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工业结构分析及其结构调整对策摘要:认识四川省的工业结构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2011年为考察期,以全国为参考系数,选取四川38个工业行业的相关数据,采用区位熵分析方法,对四川省各工业行业的区位熵以及行业结构、竞争力以及全省工业总产值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四川省工业结构层次较低,优势行业的总体效益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创新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方式粗放,信息化水平不高,全省工业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国内外工业发展趋势提出了调整和优化四川工业结构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工业结构;区位熵分析;经济发展;四川省1 引言 工业兴则国家兴,工业的发展代表一个市、省乃至一个国家的强劲,因此研究工业结构及其调整对策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杨旺舟等1、李巨辉等2学者也较早研究了云南省、郴州的工业结构。四川的工业是中国内陆工业区的缩影。从整个西部来看,四川省的工业实力最雄厚。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矿产资源、水能资源为四川的工业奠定了基础,强大的人力优势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国际产业分工和市场需求的新变化,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我国工业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目前,四川省的工业产业层次较低,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亟待转变,同时还面临着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约束,综合要素成本高等多方面的挑战。根据“十二五”时期,四川省的工业发展指导思想:统筹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工业发展水平和质量,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因此,从四川省工业内部结构,工业专业化程度,分析工业结构特点和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调整工业结构的对策和建议,对促进四川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研究方法 2.1 区位熵研究方法 区位熵(Location Quotient)又称专门化率,是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的常用指标。所谓熵,就是比率的比率,它是由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的。区位熵在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区位熵计算公式如下3: = 式中:为区域i部门对于高层次区域的区位熵;为某区域i部门的有关指标(部门产值、就业人数等);为高层次区域i部门的有关指标;n为某类产业的部门数量。当某区域某一产业区位熵Q的值大于1,表明该产业专门化水平较高,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反之,表明该产业专门化水平较低,不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3 数据来源和数据分析3.1 研究数据来源本研究以2011年为考察年份,以全国为上级区域(参照区域),选取四川和全国38个工业大类行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4-5。,具体分类如表1所示,其中计算LQ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四川统计年鉴,本文以规模以上工业大类为研究基础来解析四川省的工业结构。表1 四川省工业大类的区位熵编号工业大类行业LQ编号工业大类行业LQ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3032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0.971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0.87921医药制造业1.676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1.42622化学纤维制造业0.673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589923橡胶和塑料制品业0.799985非金属矿采选业2.4522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5306其他采矿业02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297农副食品加工业1.5372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6398食品制造业1.12127金属制品业0.9059饮料制造业4.43928通用设备制造业1.05210烟草制品业0.83629专用设备制造业1.12111纺织业0.6833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66612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0.3363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0.52013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1.02132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0.89514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0.85433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0.28215家具制造业2.10134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0.31816造纸及纸制品业1.14435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0.51217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1.33336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0.97018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0.69237燃气生产和供应业1.47119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37738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805资料来源:根据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四川统计年鉴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得出 3.2 数据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区位熵大于1的行业共有18个。其中煤炭开采业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等行业专业化程度高。饮料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家具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虽然具有一定优势,但总体效益不高。采矿业中主要以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等原材料采掘为主,虽然这几项的专门水平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这种工业形势为典型的粗放型工业,它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威胁了人们的健康。除了上述行业外,其他行业区位熵较低,新兴技术发展滞后,结构矛盾突出。4 工业特点及其存在问题4.1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工业化水平仍滞后。目前全国已进入了工业化的后期阶段,而四川仍尚处在中期向后期发展的过渡阶段。大部分行业规模小,专业水平低,竞争力弱,具有全国意义的优势产业少。“十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跨4个千亿元台阶,增长23.5%,国模以上工业升至全国8位。但重型结构特征明显,重工业比重达67.8%。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发展日益受到资源、环境和生态的约束。4.2 工业结构层次低,新兴制造业和高新工业发展滞后,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区位熵不足1,专业水平低。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大,大多数都是依靠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优势行业产业链条短,重化工业对能源、原材料依存度高。高投入、粗加工、低附加值、科技含量小的产业所占比重大,将会制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4.3 工业耗能高于全国。2011年四川单位工业增加值耗能为1.84吨标准煤/万元,比全国高出0.19吨标准煤/万元。同时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全国的比重也相当大。全省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任务艰巨。4.4 竞争力弱。近年来,虽然四川工业发展较快,但提升四川工业竞争力仍然存在大量问题,主要是四川还没有形成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的产业,近一半的产业属于增长滞后型;四川主要工业部门对发展资源的集聚能力不足,在全国的竞争力不足,规模不高或提升缓慢;同时四川工业企业规模不足,也缺乏有世界影响的企业和企业群体。4.5 从四川省区位熵分析中可以看出饮料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家具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 、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具有一定的优势。四川可以在这些产业中继续发展,提高总体效益,带动工业发展。5 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对策5.1 四川省应该抓住西部大开发,以及国家钢铁、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等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十二五6的机遇,巩固和提升传统优势行业,加快发展特色轻工业,适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支柱产业群,逐步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程度并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体系。以四川丰富的矿产资源把四川建成发展特色资源的煤炭开采业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家具制造业等支柱产业群,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使四川工业步入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轻重工业比例协调,资源环境压力得到缓解,总量快速增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5.2 巩固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综合考虑资源优势、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立足不同区域发展定位,加快推进区域产业布局优化,推动区域间产业差异化、特色化、集群化协调发展。根据四川钒钛磁铁矿的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发展,提高发展水平,通过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开发高档次,高技术含量的钒钛钢铁产品。依托川东北、川南等地常规天然气和页岩气资源,重点发展天然气化工产业,打造天然气化工产业集群,建设西部重要的天然气化工基地,并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降耗减排。并立足川南产业、资源优势,加快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和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装备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打造西部重要的油气化工基地、能源工业基地、装备制造基地和饮料食品产业基地,形成全省工业发展新的增长极。5.3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也是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目前,四川工业结构中,传统工业占有较大比重,从区位熵中可以看出有色金属等传统采选业和水电供应业所占比重较大,四川省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水电资源优势,以开放和技术创新为抓手,在壮大普通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产品规模的同时,全力发展高性能有色金属新材料,实现产业产品升级,努力打造中国西部的稀有金属工业强省和水电冶炼一体化有色金属产品生产大省。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低品位难选矿采选、金属冶炼、不锈钢深加工等关键技术瓶颈,提升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强行业准入管理,积极推广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工艺,大力淘汰落后产品与产能,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推进产业产品链的延伸和产品结构升级。5.4 推动轻工业的发展并依托高新技术,调整产业结构。目前,四川工业和结构中,传统工业占有较大比重,工业耗能高,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的压力大。而轻工业关联度高,污染小,耗能少,资金需求量较少。此外,对重点传统产业,要大力实施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政府引导,着力研发产业成长中的关键技术,使之迅速产业化。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要通过技术创新,装备先进设备,降低能耗和原材料消耗,从根本上提高四川重点产业竞争力。5.5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着力推进绿色化发展,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结构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方针,加强规划引导,强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措施,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综合运用结构调整、新技术推广、政策引导、法规强制等多种手段,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有效控制工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参考文献:1 杨旺舟,董锁成,武友德等. 云南省工业结构及其调整和优化对策J,经济地理. 2009.92 市工业科,李巨辉. 郴州工业结构现状及调整的对策研究J,地理研究. 2011.3 崔功豪,魏清泉,等. 区域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