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docx_第1页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docx_第2页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摘 要】 甘孜藏区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条件,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良好基础和区位优势,但其旅游经济发展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本文基于对其现状的了解与分析,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促进藏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以实现整个甘孜藏族自治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及推动该区域经济稳步前行的目的。 【关键词】 甘孜藏区 旅游经济 区域经济学 一、引言 甘孜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孜州,位于四川省的西部,地处川、滇、藏、青四省的交界处,是四川盆地边缘山地向青藏高原的过度的地带,地势高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风貌,旅游资源丰富。在90年代,当地政府提出了以发展旅游业为重心的脱贫计划,由于开发起步较晚,交通不便,再加上资金匮乏,发展的进程十分缓慢。但随着二郎山隧道的修建和各县市级公路的开通,例如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的318国道成功改建,旅游业开始迅猛发展。 近十多年来,随着区内旅游资源的逐渐开发,甘孜州的经济增长突飞猛进,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据统计,截止2016年年底,全州的生产总值达到229.8亿元,比前一年增长了7.4%,人均GDP达到19596元,比前一年增长了5.5%。虽然其经济发展处于可喜的上升阶段,但从整体经济上来看,甘孜州在四川省的GDP排名中仍处于倒数位置,与其他发达城市还存在不小差距。另外,与其他旅游地区例如阿坝州相比,甘孜州的旅游文化产品吸引力不够,还没有完全实现旅游产业化,发展进程缓慢。而旅游产业是藏区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想脱贫,就得靠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研究甘孜州的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甘孜藏区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症结问题 (一)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在这个铁路业高速发展的时代,回看甘孜州,它是四川省唯一一个还没通铁路的地区,其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还为公路运输,且除了从石棉到雅安的一段路为高速公路以外,其余都为普通公路。据有关数据显示,到2005年年底,甘孜州全州公路通车的总里程为9578千米,高级公路有5097.8千米,其中二级公路有75千米,三级公路有822千米,四级公路有4200千米,等外公路有4660千米,而且还有超过30个乡,1423个行政村还没通公路。此外,甘孜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因地震、泥石流等造成的受损路段多,给全州旅游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二)景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由于甘孜州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人文风光,其旅游资源的珍贵性才得以体现。但近年来,景区内的生态环境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恶化趋势,植被破坏加剧,土地荒漠化严重,冰川大面积消融。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显示,近30年来,整个青藏高原(包括甘孜藏区在内)冰川面积已减少4420.78km?,平均每年递减147.36km?, 总减少率高达9.05%。有专家认为, 引起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包括全球气候变暖等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近年来,大量的人为活动,如区内居民的过度放牧、旅游区的过度开发及一些庞大工程的建设等,加剧了生态恶化。若发展藏区经济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那么旅游经济将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开发水准低,景区景点缺乏个性化。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包括旅游产品在内的任何一种产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引入、成长、成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由于旅游产品的知名度、特殊文化内涵、所处区位和地理环境的不同,会使生命周期存在长短上的差异。如果对其生命周期认识不足,会导致开发的旅游产品千篇一律,缺乏吸引力,重游率低。具体表现为对甘孜藏区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民风民俗的内涵挖掘得不够深入,仅处于一个以展示为主的浅层次开发阶段,其旅游产品的结构较为单一,对消费者提供的文化感染力和文化渗透力不足。 三、关于推动甘孜藏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公路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在区域经济学理论中,著名的空间决定论认为,使空间经济获得最大规模开发和迅速发展的首要任务必须是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和通讯网络。根据空间决定论,甘孜藏区旅游经济要想实现大跨步发展,必须以公路建设为突破口,协同推进相关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建设支线机场,推进除稻城亚丁和康定机场外其他重要景区内机场的建设;二是改善景区内的路况,加快区内主要旅游线的高级公路建设以及旅游专用公路的建设,形成一个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点来连接甘孜藏区各重要景区的网状高级旅游公路网络;三是在甘孜藏区重点景区内,加强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避免经常性停电停水带来的不便,并改善餐饮、住宿、购物等配套设施。 (二)将保护藏区生态环境置于经济发展之前。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坚持先保?o后开发原则,做好区内旅游经济规划,对高品质和稀缺性的旅游资源实施保护性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浪费。引导景区附近的居民参与到生态旅游之中来,培养当地的生态旅游产业意识,让其切实从中获益,提高其环保意识。另一方面,对外来开发商进行环保制度规定,促进藏区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保护独特的人文资源,提高藏区人民的人口素质。由于甘孜州的百姓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导致其中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的缺乏及其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这严重制约了甘孜藏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大力发展教育,推动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加强甘孜藏区广大民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全面提高甘孜藏区人口素质。同时,出台并落实各项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 四、结论 本文以甘孜藏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研究立足点,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护藏区生态环境、提高人口素质等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未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结合着甘孜州的比较优势来进行引导规划,其旅游经济发展可能会跨上更高的新台阶。 【参考文献】 母涛.四川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6(02):88-91. 赵晓鸿.甘孜藏区生态旅游经济开发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