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类小学杜俊武.doc_第1页
学校文化类小学杜俊武.doc_第2页
学校文化类小学杜俊武.doc_第3页
学校文化类小学杜俊武.doc_第4页
学校文化类小学杜俊武.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晋中市百名卓越校长培养工程学员课题研究方向及题目申报表研 究 方 向 _ 学校文化类 课 题 名 称1 _ 吟诵经典美文,弘扬传统文化 课 题 名 称2 _ 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研究 课 题 名 称3 _ 养成教育与和谐班级文化建设 申 请 单 位 榆社县太星小学 负 责 人 杜俊武 填 表 日 期 2012.12.15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一、 基本情况研究方向学校文化类 拟研究课题名称1吟诵经典美文,弘扬传统文化 拟研究课题名称2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研究 拟研究课题名称3养成教育与和谐班级文化建设 负责人姓名 杜俊武性别 男年龄42 民族 汉职务职称校长 小学高级教师 移动电工作单位榆社县太星小学办公电话6638298通讯地址榆社县太星小学 电子邮箱 603763509邮编031800 课题参加人员基本情况姓名职务备注杜俊武 校长 李永林副校长郝雪魁副书记李元杰副校长郝亚生副校长二、课题论证(请简要叙述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目标、重点、难点以及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课题名称1 吟诵经典美文,弘扬传统文化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建立健全组织和各种管理制度;2、积极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学习,提高课题组成员教科研水平;3、营造课题研究氛围 搭建诵读平台;4、开发课程资源 搭建课题研究平台;5、以活动为载体,激发诵读兴趣。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经典诵读,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经典,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2、通过开展经典诵读工作,努力培养学生对经典诵读的浓厚兴趣,引领学生了解有关经典的知识,积极进行有关经典的探究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智力,打好语文基础,使之“与经典同在,与圣贤同行”。课题研究的重点:1、课题组教师通过开展经典诵读课,探索了有自己特色的经典诵读课模式学生诵读经典,2、语文素养在很大的程度上得以提高。课题研究的难点:1、目前的课题研究与应试教育的管理相冲突,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就要冒考试落后的风险;2、目前教师专业水平良莠不齐,对时下的教学工作也心态各异,教研成果形成难,推广也难。3、受理论水平的限制,实验探索易,提炼成果难。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造成社会信仰迷茫、道德滑坡、文化低俗、追求享乐、利欲熏心等等社会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传承的断层,人们渐渐疏离、淡忘了经典。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这是时代赋予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新教育在各地学校掀起了热潮营造书香校园、培养卓越口才、晨诵,午读,暮省学生诵读中华经典势在必行。课题名称2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研究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所学内容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古诗词、名言锦言。所选取的首先是一些篇幅较短、容易忘记成诵的文章,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并且采用一种启发式的、活泼的教育方式,比如说载歌载舞、说唱、书写等。课题研究的目标: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营造一种文化精神家园。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有现代科学精神,又要有一定的人文底蕴具有了深厚的中国文化素养,将来无论学习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从事科学还是人文事业,都不会妨碍专业上的成就,只会因此而具有更丰富的创造及文化心灵。课题研究的重点建设文化校园:分年级推进,课内外结合,师生共同成长,多种感官介入,开发校本课程,课题研究的难点:有些具体的基础性问题还没有完全理清,人们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这就不能不从理论到现实的各个层面影响着国学的研究、教育、普及、推广等工作向着更高的境界和更大的空间展开。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教科书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国学教育的加强和推广,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和较大的空间。养性、养正、养志、养德,为开展国学教育活动找到了历史根源和教育学根据。 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选择国学教育这一重点课题,作为我校深化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制高点,习其文,即养其性,闻其道,自省顿悟。课题名称3养成教育与和谐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和谐班集体文化建设内涵的研究 2、养成教育特点及其规律的研究;3、养成教育的操作与和谐班集体文化建设形成规律的研究。课题研究的目标:1、要揭示养成教育与和谐班集体文化的关系形成的规律;2、要提升参与实验的广大教师的“养成教育观”和“和谐班集体文化建设意识”,提高“和谐班集体生活质量”;3、要使参与实验的班集体和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养成教育水平有所提高。总结和积累养成教育与班集体文化建设的典型经验,培养在全县有一定影响的养成教育和和谐班集体文化建设骨干。课题研究的重点:一是研究养成教育与和谐班集体文化关系的内涵、功能、特点及形成规律;二是养成教育与和谐班集体文化的育人功能的体现的研究;课题研究的难点:当前课改与应试教育的冲突,难免影响考试成绩;参与研究人员参差不齐,专业素养不高;研究经费的紧缺。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谐班集体文化是指师生在班集体学习、生活、教育、管理的互动中所形成的为师生认同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行为方式。班集体文化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养成教育与和谐班集体文化建设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养成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优化班集体文化,是建设班集体文化的主要手段之一;养成教育的开展体现着班集体文化的内容和发展方向;师生、生生在班集体文化建设中在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借助模仿、暗示、从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