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与蔬菜的淡旺季.doc_第1页
气候与蔬菜的淡旺季.doc_第2页
气候与蔬菜的淡旺季.doc_第3页
气候与蔬菜的淡旺季.doc_第4页
气候与蔬菜的淡旺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候与蔬菜的淡旺季中国气候类型多样,蔬菜生产有较明显的季节性。按地理位置,蔬菜周年供应上的淡旺矛盾可有4种类型。 华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形成夏淡;秋冬春三季适宜蔬菜生长,形成旺季。 长江流域:1月份气温接近0,一部分耐寒蔬菜虽可露地越冬生长,但植株生长缓慢,产量显著降低,而形成12月的冬淡;78月的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不仅喜温蔬菜不适宜生长,就是耐热的瓜、豆类也往往生长不良,又形成89月的夏淡,其它各月适宜于蔬菜生长,而形成旺季。 黄河流域:11月中旬到第二年3月中旬,因低温有4个月不能露地栽培蔬菜,冬季主要靠秋季贮藏菜,冬末春初易形成春淡;夏秋之交,高温多雨,不适宜蔬菜生长,形成夏淡,旺季是在67月份和秋末冬初。 东北及西北地区:无霜期短,大部分蔬菜为一年一茬,喜温与冷凉蔬菜几乎同时种植,淡季达半年以上,形成半年淡季半年旺季。 为解决蔬菜生产和供应的淡旺矛盾,在不适宜蔬菜生长发育的寒冷季节或炎热夏季,利用保温防寒或降温防热等措施,人为地创造适合于蔬菜生长发育的小气候环境,这种对蔬菜加以保护而进行的栽培称保护地栽培。 保护地栽培的方式有多种,既有人工控制光、温、湿的现代化大型温室,也有一般的加温温室和以日光为能源的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而风障、阳畦、地面覆盖、荫障、荫棚等则属较简易的保护设施。 蔬菜育种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蔬菜品种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蔬菜育种研究内容广泛,育种目标多样化,比较重要的研究课题包括:蔬菜高品质育种;蔬菜抗病虫育种;蔬菜抗逆育种(耐热、耐冷、耐盐等);适于保护地栽培的蔬菜品种的选育;蔬菜丰产育种。目前所采用的蔬菜育种方法多种多样,一方面传统的育种方法如选择育种、有性杂交育种等仍占有一定地位,另一方面现代育种方法在新品种选育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现代生物技术如花粉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细胞融合、RAPD技术、RFLP技术及转基因技术等在一些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成为研究的热点课题,并应用于育种过程。另外,杂种优势的利用是目前最重要的育种手段之一,杂种F1代种子在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五大隐患-远远超过鸦片的危害。相信绝大多数人回答是“不知道”。菜市场上卖的拇指头般大小、既可当蔬菜又可当水果的“圣女果”(又称小柿子、珍珠蕃茄),吃起来味道不错;巴掌大小的鲜*白菜”(又称娃娃菜),不仅长得嫩白好看,吃起来也没了一般白菜的水味;还有个头比拳头还大的“太空椒”,肉厚汁多,一个青椒掰开,就够炒一盘菜。这些既好看吃着味道又不错的蔬菜,有些人就是不吃,他们还会担心地告诉别人:“别吃了,那都是转基因来的。” 听了“转基因”这三个字,不少人都会把手从这些“转基因”的菜上面缩回去,看来,食品沾上了“转基因”这三个字,就变得不受人们欢迎了,甚至还挺可怕。那么究竟什么是转基因食品,人们对这种东西的恐慌又是从何而来呢? 转基因食品就是科学家在实验室里,通过基因技术,把一种动植物的基因,导入到另一种动植物中去,从而生发出一种具有人们需要的某种特性的新物种。这一物种是科学家制造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原本就有的。例如,把鱼身上耐寒的基因,导入到和鱼风马牛不相及的西红柿身上,从而培育出耐寒的西红柿。这就是最典型的转基因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如今,转基因技术在对经济作物的改造和种植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利用,尤其是在美国,大豆、玉米等作物,很多都采用了转基因技术自然的东西是最好的,尤其是关系生命安全的食品,这个道理谁都懂。但转基因这种“人造”的东西是不是就不好呢?这个问题,目前连搞基因工程的科学家自己也解释不清。转基因食品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它的商业化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需要10年、20年、4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得出结果,所以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孙万儒说:“我们不知道它安全还是不安全”。我们现在只能得到这样的回答。 在动物实验中,转基因食品产生过一些不好的效果。英国科学家用转基因土豆喂养老鼠,发现老鼠器官生长异常,体重减轻,且免疫系统遭破坏。用转基因玉米喂老鼠,发现老鼠的肾脏要比正常的老鼠小,而且血液成份出现变异,可能会患上肿瘤。研究人员把抗虫害的转基因玉米的花粉撒在菜叶上,蝴蝶的幼虫吃了这些菜叶,4天之后,44%死亡,活下来的也是发育不良。但直至目前,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直接造成危害的案例还没有找到。尽管如此,人们对其中的不确定因素还是非常担心,有人形象地说,从前我们都不知道四环素的害处,当我们发现牙齿变黄了,可是也晚了。 人类无止境的需求,逼出了转基因食品 既然我们无法确定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是否安全,那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去研究、生产这些尚不能确定其安全性的食品呢?记者采访了哈尔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济作物科的高级农艺师田家俦。“从农业生产的角度讲,搞科研的目的是提高物作的产量、充分利用土地,以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从世界范围来看,人口的增长还是呈上升趋势,所以人们的需求,首先是对粮食、蔬菜的需求量日益增长。这是转基因食品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转基因的经济作物,是按照人们的需要,改善它的不利因素,让它具有人们需要的某种特性,它的产量、抗虫、抗病毒等许多方面都会大大优于那些没有经过转基因的作物,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比如说,西红柿可以延熟或是耐寒,转基因大豆的出油率可以比那些土生土长的大豆提高25%.从商业的角度上来讲,有这样好的能带来巨大利益的新品种,哪能不受欢迎呢。至于它有什么不良后果,人们就暂且不考虑了,更何况它有没有不良后果,现在还没定论呢。”谈到转基因食品对健康及环境的影响,田家俦同样显得非常谨慎:“对人的健康有什么直接影响,这个很难说。但有一种影响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转基因作物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转基因作物是一个新物种,说得更严密一些是叫“外来物种”,这种东西种植到哪里,肯定对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带来严重后果。田家俦举了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前不久,他们对哈尔滨的鲜花店进行清查,寻查一种叫“一只黄花”的植物。“一只黄花”是一种开小碎花的菊科草本植物,在礼品鲜花中,常被用来当作配花使用。这种植物生长于加拿大,进入我国之后,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疯狂生长,致使许多当地的植物濒临绝境。对于我国的环境来说,“一只黄花”就属于“外来物种”。转基因物种本来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它对植物环境的影响,或许比“一只黄花”这种“移民”植物更厉害,它会通过花粉的传播等途径来改变当地的植物物种,使它们发生变异,这种变异的结果,是我们无法预测和控制的。 既然我们说不出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好处,也无法得知吃了之后,对人体有什么害处,那么我们究竟是吃还是不吃呢?国际科学联合会认为转基因食品可安全食用的理由为:“自1995年投入市场以来尚无不良后果报道。”但又提出警告说:“这并不保证随着越来越多的食品经过改造具备新的特色之后不会遇到危险。”针对这样的理由,我们吃不吃转基因食品的答案只有一个:选择权交给消费者田家俦提供给记者一份最新的资料,这份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国外已批准上市的转基因蔬菜有延熟西红柿、抗甲虫马铃薯、抗病毒的南瓜和西葫芦等。1996年我国相继批准了转基因耐贮藏“华番1号”番茄、转基因抗黄瓜花叶病毒番茄“8805R”和甜椒“双丰R”进入产业化生产。已经进行转基因研究的蔬菜有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黄瓜、南瓜、西瓜、甜瓜、西葫芦、胡萝卜、甘蓝、花椰菜、大白菜、生菜、菠菜、茴香、豌豆、石刁柏、芥菜、洋葱、小白菜等,所改良的性状包括抗病、抗虫、抗除草剂、抗逆、提高品质、生物工程等。 田家俦说,我们去市场买菜,没法辨别哪种蔬菜究竟是不是转基因的,问题出在种子市场,这个市场目前有许多问题,管理难度非常大。要想知道哪种蔬菜是转基因的,只能靠管理部门严格按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要求,给蔬菜贴上标签,但是,估计这个工作做起来难度相当大,现在还没有人来做。 按田家俦的分析,一种新的蔬菜品种研制成功,一经推广上市,研制单位再很难控制种子的流向(需要父母代杂交的除外),种植单位或个人很可能中途给这一品种换名,经过几手转来转去,最后连售种的和种植的都很难说清它的真正来源。尽管我们无法辨别出哪一种蔬菜是转基因的,但我们没有必要为此过度担心,因为真正在市场上出售的转基因蔬菜还是非常少的。据田家俦老师的经验,在哈尔滨市场上,他只看到过一种叫做“湘研1号”的小辣椒,可以确认为转基因产品,这种辣椒有一拃多长,胖乎乎的,吃着微辣。至于“圣女果”和“娃娃菜”,他不能断定它们是不是转基因的。至于“太空椒”,它不是转基因产品,它的种子是由飞船带上太空,经过太空中的射线照射,从而发生了基因改变。从最新的研究资料对转基因蔬菜的安全性分析上来看,转基因食品对人的健康及环境的改变影响并不是很大,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知情权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期待蔬菜市场也能尽快地像大豆色拉油一样,标上转基因食品的标签,让老百姓吃得明明白白。 自己。这一答案适用于全世界。美国和加拿大是世界上生产转基因食品最多的国家,在他们的市场上,很多加工食品如软饮料、啤酒、早餐麦片等普通食品都已含有基因改良作物的成分,并没有受到多少质疑。但在欧洲,反对转基因食品的声音却非常强烈,欧洲许多国家的ZF认为,转基因食品不安全,需要让科学证明其安全性,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可能危害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担忧不断增长,为此1998年至2004年曾经禁止经营转基因农产品。但是,2004年后,市场上又允许出售转基因食品,但有一条规定必须严格执行:转基因成分超过一定比例的必须要贴上标签。 那么,市场上的转基因蔬菜,谁来贴标签呢? 在我国,2002年4月8日,卫生部发布了一个专门针对“转基因加工食品”的标识办法,即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这个办法规定:从2002年7月1日后,对“以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直接加工品为原料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必须进行标识。在这部法规中,清楚地写道:食品产品中(包括原料及其加工的食品),含有基因修饰有机体产物的,要标注“转基因食品”或“以转基因食品为原料”。转基因食品来自潜在致敏食物的,还要标注“本品转食物基因,对食物过敏者注意”。这是针对百姓有“知情权”的一项重大措施。 在我国食品市场,百姓接触最多的转基因食品就是用转基因大豆作原料的大豆色拉油。最近有消息报道:色拉油清一色是由转基因大豆榨制的,且生产厂家在产品上贴注标签的只有少数几家,62.8%的北京市民不知自己食用了转基因食品。记者在哈尔滨市的几家大型超市的色拉油专柜仔细观察,果然发现有些牌子的色拉油的确没有标有“转基因”的字样,有些标出字样的,却同其它的说明混在一起,字也很小,不注意去找很不容易发现。不管怎么说,人们吃色拉油总还是有了一个选择权,但是我们每天都要吃的蔬菜呢?有谁在超市中看到过标有“此种商品含有转基因成分”的蔬菜了?我们又怎么能知道,今天吃的白菜、萝卜、西红柿这些东西,哪一种已经成为“异类”了呢? 田家俦提供给记者一份最新的资料,这份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国外已批准上市的转基因蔬菜有延熟西红柿、抗甲虫马铃薯、抗病毒的南瓜和西葫芦等。1996年我国相继批准了转基因耐贮藏“华番1号”番茄、转基因抗黄瓜花叶病毒番茄“8805R”和甜椒“双丰R”进入产业化生产。已经进行转基因研究的蔬菜有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黄瓜、南瓜、西瓜、甜瓜、西葫芦、胡萝卜、甘蓝、花椰菜、大白菜、生菜、菠菜、茴香、豌豆、石刁柏、芥菜、洋葱、小白菜等,所改良的性状包括抗病、抗虫、抗除草剂、抗逆、提高品质、生物工程等。 田家俦说,我们去市场买菜,没法辨别哪种蔬菜究竟是不是转基因的,问题出在种子市场,这个市场目前有许多问题,管理难度非常大。要想知道哪种蔬菜是转基因的,只能靠管理部门严格按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要求,给蔬菜贴上标签,但是,估计这个工作做起来难度相当大,现在还没有人来做。 按田家俦的分析,一种新的蔬菜品种研制成功,一经推广上市,研制单位再很难控制种子的流向(需要父母代杂交的除外),种植单位或个人很可能中途给这一品种换名,经过几手转来转去,最后连售种的和种植的都很难说清它的真正来源。尽管我们无法辨别出哪一种蔬菜是转基因的,但我们没有必要为此过度担心,因为真正在市场上出售的转基因蔬菜还是非常少的。据田家俦老师的经验,在哈尔滨市场上,他只看到过一种叫做“湘研1号”的小辣椒,可以确认为转基因产品,这种辣椒有一拃多长,胖乎乎的,吃着微辣。至于“圣女果”和“娃娃菜”,他不能断定它们是不是转基因的。至于“太空椒”,它不是转基因产品,它的种子是由飞船带上太空,经过太空中的射线照射,从而发生了基因改变。从最新的研究资料对转基因蔬菜的安全性分析上来看,转基因食品对人的健康及环境的改变影响并不是很大,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知情权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期待蔬菜市场也能尽快地像大豆色拉油一样,标上转基因食品的标签,让老百姓吃得明明白白。采用化学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会使蔬菜残留一定数量的农药。当这些残留农药超过一定数量时则有害于人体健康,甚至中毒身亡。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以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各种农药在不同蔬菜上的允许残留量。 有机蔬菜、无公害蔬菜与绿色蔬菜的区别: 1、无公害蔬菜是按照相应生产技术标准生产的、符合通用卫生标准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安全蔬菜。严格来讲,无公害是蔬菜的一种基本要求,普通蔬菜都应达到这一要求。 2、绿色蔬菜是我国农业部门推广的认证蔬菜,分为A级和AA级两种。其中A级绿色蔬菜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级绿色蔬菜则较为严格地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从本质上讲,绿色蔬菜是从普通蔬菜向有机蔬菜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产品。 3、有机蔬菜是指以有机方式生产加工的、符合有关标准并通过专门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 编辑本段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蔬菜生产中,应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方针,建立无污染源生产基地,并遵循以下十项技术要点: 1、严禁施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如3911、1605、呋喃丹等。 2、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害虫天敌杀伤力小的农药,如辛硫磷、多菌灵等。 3、蔬菜基地要远离工矿业污染源,避免“三废”污染。 4、选用抗病、抗虫优质丰产良种。 5、深耕、轮作换茬,调整好温、湿度,培育良好的生态环境。 6、推广应用微生物农药。 7、搞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对症适时适量用药。 8、推广不造成污染的物理防治方法,如温汤浸种,高温闷棚,黑籽南瓜嫁接等。 9、搞好配方施肥,控制氮肥用量,推广施用酵素菌、K100等活性菌有机肥等。 10、搞好植物检疫。严防黄瓜黑星病、番茄溃疡病等毁灭性病害传入蔓延 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同时应从菜田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本着经济、安全、有效、简便的原则,优化协调运用农业、生物、化学和物理的配套措施,创造有利于蔬菜丰产,而不利病虫害发生的条件,达到高产、优质、低耗、无害的目的。 1、选定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要远离污染源,不受“三废”的侵害;要地势平坦,排灌良好,特别是水质要好,不用污水浇地。 2、农业措施:选用抗病虫良种;加强栽培管理;生态防治。 3、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污染和残毒。例如:用活性菌有机肥(酵素菌、K100等)作基肥或叶面肥即增肥又防病。 4、物理防治:利用物理和机械防治能有效的控制病虫害,不用药、不污染。如温汤浸种(55度温水)可以杀死种子内外的潜伏病菌。 5、科学合理施用农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作到科学合理用药。 6、及时进行蔬菜质量检测。 编辑本段无公害蔬菜农药使用技术一、先择适合的农药1、优先选择生物农药。生产中常用的生物杀虫杀螨剂有:Bt、阿维菌素、浏阳霉素、华光霉素、茴蔷素、鱼藤酮、苦参碱、藜芦碱等;杀菌剂有:井冈霉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武夷菌素、农用链霉素等。 2、合理选用化学农药。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高生物富集体、高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及其复配制剂。如甲胺磷、呋喃丹、1605、3911、氧化乐果、杀虫脒、杀扑磷、六六六、DDT、甲基异柳磷、涕灭威、灭多威、磷化锌、甲拌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有机汞制剂等。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限定使用的化学类杀虫杀螨剂有:敌百虫、辛硫磷、敌敌畏、乐斯本、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克螨特、双甲咪、尼索朗、辟蚜雾、抑太保、灭幼脲、除虫脲、噻嗪酮等;杀菌剂有:波尔多液、DT、可杀得、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代森锌、乙膦铝、甲霜灵、磷酸三钠等。 二、掌握无公害蔬菜农药使用技术1、.对症下药。在充分了解农药性能和使用方法的基础上,根据防治病虫害种类,选用合适的农药类型或剂型。 2、适期用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严格掌握最佳防治时期,做到适时用药。对病害要求在发病初期进行防治,控制其发病中心,防止其蔓延发展,一旦病害大量发生和蔓延就很难防治;对虫害则要求做到“治早、治小、治了”,虫害达到高龄期防治效果就差。不同的农药具有不同的性能,防治适期也不一样。生物农药作用较慢,使用时应比化学农药提前2-3天。 3、科学用药。要注意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不能长期单一化,防止病原菌或害虫产生抗药性,利于保持药剂的防治效果和使用年限。蔬菜生长前期以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混用或交替使用为主,生长后期以生物农药为主。使用农药应推广低容量的喷雾法,并注意均匀喷施。 4、选择正确喷药点或部位。施药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病虫害的发生特点确定植株不同部位为靶标,进行针对性施药。达到及时控制病虫害发生,减少病原和压低虫口数的目的,从而减少用药。例如霜霉病的发生是由下边叶开始向上发展的,早期防治霜霉病的重点在下部叶片,可以减轻上部叶片染病。蚜虫、白粉虱等害虫栖息在幼嫩叶子的背面,因此喷药时必须均匀,喷头向上,重点喷叶背面。 5、合理混配药剂。采用混合用药方法,达到一次施药控制多种病虫危害的目的。但农药混配要以保持原有效成分或有增效作用,不增加对人畜的毒性并具有良好的物理性状为前提。一般各中性农药之间可以混用;中性农药与酸性农药可以混用;酸性农药之间可以混用;碱性农药不能随便与其他农药混用;微生物杀虫剂(如Bt) 不能同杀菌剂及内吸性强的农药混用;混合农药应随配随用。 6、要严格按照期限执行农药安全间隔。菊酯类农药的安全间隔期5-7天,有机磷农药7-14天,杀菌剂中百菌清、代森锌、多菌灵14天以上,其余7-10天。农药混配剂执行其中残留性最大的有效成分的安全间隔。露地架黄瓜春季栽培可分为苗床育苗和露地直播两类。为了提前定植,提前收获,我国大多数地区采用苗床育苗的办法,提前一个多月的时间播种,在晚霜过后定植,采爪期处于春夏蔬菜淡季。 1品种的选择 我国北方一般选用耐寒、抗病、丰产、品质好的刺瓜品种,如济南密刺、新泰密刺、津杂1号、津杂2号、农大12、牟瓜一号等;南方地区适于选用广州二青、杭州青皮、沪育5号、昆明早黄瓜等;我国北方和西部的高寒区,或夏季凉爽地区,如哈尔滨、内蒙、太原、兰州、西宁等省市,除选用早熟品种外,还可选用中晚熟高产抗病品种,如宁阳大刺、北京大刺、夏丰1号、津研2号等,与早熟品种进行主副行栽培,既能早上市,又能延长供应期,提高产量。 2播种和育苗 春黄瓜的播种期是根据定植期来确定的。定植时的适宜日历苗龄为40-50天,生理苗龄为四叶一心。若按日历苗龄来推算,在定植前4050天进行播种。生理苗龄的长短与育苗方法有关系,用阳畦或日光温室育苗时5055天;用加温温室育苗4550天;用电热线温室育苗45天。所以,育苗方法不同,播种时间也不同。实践证明,快速育苗,不仅节省时间,而且出苗快而茁壮,前期产量高。有条件的地方,尽量采用快速育苗。 3定植 春黄瓜的前茬多是春白地或越冬菠菜,其中以春白地为好。黄瓜的前茬最好23年没种过黄瓜,因为黄瓜的病害多,尽量减少重茬。为预防枯萎病和霜霉病,也不宜在低洼窝风地种植黄瓜。 定植前,先整地。施肥和做畦。结合整地施人底肥。一般每亩施圈肥5000公斤。磷酸二按30公斤。为了充分发挥肥效,也可按行距开沟施入。耕翻整平后做畦,畦长810米,畦宽13310米。 春黄爪的定植时间是在当地晚霜过后,旬平均气温达18t以上。北京、天津、石家庄地区一般在4月下旬以后定植。为了缓苗快,要选晴天栽苗,不要在阴天、风天定植。定植的密度主要由品种特性来确定。一般多采用大架栽培,行距6675厘米,株距2327厘米,亩定植33004200株。 定植的方法有3种: (1)水稳苗。也叫暗水栽苗。先开沟,沟内浇水,趁水未渗下时把苗蛇放入水里稳在泥中,水渗后覆土封沟。此法浇水量小,不易板结,地温降低少,利于缓苗。 (2)明水栽苗。在平畦内按行。株距栽苗后全畦浇水。此法简便,速度快,水量大,地面板结,地温降低多,缓苗慢。 (3)沟栽。按行距开沟,深10厘米左右,按株距把苗蛇栽在沟内,用土把苗埋住一半,再在沟中浇水,水渗后覆土封沟。此法便于操作,又具有水稳苗的优点。栽苗的深度,使土蛇和畦面相平为宜。黄瓜深栽不发苗,生长缓慢。栽苗时,每畦都要额外多栽几株,留作以后补苗用。 4定植后管理 (1)浇水和中耕松土。定植后45天,当心叶开始生长。地下部长出大量新根时,浇一次缓苗水。浇水后一直到根瓜坐住一般不浇水,进行中耕松土。第一次中耕要求深、透、细,深7厘米左右,苗蛇周围也要锄透,但不能伤根,中耕目的是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控制茎叶生长、蹲苗。当大部分植株的第一个瓜(叫根瓜)坐住时(瓜长到12厘米左右,不易化瓜时叫坐瓜)结果蹲苗,开始浇头一水,这一水要适当大些。当地皮不粘时,进行第二次中耕,要浅锄,结合中耕除掉杂草。头水浇过后就不能再缺水了,以后浇水要看天。看秧,灵活掌握。在根瓜采收期,天还不太热,蒸发量较小,。秧子也不太高,浇水不能太勤,水量也不宜过大,一般每隔67天浇一次水。以采收腰爪到采收顶瓜是盛瓜期,气温已高,蒸发量大,茎叶茂盛,生长决。结瓜多,是黄瓜一生中需水最多时期,一般每隔34天浇一水,水量也不宜过大,主张小水勤浇,切忌大水漫浇。采收顶瓜以后,瓜秧逐渐衰老,茎叶生长量已小,又处于雨季,要控制浇水次数。不下雨时每隔56天浇一水,使地皮不干为宜。在浇水时间上,结果前期最好在上午进行,采瓜盛期和后期,浇水在傍晚进行,可降低地温。黄瓜怕涝,雨后要注意排水,避免畦内积水。 (2)追肥。在蹲苗结束时结合浇头一水追、一次肥,以后每隔1一2次清水追一次肥,盛瓜期每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