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要籍导读课程要点辅导.doc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化要籍导读课程要点辅导.doc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化要籍导读课程要点辅导.doc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化要籍导读课程要点辅导.doc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化要籍导读课程要点辅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文化要籍导读课程要点辅导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是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它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文学史的基础上,引导有兴趣学生的学生在古代文学领域进一步开拓视野,培养研究兴趣和研究能力的提高课程。本课程的内容重点不在于文学作品原作家及其作品本身,而在于后代学者对这些作家和作品的传疏、笺注、评注等研究成果。这里所谓“古代文学要籍”指的是清以前(包括清代)的古代学者所作的有关文学的经、史、子、诗文总集、别集的传疏、笺注。它们是我国古代文学文本阐释的特有方式和文学传承的重要通道,因之通过对这些文学要籍的导读,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国古代文学遗产,并进入到古代文学的学术研究行列中来。二、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本课程涉及的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共有二十四种,重点掌握的内容为绪论、朱熹诗集传、杜预春秋经传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王先谦汉书补注、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仇兆鳌杜诗详注等章,一般掌握的为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论语集注、郭茂倩乐府诗集、文选及李善注、陶澍靖节先生集注等章,其他章节可自行阅读学习。绪论 略论文学要籍注释的特色及其学术意义本章要点:1掌握古籍注释的起源、发展、演变的概况,以及各个时期古籍注释的特点。2掌握注疏、补助、集注、评注、校注等古籍注释的主要体式及其特征。3理解古籍旧注的学术价值。第一节 古籍注释的演进一、“述而不作”的学术传统与古籍注释的产生论语述而第七:“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二、古籍注释的历史演进中国古籍的注释始自西汉对经书的注释;东汉时的注释扩展到经书以外的史书、子书及文集;晋时期产生了义疏体;隋唐时产生了五经正义及史记“三家注”等主要注本;宋元时注释之学“求新求变”,有所谓“我注六经,六经注我”;清代考据学大兴,出现许多具有集大成意义的古籍注释。第二节 古籍注释的体式古籍的注释体式主要有注疏、补注、集注、评注、校注等注疏 :是经注的一种标准体式,也是古籍注释的一种常见的体式。作为经注,它兴起于唐而完成于宋。正义:注疏体是经注的一种标准体式,也是古籍注释的一种常见的体式。作为经注,它兴起于唐而完成于宋。唐太宗时下诏改称为正义,这以后注疏又称为正义。集注:就是集众家之说而为之注。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集古今有关的注释而加以比较分析。二是在集前人注释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解释。宋代著名学者朱熹所作四部集注体著作为楚辞集注、论语集注孟子集注诗集传。疏不破注:即疏必须维护注的观点,在注的基础上引申发挥,补充资料,以把原文和注释的每一句话解释清楚为目的。疏不破注是十三经注疏的重要特点。补注: 补注可以理解为注疏体之变形,在形式上它也是先录一前人的注释,继之以补注作者对前人注释的补充和发挥。评注 :就是注释之外,再加上不同角度的评论,或艺术风格的分析,或思想观点的解说,或写作技巧的揭示,多用简洁的语言以为论断,少有反复申说者,其中警策之语,常给读者深刻的印象,这是其形式的一个特点。校注:即校勘加注释,所谓校勘,是在阅读和整理古书之前,正本清源的一项工作,即把不同的版本和各种资料汇集在一起,加以对比核查,把古书在传抄刊刻过程中出现的讹误,诸如脱字、讹字、衍文、错简、颠倒、混淆、误解等一一加以订正。校勘:在阅读和整理古书之前,正本清源的一项工作,即把不同的版本和各种资料汇集在一起,加以对比核查,把古书在传抄刊刻过程中出现的讹误,诸如脱字、讹字、衍文、错简、颠倒、混淆、误解等一一加以订正。对校法:著名史学家陈垣在校勘学释例中归纳总结出四种校勘法之一。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读,遇有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本校法 :著名史学家陈垣在校勘学释例中归纳总结出四种校勘法之一。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他校法:著名史学家陈垣在校勘学释例中归纳总结出四种校勘法之一。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理校法::著名史学家陈垣在校勘学释例中归纳总结出四种校勘法之一。遇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之时,以校者的通识进行校勘。五经与十三经:汉代易、诗、书、礼、春秋,此为汉代的五经,礼经指的是仪礼,同时还有周礼、礼记,东汉末也成为“经”。春秋经为鲁国的国史,注解此书的有三部,为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三礼、三传再加易、诗、书,故唐时有“九经”之说。唐时又加孝经、论语、尔雅三部故有“十二经”。宋代,孟子升格为经,故有“十三经”。儒家经典的结集才告终结。四书:指从礼记独立出来的大学、中庸两篇,外加论语、孟子。宋代著名学者朱熹所作四书章句集注后来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第一章 朱熹诗集传本章要点:1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史知识。2了解宋以前诗经传授、注释和研究的概况和主要成果。3掌握朱熹诗集传的主要成就和特点。 第一节 诗经的文学成就诗经的历史地位和影响表现为三个方面,即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歌艺术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传统;诗经确立了中国诗歌抒情言志的传统创作;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歌赋、比、兴的创作方法。第二节 历代诗经研究以及朱熹诗集传两汉时期,经学正式成立。这时,出现了很多讲说诗经的流派比较重要的是鲁人申培、齐人袁固、韩人韩婴的今文经学,毛亨、毛苌属于古文经学,在诗经研究中称之为“四家诗”。本来前三家的解说占据着统治地位。东汉时期,经学大师郑玄为毛诗作注,大大地提高了毛诗的地位。唐代孔颖达等人作五经正义,定毛诗为一尊,毛诗的地位愈加巩固。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称晦翁),别称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尤溪县)。14岁时父病逝,寄居崇安五夫。19岁时,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他一生为官九年,先后担任同安县主簿、知江西南康军、湖南潭州知州、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焕章阁待制、侍讲(皇帝的老师和顾问)、知福建漳州等职。庆元六年(1200年)十一月初九,逝世于考亭,归葬于建阳唐石里(今黄坑镇)大林谷。 他一生刚正不阿,无意仕途。平生致力于著书立说、创办书院、讲学传道,是我国继孔孟之后的一代宗师。如果说孔子是中国早期儒学的权威代表者的话,那么朱熹则是中国后期儒学的集大成者。他著的书被元、明、清三朝代定为开科取士的必读之收;他的哲学观点影响我国封建社会末期长达600多年时间;迄今仍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发展起到承先启后和无可替代的作用。南宋儒家学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哲学家、经学家之一,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南宋“闽学”的创始人。朱熹于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历任泉州同安县主簿,知南康军、提举渐东茶盐公事、知漳州、知潭州、焕章阁待制兼侍讲等职。平生不喜为官,“仕于外者仅九考(共九年),立于朝者四十日”(宋无学案元晦学案上),一生主要的时间(约四十年)在福建讲学。晚年卷入当时进行的政治斗争,被夺职罢祠,其学被定为“伪学”,其人也被定为“伪学首魁”,直到去世之时“罪名”尚未解除。但朱熹死后不久,“党禁”解弛,朱熹的地位开始日渐上升,最终成为配享孔庙的“孔门十哲“之一,而其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还远播海外,如李朝时期的朝鲜、德川时代的日本,“朱子学”在政治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在经学方面,朱熹有许多著作,如:易有周易本义、易启蒙学、蓍卦考误、易传、古易音训、损益象说、易答问、朱文公易说等;书有书古经、书传辑说、书说、文公书说、书经问答等;礼有仪礼经传通解、仪礼经传图解、朱子井田谱、礼记辩、仪礼经传通解续、朱子礼纂等;孝经有孝经刊误、孝经存异;四书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论孟精义、中庸辑略、大学集传、大学详说、大学启蒙、论语要义(两种)、论语训蒙口义、论语详说、孟子集解、孟子问辨、四书音训等。以上还是不完整的统计,但仅从以上这个书目就足以说明朱熹在经学上的成就。在这些著作中,影响最巨的无疑当推四书集注。自元朝中期后,此书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解释,一直到清末废除科举为止。朱熹于四书几乎用了他毕生的精力,他早年着力于论语、孟子,晚年尤工于大学、中庸,辨析毫厘,远在易本义和诗集传(这两书了为明清科举功令)之上。至于对大学分经传、补“格致”,那是出于其经学中的“宋学”之主观立场,此点虽有论辩之余地,却也属可以理解的举措。朱熹治经,既重汉唐注疏,又不一味推尊,其方法如其在论语训蒙口义中所说的:“本之注疏以通训诂,参之释文以正其音读,然后会之于诸老先生之说,以发其精微。”自义理之学兴,学者多以为得孔孟不传之统,对汉儒经注颇为鄙薄,朱熹认为这是不恰当的。所以,他努力把训诂与义理结合起来,这是朱熹对经学的一大贡献。正如钱穆指出的:“朱子于经学,虽主以汉唐古注疏为主,亦采北宋诸儒,又采及理学家言,并又采及南宋与朱子同时之人。其意实欲融贯古今,汇纳群流,采撷英华,酿制新实。此其气魄之伟大,局度之宽宏,在儒学传统中,惟郑玄堪在伯仲之列。惟两人时代不同,朱子又后郑玄一午年,学术思想之递衍,积愈厚而变益新。朱子不仅欲创造出一番新经学,实欲发展出一番新理学。经学与理学相结合,又增之以百家文史之学。”(朱子新学案)第三节 朱熹诗集传的成就一、诗集传高度重视诗经的文本朱熹诗集传之所以能够突破汉唐诗学,批评汉儒的牵强附会,根本原因就在于他高度重视诗经的文本,以涵咏文本为根基,处处依照文本立说。二、诗集传对六义做出了新的解释朱熹在诗集传分别解释风、雅、颂说:“国风,诸候所封之域,而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颂者,宗庙之乐歌”。朱熹在诗集传分别解释赋、比、兴说:“赋者,敷陈器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诗集传对六义的解释,对汉儒言不离政教善恶、见美见恶是一个根本性突破。三、诗集传凸显了诗经的抒情特性从孔子到汉儒,说诗经者大都比附儒家道德说教的老路,诗经的很多篇章都变成干巴巴的道德训戒,朱熹诗集传肯定“诗本性情”,倡言“天地无终穷,人情安得有异”。四、诗集传启发、引导读者自主决择、独立批评的精神。朱熹诗集传要读者心中不要存汉唐先儒的旧说,通过自己独立的熟读涵咏诗经文本,推求诗经本义。第三章 杜预春秋左传集解第一节春秋与左传春秋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又是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编年史,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从多方面创立的史学传统,对司马迁及以后的历代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春秋记载自鲁隐公元年至哀公十四年(公元前722481年)共242年史事,大约有一万六千字。内容主要是各诸侯国间聘问、会盟、战争等政治事件,也有关于自然现象如日食、水旱等的记录。其记事的特点是十分简略,最少者一条仅一字,如“雨”,“螟”;也有二三字的,一般不过十字左右。虽然记载得很简单,但它对史学的发展却影响至巨,历代对它评论研究的著作多达数百种。褒奖的人对它推崇备至;批评的人如宋王安石直斥它是“断烂朝报”。从汉代以来,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春秋是孔子依据鲁史修成的。孟子则认为,孔子这样做是针砭世事以垂法后人,虽无天子之位,而行“天子之事”,并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司马迁十分尊敬、理解孔子,称“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并且本人以“继春秋”自任(史记太史公自序)。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称扬孔子“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所谓笔削,是指孔子不单纯记载史事,它的遣词用字体现出一套褒贬书法。这就是春秋的“微言大义”,借此以表达孔子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见解,寄托他的社会理想。后人称为“以绳当世”,“立天下仪法”,“为后王制法”。春秋时期周王室式微,其地位降到等于一个小国,只好依附于强大的诸侯。由于春秋言辞隐晦,表述过于简约,给后人学习带来诸多不便。为了更好地表现春秋经文的内容大义,很多学者为其著文诠释,以补原书之不足。较著名的有齐人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鲁人穀梁赤的春秋穀梁传、鲁人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合称春秋三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都属今文经,从春秋中搜寻并发挥其“微言大义”时,偏重说理,多穿凿附会之处。春秋左氏传属古文经,偏重于记事,较为翔实。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在两汉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第一个大力推举左传的氏西汉末年的刘歆,但直到东汉末年,古文经学因郑玄等人的努力才战胜今文经学,左传才的影响才胜过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直到西汉初年出现了左传著作公羊传又称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儒家经典之一。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相传其作者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人公羊高。 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子都)一起将春秋公羊传“著于竹帛”。公羊传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唐朝徐彦作公羊传疏、清朝陈立撰公羊义疏。 谷梁传亦称春秋谷梁传、谷梁春秋,为儒家经典之一。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体裁与公羊传相似。其作者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鲁人谷梁赤(赤或作喜、嘉、俶、寘)。起初也为口头传授,至西汉时才成书。晋人范宁撰春秋谷梁传集解,唐朝杨士勋作春秋谷梁传疏,清朝钟文烝所撰谷梁补注为清代学者注解谷梁传的较好注本。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30卷。左传的作者是谁,历来颇有争议。汉代时司马迁、班固皆认为是与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丘明在口授春秋以教弟子时,怕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汉书艺文志),故用事实来补订春秋,作左氏传。清代今文经学家们则认为左传是刘歆托名改编。近人认为根据传文和结束年代等方面分析,左传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国史料编成的,可能并非出于同一作者之手。 左传的体例是编年纪事体,内容大部分是传注史事,叙述春秋经文重要史事的过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悼公四年(前464年),比春秋多出17年。若按叙事时间论,则到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为止,下限比春秋多27年。所记鲁国君主也比春秋多1位,为13位。文字增加更多,共计约18余万字,内容大大丰富了。 左传与春秋相比,传文内容与经文内容并非十分密切配合,或经文有而传文缺,或传文有而经文无。故后人认为左传虽因春秋而作,但在编年体例上比春秋完备,在史料和文字价值上也远远超过春秋,完全可以独立称为史书,所以称其为左氏春秋。 尤其是左传,刘知几在史通中称赞说:“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语言之精要已成为后代楷模。左传文字优美生动,在文学性方面较之春秋有很大增强,从“大事记”式的记录发展为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展示,塑造了丰满的人物形象,堪称为文史并茂的历史、文学名著。司马迁发扬左传的传统,为世人留下了亦史亦文的巨著史记,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体裁、手法均深受左传影响。第二节 左传的早期流传与杜预春秋左传集解春秋、左传行世以来,春秋经传集解第一次为之作注释的解经之作。作者为杜预,魏晋时人,司马懿之婿,位居高官。此公文武全才,号曰“杜武库”、“杜父”,并有“左传癖”,用心著春秋经传集解一书。此书学术价值甚高,历代治春秋之学者,无一敢置杜注于不顾。 春秋经传集解版本纷杂。以近世藏书家所见者,主要有:宋蜀刻大字本,原为陆心源皕宋楼旧物,后卖归日本静嘉堂文库;宋刻巾箱本,原藏潘氏滂喜斋;宋嘉定九年兴国军学刻本,藏日本帝国图书寮;宋藏府刘氏家塾刻本、宋抚州公使库刻递修本、元初相台岳浚荆家刻群经本,后三种均藏国家图书馆(中国版刻图录录有其中两种)。第三节 杜预春秋左传集解特色杜预春秋左传集解为汉代左传学说的继承者和集大成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一、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中,反驳了今文家“左氏不传 ”的攻击,精心为左传解释春秋构筑一个理论体系。春秋本属史书,但公羊传与谷梁传都是从经学的角度看春秋,偏重春秋字句的解释,故多穿凿附会,不重历史事实的传注,因而史料价值远远低于左传。杜预指出,左传也是对春秋的解释,并未偏离春秋“大义”,但左传则是史书记事角度解释春秋。这样就肯定了左传的史学价值。的,但。的内容和特点在今人看来大同小异,二者都重视阐释春秋之“大义”或“宗旨”, 二、杜预的春秋左传集解纯以左传为依据,避免了前代左传学者杂引公羊传与谷梁传所造成的相互抵牾的现象和弊病,使左传学更加纯净。三、杜预的春秋左传集解在体例上也有重大革新。 杜预之前,包括公羊传与谷梁传和左传等,所有的传都是和春秋分开另行的。杜预则把左传附到每一年的春秋文下,都加以注释。这样读者可以把经、传对照来读,非常方便。这一体式,为后来者所效仿。四、杜预的春秋左传集解在字词训诂、文章大义、名物制度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尤其是对地理的考证比较精审,一直为后人所称道。第七章 郭庆藩庄子集释本章要点:1 复习庄子思想和庄子书的有关知识。2了解历代注释研究庄子的概况和主要成果。3掌握郭庆藩庄子集释成就。第一节 庄子的生平和思想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他和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代的人,而较孟子稍晚。他一生视仕途为草芥,除做过看管漆树园的小吏外,不追逐官禄,因而一生穷困潦倒,除讲学、著述之外,有时还靠钓鱼、打草鞋维持生活。住在“穷闾陋巷”,人瘦得“槁项黄馘”。庄子一书,汉代流传的古本,为10余万言,52篇,内篇7,外篇28,杂篇14,解说3。到晋时,经郭象删定并加以注释的33篇,其中内篇7篇(为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外篇15篇,杂篇11篇。这些是不是都是庄子的著作,历来有争论。大多数论者认为,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学派的论文汇编。后人注解庄子很多,通行本有晋郭象注、成玄英南华真经注疏以及陆德明的庄子音义、清王先谦庄子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等。一、 庄子的“天道”思想庄子的“天”,或者“天地之道”,与“自然”同义,与“人”、“伪”相对,在很大方面是针对儒家的礼乐思想而言的。庄子的道是自然之道,人性是人自然之性。“顺其自然”是庄子对人与自然的基本观念。他妻子死的时候,认为妻子的死是安然睡在天地这个大房子里,得到了宁静,他不但没有痛哭流涕,竟“鼓盆而歌”(至乐)。他自己临终前,也反对弟子厚葬,他说,要与天地为棺槨,以日月为连璧,以星辰为珠玑。总之,以万物为赍送。 在秋水篇中,记述了庄子拒绝去楚国做官的事。楚威王派使者北上邀请庄子,答应给庄子高官厚禄。庄子在濮水边上钓鱼,他对使者说:我听说楚国有个神龟,死了3000年了,楚王把它珍藏在庙堂之上。就这个神龟来说,是愿意死后使它的骨甲得到重用,还是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土中爬着呢?我看它是愿意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土中爬行。庄子婉言谢绝邀请,使者只好南归。庄子用久已死去的神龟被供奉比喻官爵受吹捧,在他看来,这不过是虚名而已,他宁可像活龟拖着尾巴在泥里爬。二、 庄子的“无用之用”思想。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牛,囗(“契”字以“系 ”代“大”,音)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 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 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 ,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囗(“瞒”字以“木 ”代“目”,音),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 ,故能若是之寿。”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 楂梨橘柚果囗(上“艹”下“瓜瓜”,音)之属,实熟则剥 ,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 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 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 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匠 石觉而诊其梦。弟子曰:“趣取无用,则为社何邪?”曰:“密!若 无言!彼亦直寄焉!以为不知己者诟厉也。不为社者,且几有翦乎! 且也彼其所保与众异,而以义喻之,不亦远乎!”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三、 庄子的人生理想这就是庄子追求的绝对自由无待、无累、无患的“逍遥”。 “芒然仿惶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彼又恶能愤愤然为世俗之礼,以观众人名耳目哉!”(大宗师)、天道)庄子主要是从个人的无负累的心境状态、或逍遥自在的心情感受的角度来认识和描述自由的。庄子的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具有某种神话的幻想性。庄子中描写的“至人”、“神人”、“圣人”、“真人”等理想人格在饮食起居、行为功能等方面都表现出神异性。例如,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几(逍遥游)这是一个让人类头疼了几千年的问题。庄子有一天睡觉,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双翼飘举,游历花丛,他在花瓣和木叶间大声地笑。醒来之后的庄子如陷浓云:是我作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作梦变成了我?如果是我变成了蝴蝶,为什么我会体会到蝴蝶独有的飞翔之乐?如果蝴蝶作梦变成了庄周,为什么这一切会出现在庄周的记忆里?第二节 郭庆藩庄子集释的成就一、郭庆藩庄子集释的成就,首先在它收录了郭象庄子注、成玄英南华真经注疏以及陆德明的庄子音义等此前庄学研究的成果。郭象庄子注侧重揭示义理,间或训释字词。成玄英南华真经注疏既训释字词、章句,又阐发义理,在义理阐发方面偶尔也有反驳郭注。陆德明的庄子音义侧重训释字词、标注读音以及揭示篇题命名原则。上述三书对庄子研究均有很大贡献。二、郭庆藩庄子集释在继承此前庄学研究的基础上,在训释字词、章句,阐发义理等方面对郭象庄子注、成玄英南华真经注疏以及陆德明的庄子音义又有不少驳正。三、郭庆藩庄子集释在继承此前庄学研究的基础上,在训释字词、章句,阐发义理等方面对郭象庄子注、成玄英南华真经注疏以及陆德明的庄子音义又有不少补足工作。第八章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本章要点:1复习有关司马迁和史记的基本知识。 2掌握史记“三家注”的成就和基本特点。 3掌握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的成就、特点和缺陷。 第一节司马迁与史记司马迁的史学巨著史记,不但在中国史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开创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为我国古代文化建立了不朽的丰碑。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司马迁,字子长,冯翊夏阳人(今陕西韩城县西南),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他父亲司马谈,为汉武帝的太史令。司马谈崇尚道家,曾以黄老学说为主,写成论六家要旨,对儒、墨、名、法、阴阳、道等各家学说,进行过批判和总结。这种家学传统,对司马迁影响很大。这部巨著问世之后,当时人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甚至叫太史公。司马迁史记的伟大历史功绩,在于他开创了一种新的历史学的编纂方法,它就是后世史学家所称誉的“纪传体”。它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5种体例组成。史记全书130篇,由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组成,计526500字。它记载上起黄帝轩辕氏,下迄汉武帝天汉年间,共记述了近3000年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少数民族和外国历史等丰富的内容。可见,它是百科全书式的通史。 司马迁伟大的历史功绩之二,在于他具有进步的历史观。项羽的事迹列入“本纪”,不因项羽失败而抹煞他的历史地位。除此,司马迁还表彰了为国捐躯的刺客,敢于和暴力对抗的侠客。相反,对于汉武帝的封建专制统治,司马迁则予以揭露。揭露汉武帝的残暴虚伪,奢侈纵欲。封禅书所记汉武帝大搞“鬼神之事”,酷吏列传所记酷吏,则绝大部分是汉武帝时的官吏。如司马迁用讽刺的文辞,揭露了武帝的爪牙张汤等酷吏的凶残和奸诈,活龙活现。 史记成书后,由于它“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汉书司马迁传),被指责为对抗汉代正宗思想的异端代表。因此,在两汉时,史记一直被视为离经叛道的“谤书”,不但得不到应有的公正评价,而且当时学者也不敢为之作注释。到南北朝时,由于经学衰微,玄学佛学继起,南朝刘宋的裴骃才开始为史记作集解。隋唐时,又有司马贞为之作索隐,张守节为之作正义。北宋以后,在史记的正文之下,都附有以上三家的注文。自宋以后,研究史记的著述增多了,较有代表性的如清梁玉绳的史记志疑、崔述的史记探源、张森楷的史记新校注、日本学者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以及清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和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的有关部分,都是重要的参考书籍。第二节 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的成就一、史记会注考证是迄今为止资料最丰富的史记注本,是研究史记以及中国古代史方面非承重要的参考书。一般史记版本往往只收录三家注,考证则收录三家注以来有关典籍一百二十多种,为研究史记提供了极其难得的便利。二、史记会注考证发扬了三家注的优点,特别重视历史地理的解释。同时扬弃了三家注以及其他相关著作的不足和毛病,对史记的史实以及史记语词、文字的考辨、校订等方面多有考证。三、史记会注考证富于批评精神,不像三家注一样往往就事论事,多具宏观眼光,善于综合利用中外历代成果,发为议论。四、史记会注考证搜集了史记正义的大量佚文,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五、史记会注考证注意到史记艺术表现方面的一些特点。第九章 王先谦汉书补注本章要点:1、 了解汉书在史书中的重要地位2、 了解汉书补注之前的汉书研究3、 王先谦汉书补注的价值第一节汉书在史书中的重要地位 汉书,又名前汉书,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为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它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世家为传,由纪、表、志、传四个部分组成。自汉书以后,历代仿照它的体例,相继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 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人,出身于豪富兼外戚的家庭。父亲班彪,东汉光武帝时,官至望都长。班彪博学多才,专攻史籍,是著名的儒学大师。他不满意当时许多史记的续作,便“采前史遗事,旁贯异闻”(后汉书班彪传,作后传65篇,以续史记。 班固纂述汉书,始于永平初年,至建初七年(82年)才告完成,历时25年之久。全书记载起自汉高祖刘邦起义反秦,终于新朝王莽败亡,共230年西汉的历史。它包括本纪12篇,表8篇,志10篇,列传70篇,共计100篇。其中,表8篇和天文志没有完成,后来由他的妹妹班昭和扶风人马续相继补撰而成。因此汉书撰成,共经四人之手,即班彪、班固、班昭和马续。 它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世家为传,由纪、表、志、传四个部分组成。自汉书以后,历代仿照它的体例,相继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汉书不称“本纪”,而改称为“纪”(如高帝纪),在史记的基础上,汉书增立惠帝纪,以补史记的缺略;在武帝纪之后,又续写了昭、宣、元、成、哀、平等6篇帝纪。汉书取消了史记中的项羽本纪,将项羽的事迹移入列传,立了陈胜项籍传。而王莽称帝十余年,汉书并未立纪,而将他归入列传,立了王莽传。在表的部分,汉书立了8种表,其中6种王侯表里根据史记有关各表制成的,主要记载汉代的人物事迹。只有古今人表和百官公卿表,是汉书新增设的两种表。古今人表名为“古今”,却只记载古代至楚汉之际的历史人物,共分为九等,后人因此而指责它不合断代之体。八表之中,最受后人推崇的是百官公卿表。此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文字记述秦汉职官设置年代、职权范围、俸禄数量和官职演变等内容;第二部分列出各种职官的表格,记录职官的升降迁免,较完整地介绍汉代的官制情况。在志部分,汉书改史记的“书”为“志”,而又丰富和发展了八书,形成我国史学上的书志体。 汉书多用古字古义,文字艰深难懂,以至班固同时代的人,竟必须为汉书作音义的注解方可读懂。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自东汉至南北朝期间,为汉书作注的大约就有近20家,而其中以注释音义居多。关于汉书的注本,唐以前诸家所注都已失传。现存汉书的注本,是唐代颜师古兼采诸家而成的,属于较完备的注本。另外,清王先谦的汉书补注和近人杨树达的汉书管窥及汉书补注补正,都可以参考阅读。第二节 王先谦汉书补注的学术价值王先谦(18421917)清末学者,实业家。湖南长沙人。字益吾,号葵园。1865年(同治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侍讲,升国子监祭酒,充云南、江西、浙江三省乡试正副考官。1885年督江苏学政。1889年(光绪十五年)回湘,先后主持思贤讲舍、城南书院、岳麓书院。博览群书,致力于汉学、经学诠释,多有成就。曾延揽文人设局刻书,编校刊印古籍和历史文献,汇刻皇清经解续编。著有诗三家义集疏、汉书补注、虚受堂文集、后汉书集解、十朝东华录、荀子集解、庄子集解、续古文辞类纂等多种。一、 王先谦的汉书补注旁征博引,补颜注只不足。汉书补注系集注性质,之所以称“补注”,乃是补颜注之未备。全书引用了从隋萧该到清俞樾等47家著述,对颜注做了大量的补充。二、 王先谦的汉书补注校订讹伪,纠正前说谬误甚多。汉书补注的纠谬,有对汉书本身记载错误的纠正,也有对颜注的辩证,还有对前代或当代汉书研究者的辩驳。三、 王先谦的汉书补注校勘精审。汉书自宋代起不断走翻刻,至清版本有十余种,令一般读者难以为从。王先谦以多种版本进行仔细校勘,为恢复汉书本来面目做出突出贡献。第十一章 文选及李善注本章要点:1了解文选的基本内容和编撰特点。2掌握文选的价值以及有关“选学”的知识。3掌握文选李善注的主要特点。第一节 文选及其编篡者文选又称昭明文选这部总集是梁昭明太子萧统(501-531)在东宫时延集文人们共同编订的。为我国最早的诗文选集,对后代文学颇多影响。魏晋以后,由于文学创作的发展,文人们也开始注意文章总集的编选,这些选家往往通过文体源流和作家作品的论述,通过文章的去取体现他们的文学观点,因此这些总集同样具有文学批评著作的价值。现在已经佚失的西晋挚虞的文章流别集和东晋初李充的翰林论就是魏晋南北朝时代著名的总集。 此书自唐初李善加以注释后,就得到广泛的流传,唐以后的文人们往往把它当作学习文学的教科书。杜甫教育他的儿子要“熟精文选理”(宗武生日),宋人谚语也说:“文选烂,秀才半”(陆游老学庵笔记),可以看出它在后代的广泛影响。后代文人研究文选及李善等人的注释,形成“选学”,也不是偶然的。徐陵在梁朝编成的玉台新咏,是一部现存的较早的诗歌总集。虽然所收的诗只限于“艳歌”,有明显的局限性,但其中保存了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及其他的一些民歌,还是值得我们重视的。萧统(公元501531年),字德施,小字维摩。南朝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其父萧衍在498年任雍州刺史镇守襄阳时已35岁,只生有3个女儿。后纳樊城女子丁令光为第二个夫人,501年9月,生长子萧统。统2岁被立为太子。史书上说他“三岁受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他爱好文学,善诗赋,成为当时博通众学的文学家。由于他的身份地位和待人宽厚的性格,在其身边聚集了许多著名学士,商讨古文,聚书3万多卷,选出上自周代,下迄梁朝各种文体的代表作品,编辑成文选一书,共30卷,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后人又称文选为昭明文选。统年31病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文选成书以后,风行一时。到了唐代,应进仕举者,必须熟读文选。唐代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谚语。唐代著名学者李善,还专门为文选作注,成书60卷。此后,研究文选的学者接连不断,也称选学,一直持续到清代而不衰。第二节 文选的价值一、作为一部诗文总集,文选收录上自先秦下讫齐梁,除无名氏外,共有一百二十三家、七百篇。大体包罗了自先秦以来的重要作品,反映了各种文体发展的轮廓,保存了许多重要的文学史料。二、文选反映出的文学观念对后来产生深刻影响。他在文选序里谈到他选文的标准,认为经史诸子等都以立意纪事为本,不属于词章之作;只有符合“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的标准的文章,才能入选,这也就是说只有善用典故成辞,善用形容比喻,辞采精巧华丽的文章,才合乎他的标准。可见他编文选正是企图用南朝文笔之辨的理论来划分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尽管他立的标准并不符合我们的关于文学的科学概念,但也可以说是一个很有积极意义的尝试 。文选中选录了自先秦到齐梁时期的许多诗文作品,所包括的时代虽然很长,但是由于他选文的标准着重辞采,所以选录的文章仍然是略古详近,很重视南朝作品的 。可见萧统虽然也主张文质并重,但他对文质观念的理解以及对文章的实际看法,和刘勰不满南朝文风浮诡、讹滥的观点是颇有差别的。此外,我们也应该看到,萧统所选的文章如孔安国尚书序、杜预春秋左氏传序及范晔后汉书中的一些序论等,也不尽符合他自订的体例。他分析文体过于繁琐,也有形式主义的倾向。三、文选还为整理文学古籍提供了客观资料。 第三节 文选李善注的主要特点。一、文选李善注的最大特点是征引繁富,届时精审;二、文选李善注征引的材料对我们理解相关作品的时代背景有很大帮助。三、文选李善注体例严谨,严格遵守其“凡例”。第十四章 陶澍靖节先生集注本章要点:1、 掌握陶渊明的生平、诗歌2、 陶澍靖节先生集注的特色第一节 陶渊明的生平、诗歌陶渊明(365?_427)字元亮,名潜,私谥“靖节”,东晋当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陶渊明曾做过祭酒、参军等地方小吏。在41岁时,陶渊明终以“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去官归隐(辞去仅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至死不仕。诗作现存125首,主要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其中成就最高的是田园诗,故有“田园诗人”之称。其诗多描写自然风光,表达对田园的热爱,揭露官场的黑暗。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农村生活情景,词句中多隐寓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肯同流合污的精神,也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 的思想。他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萧统曾说陶诗 “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直”;“文章不群,词采精拔”。第二节 陶澍生平和靖节先生集注的特色陶澍(17781839)清大臣,著名学者和诗人。 湖南安化人。字子霖,又字云汀,号髯樵,桃花渔者。陶必铨子。清嘉庆七年(1802)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博学多通,学问功底深厚,工诗文,善于考论名物,辨析学术每能详其本末,述其利弊。有印心石屋诗文集,奏议,蜀輶日记,陶桓公年谱,陶澍靖节先生集注的特色,靖节年谱考异,陶氏世谱等著作传世。陶澍靖节先生集注的特色:是书在资料收集上用功甚多,搜集了许多资料作为附录,附录之外,在具体每一篇作品的注释中,也是先列各家成说,然后再加上自己的按语,裁夺是非。就整体风格来说,此书要言不烦,简练精致。篇幅不多,而内容丰富。第十七章 王琦注李太白全集本章要点:1、 了解李白的生平及其诗歌2、 历代的李白研究3、 王琦注李太白全集的特色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及其诗歌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李白诗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采。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不满黑暗现实。他的古风59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对唐玄宗后期政治的黑暗腐败,广泛地进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贤能之士没有出路的悲愤心情。言多讽兴,气骨高举。李白固然迫切要求建功立业,为国效劳,但他并不艳羡荣华富贵,而是认为钟鼓馔玉不足贵(将进酒)。在建树功业以后,他要以战国时代高士鲁仲连为榜样,不受爵禄,飘然引退。其思想明显地受到道家特别是庄子的影响。李白的不少诗篇,表现了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这种内容常常结合着对统治者的批判。他的一部分乐府诗,反映妇女的生活及其痛苦,其中着重写思妇忆念征人,还写了商妇、弃妇和宫女的怨情。他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丁都护歌、秋浦歌炉火照天地,分别描绘了农民、船夫、矿工的生活,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关怀。李白一生写下不少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他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等,形象雄伟,气势磅礴,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类诗篇,正象他若干歌咏大鹏鸟的作品那样,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从侧面反映了他追求不平凡事物的渴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