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初2010级07-08学年度4月月考试题——语文.doc_第1页
重庆初2010级07-08学年度4月月考试题——语文.doc_第2页
重庆初2010级07-08学年度4月月考试题——语文.doc_第3页
重庆初2010级07-08学年度4月月考试题——语文.doc_第4页
重庆初2010级07-08学年度4月月考试题——语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一中初2010级语文学月测试题(总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亲爱的同学们:度过了快乐的春节,我们在二月的料峭春寒中迎来了新的学期。新年的到来意味着你生命的年轮又添上了一道光滑的晕圈,成长的兴奋尚未过头,如丝如缕的烦恼却又纷至沓来。其实,只要你在思考,生命就在前行请将你们的智慧与灵气融入到考卷中,相信你们一定能在人生旅途中留下美好回忆。第I卷(95分,含卷面分3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7分)【成长的烦恼】1. 请将下面这个句子用楷书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正确、工整、美观。(3分)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23题。从呱呱( )坠地到 mng懂年少,我们的成长路上有“艳阳高照”,也难免有短暂的“阴霾( )当空”。操场边的榕树下,成长的烦恼是有味道,有颜色,有重量的。那滋味是青s 的苹果香,那色彩是斑斓的自然色,那重量是父母师长沉甸甸的期待陷入烦恼,种种委曲、忧愁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思考烦恼,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走出烦恼,我们更成熟。收获烦恼,我们更理智。2. 下列选项中给加点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呱呱坠地(gu) 阴霾(mi) mng(懵)懂 青s(色)B. 呱呱坠地(g) 阴霾(l) mng(猛)懂 青s(色)C. 呱呱坠地(gu) 阴霾(l) mng(猛)懂 青s(涩)D. 呱呱坠地(g) 阴霾(mi) mng(懵)懂 青s(涩)3.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我们的成长路上有“艳阳高照”。B. 陷入烦恼,种种委曲、忧愁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C. 那色彩是斑斓的自然色,那重量是父母师长沉甸甸的期待D. 也难免有短暂的“阴霾当空”。4. 下面各选项对第一单元课文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个题目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包括两个部分,两个部分之间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B.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是林海音小说集城需旧事的节选,文章采用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C. 丑小鸭是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童话故事,丑小鸭已经成为了在逆境中奋斗成才的人的代名词。D. 伤仲永的作者是北宋的王安石,作者的目的是借事说理,以方仲永为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成长的困惑】小的时候,总喜欢快点长大,因为长大了,便有独立活动的空间,可以逃脱无休止的考试、被老师批评、被家长训斥而又丝毫不敢申辩的烦恼;可以享受成年人自由自在、敢恨敢爱。更重要的是能拓展社交的空间,能独立地表达意愿,并能根据意愿发展驰骋江山、激扬文字的想象。因为长大了,有的是激情,有的是力量。然而,长大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次就完成了,它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便烦恼时间走得太慢,烦恼黑暗的降临、父母的吵架,更烦恼每次考试的悄然而至,父母的反复叮咛以及老师的深夜造访。成长的季节离不开一种收获,一种努力。只要我们懂得成长,善于学习,青春的我们,忧伤在天边,快乐在眼前。成长就像菊花,只有经历风霜,才能开得鲜艳美丽。5. 上面是我们年级某同学的作文成长的困惑中的节选部分,划线的句子都有语病,请你根据提示帮他改正过来。(1)句成分残缺:应在 加上 (2)句搭配不当,应把 改为 (3)句语意重复:应删掉 (4)句语序不当:正确的顺序应是 6. 文章的结尾部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请你仿照加点部分的句式再写一句。(3分) , , 。【成长的故事】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召开一个以“成长的故事”为主题的班会,班委们委托你完成以下工作: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名作丑小鸭中讲述了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鸭子,在别人的嘲弄和歧视中成长,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对美、对自由的强烈向往,在经历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终于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的故事。自读课文大海的召唤中少年爱因斯坦一文讲述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少年时代的种种轶闻趣事。谁都知道爱因斯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又有谁知道爱因斯坦遭受过多少挫折和失败?他从小被认为“智力迟钝”,考大学还落过榜,有的老师断定他“将来一事无成”。他曾经也是一只丑小鸭。下面三道题都是活动中根据上述材料所设的抢答题,请你为它们拟出参考答案:7. 结合课文和上面给出的材料,思考丑小鸭和爱因斯坦有什么共同点?试例举一点。(2分) 8. 丑小鸭最终能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并不是一个偶然,首先,他本身就具备了先天的潜质,其次,请你再结合课文归纳出他变成天鹅的后天因素。(2分) 9. 试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从丑小鸭和少年爱因斯坦身上得到的启示。(3分) 【成长的动力】古人云:“腹中诗书气自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出口成章,文笔优美。那就从最基本的积累开始吧!10. 请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每空1分,共13分)(1)“铁画银钩,劲骨丰肌。颜筋柳骨, 。”(淡墨留香琴棋书画)(2)“渔樵耕读, 。竹篱茅舍,墟烟依依。”(淡墨留香乐山乐水)(3)“ ,梅妻鹤子。胸有丘壑,鸥鹭忘机。”(淡墨留香乐山乐水)(4)峨眉山月歌中李白夜晚下渝州途中所见的景色是: , 。(5)滁州西涧中描写水急舟横的清幽意境的句子是: , 。(6)诗人岑参远涉边塞,东望长安,思乡心切,不禁泪满衣襟, , 。(逢入京使)(7)中国古代许多才德兼备的高人往往隐居山林,飘然世外,自得其乐,请你默写出两句隐逸诗: , 。(不限课内)(8)阳春三月,和风煦日,携三五好友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赏景娱乐,好不畅快,此情此景,你不禁脱口而出: , 。(不限课内)二、文言文阅读(15分)【成长的镜子】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4题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并自为其名 (2)稍稍宾客其父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4)不能称前时之闻 12. 下面各项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代词,自己。 A.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B. 稍稍宾客其父C. 余蹲其身,使与台齐 D. 父利其然也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4.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通过方仲永的实例,强调后天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性。结合你的实际谈谈成才到底需要哪些条件? 三、现代文阅读(40分)【成长的歌谣】记忆在八月桂花的清香中渐渐弥漫,那曾经伫立在家门口关于童年的呼唤,从天的那边踏着五彩云飘然而来,我们就这样带着斑斓的梦,踏上了成长的征程。(一)阅读比较下面两篇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20分)甲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鲁迅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是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乙文天赐童年 刘醒龙记忆中,一岁那年,父亲请了两个挑夫,挑着我和姐姐,还有家中简单的行李,离开依临长江的古城黄州,来到一个叫贺家桥的小镇。有一年冬天,山里下过雪。家里的几个孩子扛着竹筢和竹篓上山不久,就从茅草丛中扒出一只圆滚滚湿漉漉的草球。草球的模样很奇怪,大家围在一起,用棍子拨开裹在上面的乱草,才发现里面躲着一只刺猬。我们用那竹篓装回刺猬,在门口的竹林旁挖了一座土洞,将刺猬放进去。随后大家就开始争论应该给刺猬准备哪些食物。直到如今,我也不晓得刺猬是食草动物,还是食肉动物。那时候,我们也是按照各自的想法,有人用弹弓打来麻雀,有人钻进茂密的荆棘丛中采摘一种名叫刺梨儿的野果,放进土洞里任由刺猬自己进食。哪曾料到,刺猬不领我们的美意,只隔一夜,爬起来一看,用石块垒得十分严实的洞门完好无损,洞口的新鲜黄土上有一串细小的脚印,而刺猬已经不见了。我们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刺猬是如何逃走的。最有可能的是,小刺猬能够像人一样,将垒得严严实实的洞门拆卸开来,脱身之后重新将其复原。这个念头让我们立刻想到了在乡村无一日不在流传的鬼怪妖精的故事。然而,剩下来的这一串留在心中的刺猬脚印,经年累月,变得比在城市里所见到的各种人的痕迹还清晰。每一次,只要想起来,就会在心中感慨,这乡土的小小自由哟!乡土的自由从来就大不了,乡土也不想有太大的自由,太大的自由对乡土来说毫无用处,如同这只小小的刺猬,能在一堆新鲜的土壤上留下一行不再受人干扰的脚印,就是一种莫大的满足。摘自云端天籁网(有删节)15. 两文在内容上有相似之处,即都是 。(2分)16. 两文第一自然段在整篇文章中都有相同的作用,即 ,而不同之处是:甲文第一自然段侧重 ;乙文第一自然段侧重 。(6分)17. 阅读乙文,结合上下文理解划线句子的意思。 。18. 两文都是写童年的乐趣,但两文中关于童年趣事的获取途径不一样,甲文是 ,乙文是 ,两个故事穿插在全文中共同的好处是 。(4分)19.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吧,如果把童年比作一种颜色,那么你认为你的童年是什么颜色呢?并说说你选择这种颜色的原因。(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各题。祖母的呼唤 牛汉 在一篇文章里,我说过“鼻子有记忆”的话,现在仍确信无疑。我还认为耳朵也能记忆,具体说,耳朵深深的洞穴里,天然地贮存着许多经久不灭的声音。这些声音,就像幽谷的峰峦缝隙处渗出的一丝一滴丁冬作响的水,这水珠或水线永不枯竭,常常就是一条河的源头。耳朵幽深的洞穴是童年牧歌的一个源头。我十四岁离开家以后,常在睡梦中被故乡的声音唤醒。在生命承受着不断的寂闷与苦难时,常常能听见祖母殷切的呼唤。她的呼唤似乎可以穿透几千里的风尘与云雾,越过时间的沟壑与迷障:“成汉,快快回家,狼下山了!” 童年时,每当黄昏,从我们村许多家的门口,响起呼唤儿孙回家吃饭的声音。喊我回家的是我的祖母,在许多呼唤声中,她的声音最细最弱,但不论在河边,在树林里,还是在村里哪个角落,我一下子就能在几十个声调不同的呼唤声中分辨出来。有时候,我在很远的田野上和一群孩子们逮田鼠,追兔子,用锹挖甜根苗(甘草)。时间耽误一会,祖母又喊了起来:“狼下山了,狼过河了,成汉,快回来!”祖母的声音拉得很长,充满韧性,就像她擀的杂面条那么细那么有弹力。(批注:把祖母的声音形象地比喻成手擀的杂面条,把声音的质感,力度生动地描写出来,并突出祖母声音因体弱而“细”却赋有弹力的特点。)大人们喊孩子们回家,不是没有道理。我们那一带,狼叨走孩子的事不止发生过一次。前几年,狼就叨走一个两三岁的孩子。狼叨孩子非常狡猾,它从隐秘的远处一颠一颠不出一点声息地跑来,奔跑时背部就像波浪似的一起一伏,远远望去,异常恐怖。它悄悄在你背后停下来,像人一般站立起来,用一只前爪轻轻拍拍你的后背,你以为是熟人跟你打招呼,一回头,狼就趾爪深深刺入你的喉部。祖母常常警戒我:在野地走路,有谁拍你的背,千万不能回头。祖母最后的呼唤声,带着担忧和焦急,我听得出来,她是一边吁喘,一边使尽力气在呼唤我啊!久而久之,我家大门的一边门框,由于她几乎天天呼唤我回家,手托着的那个部位变得光滑而发暗。天寒地冻,为了不至于冻坏,祖母奇小的双脚不时在原地蹬踏,她站立的那地方渐渐形成两块凹处,像牛皮鼓面的中央,因不断敲击而出现的斑驳痕迹。祖母离开人世已有半个世纪之久了,但她那立在家门口焦急而担忧地呼唤我的声音,仍然一声接一声地在远方飘荡着:“成汉,快回家来,狼下山了”由于童年时心灵上感触到的对狼的那种恐怖,在人生道路上跋涉时我从不回头,生怕有一个趾爪轻轻地拍我的后背。“旷野上走路,千万不能回头!”祖母对我的这句叮咛,像警钟在我的心灵上响着。摘自光明网(有删节)20. 全文主要是写祖母的呼唤,为什么文章第一段却从“鼻子耳朵有记忆”开始写?谈谈你的看法。(4分) 21. 文章多次提到“狼”的意象,作者仅仅是指“狼”吗?请结合全文谈谈“狼”在文章中的深层含义?(4分) 22. 文章第六段在叙事方法上属于( )(A. 顺叙 B. 倒叙 C. 插叙)(只填序号)这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 (4分)23. 文章的语言深刻富有意味,仿照文章中的示例给加点句子写批注。(4分)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