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被误导的10个育儿方式.doc_第1页
最容易被误导的10个育儿方式.doc_第2页
最容易被误导的10个育儿方式.doc_第3页
最容易被误导的10个育儿方式.doc_第4页
最容易被误导的10个育儿方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容易被误导的10个育儿方式2011-10-06 18:00:21来源:亲贝网(QinB) 本文已经帮助 477人从新生儿降生,年轻的爸爸妈妈就注入了全部的爱,恨不得把世界上最好的都给他们的宝宝,但是如果他们爱的方式是错误的,不仅不会给宝宝带来任何的益处,反而会伤害他们最亲爱的宝宝,让我们历数一下,最容易被误导的十个教养方式:误区一、新生儿要绑腿胎儿在子宫里是呈蜷曲状的,双腿出生时略呈“O”是正常的,而长大后“罗圈腿”的形成是因为缺钙或者错误的行为姿势所造成的,与是否绑腿无关。在新生儿出生后,他们需要挥动小手、小脚来认知自己的身体,而随着身体发育及钙质的吸收,他们的腿会自然长直的。新生儿绑腿是非常错误的做法,既妨碍婴儿的运动,也可能导致体温升高,甚至髋关节脱位等情况。所以要给小婴儿穿宽松的衣物,尽可能给他更多运动的空间。而且还要多俯卧,让孩子有更多的运动机会。误区二、新生儿要睡平头才好看所有新生儿的后脑勺都是圆型的,有些老人说睡成平的才好看,但国际脑科学家认为,强行将孩子的头骨由圆型睡成平头,会改变大脑内部的空间,对大脑发育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切忌不可给新生儿刻意睡平头。6个月内的宝宝鼓励仰睡,但是要在有监护人的情况下定时左右轮换,6个月后的宝宝如果喜欢白天俯卧睡眠也是可以的。暂且不说平头是否美观,就单论美观和脑发育之间做选择的话,相信家长一定会自有明鉴。误区三、婴儿早走聪明,所以应该早牵手走路或者用学步车有些老人认为孩子走得早说明聪明,其实目前没有此类的研究支持这一说法,但是却有研究证明,没有经过爬行阶段的孩子大运动能力、协调性、空间感、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婴儿从匍匐爬行到手膝爬行,由扶物行走再到独立行走。期间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但是宝宝却经历了从全身着地再到直立行走的飞跃,无论从肢体的支配能力再到平衡能力都有非常惊人的变化,所以这一阶段切不可错过,更不能让宝宝过早的用学步车或者牵手走路。误区四、跟大人同睡更好中国家庭普遍会从一出生就把宝宝放在大人床上同睡,主要是觉得照顾方便、避免踢被子、培养亲情。但是却不清楚这种做会有很多负面影响:1、大人身上会携带细菌,可能大人不会感染,但是孩子免疫力低,很容易感染;2、晚上宝宝一醒家长就抱,孩子很难学会自己入睡,结果是孩子大人都睡不好;3、宝宝出生就跟大人睡,但是大了要分床时,孩子心理很难接受,会有恐惧感;4、跟大人同床的宝宝依赖心理更强,独立性更差。良好的睡眠习惯应该是:从出生就应该独睡(如果不能单独一个房间至少单独睡小床,并与父母大床保持距离);误区五、宝宝睡眠习惯无所谓,时间够长就行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早睡、晚睡没关系,时间够长就行。但研究证明,每天晚上十点到凌晨两点是宝宝分泌生长激素最重要的阶段,这四个小时分泌的激素是全天分泌总量的3/4,关乎孩子的身体、大脑及免疫系统的发育,而生长激素要进入到深度睡眠才能分泌,所以宝宝最好9点入睡。如果已经养成晚睡晚起的习惯,则从每天早上早叫醒15分钟开始,慢慢改变宝宝的时差。误区六、睡眠重要,想尽办法弄睡着,又抱又摇,可以让孩子睡眠更好很多家长知道宝宝睡眠很重要,所以每天定时定点就开始哄睡,先是喂奶、然后是抱着溜达、然后拼命摇晃,总是所有办法都用尽了宝宝总算是睡着了,但大人也快累虚脱了,而半夜宝宝再醒来,所有的工作还要从头来过,大人受罪孩子哭累。其实不是我们的宝宝睡觉难,而是首先要保证白天充分的运动(这一点及其重要),白天不要过度睡眠,尤其午觉不能太晚;其次,不要把睡觉和吃奶、摇晃、走路变成睡觉所必需的刺激,否则宝宝会把这些辅助手段变成睡觉的条件反射,即没有这些动作他们不能睡觉,所以半夜醒来就全套重来。而正确哄睡方式应该是:1、 8点洗澡、抚触、喝奶、喝点水漱漱口;2、 8点半让宝宝躺在自己的小床上,爸妈陪在旁边,尽量不进行身体接触,听音乐、讲故事;3、 半夜宝宝醒来,开始翻腾或者哼唧时,爸妈检查宝宝是否需要小便并且解决后,将其放回原处,让他再自行入睡。如果宝宝已经养成了不好的睡眠习惯,爸妈要适当的过渡一段时间。如果采取太过强硬的方式,宝宝可能很难立刻改善。但记住:长痛不如短痛,所以还是积极的改善睡眠方式是最重要的,不要为了姑息一个晚上,而每天重复痛苦的催眠过程。误区七、婴儿吃手啃玩具一定要制止新生儿出生时不知道自己有手有脚,需要通过感觉去学习,而婴儿的口腔是非常敏感的,口和手之间还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婴儿吃手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在1岁半之前吃手都是被鼓励的,不能用打骂、涂黄连等等手段阻止,否则将来孩子会在不该吃手的时候执著的吃手,而且成为心理依恋。所以应该把婴儿的手及玩具洗干净,让他们尽情的啃。误区八、只有新生儿需要抚触新生儿对自己的身体和外部世界几乎一无所知,他们需要我们对他们皮肤的触摸去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并且要轻轻的摸、捏、揉、拍等等,使用多种手法和力度,让宝宝能够从自己的皮肤、肌肉、韧带都收到各种不同的信息。而抚触是非常好的情感交流手段,经常被抚触的宝宝更有安全感、更愉悦,所以如果可以,爸爸妈妈应该尽可能的延长抚触时间,至少到6岁。误区九、婴儿喜欢用左手要改正婴儿在2岁半以前主要发育右侧大脑,所以很多婴儿喜欢用左手,家长误以为自己的孩子是左撇子,就强行要求孩子使用右手,这会导致婴幼儿的大脑发育混乱,而孩子形成左右利手基本要到上学以后才会定型,所以不要认为干预孩子使用哪只手。而如果人为干预有可能导致大脑功能混淆,形成口吃。而左利手的人在生活学习中,除了写中文字不太方便之外,不仅不会有任何不便,而右脑发达的人,在想象力和创造力上也可能会发展得更好。所以千万不要矫正孩子使用哪只手(除写字应该使用右手)。注释:利手(handedness),一个人日常生活中做技巧性活动时习惯使用的那只手。习惯于用右手称为右利手,习惯于用左手称为左利手。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对18593人的调查结果表明,右利者占91.51%,混合利者为8.26%,左利者仅为0.23% 。低于西方国家的平均最低左利手比例。误区十、 早教是教孩子的,一周一节课的早教没用婴幼儿认知自我、认知世界、学习各种技能,都是需要大量重复的,每个动作、每个词汇、每个新事物都需要300次的重复才能完全掌握。所以,一周一个小时的早教课程对孩子直接的作用的确不大,因为基本是学习能力更强的成人,学习一个新单词后7天不碰,也会忘得干干净净的。因此得出一个结论-一周一次的早教主要对象并不是孩子,而是他们的父母。老师在课程中虽然带动孩子和家长一起活动,但是直接作用于孩子身上的效果毕竟短暂,而老师讲解的安全、科学的游戏方法及其重要的作用,恰恰是传达给家长的,家长充分掌握后,回家每天给孩子做重复性的训练,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家长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摇晃婴儿让孩子智力低2011-11-04 12:50:07来源:亲贝网 Q 本文已经帮助 153人很多家庭会把小宝宝放在怀里左右摇晃、摇篮里摇动,或者上抛起来逗宝宝。其实这种做法极易导致孩子智力低下。小刘最近喜得贵子,他平时工作较忙,就请了一个全天候的保姆,专门照顾月子里的妻子和儿子。 保姆李阿姨,干活很麻利,而且很疼爱小宝宝。只要一有空,就把孩子抱怀里,孩子只要一哭,李阿姨就会抱着他在怀里左右摇晃或者放摇篮里摇动,直到孩子不再哭闹,效果确实不错。有时候,为了逗小宝宝高兴,李阿姨还把他高高托起“扔高高”,逗得孩子笑个不停。可他们不知道,这样经常性的摇晃和身体起落,容易使小宝宝得婴儿震荡综合征。果然,时间长了,小刘发现原先活泼可爱的宝宝变得似乎比同龄小孩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到医院检查,医生告知这些都是摇晃震荡过度导致的,而且孩子智能已经有些低下。研究表明,婴儿的年龄越小,脑部越容易受到震荡的损伤。主要表现为失明、瘫痪、反应迟钝、神志恍惚、惊厥等,长大以后导致智力低下,发育迟缓。早在1940年,美国一家儿童医院的医生便发现摇晃对婴幼儿的危害,提出了婴儿震荡综合征的概念。婴儿的各种器官较稚嫩,发育不完善,因此摇晃婴儿,大脑会随着摇晃的惯性作用于坚硬的颅骨内板反复碰撞而引起脑震荡、脑水肿,或造成大脑毛细血管破裂,或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充血甚至视网膜分裂,由此而造成不测之虞。因此,家长或者旁人千万不要经常及过度摇晃或者上 抛婴儿,摇篮也尽量少用。童车也不宜多用,特别是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更不宜使用童车,以免颠簸而有损婴儿健康。如果孩子脑部已经造成伤害,出现了记忆力、注意力缺失以及智力低下等症状,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从而最大程度地挽救孩子。目前这方面的病症主要以药物为主,在这里提醒家长,给孩子选择药品的时候也一定要遵照医生的叮嘱,不要自己想当然地给孩子胡乱用药。每一个家长都应该负责任地为孩子撑起这把保护伞,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婴儿急救措施爸妈不可不知2011-11-04 07:27:39来源:亲贝网(QinB) 本文已经帮助 27人看到宝宝出生的那一刻,心中的感动和喜悦真是难以言喻;但随之而来的育儿琐事,却常令新手爸妈感到手忙脚乱!没关系!本文邀请专业护理长为您示范正确的育婴动作,还有小儿科医生为您解答常见的新生儿疑问;更重要的是,当宝宝不慎发生意外时,为了争取急救黄金时间,您也需要学会最新的婴儿急救措施!婴儿急救篇爸妈不可不知!A.异物梗塞处理(婴儿哈姆立克急救法)1、先将宝宝口中异物去除。2、将宝宝翻身为“头低脚高”的姿势,一手扶住宝宝脖子,放在大腿或前臂上,另一手用手掌根部,由上往下拍打宝宝的两个肩胛骨之间,连拍五下。3、然后将宝宝翻回正面,两个指头并起,在宝宝乳头联机处的“下方”连压五下。4、重复步骤2和3,直到宝宝将异物吐出。若宝宝情况变差、失去意识时,就须开始做CPR急救,并打119求救。B.婴儿急救CPR医生表示,过去行之已久的急救教学口号是“叫叫ABC”,但因为国内外研究调查发现,几乎只有一成民众敢做口对口人工呼吸,以至于在迟疑是否为患者做人工呼吸的同时,也延误了下一个急救步骤为患者压胸的黄金时间;因此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公布最新的CPR(心肺复苏术)步骤为CAB,将Compressions(压胸)移到最前面,除了出生一个月内的新生儿不适用之外,其他婴幼儿与成人急救都改采CAB步骤。刘医生表示,最近的趋势是简化CPR的内容,让儿童与成人的急救差不多,这样才能让民众不害怕CPR,也不会因为记太多而搞混。注:新生儿(指出生一个月内的宝宝)需要更精确仔细的急救方法,才不会伤及宝宝脆弱的身体;通常会需要做CPR的新生儿多半是早产儿或有其他先天异常(例如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这样的宝宝在出生后一个月内几乎不太能出院,且出院前家长都必须通过医护人员的急救测验才能将宝宝带回家。因此,本文中所说明的婴儿急救CPR是适用在一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当然,若是出生一个月内的一般宝宝需要急救时,为了争取黄金时间,在救护车到达前家长还是可以使用本文的CPR做法先为宝宝急救。【二人组急救做法】当家里有两个人时,可以按下述步骤搭配合作。叫:先拍宝宝肩膀,叫宝宝名字,确认宝宝是否有意识;若无意识,便继续进行下一急救步骤。叫:一人先去打119,留下一人开始做压胸。压胸:在宝宝乳头联机处的“下方”,用双手大拇指连压30下,速度约为每分钟100下,也就是比秒针速度快一点;压的深度大约是4公分,约为宝宝身体厚度的1/3。要注意的是,每一下都需回弹至原高度后才继续压。畅通呼吸道:压胸30下后,另一人(打完119回来)接着把宝宝的头后仰,也就是“压额抬下巴”,让宝宝呼吸通畅。若这样做之后宝宝仍无法自行呼吸时,就继续做下一步骤(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大人的口同时盖住宝宝的口鼻,吹2口气。注意,吹气时需同时观察宝宝的胸部是否有起伏;若无,表示呼吸道未畅通,需要重新畅通呼吸道并再吹一次。吹足2口气后,若宝宝仍无呼吸或是不会动,就继续重复C、B,也就是压胸30下、吹2口气,直到宝宝有反应(有呼吸或是会动)为止。压胸和吹气不可同时进行。勿放在太软的床上进行急救,否则压胸的力道会不足,效果不彰。若不太会吹气,就一直压胸,直到救护车抵达。【一人组急救做法】当家里只有一个人时,需稍微调整一些步骤。1、先拍宝宝肩膀,叫宝宝名字,确认宝宝是否有意识;若无意识,便继续进行下一急救步骤。2、两指并起,在宝宝乳头联机处的“下方”开始压胸30下。3、压胸后,另一手将宝宝的头部后仰,开始吹气,一边吹一边观察宝宝的胸部是否有起伏。吹足2口气后,若宝宝仍无呼吸或是不会动,就继续重复压胸、吹气的循环。当只有一人时,为了争取黄金急救时间,须待重复做“压胸30下吹2口气”5次之后(或做2分钟之后),才去打120喔!送医急救注意事项家长在打120急救电话时,要注意:1、勿多言,直接说重点,例如:宝宝没呼吸了、宝宝没心跳了。不要讲一堆前因后果,以免耽误急救时间。2、务必说清楚地址,及最快到达的走法。3、在救护车到达之前,要继续帮宝宝急救。文/母婴健康哄宝宝睡觉新妈咪5禁忌2011-10-31 13:52:00来源:亲贝网 本文已经帮助 207人会唱摇蓝曲吗?会哄宝宝睡觉吗?哄睡的禁忌你知道多少?这可都是做妈妈的必修课,真正了解了,远离禁忌,才能保证宝宝快快入睡!摇晃哄睡遇到宝宝哭闹不安,有些妈妈会试图摇晃宝宝,让他尽快睡着,但却没有想到,宝宝越哭越凶,甚至会出现危险危险早知道:大脑损伤。宝宝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全,不断的摇晃导致大脑与烦骨相撞,会引起脑霧荡,甚至闹内出血等症状。眼睛损伤。在摇晃的过程中,眼睛视网膜会受到影响,甚至导致失明的严重后果。智力障碍。因为大脑的损伤,对宝宝的智力也有很大的影晌,可能导致智力低下。搂抱哄睡有些小妈会认为,搂着睡觉,会让宝宝有十足的安全感,睡得更香,但事实恰恰相反危险早知道:缺少空气。搂睡过程中,一般是面对面的姿势,会因为空间过小,很难呼吸到更多新鲜空气,对宝宝的身体健康不利。吃奶习惯。我们提倡定吋喂养,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