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湖旅游资源分析.doc_第1页
松花湖旅游资源分析.doc_第2页
松花湖旅游资源分析.doc_第3页
松花湖旅游资源分析.doc_第4页
松花湖旅游资源分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松花湖旅游资源分析孙冬培(长春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长春市 132024)摘要:本文针对松花湖旅游资源做了整体分析,客观评价了资源的劣势,以及整体规划混乱等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整合了目前松花湖现有的自然资源及可待开发的旅游资源,对目前松花湖区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及制约松花湖风景旅游区未来发展的污染问题,做了调查和分析。关键词:旅游资源,湖区规划,松花湖。引言松花湖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之一,位于吉林省吉林市东南24公里的第二松花江上游,是1937年拦截松花江水,建设丰满水电站形成的大型人工湖泊。水域面积为480平方公里,森林面积达264万公顷。松花湖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既有独具特色的林产品、土特产品、水产品、野生动物资源,还有旅游价值很高的自然景观:有形似五虎卧水的五虎岛,奇峰耸立的美人松岩及金龟岛、骆驼峰、将军沟、卧龙潭风景区及三台映日、鳌花台等18个风景点。一、松花湖自然状况松花湖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地的西侧,东经1264112718,北纬42584348。地处松花江上游,距吉林市市区东南17公里。气候由谷地气候、森林气候、湖泊气候复合而成,具有立体特征。最高气温在7月,平均22,最低气温在1月,平均-18.8.夏季雨量充沛,冬季寒冷多雪。1.松花湖水文状况。松花湖水域最大回水面积480平方公里,最大长度180公里,蓄水量为108亿立方米。从丰满大坝溯水而上,碧波万顷的松花湖,清澈明净,周围环保的群山倒映水中,山光水影。狭长多弯的湖面,优良的水质,为渔业生产及多种经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里出产鲢、鳊、鲫花、鳌花等60多种鱼类,又是吉林省重要渔场之一。2.茂密的植被覆盖。以森林为主体的植物生态系统,不仅保护了湖区的自然环境,同时也促进了湖区的经济发展。松花区属于满洲(长白)植物区系的天然次生林,从乔木、灌木到水生、湿生、地被植物,数百余种。天然林相中,有蒙古栎林、白桦林、黑化林、山杨林、辽东栎林、红松、白松针阔混交林、胡桃楸林,还有近40年来营造的人工落叶松纯林。花灌木中有山杜鹃、野玫瑰、忍冬类、珍珠梅、山梅花等,还有厥本类的软枣猕猴桃、山葡萄、五味子等百余种野生植物,都有较高的观赏及药用、经济价值。3.变幻的气象。日影、月色、云霞、雾凇等构成了丰富多变的气象景观。松花湖位于东部季风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二、 松花湖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1.保护和开发没有统一起来由于考虑到松花湖的主要功能是水源地,所以,吉林市把松花湖的保护放在第一位,在保护的前提下,没有积极对松花湖的旅游产业进行开发,反而循序渐进地进行合理开发建设,导致松花湖风景区开发建设与快速发展的旅游业相比,显得滞后一些。2.景区规划相对滞后,资金投入明显不足由于多种原因,总体规划没有及时调整,详细规划没有及时跟进,规划相对滞后,制约了松花湖风景区的快速发展。同时,由于投入严重不足,多年来松花湖景区没有建设更多的人文景观,造成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3.景区没有形成统一管理,管理体制松散松花湖风景区区域范围广,管理部门多,没有实施全封闭统一管理,是阻碍松花湖风景区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特别是2001年撤销吉林松花湖风景旅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只保留吉林松花湖风景区管理局牌子,和市旅游局合署办公后,松花湖风景名胜区内的港航、水利、环保、工商、规划等部门的管理职能划回原来相关市直部门,吉林市旅游局(吉林松花湖风景管理局)对松花湖的管理职能更加弱化,使松花湖各项管理工作处于授权和执法之间的矛盾和扯皮状态,形成多头管理的局面。4. 水土流失松花湖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896K,分布在152条直接入湖的河流,其中严重水土流失的河流64条,中度水土流失的河流41条,轻度水土流失的河流40条。每年进入湖区的泥沙总量约 760t,这样长期下去必然导致由于植物营养物的富集、泥沙的沉积而缩短湖泊的使用寿命。5.水域污染据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松花湖水质目前尚处于中营养状态,但部分段面已呈富营养状态,将导致整个水体显现富营养化趋势。主要表现在:松花湖上游的辉发河、拉法河等水质污染严重,水质已经严重超标,排入松花湖后导致了松花湖水体污染的加重。松花湖下游由于餐饮业、服务业、疗养院、度假村的过多过滥,使大量污水排入湖中,同时湖上机动船废油的污染也呈加重趋势。做为水质污染的生物指标蓝藻,近年来在松花湖下游区域占据了主导地位,并有向中上游蔓延的趋势。蓝藻的大量出现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产生的毒素会直接危害水生生物,从而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降低水质的利用价值。6渔业资源衰退历史上,松花湖是我国北方地区著名的渔业资源基地,以盛产“三花一岛”(鳜鱼,俗称鳌花;长春鳊,俗称边花;花鮕,俗称季花;翘嘴红鲌,俗称岛子)而闻名。松花湖原有鱼类72种,近年调查仅存鱼类30余种。如今不但“三花一岛”濒临绝迹,其它鱼类的产量也日渐减少。造成松花湖渔业资源严重匮乏的主要因素是:捕捞强度过大。松花湖按渔业功能划分,应该属于鱼类的养殖水域,而现在却被当成了捕捞水域。据有关数据表明,松花湖从事渔业捕捞的人数逐年增加,捕捞船只从1990年的 61只增加2002年的242只。捕捞网具使用了如同纱窗般的密眼拉网,更为严重的是在禁渔期酷捕,无捕捞证从事捕捞的现象时有发生。拦网养鱼问题突出。松花湖自1981年开始拦网养鱼,到2002年该湖已经有102处湖汊实行了拦网养鱼。拦网养鱼使部分鱼类的洄游通道受阻,直接影响了鱼类的增殖。人工投放与增殖工作滞后,水域处于半荒芜状态。19671969年通过3年封湖,采取了人工投放鱼种,增养殖结合,使渔业资源在1972年得以恢复。当时市财政每年拨款近百万元用来扶持松花湖沿岸的3个国营渔场,每年向松花湖投入8千余万尾的优质苗种。而今,市财政每年为松花湖用于增殖放流的投入仅20万元,加上收取的资源增殖费42万元,共有42 万元,实际用到为松花湖鱼类增殖的资金不足一半,鱼种的投放量仅在千万尾左右,严重制约了鱼类增殖资源的形成和发展。三、 松花湖旅游发展规划 松花湖风景区由九个景区、三个旅游村镇、三个休养区组成。九个景区即:青山子、双峰岭、骆驼峰、五虎岛、卧龙潭、凤舞池、石龙壁、海浪山、北天门;三个旅游村镇为丰满、海浪山和旺起;三个休养区分别是松光、湖光、旺起。整个风景区设四个出入口即:丰满、大石头河子、南台子、新华。1.组织净化旅游路线 风景区主入口为丰满旅游村镇,进入湖区首先到达松光、湖光休养区,这里设有停车场、服务设施、旅游码头等,是风景区旅游的起点。紧接着就是骆驼峰野生动物放养区和双峰岭植物园,在这里游人可观赏到大自然中放养的野生动物及松花湖区的珍贵植物;再往里走,就到了海浪山、五虎岛、卧龙潭景区,这三个景区是风景区的核心景区,这里水面辽阔、港湾众多,关于虎龙的动人传说成为旅游的主题,登上海浪山可眺望松花湖全景使人心旷神怡松花湖旅游达到高潮。下了海浪山还可以在海浪山庄参加一系列有浓厚民族色彩的旅游活 动,然后乘船游览蘑菇岛,再登石龙壁,深入龙虎斗之地去探奇,使松花湖旅游进入神奇的结尾中。然后登舟沿湖而下,游客才从神奇奥妙的仙境回到真山真水的大自然中来,使人感到余兴未尽,留连忘返。2.加强开发水上旅游活动为开展水上体育活动,把北天门景区规划为水上活动区,这里水面宽阔,水势平稳,适于开展各种形式的水上活动。另外还将充分利用松花湖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发挥北方地区的优势,开展冬季旅游和冰雪运动。如近期建设规划中,,在骆驼峰景区中的南狩狸,建立冰雪俱乐部,就是开展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冰雪运动,并为建设一年四季均可利用的多功能的风景区创造条件。3.修建旅游度假村,加强接待能力松花湖风景区距吉林市市区仅17公里,接待服务设施可依托市区,所以风景区内仅安排了丰满、海浪、旺起三个旅游村镇和凤舞池高级接待区,在每个景区适当配置了小型服务网点。近期内可充实完善丰满旅游村镇,使其成为风景区行政管理接待服务的主中心,并逐步建设海浪山庄,使其成为具有民俗特色的接待服务次中心。在旅游旺季,现有松光、湖光两个休养区和规划中的旺起休养区,也可起到旅游接待的补充作用。 。 四、 总结基于以上分析总结,目前吉林市旅游资源都处于中等发展水平,但旅游资源整体质量较高。1.松花湖旅游资源还有大部分没有开发出来,以后发展的空间很大,周边服务设施规划不完全,休闲度假中心缺乏统一管理体制,私自揽活现象严重,以至混淆游客无法分辨正规的旅游机构。2.松花湖四周大多是农村,可以发展农村旅游,将周边农村规划起来,形成大规模的农家乐,这样即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又给城市游客体验了农家的机会。3.目前,生态旅游发展的如火如荼,可以借此机会,发展松花湖地区的生态旅游项目,发展特色项目,例如,特种水产养殖、苗木果蔬种植等。4.松花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体系,导致大部分游客知道有松花湖风景区,而不知道具体位置,最后放弃这个旅游计划。5.景区交通不够发达,只有少量公交能到达,这样交通通达性受到制约,垄断性增强,容易出现抬高价格等不合理现象,给游客留下坏印象。参考文献1胡姝,郝建军,刘福.松花湖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中国渔业经济,2003,(4):35-362柴俊海,李刚,李改娟,郭军等.松花湖渔业综合开发技术研究J.吉林水利,2010,(6):50-55 3刘景哲,苏保健.松花湖水质污染变化规律及成因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00,(5):44-45 4汤洁,孙立新,边境,朱蕾.松花湖富营养化评价及防治J.水资源管理,2010,19(1):40-425卢正楠.松花湖风景区总体规划J.城市规划,1991,(6):34-366安建中.松花湖的呼唤J.白桦林,7刘建,王增学,尹航,王永伟.松花湖流域水资源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对策研究.J东北水利水电,2010(8):27-28SongHualaketouristresourcesanalysisSunDongPei (changchunteacherscollege,urbanandenvironmentalsciences,changchun132024) Abstract:thispaperSongHualaketouristresourcestodothewholeanalysis,anobjectiveevaluationoftheresourcesthedisadvantage,andtheoverallplanningandchaos,andputforwardreasonableSuggestions.ThecurrentSongHualakeintegrationofexistingnaturalresourcesandfordevelopmentint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