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多媒体及操作系统部分.doc_第1页
网络多媒体及操作系统部分.doc_第2页
网络多媒体及操作系统部分.doc_第3页
网络多媒体及操作系统部分.doc_第4页
网络多媒体及操作系统部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软件基础试题选择题部分一、多媒体部分(12题):1511aa多媒体是指从一种媒体扩大到两个以上媒体,其基本媒体至少包括 B 。A听觉 B. 视觉 C. 嗅觉 D. 触觉2511aa多媒体中表现信息的载体可为 D 。A大容量硬盘 B. 多媒体音箱 C. 计算机 D. 数字3511ba多媒体的基本要素包括 D 。A计算机 B. 包含图像及声音处理设备的计算机C图像及声音的输入/输出设备 D. 文本、图像、声频、视频等信息4511ba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是指 D 。A存储媒体 B. 表示媒体 C. 感觉媒体 D. 表现媒体5511bb下列不支持多媒体技术的操作系统是 A 。AMS-DOS B. MPCOS C. WINDOWS LINUX6511cb多媒体计算机中表示声音通常采用的两种方法为 C 。A压缩法和还原法 B. 压缩法和合成法C合成法和数字波形法 D. 调制法和解调法7511cb MIDI标准是多媒体技术中描述 C 信息的一种标准。A文字 B. 图像 C. 声音 D. 图像或声音8511cb MIDI标准是表示声音的 B 所采用的标准。A合成法 B. 数字波形法 C. 合成法和数字波形法 D. 合成法或数字波形法9511cb 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中常用的声频播放文件其扩展名为 B 。AADU B. WAV C. AVI D. JPEG10511db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中常用的视频播放文件其扩展名为 C 。AFLM B. WAV C. AVI D. JPEG11511dc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中常用的压缩图像文件其扩展名为 D 。AZIP B. WAV C. AVI D. JPEG12511dc要获得连续的动态图像播放效果,则屏幕画面的切换速度至少要达到 B 。A15/秒 B25/秒 A50/秒 A90/秒二、网络部分(108题):1. 511aa计算机网络是指 D 。A将若干独立的终端连接起来的网络 B有一个功能较强的计算机支撑C采用信号线将各类计算机连成网络系统 D实现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系统2. 521aa有关OSI的叙述,下列哪个是错误的 C 。A是由ISO组织制定的 B. 最下面两层为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C数据由数据链路层直接送至传输层 D物理层直接负责数据传输3. 531aa全双工通信方式是指 C 。A信息流可以在两个方向传输 B在同一时刻仅限一个方向传输C信息流传输不限制方向 D采用四线制的传输方式4. 511aa电路交换技术通常适用于 A 。A电话传输系统 B计算机网络系统C有线电视系统 D工厂供电系统5. 521aa在OSI协议中, B 负责可靠的端对端通信及差错控制恢复。A网络层 B传输层 C表示层 D会话层6. 531aa在OSI协议中, D 提供面向用户的连接服务。A网络层 B传输层 C表示层 D会话层7. 511aa在OSI协议中,应用进程间数据传送所涉及的语义、语法问题由 D 负责解决。A网络层 B传输层 C表示层 D会话层8. 521aa为实现远距离数字信号传输,常采用 C以增加传输距离。A放大器 B扩大器 C中继器 D多路复用器9. 531aa基带同轴电缆(10BASE2标准)其规定阻抗为 B 。A30 B50 C75 D9010. 511aa下面那种操作系统主要用于局域网系统 B 。AWINDOWS 95 BNOVELL CINTERNET DDOS11. 511aa中继器用于增加和延伸网络的传输距离,集线器 A 。A同样可以但技术手法不同 B. 同样可以并且技术手法相同 C不可以 D与中继器是同一种设备只是称呼不同12. 521aa局域网中,文件服务器是指 D 。A一种特殊的设备 B一个大容量硬盘及其驱动器C一种专用的计算机或普通计算机 D一种专用的计算机13. 531aa WINDOWS NT的三种专用服务器是指 A 。ADHCP、WINS、DNS B主域控制器、备份域控制器、独立服务器C共享服务器、独享服务器、打印服务器 D域服务器、组服务器、用户服务器14. 531aa NetWare的层次目录结构中,卷相当于 D 。A根目录 B. 子目录 C. 二级目录D若只有一个卷则为根目录,否则为二级目录15. 521aa TCP/IP的四层参考模型中,其底层为 D 。A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网间互联层 D网络接口层16. 511aa TCP/IP的四层参考模型中,若底层为第一层,则其第二层为 C 。A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网间互联层 D网络接口层17. 531aa TCP/IP的四层参考模型中,若底层为第一层,则其第三层为 B 。A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网间互联层 D网络接口层18. 521aa TCP/IP的四层参考模型中,其顶层为 A 。A应用层 B传输层 C网间互联层 D网络接口层19. 511aa IP地址的A类地址所对应的子网掩码为 A 。A B. C. D. 5520. 511aa IP地址的B类地址所对应的子网掩码为 B 。A B. C. D. 5521. 521ba IP地址的C类地址所对应的子网掩码为 C 。A B. C. D. 5522. 531ba IP地址的C类地址表示范围为 C 。A55 B. 55 C55 D. 5523. 531ba对于普通校园网或一般小型局域网络系统,通常选用 C IP地址。AA类 BB类 CC类 DD类24. 521ba在计算机中,Internet的网络IP地址是采用 D 来表示。A8位十进制地址 B8位二进制地址 C32位十进制地址 D32位二进制地址25. 521ba国际顶级机构域名中,“.COM”表示 A 。A商业机构 B政府机构 C教育单位 D社会团体及民间非赢利性机构26. 511ba国际顶级机构域名中,“.GOV”表示 B 。A商业机构 B政府机构 C教育单位 D社会团体及民间非赢利性机构27. 531ba国际顶级机构域名中,“.ORG”表示 D 。A商业机构 B政府机构 C教育单位 D社会团体及民间非赢利性机构28. 531ba国际顶级机构域名中,“.EDU”表示 C 。A商业机构 B政府机构 C教育单位 D社会团体及民间非赢利性机构29. 521ba著名的网站“雅虎”其英文网址全称为 A 。A B C D30. 531ba若要测试网络是否连通,常采用的测试命令是 B 。APIN BPING CLING DLINK31. 531bb CSMA/CD主要适用于 A 拓扑结构。A总线型 B星型 C环型 D混合型32. 531bb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 。A计算机终端网络、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 B. 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CARPAnet、NSFnet、Internet D. 总线网、星型网、环型网33. 521bb在计算机网络术语中,LAN表示 。A局域网 B城域网 C广域网 D互联网34. 521bb在计算机网络术语中,MAN表示 。A局域网 B城域网 C广域网 D互联网35. 521bb在计算机网络术语中,WAN表示 。A局域网 B城域网 C广域网 D互联网36. 511bb超文本的含义是 。A该文本中含有声音 B. 该文本中含有链接到其它文本的链接点C该文本中含有二进制数 D. 该文本中含有图像37. 511bb一般HTML文件的后缀名为 。Ahtm B. htl C. tml D. hml38. 511bb Internet采用了目前在分布式网络中最为流行的 模式,大大增强了网络信息服务的灵活性。A主机/终端 B. 客户/服务器 C. 仿真终端 D. 拨号终端39. 511bb负责电子邮件传输的应用层协议是 。AFTP B. BBS C. SMTP D. IP40. 511bb对于一个主机域名“”来说,其中 表示主机名。Astd B. js C. com D. cn41. 531bb在下列的TCP/IP协议中 是与网络管理密切相关的。ASMTP B. FTP C. SNMP D. TCP42. 511bb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计算机网络可分为 。A总线、星型、环型网络 B.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C有线介质、无线介质 D. 通信子网、资源子网43. 521bb按网络的地理作用范围分类,计算机网络可分为 。A总线、星型、环型网络 B.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C有线介质、无线介质 D. 通信子网、资源子网44. 511bb从网络逻辑组成单元角度分类,计算机网络可分为 。A总线、星型、环型网络 B.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C有线介质、无线介质 D. 通信子网、资源子网45. 531bb网络传输介质中,视线介质是指 。A双绞线 B. 同轴电缆 C. 光纤 D. 激光46. 511bb计算机网络传输中,当主机发出信息时,网络上的其它计算机都能收到,这种传输方式称为 方式。A集中传输 B. 分散传输 C. 广播传输 D. 共享传输47. 511bb环型网络数据传输时,通常有一个令牌反映当前网络的传输状态,该令牌位于 。A数据块开头 B. 数据块末尾 C. 数据块中间 D. 不确定48. 511bb冲突问题是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主要问题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线结构肯定不存在冲突 B. 环型结构肯定不存在冲突C总线和环型结构都存在冲突 D. 以上说法都不对49. 511bb根据网络的作用范围,LAN是指 。A10米以内 B. 1公里以内 C. 20公里以内 D. 50公里以内50. 531bb根据网络的作用范围,MAN是指 。A10米以内 B. 1公里以内 C. 20公里以内 D. 50公里以内51. 511cb根据网络的作用范围,WAN是指 。A几公里以内 B. 几公里几十公里 C. 几公里几百公里 D. 几公里几千公里52. 511cb Internet起源于 。AARPAnet B. NFSnet C. Csnet D. Intranet53. 511cb客户/服务器(C/S)模式的最大特点是 。A系统控制是集中的而数据处理是分布式的 B. 系统控制和数据处理都是集中式的C系统控制是分布式的而数据处理是集中的 D. 系统控制和数据处理都是分布式的54. 521cb传统的文件服务器模式的最大特点是 。A系统控制是集中的而数据处理是分布式的 B. 系统控制和数据处理都是集中式的C系统控制是分布式的而数据处理是集中的 D. 系统控制和数据处理都是分布式的55. 511cb对等模式的最大特点是 。A系统控制是集中的而数据处理是分布式的 B. 系统控制和数据处理都是集中式的C系统控制是分布式的而数据处理是集中的 D. 系统控制和数据处理都是分布式的56. 511cb Internet网络技术中FTP表示 。A文件传输协议 B. 远程用户登录 C. 电子邮件服务 D. 远程作业录入57. 531cb Internet网络技术中Telnet表示 。A文件传输协议 B. 远程用户登录 C. 电子邮件服务 D. 远程作业录入58. 511cb Internet网络技术中BBS表示 。A文件传输协议 B. 远程用户登录 C. 电子邮件服务 D. 电子公告栏59. 531cb Internet网络技术中Usenet表示 。A文件传输协议 B. 远程用户登录 C. 电子邮件服务 D. 网络新闻组60. 511cb下面哪个协议不属于电子邮件服务的相关协议 。ASMTP B. TTP C. POP3 D. IMAP61. 511cb下面哪个协议是电子邮件传输协议 。ASMTP B. TTP C. POP3 D. IMAP62. 531cb下面哪个协议是电子邮件的邮局通讯协议 。ASMTP B. TTP C. POP3 D. IMAP63. 511cb下面哪个协议是电子邮件的网络信息存取协议 。ASMTP B. TTP C. POP3 D. IMAP64. 512cb OSI协议表示 。A网络传输协议 B. 网络通信协议 C. 开放式系统互连 D. Internet协议65. 511cb TCP/IP协议表示 。A网络传输协议 B. 网络通信协议 C. 网络传输网间互连协议 D. 开放式系统互连66. 511cb ISO所制订的OSI参考模型共有 层,其中最底层为 层。A7,物理 B. 5,传输 C5,物理 D. 7,传输67. 531cb ISO所制订的OSI参考模型共有 层,其中最顶层为 层。A7,网络 B. 5,应用 C5,网络 D. 7,应用68. 521cb ISO所制订的OSI参考模型中,若最底层为第一层,则第二层为 层。A物理 B. 传输 C数据链路 D. 网络69. 531cb ISO所制订的OSI参考模型中,若最底层为第一层,则第三层为 层。A物理 B. 传输 C数据链路 D. 网络70. 521cb ISO所制订的OSI参考模型中,若最底层为第一层,则第四层为 层。A物理 B. 传输 C数据链路 D. 网络71. 511cb ISO所制订的OSI参考模型中,若最底层为第一层,则第五层为 层。A物理 B. 传输 C会话 D. 网络72. 511cb ISO所制订的OSI参考模型中,若最底层为第一层,则第六层为 层。A表示 B. 传输 C会话 D. 网络73. 511cb ISO制订的OSI参考模型中,若最底层为第一层,则按顺序排列第14层为 。A物理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B. 物理层、传输层、网络层、应用层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 D.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传输层、网络层74. 511cb ISO制订的OSI参考模型中,若最底层为第一层,则按顺序排列第47层为 。A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表示层、应用层 B. 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C网络层、传输层、表示层、应用层 D. 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应用层75. 511cb ISO制订的OSI参考模型中,负责信息传输及数据通信的最高层是 。A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传输层 D. 应用层76. 531cb ISO制订的OSI参考模型分为两部分,即面向网络通信和面向信息处理,其中面向信息处理部分是指 。A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B.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C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 D. 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77. 511cb采用ISO的OSI协议,若要实现一个通信子网,从最底层开始计算,最多需要 。A3层 B. 4层 B. 5层 B. 6层78. 511cb下列操作系统中,哪一个不是网络操作系统 。ANetWare B. WINDOWS 98 C. WINDOWS NT D. LAN Server79. 下列因素中,哪一个不是局域网络操作系统所必备的关键因素 。A必须支持多用户 B. 必须具备在不同硬件环境下的运行能力C必须支持多个服务器 D. 必须支持不同的计算机工作平台80. 531cb计算机网络互联设备有多种,下列哪种设备是最简单的网络互联设备 。A网络适配器 B. 中继器 C. 网桥 D. 路由器81. 521cb属于物理层的网络互联设备是 。A网关 B. 中继器 C. 网桥 D. 路由器82. 531cb属于数据链路层的网络互联设备是 。A网关 B. 中继器 C. 网桥 D. 路由器83. 511cb属于网络层的网络互联设备是 。A网关 B. 中继器 C. 网桥 D. 路由器84. 511cb属于OSI参考模型高层的网络互联设备是 。A网关 B. 中继器 C. 网桥 D. 路由器85. 511cb 只连接具有相同介质访问控制层的网络系统。A网络适配器 B. 中继器 C. 网桥 D. 路由器86. 511cb 可以实现从局域网系统到广域网系统的连接。A网络适配器 B. 中继器 C. 网桥 D. 路由器87. 531db 可以用于实现不同类型网络间的信息交换,因此又称之为协议转换器。A网关 B. 中继器 C. 网桥 D. 路由器88. 511db IEEE规定以太网10BASE-2(同轴细缆)标准,其电缆传输的最大有效距离为 。A100米 B. 160米 C. 185米 D. 200米89. 521db IEEE规定以太网10BASE-T(双绞线)标准,其电缆传输的最大有效距离为 。A100米 B. 160米 C. 185米 D. 200米90. 531db IEEE规定以太网10BASE-F(光缆)标准,其电缆传输的最大有效距离为 。A1000米 B. 1600米 C. 2000米 D. 2600米91. 511db IEEE规定以太网10Broad-36(宽带电缆)标准,其电缆传输的最大有效距离为 。A2000米 B. 2500米 C. 3000米 D. 3600米92. 511db FTP提供两种文件传输操作,我们把从本地计算机传输文件到远程计算机上称 。A远程传输 B. 上载 C. 下载 D. 断点续传93. 531db对于星型拓扑结构,如果一台工作站出现故障 。A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 B. 不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C不一定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 D. 取决于传输介质的性能94. 521db对于单环拓扑结构,如果一台工作站出现故障 。A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 B. 不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C不一定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 D. 取决于传输介质的性能95. 511dc星型拓扑结构其网络中心点通常是 。A系统主机 B. 网卡 C. 工作站 D. 集线器96. 511dc IP地址A类地址其可分配网络数最多可以达到 。A25个 B. 105个 C27个 D. 107个97. 521dc IP地址B类地址其可分配网络数最多可以达到 。A27个 B. 210个 C214个 D. 221个98. 513dc IP地址C类地址其可分配网络数最多可以达到 。A27个 B. 210个 C214个 D. 221个99. 511dc IP地址A类地址每个网络内可拥有主机数最多可以达到 。A28台 B. 210台 C216台 D. 224台100. 511dc IP地址B类地址每个网络内可拥有主机数最多可以达到 。A28台 B. 210台 C216台 D. 224台101. 511dc IP地址C类地址每个网络内可拥有主机数最多可以达到 。A28台 B. 210台 C216台 D. 224台102. 521dc Internet所规定的IP地址主要由 两部分组成。Ahttp和www B. 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 C. 发送和收地址 D. 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103. 521dc在对URL(俗称网址)的信息描述中,开头的“http”表示 。A网络服务器名 B. 所访问的主机地址名C某种协议的名称 D. 没有具体含义104. 511dc WWW(Web网)所基于的工作模式是 。A集中的文件服务器模式 B. 客户/服务器模式(C/S)C对等模式 D. 分散模式105. 521dc 下列软件中,哪个不是WWW浏览器 。ANetscape Navigator B. Lynx C. Linux D. 都不是106. 531dc计算机网络安全分为四个级别,共七个等级,其中 级别最高。AA级 B. B级 C. C级 D. D级107. 511dc计算机网络安全分为四个级别,共七个等级,其中 其安全功能级别相同。AA1与B1级 B. A1与B3级 C. B1与B2级 D. C1与C2级108. 531dc计算机网络安全分为四个级别,共七个等级,其中D级 。A安全保护能力最强 B. 安全保护能力较强C安全保护能力最弱 D. 无安全保护能力三、操作系统部分(120题):1. 211aa作系统不具备交互式处理功能 。A批处理操作系统 B. 分时操作系统 C. 实时操作系统 D. 通用操作系统2. 211aa所谓的通用操作系统是指该操作系统必须具备多道批处理、分时、实时三大基本系统功能中的 。A任意一种功能 B. 任意两种功能 C. 所有三种功能 D. 互相通用功能3. 221aa存储器管理是操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里存储器是指 。A计算机内存 B. 计算机外存 C. 计算机内存和外存 D. 高速缓存4. 211aa计算机存储器可分为三级,其中Cache与主存的存取速度相比较 。A两者速度相同 B. Cache速度大于主存 C. Cache速度小于主存 D. 不一定5. 211aa下列关于对“单一连续区”分配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内存仅供一个程序使用 B. 内存供三个程序使用C内存仅划分一个区域 D. 内存划分三个区域6. 211aa“单一连续区”存储管理对内存分配方式所采用的是 。A静态分配方式 B. 动态分配方式 C. 动静态结合方式 D. 不分配7. 211aa“单一连续区”存储管理若用户进程大于可用空闲区,则 。A等待直到其它进程释放内存 B. 将当前进程分为若干块装入C开辟虚拟存储空间 D. 无法执行该进程8. 231aa固定分区分配法是指 。A在作业执行前预先将分区划分为若干大小相等的连续区域B在作业执行前预先将分区划分为若干大小不等的连续区域C在作业执行时根据具体情况将分区划分为若干大小相等的连续区域D在作业执行时根据具体情况将分区划分为若干大小不等的连续区域9. 221aa动态可变分区法是指 。A在作业执行前不分区,作业执行时再根据具体要求分区B在作业执行前不分区,作业执行时系统自动划分若干大小不等的区域C在作业执行前先分区,作业执行时再根据具体要求调整D在作业执行前先分区,作业执行时分区将不再变化10. 211aa空闲区分配算法中,从空闲链表开头查找,若将找到的第一个不小于所需空闲块分配给用户的算法称 。A首次适应算法 B. 下次适应算法 C. 最佳适应算法 D. 最坏适应算法11. 241aa空闲区分配算法中,从空闲链表开头查找,若找到一个不小于且最接近所需空闲块时,将其分配给用户的算法称 。A首次适应算法 B. 下次适应算法 C. 最佳适应算法 D. 最坏适应算法12. 211aa可变分区其空闲区分配算法中,最差适应算法是指 。A将最小的一个空闲块分配给用户 B. 将最大的一个空闲块分配给用户C将最后的一个空闲块分配给用户 D. 是空闲区分配算法中最差的一种13. 231aa下列空闲区分配算法中,哪种算法通常将所有空闲块按大小顺序升序排列 。A首次适应算法 B. 下次适应算法 C. 最佳适应算法 D. 最差适应算法14. 211aa下列空闲区分配算法中,哪种算法通常将所有空闲块按大小顺序降序排列 。A首次适应算法 B. 下次适应算法 C. 最佳适应算法 D. 最差适应算法15. 231aa覆盖与交换技术是用于扩充内存的两种方式,其中 。A覆盖技术由用户完成,而交换技术由操作系统完成B覆盖技术由操作系统完成,而交换技术由用户完成C覆盖技术和交换技术均由用户完成D覆盖技术和交换技术均由操作系统完成16. 211aa交换技术是将 。A处于等待状态的进程换出内存 B. 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换出内存C处于运行状态的进程换出内存 D. 处于完成状态的进程换出内存17. 221aa下列哪种存储管理技术采用的是实存(非虚存)管理技术 。A动态分区技术 B. 交换技术 C. 分页技术 D. 分段技术18. 211aa分页存储管理的“页”是指 。A每页的大小固定,所有的页均完全相等 B. 每页的大小不定,页与页间不相等C每页的大小固定,但页与页间不相等 D. 页随进程的大小而变化19. 221aa分页式存储管理与分区式存储管理相比 。A分页式存储管理易于产生碎片 B. 分区式存储管理易于产生碎片C分页式和分区式存储管理均易产生碎片 D. 分页式和分区式存储管理均不易产生碎片20. 211aa分页式存储管理与分区式存储管理相比 。A分页式存储管理其硬件开销大 B. 分区式存储管理其硬件开销大C分页式和分区式存储管理硬件开销相同 D. 不一定21. 231aa请求式分页管理其基本思想是 。A运行一个作业时首先将该作业全部调入内存B不要求将作业全部调入内存,当需要该页时再调入C不要求将作业全部调入内存,当需要该页时首先淘汰内存中的老页面再调入新页面D不要求将作业全部调入内存,当需要该页时若内存不满,则直接调入,否则首先淘汰内存中的老页面再调入新页面22. 211aa采用请求式分页管理的FIFO(先进先出)算法,会出现分配的页面数增多缺页次数反而增加的奇怪现象,我们称该现象为 。A死锁现象 B. 等待现象 C. Belady现象 D. Denning现象23. 231aa请求式分页管理的LRU算法表示 。A最近没有使用页面淘汰算法 B. 最不经常使用页面淘汰算法C最近最久未使用页面淘汰算法 D. 将来再也不使用的页面淘汰算法24. 211aa请求式分页管理的OPT算法表示 。A最近没有使用页面淘汰算法 B. 最不经常使用页面淘汰算法C最近最久未使用页面淘汰算法 D. 将来再也不使用的页面淘汰算法25. 241ba在请求式分页管理中,要完全实现LRU算法是一种十分困难的事情,因此在实际系统中往往使用近似的算法,NUR就是一种近似算法,它表示 。A最近没有使用页面淘汰算法 B. 最不经常使用页面淘汰算法C最近最久未使用页面淘汰算法 D. 将来再也不使用的页面淘汰算法26. 211ba在请求式分页管理中,要完全实现LRU算法是一种十分困难的事情,因此在实际系统中往往使用近似的算法,LFU就是一种近似算法,它表示 。A最近没有使用页面淘汰算法 B. 最不经常使用页面淘汰算法C最近最久未使用页面淘汰算法 D. 将来再也不使用的页面淘汰算法27. 241ba下列哪种算法作为理想型算法,只是在理论研究中被提出,而在实际应用中根本无法实现 。AOPT B. LRU C. LFU D. NUR28. 211ba请求式分页管理中页号表示 。A每个作业在虚拟空间中的分页编号 B. 每个作业在内存空间中的分页编号C不在内存中的页面编号 D. 被淘汰的页面编号29. 221ba请求式分页管理中的块号(页架号)表示 。A每个作业在虚拟空间中的分页编号 B. 每个作业在内存空间中的分页编号C不在内存中的页面编号 D. 被淘汰的页面编号30. 211ba请求式分页管理中的页表由若干控制信息构成,其中状态位(缺页中断位)表示 。A要访问的页是否在内存 B. 要访问的页是否在外存C该页内容进入内存后是否被访问过 D该页内容进入内存后是否被修改过31. 231ba请求式分页管理中的页表由若干控制信息构成,其中引用位表示 。A要访问的页是否在内存 B. 要访问的页是否在外存C该页内容进入内存后是否被访问过 D该页内容进入内存后是否被修改过32. 211ba采用FIFO算法,当一个进程的页面走向为1, 2, 3, 4, 1, 2, 5, 1, 2, 3, 4, 5若内存中的存储块数为M=3,每次只能从外存调入一页,内存初始页面数为0,则在执行该进程过程中发生的缺页次数和缺页率为 。A9次,52.9% B. 9次,75% C. 10次,52.9% D. 10次,75%33. 241ba采用LRU算法,当一个进程的页面走向为1, 2, 3, 4, 1, 2, 5, 1, 2, 3, 4, 5若内存中的存储块数为M=3,每次只能从外存调入一页,内存初始页面数为0,则在执行该进程过程中发生的缺页次数和缺页率为 。A9次,75% B. 9次,83.3% C. 10次,75% D. 10次,83.3%34. 211ba采用FIFO算法,内存中的存储块数M=3,现有2, 3, 4三页在内存中,若当前该进程继续将1, 2, 3, 4, 1, 2, 5, 1, 2, 3, 4, 5调入内存时,规定每次只能从外存调入一页,则当前访问后续页面过程中发生的缺页次数和缺页率为 。A6次,40% B. 6次,50% C. 9次,50% D. 9次,75%35. 221ba采用LRU算法,内存中的存储块数M=3,现有2, 3, 4三页在内存中,若当前该进程继续将1, 2, 3, 4, 1, 2, 5, 1, 2, 3, 4, 5调入内存时,规定每次只能从外存调入一页,则当前访问后续页面过程中发生的缺页次数和缺页率为 。A7次,58.3% B. 7次,83.3% C. 10次,58.3% D. 10次,83.3%36. 221ba采用FIFO算法,内存中的存储块数M=4,现有2, 3, 4三页在内存中,若当前该进程继续将1, 2, 3, 4, 5, 1, 2, 3, 4, 5, 2, 1调入内存时,规定每次只能从外存调入一页,则当前访问后续页面过程中发生的缺页次数和缺页率为 。A6次,40% B. 6次,50% C. 9次,50% D. 9次,75%37. 211bb用LRU算法,内存中的存储块数M=4,现有2, 3, 4三页在内存中,若当前该进程继续将1, 2, 3, 4, 5, 1, 2, 3, 4, 5, 2, 1调入内存时,规定每次只能从外存调入一页,则当前访问后续页面过程中发生的缺页次数和缺页率为 。A8次,53.3% B. 8次,66.7% C. 9次,75% D. 9次,83.3%38. 231bb采用FIFO算法,当一个进程的页面走向为2, 2, 2, 2, 3, 3, 3, 3, 2, 3, 4, 5若内存中的存储块数为M=4,每次只能从外存调入一页,内存初始页面数为0,则在执行该进程过程中发生的缺页次数和缺页率为 。A4次,33.3% B. 6次,50% C. 9次,75% D. 10次,83.3%39. 211bb采用LRU算法,当一个进程的页面走向为2, 2, 2, 2, 3, 3, 3, 3, 2, 3, 4, 5若内存中的存储块数为M=4,每次只能从外存调入一页,内存初始页面数为0,则在执行该进程过程中发生的缺页次数和缺页率为 。A4次,33.3% B. 6次,50% C. 9次,75% D. 10次,83.3%40. 231bb采用FIFO算法,当一个进程的页面走向为4, 3, 2, 1, 4, 3, 5, 4, 3, 2, 1, 5若内存中的存储块数为M=4,每次只能从外存调入一页,内存初始页面数为0,则在执行该进程过程中发生的缺页次数和缺页率为 。A7次,58.3% B. 8次,66.7% C. 9次,75% D. 10次,83.3%41. 231bb采用LRU算法,当一个进程的页面走向为4, 3, 2, 1, 4, 3, 5, 4, 3, 2, 1, 5若内存中的存储块数为M=4,每次只能从外存调入一页,内存初始页面数为0,则在执行该进程过程中发生的缺页次数和缺页率为 。A7次,58.3% B. 8次,66.7% C. 9次,75% D. 10次,83.3%42. 221bb采用FIFO算法,当一个进程的页面走向为1, 2, 3, 1, 2, 4, 5, 1, 2, 3, 4, 5若内存中的存储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