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梅溪湖被征地农民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docx_第1页
长沙市梅溪湖被征地农民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docx_第2页
长沙市梅溪湖被征地农民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沙市梅溪湖被征地农民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被征地农民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群体,其物质生活、主观幸福感引起了公众的普遍关注。梅溪湖被征地农民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以长沙市梅溪湖被征地农民为例,较为全面地调查了该地农民的幸福感现状及其成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提升策略:完善土地征收政策;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关键词:长沙市梅溪湖;被征地农民;幸福感;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1-0038-01 梅溪湖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汽车西站以南。自2007年开始,国家投资600亿元人民币开发梅溪湖,旨在将其打造成集防洪、生态产业、文化旅游和高档住宅区为一体的综合型基地。该项目总规划面积18.05平方公里,涉及联络村、学湖村、中塘村等多个区域,这些区域的总人口约为8000左右。为更好地推动项目进展,长沙省拆迁小组于2009年就开始动员相关区域人员撤出规划范围,并征用大量农民土地,以快速完成工程项目。 一、长沙市梅溪湖被征地农民幸福感现状及其原因 (一)现状分析 因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本文主要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调查研究方法,对联络村、学湖村和中塘村被征地农民展开调查。本次调查为随机调查,即向联络村、学湖村和中塘村被征地农民各发放100份问卷,从身体状况、征地意愿、征地过程是否被尊重、征地后出现消极情绪的频率四个指标全面调查被征地农民的幸福感。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身体状况方面。从上表看,中塘村、联络村、学湖村的农民身体状况数据整体呈上升态势。联络村与学湖村农民处在良好状态的都超过了40%,并且学湖村农民只有不到20%的比例。据了解,学湖村的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完备,这对农民身体健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二,征地意愿方面。联络村、学湖村、中塘村选择愿意征地的农民分别占72.41%、71.19%、70.85%,而不愿意征地的农民分别占27.59%、28.81%、29.15%。总体看来,超过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民都赞成征地。 第三,征地过程是否被尊重方面。在征地过程是否被尊重问题上,中塘村有17.00%的农民感觉被尊重,所占比值最高,其次为学湖村。但是,联络村有27.52%的农民感觉没有被尊重。 第四,征地后消极情绪出现的频率方面。总体而言,学湖村农民在土地被征用之后,表现出极高的消极情绪,其消极情绪出现的频率高达34.43%,远远大于联络村的27.43%和中塘村的28.95%。 (二)原因分析 一是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感比较强。许多农民只具备了耕作的技能,在土地征收之后很难找到适合自身的就业岗位,这导致其不能接受土地被征用的现实。另外,在收到土地征收补偿款后,农民不具备理财的意识与能力,以致于这笔补偿费只能使其“富一阵子”,而不能“幸福一辈子”。 二是土地征收政策不完善。在土地征收程序、征收土地的补偿机制还很不完善,以致于农民土地被强征、过渡性补偿不到位或很长一段时间再补偿的现象时有出现。这大大挫伤了农民的自尊心、自信心,也进一步加剧了拆迁部门与农民之间的矛盾。 三是就业、社会保障、社区建设等机制不健全。土地被征收之后,与之配套的就业扶持政策、新社区建设和社会保障未能发挥作用,以致于农民二次失业、社区矛盾频发。 二、长沙市梅溪湖被征地农民幸福感提升策略 (一)完善土地征收政策 一方面,制定合理的土地征收法律法规,使得土地征收有法可依;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制定详细的农民土地征收政策,因地制宜,强化落实。同时,在土地补偿制度上做实做强,以土地征收时的购买力为标准,建立健全弹性补偿机制。 (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一是加强土地征收对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作用,培养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农民。在拆迁前、中、后各阶段都应该强化征地宣传,让农民转变旧有的土地意识,从全局出发,在增强自身归属感的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城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是加强新社区的文化建设工作。拆迁后,农民被分配到不同的社区重新生活。这时,社区氛围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征地工作的进展。我们应该促使农民融入新社区,从农民转变为市民,从而投入新的生活与环境。 (三)加大就业扶持力度 一方面,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与创业能力,多层次、多角度地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从而保证农民生活得到长期保障。另一方面,从政策上、资金上加大对失地农民的支持,使其能顺利地就业与再就业,重获自信心、自尊心与归属感。 (四)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一是从整体上健全与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优化新社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以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等确保被征地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二是根据联络村、中塘村和学湖村的实际情况,对经济较为困难的片区采用经济手段,对安土重迁思想严重的片区采用精神慰藉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手段,因地制宜地解决问题。 梅溪湖被征地农民的幸福感对长株潭经济圈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这一问题,从实际出发,把征地政策、新社区建设、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社会保障机制落实到实处,从而全面提高被征地农民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王娜娜,张金凤,郭亚琳.近十年我国失地农民幸福感研究综述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2):10-12. 张东红.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幸福感研究基于开封市的调研D.西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