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印染废水处理方法的改进.doc_第1页
对印染废水处理方法的改进.doc_第2页
对印染废水处理方法的改进.doc_第3页
对印染废水处理方法的改进.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印染废水处理方法的探讨及改进建议宇振涛1 (宇振涛1 山东省昌乐县环境监测站,昌乐262400)摘要纺织印染工业作为中国具有优势的传统支柱行业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日排放印染废水量为3000-4000kt,是各行业中的排污大户之一。加强印染废水的处理可以缓解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的问题,对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印染废水处理工艺中存在的缺点,并提出优化建议。这对于印染废水治理工艺是有益的改进和提高。关键词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建议Study and advice for purification method of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Yu Zhentao(Shandong Province Changle Count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Changle262400)Abstract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 industry as China has the advantage of one of the traditional pillar industries, according to incomplete statistics, China on the amount of wastewater discharge dyeing 3000 4000 kt, the industry is in one of the major sewage. Strengthen dye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can ease the serious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issues,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maintaining ecological balance plays a vital ro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analysis of the waste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in printing and dyeing of the shortcomings and make optimization recommendations. This dye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is effective to improve and enhance.Key words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 Approach; Advice1 引言纺织印染工业作为中国具有优势的传统支柱行业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获得迅猛发展,其用水量和排水量也大幅度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日排放印染废水量为3000-4000kt,是各行业中的排污大户。加强印染废水的处理可以缓解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的问题,对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单国华,贾丽霞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广西轻工业-2007年23卷4期, 48页 2 企业概况我县某印染厂属于棉及化纤印染精加工行业,主要对棉和化学纤维纺织品进行漂白、染色、轧光、起绒、缩水等工序的加工,年生产棉混纺机织物800万米,年消耗原材料:颜料102吨、食盐262吨、苏打364吨、清洗剂36吨,每天排放污水700-800立方米。按照颜料利用率80,清洗剂利用率为5计算,每天排放的污水中含有:颜料68公斤,食盐870公斤,苏打1210公斤,清洗剂114公斤。印染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经生物净化系统净化,再经芦苇湿地进行净化后排入农业用水区水域中。3 对生化处理设备及工艺的分析及优化建议3.1 对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的分析及优化建议污水处理工艺:过滤沉淀碱化生化降解脱色(加氯)-芦苇湿地。印染污水与冲洗污水是分别排放处理的,这在污水处理技术中是非常有效的处理方法。在使用活性染料时,活性染料的水解物不像吸附性染料那样易于处理。也就是说:很难用吸附处理的方法清除污水中的颜色,相反,必须采用氧化剂破坏色基来除掉颜色。只能在中性酸碱度的条件下用氯气脱色:氯气在水中反应生成次氯酸(HOCl)和氯化氢(HCl)。为了优化加氯的效果,必须在碱性污水中加氯气。从而反应出次氯酸钠。这种次氯酸钠(NaOCl)在PH值为9.5-10.5时有着最佳的反应效果。而实际加氯(Cl2)脱色是在净化系统后段在酸碱度为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降解过程中污水的流速太快,加气时的流量也较大。原则上讲,这对于好氧过程是有利的,但不利于沉淀。改进建议:(1)脱色处理前移到污水处理系统的前部,直接在染料池中,在第一次清洗前加氯。(2)印染污水的加氯(包括第一遍清洗水)、脱氯应在印染后直接进行。使用氯气进行脱色时,必须保证印染废水的pH值控制在9.510.5。有效的利用氧化剂和还原反应剂(NaOCl和H2O2)进行加氯和脱氯,并且加氯和脱氯应在密闭的反应池中进行。(3)为了在脱色时最佳的利用氯气,应在密闭的反应罐中加氯,并加强搅拌。(4)为了减少对加氯控制的难度,建议使用NaOCL次氯酸钠漂白液。此处也应使用密闭的反应罐和强力搅拌,保证pH值控制在9.510.5。(5)建议在使用前对次氯酸钠漂白液进行滴定检测。在碱性液体、pH值控制在9.510.5时,可以明显的消除氯气的气味,但是应做到准确的定量和强力的搅拌。需要注意的是应对产生的次氯酸钠的浓度进行检测,在完成脱色后保证次氯酸钠的残留量为零。这样,将可以减少氯的使用量。如果不能掌控反应条件和反应过程时,需用双氧水脱氯,此时的重要条件也是:pH值控制在9.510.5 ;强烈搅拌;密闭的反应罐。(6)降低水流速度,降低加气速度,增加污水在加气池中的停留时间。3.2 对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分析及优化建议由于管理维护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工作,设备得不到及时的保养和维修;操作规程制定的不够合理,污水处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曝气池中的水面没有充分利用起来,由于池子的两侧各有3米左右的坡度,因此整个池子的有效面积不是2800平方米,而是2146平方米;污水处理系统后部的脱色设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建议:(1)定期采取维护保养措施,保障过滤网正常工作。必须保证污水在进入污水处理系统之前经过过滤。(2)在缺乏营养物质的污水处理池中增加非活性印染成分。增强沉淀池的利用,至少在污水入口前完全浮选在左侧的潜水泵应悬挂起来,至池底大约1米左右。自动供水时的水位高度应调整好,保证悬浮池中的污水水位与入口相同。(3)不要使用这种有斜坡的处理池。对曝气的空气压缩机进行供气量调节;减少曝气头堵塞。(4)将脱色设施移到污水处理系统的前部。3.3 对潜流式芦苇生物污水净化系统的分析及优化建议R. Kickuth博士的潜流式湿地的一般要求是:(1)湿地应是斜坡;(2)芦苇根系的生长深度在1米至1.20米;(3)污水应通过整个湿地流淌过去。因此,现有的纯芦苇生物净化系统不是Kickuth教授所述意义上的潜流式芦苇污水净化系统。芦苇作为浅根散生型植物,根系分布一般都在5-20CM之间。由于这些植物的根系分布浅,而且一般原生于土壤环境,适宜配置于表流式人工湿地中。陈长太等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原则 中国给水排水-2003Vol.19此地芦苇根系的深度大多在4厘米至38厘米之间。在这一根系深度中,只能产生好氧区和兼氧区。考虑到冬季芦苇根系活性和反应速率的降低,会导致净化效果的下降。同时,决定湿地处理效率的因素除了系统内污染物降解的反应动力学和湿地内部的水流流态外,还有许多外在的因素如温度、进水负荷、水力停留时间、气候特征等,它们都会对污水净化效果产生影响。由于系统缺氧,不能提供良好的硝化作用环境条件,因而不能产生大量的反硝化作用底物硝酸盐,为反硝化作用打下基础。要使硝化-反硝化途径畅通,提高氮的去除率最重要的是提高湿地系统中的硝化作用强度;污水不是漫流的方式进入芦苇湿地,在过水处存在很大的水流冲击力,芦苇生长不均衡,整个面积的利用率降低。因此建议:(1)引进优良芦苇品种,加大芦苇的种植面积。保障湿地对废水的处理效果。(2)对进入湿地的污水进行曝气,以增加水中的DO;或使污水中的氮素物质在进入人工湿地前作预处理,使之转化成NO3-N。(3)增加湿地植物的密度,或采用间歇进水方法,提高系统中的氧浓度。(4)往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明矾Al2(SO4)3或氯化铁FeCl3会使磷的净化效率显著升高,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