 11 2.供给学派的基本理论 n 1. 萨伊定律 n 2. 拉弗曲线 12 3.供给学派的基本观点 n 1. 产量的增长决定于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生产率的增长。 n 2. 生产要素的变动取决于对各种要素的激励机制。 n 3. 降低税率能刺激供给。 13 4.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 n 1. 减税。 n 2. 削减社会福利支出。 n 3. 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14 四、理性预期学派 n 1. 代表人物 n 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巴罗、泰勒和普雷斯科特等。 n 2. 理论特征: n (1)在引入理性预期假说的基础上,全面恢复新古典经济 学的传统; n (2)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 15 3. 理性预期假说 n (1)理性预期是长期中最准确的预期。 n (2)理性预期是有效利用一切信息而进行的的预期。 n (3)理性预期是与预期者使用的经济理论和模型相一致的 预期。 16 4. 自然率假说 n 自然率假说原本是货币学派的理论基础之一,理性预期学 派将其含义加以引申,并将它发展成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17 5. 李嘉图等价定理 n 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政府债券 与税收等价的命题,巴罗对这一思想重新作了阐述,使其 成为理性预期学派的一个重要理论。 18 6.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观点 n 1. 用附加预期变量补充传统的总供给曲线。 n 2. 用理性预期来解释价格水平与产量水平的均衡。 19 7.理性预期学派的政策主张 n 1. 宏观经济政策无效论 n 2. 政策目标单一论 n 3. 信誉重于规则 20 n 1.代表人物 n 曼丘、萨墨斯、布兰查德、罗泰姆伯格、费尔普斯、斯蒂 格利茨、格特勒和伯南克等人。 五、新凯恩斯主义 n 2. 理论特征: n (1)反对恢复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 n (2)反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理论与新古典微观理论的机械结 合,试图给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建立一个不同于新古 典传统的微观基础。 21 2.新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理论 n 1. 非市场出清假设 n (1)新古典经济学坚持市场出清假设,从而把供给与需求 相等作为经济运行的常态。 n (2)老凯恩斯主义坚持非市场出清的假设,但认为其原因 是名义工资刚性。 n (3)新凯恩斯主义非市场出清模型则假定工资和价格粘性 ,即工资和价格的调整十分缓慢。 22 3. 价格粘性和工资粘性假 设 n (1)价格粘性指价格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 工资粘性指工资不能迅速调整。 n (2)名义价格粘性指名义价格不能按照名义需求的变动而 相应地变化。实际价格粘性是指各类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 比有粘性。 n (3)名义工资粘性指名义工资不随名义总需求的变动而变 动。实际工资粘性指各种工资之间的相对工资比有粘性。 23 4.新凯恩斯主义的基本观点 n 1)厂商只有在调整价格后的利润增量大于菜单成本时,才 会调整价格。 n 2)交错调整是成本量小的价格调整方法。 n 3)劳资双方通过雇佣合同调整工资,所以工资调整也是交 替地作出的。 n 4)信贷市场是信息不完全的市场,借贷双方的信息是不对 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