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耦合模型的广西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摘 要:以广西物流产业和区域经济为研究对象,以协调发展为研究主题,基于2004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物流产业和区域经济相关统计数据,在构建二者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广西近十年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年来,广西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稳中有涨,耦合协调度等级由中度失调逐步转向濒临失调,但广西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仍偏低。 下载 关键词:物流产业;区域经济;耦合模型;协调发展;广西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5-0079-04 进入21世纪,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物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等纲要文件,明确表明要将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成为新世纪的重要产业并将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先后出台的广西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加快广西物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等文件和相关政策措施,为广西物流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部署。 一、文献综述 Basarab(2001)通过回归分析,论证了物流产业的发展与该国经济有较强的关联性。Camuth研究了香港和新加坡的物流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A.Maciulis(2009)对物流产业基础设施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尹叶青(2013)和刘维林(2011)分别对物流一体化与经济增长指标的灰色关联关系和区域物流系统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联关系及耦合结构进行了分析和仿真实证。闫冰(2014)、郭湖滨(2008)、鞠颂东和徐杰(2003)研究分析了区域经济对物流的影响及作用。张梅青、周叶、周长龙(2012)则应用共生理论对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共生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任庆华(2014)以经济理论为基础构建我国省域物流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指标体系,以动态因子分析方法构建其测度模型,测度了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1997-2011年的物流经济发展水平,其指出我国省域物流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特征较明显,各地区物流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差异。 综上所述,国内外在物流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方面获得了不少学术成果,这为深入分析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丰富了物流经济领域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但目前相关文献中以定性分析为主的仍占多数,将数量分析方法用以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研究还较为少见。 二、广西物流业发展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华南地区西部,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的一个沿海自治区。近十年来,广西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幅在17%以上,对外贸易总额的年均增幅超过20%,这充分说明了广西的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正逐步缩小。广西近年来也积极发展物流产业,且物流产业正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逐步增强。2013年,广西全区物流产业总值达677.77亿元,20042013年年均增长14.15%;货运量151155万吨,20042013年年均增长18.28%;货运周转量3856.37亿吨公里,20042013年年均增长15.74%。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因受经济发展等的限制,广西物流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仍存在物流基础设施匮乏、总体规模偏小、运行效率较低、物流企业专业化水平低、物流技术落后、专业人才匮乏以及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等不问题。 三、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模型 (一)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测度 1.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综合发展评价指标的选取 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综合刘维林确定的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区域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耦合机理主要变量、赵莉构建的物流产业子系统评价指标和区域经济子系统评价指标、张建升等建立的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结合广西区区情,如表1所示选取出了广西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 2.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设F1(t,x)及F2(t,y)分别为物流产业S1和区域经济S2在时间点t的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函数,其中x、y分别为S1、S2的特征向量。计算物流产业和区域经济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公式如下: 采用熵值赋权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其作为一种客观赋权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 (二)耦合协调度模型 要想反映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则需要对这两个系统的耦合度进行定量测度。定义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在t时刻的耦合度为C(t): 此模型虽可判别物流产业和区域经济系统之间交互作用的协调程度,但不能判别两个子系统是在各自何种程度综合发展水平之下达到协调的,两个子系统的协调可能发生在二者的发展水平皆较高时,也可发生在二者的发展水平皆较低时,但这两种情况下的协调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本文在借鉴现有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能客观地对物流产业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反映的模型,并采用加权加法评分法,用D(t)表示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度,其表达式为: 其中,D和C分别表示耦合协调度和耦合度;F(t)则表示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综合协调指数,它是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整体协同效应的反映;F1(t,x)和F2(t,y)分别表示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综合评价指数;、为待定系数,在本研究中,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是同等重要的,因而和均取0.5。 若F1(t,x)F2(t,y),表示物流产业综合发展水平高于同期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为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型;若F1(t,x)F2(t,y),表示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高于同期物流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为物流产业发展滞后型。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数值及其对应的协调程度,具体评价标准见表2。 耦合协调度值D0,1,考虑到耦合协调度的两个极限值,可以将耦合协调度D分为以下6种类型:当D=0时,耦合协调度极小,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或两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处于无关状态,两系统将向无序状态发展;当0D0.3时,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处于较低水平的耦合阶段;当0.3D0.5时,物流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急需大量资源和资金,区域经济尚不能完全承担;当0.5D0.8时,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进入磨合阶段,区域经济中相当多的发展资金注入物流产业,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开始良性耦合;当0.8D1.0时,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在量、质两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当D=1时,耦合协调度值最大,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或两系统内部要素之间达到良性共振耦合,两系统将向新的有序结构发展。 四、实证研究 (一)数据来源及指标权重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信息网广西统计年鉴及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20042013年相关统计数据,用熵值法对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得到的权重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二)结果分析 1.广西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以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函数为依据计算出广西区20042013年度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数,结果见表4和图1。 由表5和图2可知:第一,20042013年,广西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值在0.2170.450之间,协调发展水平是逐渐上升的,但目前二者还处于失调阶段;第二,在这十年间经历了中度失调、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这三个阶段:2004-2008年耦合协调度值介于0.2170.293,为中度失调阶段,20092010年的协调度值介于0.3600.370,为轻度失调阶段,20112013年的协调度值介于0.4170.450,为濒临失调阶段;第三,20042008年耦合协调度值介于00.3,物流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耦合水平仍较低;20092013年,耦合协调度介于0.30.5。 五、结论与展望 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42013年广西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的定量分析表明,目前广西区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虽不强,但二者的耦合互动效应已有了逐步增强的势头。近十年,广西物流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稳中有涨,耦合协调度由中度失调等级逐步向濒临失调等级转变。值得注意的是,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只是达到了较低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而已,物流产业有待持续快速发展。为使广西物流与经济耦合协调等级由失调阶段发展至协调阶段,各级政府需要针对广西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区情”制定物流产业和经济发展政策和战略,更大程度地促进广西物流产业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限于自身知识和数据资料的搜集难度,本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一是搜集某些指标变量数据的难度较大;二是选取的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仍不够全面,导致最终结果存在一些偏差;三是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的定量分析,并不能保证该方法最适合于评价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Basatab Gogonemance of a Countryth Asian Perspectade Policy Agenda for Shared Growthiulis A. Vasiliauskas A V. Jakubanskas G. The Impact of Transport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National Economy尹叶青.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物流一体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物流技术,2013(11):133-135. 刘维林.区域物流系统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耦合机理与实证仿真J.经济地理,2011(9):1494-1498. 闫冰.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分析及发展对策J.物流技术,2014(11):88-89. 郭湖滨.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物流科技,2008(7):83-86. 徐杰,鞠颂东.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地区物流需求的影响长江经济区发展对安徽地区物流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4):130-133. 张梅青,周叶,周长龙.基于共生理论的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7-35. 任庆华.中国省域物流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12):1472-1474. 赵莉.中国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 张建升,胡秀忠.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培智十六册数学试卷
- 亚运知识宣传活动方案策划(3篇)
- 公司三八特色活动策划方案(3篇)
- 野外拉练活动策划方案模板(3篇)
- 改底施工方案(3篇)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考点及答案
- 心理弱势测试题目及答案
- 决策支持系统平台操作教程
- 一年级写景作文玉湖500字8篇范文
- DB64∕ 266-2018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高一上学期
-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儿科超声检查规范》课件
- 中学团建活动方案
- 注射并发症及其处理
- 神经外科症状护理
- 2025年中国漂白水洗猪鬃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征兵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永磁电机行业深度解析与发展现状趋势分析报告
- 模块十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课件)-中职高考《机械制图》一轮复习(高教版第5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