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宋金元).doc_第1页
古代文学史(宋金元).doc_第2页
古代文学史(宋金元).doc_第3页
古代文学史(宋金元).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词,又叫长短句、曲子词、乐府、诗余,产生于隋末唐初2、最早的词集是敦煌曲子词3、花间集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文人词集,由五代时期的赵崇祚编集,他将温庭筠、韦庄等18人的500首作品编辑在一起,因其内容多是表现花间樽前且多为女子的口吻故命名为花间集,温庭筠又被称作“花间鼻祖”,温庭筠与韦庄并称“温韦”。4、温庭筠菩萨蛮“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5、李璟摊破浣溪沙“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6、李煜,南唐后主,代表作虞美人浪淘沙。他的作品有爱国爱民的因素在里面吗?答:没有。他所追忆的主要是他失去的曾拥有的帝王生活。他表达的感情内涵与词的外缘不成正比,是人类共有的感情,因此读来更加亲近,他的词本色自然、感情真挚。7、冯延巳对北宋的影响力 开北宋风气8、晏欧(晏殊、欧阳修)词风的异同:同以小令形式继承晚唐五代词风;异晏殊体现文人雅致的人生思考,欧阳修扩大词的抒情功能,使词更加生活化晏殊词集珠玉词,分析熟读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9、张先,自称“张三影”,“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10、欧阳修词集六一词,六一词话开中国诗话先河,提出“诗穷而后工”的观点。 分析踏莎行(候馆梅残)11、黄庭坚在小山词序中称晏几道“四痴”,晏几道词集为小山词,阅读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12、柳永词集乐章集,是创调最多的词人,以自度词的方式创调。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与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对比分析慢词与小令(1)小令由于篇幅短小只适宜用比兴手法,通过象征性的意象群来烘托传达情思意绪;慢词则可以尽情的铺叙延展,将赋的手法移植于词或层层铺叙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或尽情描绘事情的发生发展的场景和过程以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情感心态的变化(2)别情。欧阳修使用的是意象烘托传情法;柳永则是使用铺叙衍情法,整个送别的场景过程。别前、别时、别后的场景氛围以及人物的动作情态心绪都有细致的描绘和具体的刻画。欧词是借景言情,情由景生。柳词则是即事言情,情由事生,因此抒情中含有叙事性和隐约的情节性。(3)柳永还善于利用叙事和转换来言情,独创了一种结构方式。柳永打破了“过去、现在、将来” 的单线结构方式,创造了“由现在回到过去,由过去回到现在,由现在推及将来,再由将来回到现在”,形成了一种循环往复的多重的时间结构,在空间上也由传统的“人、我”双重结构发展为“我思念对方,又设想对方思念我”的多重空间结构。 柳永对宋词的开拓与贡献:(1)变小令为慢词(大量创调)彻底改变小令作为词坛主流的局面配合这种创调大量使用铺叙手法(2)变文人士大夫闲情逸致为反映下层文人及城市女性的心声(3)变典雅语而为俗语、口语13、王荆公体(即半山七绝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主要用绝句的形式写景抒情呈现出雅丽精绝,脱去流俗的风格,其突出特点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做到了“深婉不迫,舒闲容与”“造语用字,间不容发”。 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14、豪放词派:指我国古代词人的两大流派之一,取材广泛,主要抒写壮志豪情和描绘奇伟的景物,风格豪迈、奔放、沉郁、悲壮。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他的词打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是“艳科”的局面,扩大了词的表现题材提高了词的品味和艺术功能、境界,扩大气势吞吐八方为词坛吹进了一股豪放的雄风到了南宋响应者众多,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又一大词人,辛弃疾回荡着爱国主义的强者,慷慨悲凉,充满豪情,豪放词派一直延续到了晚清。苏词的开拓与贡献:(1)把词上升为一种性情文字“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使词的内容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开拓,态度上,使词作为“谑浪游戏”的轻浮变成了严肃真诚的心灵之语。元好问“苏轼一出,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2)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3)词的语言从纤巧、浓丽的发展为伸缩自如,行云流水(4)词是可以豪放的词境意境阔大、变化丰富,风格波澜、壮阔、慷慨悲凉。阅读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15、阅读秦观鹊桥仙(织云弄巧)踏莎行(雾失楼台)16、周邦彦阅读六丑“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17、“易安体”特色(结合作品阐述):(1)善于选取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2)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精确的表达复杂而微妙的心理和多变的情感流程,以寻常语度入音律,化俗为雅(3)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剧痛,同时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4)在温婉中透出刚健、洒脱,具有淡雅清疏的审美境界阅读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永遇乐(落日熔金)18、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1)英雄形象的自我展示 唐五代以来词中先后出现了三种主要类型的抒情主人公形象a五代时红粉佳人(花间词为代表)b南渡初期苦闷志士(张元干、张孝祥、朱敦儒)到了辛弃疾登上词坛又拓展出了一种气势豪迈的虎啸生风的英雄形象分别是少年英雄、失路英雄、末路英雄(2)苦难忧患与社会的理性批判 南渡以后的词人他们的情感世界已由个体的人生苦闷延伸向民族的社会的忧患意识。辛弃疾并继承发扬了这种创作精神表现出更加深广的社会忧患,对词的心灵世界有了更深更广的拓展。在他的词中往往用理性的精神来反思,探寻民族悲剧的根源,因而他的词作比南渡词人有着更为深刻的强烈的批判性和战斗性(3)对农村田园生活和隠逸情趣的表现19、姜夔词为骚雅词,“骚”来自离骚,“雅”来自诗经;张炎艺术风格“清空”。20、宋末方回提出“宋初三体”:(1)白体 仿白居易,代表词人李昉、徐铉(2)晚唐体 仿贾岛、姚合代表词人“九僧”、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3)昆体又叫西昆体 仿李商隐代表词人杨亿21、梅尧臣的贡献(1)题材的开拓:a关心时政,继承杜甫和白居易,直面人生秉笔直书b走向日常生活(2)艺术上的开拓:追求平淡“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22、宋初古文倡导者柳开提倡学古文要“古其理,高其意”23、江西诗派形成:北宋末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列出了黄庭坚以下25人,由此文坛中出现了 江西诗派这个名称。宋末方回作瀛奎律髓,书中提出“一祖三宗”说,说明江西诗派以杜甫为一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江西诗派特点:重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其中黄庭坚有两个观点“夺胎换骨”“点铁成金”,风格上追求生新瘦硬。评价江西诗派:江西诗派词风的演变也代表着北宋诗风向南宋诗风的演变24、范成大的田园诗:退隐石湖十年四时田园杂兴由60首七言绝句组成,每12首为一组,分别有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几个时节。传统田园诗具有两大特色A田园诗大多数是写士大夫隐逸之情的诗歌,经过王孟等人的继承和发扬山水诗已凝定为宁静、闲逸、古朴,成为了文人精神的最后归宿,除了少数的陶诗之外,田园诗中对田园诗最重要的生活内容农事反而是忽略不顾的,偶尔出现的樵夫、农人也往往被赋予了隐士的性格。B对农村生活中的主人公农民的劳作生活以及种种疾苦,唐代诗人元稹、张籍往往把它写进农家词或田家词却又缺少或没有对农村田园风光的描写,因此在习惯上也被看作是田园诗。范成大创造性的把两个传统合在一起,全面真切的描写农村生活的各种细节,诗歌中主人公也由隐士变为农民,范成大成功的实现了对传统题材的改造使田园诗成为名副其实的反映农村生活之诗,具体的内容和特色包括四个方面:a四时纪实b农家生活的全面体察c士大夫优裕幽闲的静逸的生活d语言自然清新风格温润委婉25、“诚斋体”:南宋诗人杨万里,号诚斋,因其诗自成一格,严羽沧浪诗话把它概括为“诚斋体”,特点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其核心“活”特点a丰富新颖的想象b自然活泼的语言c寓于幽默诙谐的风趣26、话本: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出来的其他故事文本统称为话本27、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徐复祚在曲论中提出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28、元杂剧的发展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即繁荣期是元初至大德年间以大都为中心,以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为代表;后期是元中期至元后期以杭州为中心,以郑光祖为代表29、元杂剧的结构特点:a四折加一楔子组成一本戏b每折由同一宫的曲组成c角色有旦、末、净、杂30、五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四调: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31、元杂剧中四大爱情剧:关汉卿拜月亭、马致远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32、关汉卿历史剧单刀会,爱情剧拜月亭主人公王瑞兰、蒋世隆,喜剧望江亭主人公杨衙内、谭纪儿、白士中,救风尘又名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分为阻嫁、闻变、解救、官制四部分。33、窦娥冤形象分析:(1)是悲剧形象,中国封建社会被压迫妇女的典型(2)性格中既有善良温顺的一面也有倔强反抗的一面,她对生活没有过高的要求,也不超越封建礼教,只是恪守封建纲常,忍受命运加在自己身上的种种磨难,安分守己的奉养自己的婆婆,她的反抗性格在剧情发展中有三次重大戏剧冲突得以表现a在家拒绝张驴儿父子的无理纠缠b在公堂和官府上据理力争,在刑场上指天骂地c变成鬼魂还出来诉冤屈,死后仍不放弃斗争 刑场上三桩誓言也是一种反抗的方式,誓言的实现证明了她的冤屈,使她的故事带有更加强烈的悲剧色彩,窦娥性格不是单纯的,她有从忍受到觉醒令人信服的过程,因此这个悲剧具有激动人心的力量,窦娥的反抗性格更加动人,成为了元杂剧的典型。34、白朴代表作梧桐雨是写李杨题材反思人生变幻无常、朝代沧桑巨变的历史剧,爱情喜剧墙头马上35、马致远被称为“曲状元”36、元杂剧爱情剧的特点:(1)家长们的阻碍。这些剧中家长们总是以门当户对加以阻碍,因此她们有的背信弃义,有的残酷无情,如墙头马上的裴尚书(2)女儿们的大胆。这些剧中的女主人公被禁锢的青春在合适的时机触发下就像决堤的洪水波涛汹涌,看似偶然的机缘唤醒了她们的青春之梦,冲破封建礼教大胆的走向了自己理想的爱情和婚姻(3)书生们的“窘境”与“痴情”。剧中的男主人公都有才,对自己的才华都很自信,但都家道中落,飘零江海,就因他们这个处境,未来的丈母娘和老丈人都看不上他们,但是另一方面,这些书生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志诚种”,一旦陷入爱河,他们都变得傻乎乎,正是他们的这种痴情构成了元杂剧的一大景观。37、元末钟嗣成绿鬼簿戏曲专著记载了元曲作家的生平事迹和作品目录,著录作家152人,作品有400余种,此书最早对元杂剧的创作进行了时间的分期,实际上是从整体对元杂剧的发展演变做了一次系统的考察,书中对每一个作家都写有小传和吊词,对作家的籍贯、生平、著述做了简要的介绍及评价,为元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38、王实甫西厢记故事的沿革演变:源头是元稹会真记。金董解元西厢记储宫调再创作把小说扩成讲唱文学增强情节、改造人物,将其写成一个追求婚姻自由的故事,赋予了它反封建的主题。王实甫吸收借鉴了前代将张生改为痴情种的写法将崔张的故事由一个始乱终弃的悲剧改为了青年男女自主婚姻战胜封建礼教的喜剧,从主题思想到人物性格都有较大的突破成为一种爱情戏的杰作39、长亭送别:这一折艺术魅力在于对送别的细节描写和真实揭示,背景是秋天,事件是送别,时空的交差渲染了送别的氛围。崔莺莺的心灵深处交织着对张生的百般依恋,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无限的悲戚,对老夫人逼张生去追求功名硬拆散鸳鸯的一种深深的怨恨,对身荣弃妻爱情悲剧不尽的忧郁。崔莺莺在送别时依恋、痛苦、怨恨、忧郁都与她美好的爱情理想紧紧联系在一起。她对张生的爱是相互倾慕,中间没有掺杂世俗的利害,她所追求的是天长地久的爱情信仰不是封建传统的家世,总之作者不仅写出了人物心灵中爱情的旋律而且也写出了激荡着极大感情浪潮的人物形象。“长亭送别”的曲文是西厢记中最有代表性的,它既有丽藻又有白描,既有前代诗词的借鉴化用又有对民间口语的吸收和提炼形成了通达流畅与秀丽华美相统一的风格特点。40、散曲:是元代出现的一种新的诗体,是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歌形式,因多用北方的歌曲来演唱所以又被称之为“北曲”“乐府”或“词”。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小令是单支的曲子又被称之为“叶儿”,曲子曲调不同所以字数和句数也就不同;套数又叫散套是由两支以上同一宫调的曲牌的曲子连缀而成,曲牌间的联系有一定顺序,曲词需一韵到底,结尾有煞调(尾声)作为一种起源于民间的音乐文学,散曲具有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抒情直露的特点,成为当时极为流行的雅俗共赏的新诗体41、至今最全的储宫调是董西厢42、储宫调:是主要流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