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扬尘排放量计算.doc_第1页
建筑施工扬尘排放量计算.doc_第2页
建筑施工扬尘排放量计算.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城区建筑施工扬尘排放量计算方法城区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排放量是按照物料衡算方法,根据建筑面积(市政工地按施工面积)、施工期和采取的扬尘污染控制措施,按基本排放量和可控排放量分别计算。建筑工程、市政工程:W=WB+WKWB =ABTWK= A(P11+ P12+ P13+ P14+ P15+ P2)T拆迁工程:W= ATP16W:施工工地扬尘排放量,吨; WB:基本排放量,吨;WK:可控排放量,吨;A:建筑面积(市政工地按施工面积),万平方米;B:基本排放量排放系数,吨/万平方米*月,详见表1;P11、P12、 P12、 P14 、P15:各项控制扬尘措施所对应的一次扬尘可控排放量排污系数,吨/万平方米*月,详见表2P16拆迁工地一次扬尘系数P2:控制运输车辆扬尘所对应二次扬尘可控排放量系数,吨/万平方米*月,详见表2T:施工期,月,计算基本排放量时,最大值为:建筑工程12个月,市政工程8个月。说明:(1)对于建筑工地、拆迁工地按建筑面积计算;市政工地按施工面积计算,施工面积为建设道路红线宽度乘以施工长度,其他为三倍开挖宽度乘以施工长度,市政工地分段施工时按实际在施面积计算;(2)施工期以月为单位,根据实际施工时间,通常按自然月计,不足一个月,大于15天(含15天)的按一个月计,小于15天的按0.5个月。表1施工工地扬尘基本排放系数工地类型基本排放量排放系数 B吨/万平方米.月建筑工地4.8市政工地6.60拆迁工地24.2表2施工工地扬尘可控排放系数工地类型扬尘类型扬尘污染控制措施可控排放量排放系数(吨/万平方米*月)代码措施达标是否建筑工地一次扬尘(累计计算)道路硬化与管理P1100.71边界围挡P1200.47裸露地面覆盖P1300.47易扬尘物料覆盖P1400.25定期喷洒抑制剂P1500.3二次扬尘(不累计计算)运输车辆简易冲洗装置P21.553.1市政工地一次扬尘(累计计算)道路硬化与管理P1101.02边界围挡P1201.02易扬尘物料覆盖P1300.66定期喷洒抑制剂P1500.3二次扬尘(不累计计算)运输车辆简易冲洗装置P23.46.8拆迁工地一次扬尘边界围挡及喷雾P1612.124.2上表中,运输车辆冲洗采用机械冲洗装置,未达到其基本要求时,按简易冲洗装置的基本要求进行核算。施工工地扬尘控制措施及达标要求控制措施基本要求道路硬化与管理1施工场所内80%(按面积计)以上的车行道路都必须硬化;2任何时候车行道路上都不能有明显的尘土;3道路清扫时都必须采取洒水措施。边界围挡1围挡下方设置不低于20cm高的防溢座以防止粉尘流失(市政工程除外);2围挡必须是由金属、混凝土、塑料等硬质材料制作;3任意两块围挡以及围挡与防溢座的拼接处都不能有大于0.5cm的缝隙,围挡不得有明显破损的漏洞。裸露地面(含土方)覆盖1每一块独立裸露地面80%以上的面积都应采取覆盖措施;2覆盖措施的完好率必须在90%以上;3覆盖措施包括:钢板、粗级配、防尘网(布)、绿化、化学抑尘剂,或达到同等效率的覆盖措施。易扬尘物料覆盖1所有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易扬尘物料都必须以不透水的隔尘布完全覆盖或放置在顶部和四周均由遮蔽的范围内;2防尘布或遮蔽装置的完好率必须大于95%;3小批量且在8小时之内投入使用的情况除外。运输车辆简易冲洗装置1运输车辆驶出工地前,应对车轮、车身、车槽帮等部位进行清理或清洗以保证车辆清洁上路;2施工场所车辆入口和出口30米以内部分的路面上不应有明显的泥印,以及粉土、泥土等易扬尘物料;3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应设有妥善的处置措施;4接纳洗车污水的水体和市政下水系统不得有明显的因洗车污水排放造成的淤塞现象。运输车辆机械冲洗装置1运输车辆驶出工地前,应对车轮、车身、车槽帮等部位进行清理或清洗以保证车辆清洁上路;2洗车喷嘴静水压不低于0.5Mpa;3洗车污水经处理后重复使用,回用率不得低于90%,回用水水质良好,悬浮物浓度不应大于150mg/l;4施工场所车辆入口和出口30米以内部分的路面上不应有可以辨别的泥印,以及粉土、泥土等易扬尘物料;5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应设有专门的处置系统;6无法达到相关排放标准的洗车污水不得直接排入环境、接纳水体、或市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