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_第1页
煤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_第2页
煤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_第3页
煤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_第4页
煤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尘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煤尘危害因素: 煤矿生产过程中随着煤、岩石被破碎而产生的煤、岩石和其他物质的细微颗粒总称为煤矿粉尘,其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小于10%时,一般称之为煤尘。煤矿生产的主要环节如采煤、掘进、运输、提升、地面煤泥干燥车间的几乎所有作业工序都不同程度地产生煤尘。悬浮在空气中的煤尘,在一定条件下,遇高温热源会发生剧烈氧化反应,伴有高温和压力上升,对周围环境产生巨大的破坏,这就是煤尘爆炸。 煤尘爆炸时会产生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伤亡、机械设备和巷道的破坏,强大的冲击波会造成风流逆转,通风系统紊乱,可能引其他地点连续爆炸。 采掘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发生煤尘爆炸事故时将影响本采区内,当引起连续爆炸时将扩大影响范围,直至影响整个矿井。进风井附近发生煤尘事故时将影响其回风流中的所有工作地点,反风不及时将影响整个矿井。故煤尘爆炸事故一般为重大或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地面煤泥干燥车间发生煤尘爆炸将对地面原煤运输系统、洗选厂等建筑、设备等造成严重危害。 1.2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根据煤尘爆炸的特点,煤尘易沉积及浮游煤尘易超标的地点最容易发生爆炸,容易积聚煤尘地点一般如下: 矿井:主皮带运输巷皮带头及皮带尾、总回风巷、皮带运输转载点等。 采区:回风巷、采区皮带头及皮带尾,采区皮带运输转载点、矿车运输装卸点等。 机采工作面:机组截割煤、刮板运输机转载点、破碎机、迁移支架、回风顺槽等。 炮掘巷道:放炮落煤、转载点、矿车装卸点等。 引燃、引爆煤尘热源:各类明火、失爆电气设备、摩擦火花、静电火花、撞击火花、明炮、糊炮等。 1.3事故可能发生季节 爆炸事故季节性不明显,一般年末和节假日较多。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 爆炸前,事故地点浮游煤尘浓度一定达到爆炸界限,并且有引爆火源,爆炸时,一般都会有强大的爆炸声和连续的空气震动,产生很强的高温气浪。 2、应急组织与职责 2.1矿井煤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处理程序 矿井调度室为发出预警通报的责任单位,当调度室接到井下(或地面)煤尘爆炸事故的汇报后,要立即启动应急措施(根据灾害程度启动相应响应等级):立即撤出灾区人员和停止灾区供电按矿井应急预案规定的顺序通知矿长、总工程师等有关人员立即向新泰市煤炭局调度室汇报召请矿山救护大队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派救护队员进入灾区侦察、救人指挥部根据灾区路况制定救灾方案救护队现场救灾直至灾情消除、恢复正常生产。 2.2煤尘爆炸事故的决策要点 获悉井下发生爆炸后,现场应急指挥部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了解灾情,然后判断灾情的发展趋势,及时果断地作出决定,下达救灾命令。 2.3必须了解(询问)的内容 (1)爆炸地点及其波及范围。 (2)人员分布及其伤亡情况。 (3)通风情况(风量大小、风流方向、风门等通风设施损坏情况)。 (4)灾区瓦斯情况(瓦斯浓度、烟雾大小、一氧化碳浓度及它们的流向)。 (5)是否发生了火灾? (6)主要通风机工作情况(是否正常运转、防爆门是否被吹开?风机房水柱计读数是否有变化?) 2.4必须分析判断的内容 (1)通风系统破坏程度。 可根据灾区通风情况和主风机房内水柱计的读数值变化情况作出判断。比正常通风时数值增大,说明灾区内巷道冒顶垮落,通风系统堵塞。比正常值小时,说明灾区风流短路,其产生原因可能是:风门、风桥、密闭等通风设施被冲击波破坏;人员撤退时未关闭风门;回风井口防爆门被冲击波冲开;反风进风闸门被冲击波冲击落下堵塞了风硐,风流从反风进风口进入风硐,然后由风机排出;也可能是爆炸后引起明火火灾,高温烟气在上行风流中产生火风压,使主要通风机风压降低。 (2)是否会发生连续爆炸?若爆炸后产生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可能吹起其它巷道的沉积煤尘,并存在高温热源,则能产生连续爆炸。 (3)能否诱发煤尘爆炸?若爆炸后产生冒顶,风道被堵塞,风量减少,继续有瓦斯涌出,并存在高温热源,则能产生煤尘爆炸。 (4)能否诱发火灾?若爆炸地点附近有可燃物堆积、存在(如积煤、坑木、木支护、皮带、油料等),则能诱发火灾。 (5)可能的影响范围。根据综合各种信息作出判断。 2.5必须作出决定并下达的命令 (1)切断灾区电源。 (2)撤出灾区和可能影响区的人员。 (3)向新泰市煤炭局救援中心汇报并召请救护队。 (4)成立现场抢救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 (5)保证主要通风机和空气压缩机正常运转。 (6)保证升降人员的井筒正常提升。 (7)清点井下人员、控制入井人员。 (8)矿山救护队到矿后,按照救灾方案布署救护队抢救遇险人员、侦察灾情、扑灭火灾、恢复通风系统、防止再次爆炸。 (9)命令有关单位准备救灾物资,医院准备抢救伤员。 2.6现场处置方案 2.6.1现场处置的主要任务 现场人员要积极开展自救和互救; 救援人员积极抢救遇险人员; 对充满爆炸烟雾的巷道恢复通风; 抢救人员时清理堵塞物; 扑灭因爆炸产生的火灾。 2.6.2自救互救 井下发生煤尘爆炸等重大事故时,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的性质、地点及遇难人员情况,调度室接到电话后,应立即向矿值班领导和总调度室汇报。并按照如下要求积极展开应急避灾自救工作: 当灾害发生时,一定要镇静清醒,不要惊慌失措,乱喊乱跑,当听到或感觉到爆炸声响或空气冲击波时,应立即背朝声响和气浪传来的方向,脸朝下,双手置于身体下面,闭上眼睛,迅速卧倒。头部要尽量低,有水沟的地方最好爬在水沟边上或坚固的障碍物后面。 立即屏住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的高温气体,避免中毒和灼伤气管、内脏。 用衣服将自己身上的裸露部分尽量盖严,以防火焰和高温气体灼伤皮肉。 迅速取下自救器,按照使用方法戴好,以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高温气浪及冲击波过后,应立即辨别方向以最短的距离进入新鲜风流,并按照避灾路线尽快逃离灾区。 已无法逃离灾区时,应立即选择避难硐室,充分利用现场的一切器材和设备来保护人员及自身安全。进入避难硐室后,要注意安全,最好找到离水源近的地方,设法堵好硐口,防止有害气体进入,同时要注意节约矿灯用电和食品,室外要做好标记,有规律的敲打连接外部的管子、轨道等,发出求救信号。 2.6.3回采工作面发生爆炸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自救、互救应急措施 当回采工作面发生小型爆炸事故时,进、回风巷一般不会被堵死,通风系统不会造成大的破坏,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较易被排除。当遇这种情况时,处于采面进风侧的人员一般不会严重中毒,在回风侧的人员要迅速佩戴好自救器,经最近的路线进入新鲜风流中。 当回采工作面发生严重爆炸事故,爆炸形成严重的塌落冒顶,通风系统被破坏时,爆源的进、回风侧都会聚集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所有在该范围的人员都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为此,在爆炸后,没有受到严重伤害的人员,要立即打开自救器佩戴好。在进风侧的人员要逆风撤出,在回风侧的人员要设法经最近路线,撤退到新鲜风流中。如果由于冒顶严重撤不出来时,首先要把自救器佩戴好,并协助重伤员在较安全地点待救。当附近有独头巷道时,可进入暂避、并尽可能用木料、风筒等设立临时避难场所,把矿灯、衣物挂在显眼处,静卧待救。 2.6.4掘进工作面发生煤尘爆炸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自救、互救应急措施 掘进工作面一旦发生煤尘爆炸事故,风筒往往被摧毁、风机移位、通风设施破坏、支架倒塌、巷道局部或大部垮落,使巷道变成不通风巷道。这些盲巷内充满了爆炸后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遇险人员极易中毒。据此,现场人员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当掘进工作面发生小型煤尘爆炸,支架和井巷基本未遭破坏时,在盲巷内的遇险人员在未受到直接伤害或受伤不重的情况下,要立即打开随身携带的自救器,按操作方法佩戴,迅速撤出盲巷到新鲜风流中。对于附近的伤员,要协助其佩戴好自救器,帮助其撤出险区。对于不能行走的伤员,在靠近新鲜风流3050m范围的,要设法抬运到新风中。对距离远的重伤员,只能为其佩戴自救器,不可抬运;遇到这种情况,灾区人员撤出后,要立即向调度室报告。 当掘进工作面发生大的煤尘爆炸,井巷遭到严重破坏,退路被阻时,遇险人员在受伤不太严重的情况下,要迅速佩戴好自救器,千方百计疏通巷道,尽快撤出到新鲜风流中。如果巷道难以疏通,要坐在支护良好的地方,稳定情绪,等待救护队员前来抢救。对于受伤严重的伤员,也要给其佩戴好自救器静卧待救。并且要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建立临时避难硐室待救。 2.6.5现场救援具体措施 选择最短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遇险人员最多的地点进行侦察、抢救。其方法:一是沿回风方向进入灾区;二是沿进风方向进入灾区。选择哪条路线进入灾区,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判断确定。一般来说,救护力量少时,要沿进风方向进入灾区,因为在空气新鲜的巷道中行进,对保护救护队的战斗力,减少队员体力有利。如果爆炸后,进风巷道垮塌、冒项和堵塞,一时难以清理、维修,也可沿回风方向进入灾区。但在回风中行进,有烟雾和有毒气体的威胁,救护队员的行进速度较慢。可是,这一带往往也是遇险人员较集中的地点。救护力量多时,可以进、回风两侧同时派人进入。 迅速恢复灾区通风。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迅速恢复灾区的通风,排除爆炸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气体,让新鲜空气不断供给灾区,是抢救遇险人员最有效方法。恢复通风时,要有外向里,先侦察、后恢复,侦察一段、恢复一段。在恢复通风前必须查明恢复通风段有无火源存在。否则会再次引起爆炸。 反风。在紧急抢救遇险人员的特殊情况下,爆炸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威胁到回风方向的工作人员时,并在保证进风方向人员已安全撤退出井的情况下,可考虑是否采用反风。但对此必须十分慎重。不经过周密分析,盲目行动,往往会造成扩大事故。 清除灾区巷道的堵塞物。煤尘爆炸后产生冒顶,造成巷道堵塞,且通过其它相邻巷道无法及时到达灾区,影响救护队员进行侦察抢救时,应考虑清理堵塞物的时间。若巷道堵塞严重,救护队员在短时间内不能清除时,应考虑其他能尽快恢复通风救人的可行政党政办公室法,同时要恢复堵塞区外的通风,让不佩带呼吸器的人员能够参加此项工作。在此情况下,救护队员应在旁进行监护并要作好准备,一旦通路打开,立即进入灾区抢救遇险人员。 扑灭爆炸引起的火灾。为了抢救遇险人员,防止事故蔓延和扩大,在灾区内发现火灾或残留火源,应立即扑灭。火势很大,一时难以扑灭时,应制止火焰向遇险人员所在地蔓延,特别是在火源地点附近有瓦斯聚积的盲巷、窒息区,尤应千方百计防止火焰蔓延到盲巷、窒息区附近引起煤尘爆炸。待遇险人员全部救出后,再进行灭火工作。火区内有遇险人员时,应全力灭火。火势特大,并有引起煤尘爆炸危险,用直接灭火法不能扑灭,并确认火区内遇险人员均已牺牲无法救出活人时,可考虑先对火区进行封闭,控制火势,用综合灭火法灭火。待火灾熄灭后,再寻找遇难人员的尸体。 发生连续爆炸时,为了抢救遇险人员或封闭灾区,救护队指战员在紧急情况下,也可利用两次爆炸的间隔时间进行抢险。但应严密监视通风和瓦斯情况并认真掌握连续爆炸中时间间隔的规律,考虑在灾区内的停留时间。当间隔时间不允许时,严禁进入灾区,否则,难以保证救护人员的自身安全。 最先到达事故矿井的小队,担负对灾区进行全面侦察,查清遇险遇难人员数量及分布地点,发现幸存者立即佩戴自救器救出灾区,发现火源要立即扑灭的任务。在煤尘大、烟雾浓的情况下进行侦察时,救护队员应沿巷道排成斜线分段式前进。发现还有可能救活的遇险人员,应迅速救出灾区。发现确已牺牲的遇险人员,应标明位置,继续向前侦察。侦察时,除抢救遇险人员外,还应特别侦察火源、瓦斯以及爆炸点的情况,顶板冒落范围,支架、水管、风管、电气设备、局部通风机、通风构筑物的位置、倒向,爆炸生成物的流动方向及其蔓延情况, 灾区风量、风流方向、灾区气体成份等,并做好记录,供救灾指挥部研究全面抢救方案。 恢复通风设施时,首先恢复主要的最容易恢复的通风设施。损坏严重,一时难以恢复的通风设施可用临时设施代替。恢复独头通风时,除将局部通风机安在新鲜空气处外,应按照排放瓦斯的要求进行。 3、应急处置 3.1人员紧急疏散、安置。 井下发生煤尘重大事故威胁人身安全需撤人时,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的性质、地点及灾害范围人员情况,调度室接到电话后,应立即向矿值班领导和总调度室汇报。并按照如下要求积极组织撤离工作: 险情发生时,除各重要岗位工(绞车房、信号工、配电室、泵房)及抢险人员外,其它受灾人员和受威胁地点人员全部升井,具体升井顺序及避灾路线为: (1)三采区、五采区 若3403工作面发生煤尘事故时,其位于进风巷人员: 撤离路线为:3403轨道巷三采轨道巷-510北大巷行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350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避灾路线为:3403轨道巷三采轨道巷-510北大巷行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350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位于煤尘事故灾害回风侧人员撤离时,要充分利用好自救器,选近路到三采轨道巷新鲜风流。 撤离路线为:3403运输巷三采四层轨道下山-510北大巷行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350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避灾路线为:3403运输巷三采四层轨道下山-510北大巷行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350大巷副井、主井地面。无法撤退时,就近进入避难峒室,等待营救。因3403工作面回风流流经三采四层运输巷,因此三采四层运输巷皮带系统需要切断电源、停止运转,在三采四层运输巷片口和五采四层运输巷片口设置警戒,防止人员进入,该范围人员如需撤离时,应选择最近路线进入三采轨道下山,再迎新风流方向撤离至地面。 若5203工作面发生煤尘事故时,其位于进风巷的人员 撤离路线为:5203轨道巷五采二层轨道上山-510北大巷行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350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避灾路线为:5203轨道巷五采二层轨道上山-510北大巷行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350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位于煤尘事故灾害回风侧人员撤离时,要充分利用好自救器,选近路到五采二层轨道上山新鲜风流。 撤离路线为:5203运输巷5203运输巷绕道五采二层轨道上山-510北大巷行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350大巷副井、主井地面。避灾路线为:5203运输巷5203运输巷绕道五采二层轨道上山-510北大巷行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350大巷副井地面。无法撤退时,就近进入避难峒室,等待营救。因5203工作面回风流流经五采运输上山,因此五采运输上山皮带系统需要切断电源、停止运转,在5203运输巷片口和-510第六联络巷设置警戒,防止人员进入,该范围人员如需撤离时,应选择最近路线进入五采二层轨道上山,再迎新风流方向撤离至地面。 若5206轨道(运输)巷、5207轨道(运输)巷掘进工作面附近的采空区发生煤尘事故,最先发现的人员应尽快摸清灾害性质、地点和灾害过程及伤亡情况,以最快的速度向矿调度室汇报清楚,并设法通知所有受灾地点的人员按规定线路撤离。 具体撤离路线为:5206(5207)轨道(运输)巷五采二层轨道上山二段五采二层轨道上山-510北大巷行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350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避灾路线:5206(5207)轨道(运输)巷五采二层轨道上山二段五采二层轨道上山-510北大巷行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350大巷副井地面。 因5206(5207)运输巷、轨道巷工作面回风流流经五采二层运输上山,因此五采运输上山皮带系统需要切断电源、停止运转,在5203运输巷片口和-510第六联络巷、五采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联络巷设置警戒,防止人员进入,该范围人员如需撤离时,应选择最近路线进入五采轨道上山,再迎新风流方向撤离至地面。 若5401轨道巷、切眼、运输巷、5403运输巷、5403回风绕道、五采东运输巷工作面发生煤尘事故时,其位于进风巷人员: 撤离路线为:5401轨道巷、切眼、运输巷、5403运输巷、5403回风绕道、五采东运输巷五采四层轨道上山-510北大巷行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350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避灾路线为:5401轨道巷、切眼、运输巷、5403运输巷、5403回风绕道、五采东运输巷五采四层轨道上山-510北大巷行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350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位于煤尘事故灾害回风侧人员撤离时,要充分利用好自救器,选近路到五采四层轨道上山新鲜风流。 撤离路线为:5401轨道巷、切眼、运输巷、5403运输巷、5403回风绕道、五采东运输巷五采四层轨道上山-510北大巷行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350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避灾路线为:5401轨道巷、切眼、运输巷、5403运输巷、5403回风绕道、五采东运输巷五采四层轨道上山-510北大巷行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350大巷副井、主井地面。无法撤退时,就近进入避难峒室,等待营救。因5401轨道巷、切眼、运输巷、5403运输巷、5403回风绕道、五采东运输巷工作面回风流流经五采四层运输巷,因此五采四层运输巷皮带系统需要切断电源、停止运转,在五采四层运输巷片口和五采四层运输巷第一、第二设置警戒,防止人员进入,该范围人员如需撤离时,应选择最近路线进入五采四层轨道上山,再迎新风流方向撤离至地面。 (2)、一采区 若1409工作面发生煤尘事故时,其位于进风巷人员: 撤离路线为: 1409轨道巷一采四层轨道下山-350南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避灾路线为: 1409轨道巷一采四层轨道下山-350南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位于自燃事故灾害回风侧人员撤离时,要充分利用好自救器,选近路到四层轨道下山新鲜风流。 撤离路线为: 1409运输巷一采四层轨道下山-350南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避灾路线为:1409运输巷一采四层轨道下山-350南大巷副井、主井地面。无法撤退时,就近进入避难峒室,等待营救。 若1410运输巷、轨道巷掘进工作面附近的采空区发生煤尘事故,最先发现的人员应尽快摸清灾害性质、地点和灾害过程及伤亡情况,以最快的速度向矿调度室汇报清楚,并设法通知所有受灾地点的人员按规定线路撤离。 具体撤离路线为:1410运输巷、轨道巷一采四层轨道巷-350南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避灾路线:1410运输巷、轨道巷一采四层轨道巷-350南大巷副井地面。 因1410运输巷、轨道巷工作面回风流流经一采四层运输巷,因此一采四层运输巷皮带系统需要切断电源、停止运转,在1409运输巷片口、1409联络巷、1405联络巷、-350南大巷10、12号风门设置警戒,防止人员进入,该范围人员如需撤离时,应选择最近路线进入一采四层轨道巷,再迎新风流方向撤离至地面。 (3)下组煤11层2采区 若22101工作面发生煤尘事故时,其位于进风巷人员: 撤离路线为:21101轨道巷下组煤轨道暗斜井-350南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避灾路线为:22101轨道巷下组煤轨道暗斜井-350南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位于自燃事故灾害回风侧人员撤离时,要充分利用好自救器,选近路到四层轨道下山新鲜风流。 撤离路线为:21101运输巷下组煤轨道暗斜井-350南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避灾路线为:21101运输巷下组煤轨道暗斜井-350南大巷副井、主井地面。无法撤退时,就近进入避难峒室,等待营救。 (4)八采区 若八采轨道(运输)下山发生自燃发火事故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