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5 雾凇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 17 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 6 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选择 “ 渐渐地 ”“ 慢慢地 ”“ 轻轻地 ” 中的一个造句。 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九九歌揭示课题。 1、复习九九歌 同学们,以前学过的九九歌还记得吗?谁来为大家背一背? 指名背诵。 你知道最冷 的时候吗? 2、揭示课题。 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吉林的雾凇可是闻名全国的呀!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合称为中国四大奇观。 出示挂图,板书课题。 指导 “ 凇 ” 字字形,左边是 “ 冫 ” ,不能写成“ 氵 ” 。 2 / 15 指导学生观看挂图,初步感知雾凇景观。 雾凇是水汽遇冷在树枝上结成的冰花,俗称树挂。这么奇特、美丽的雾凇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讨论。 范读全文,体会雾 凇的美丽、奇特,学生边听边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读后指名回答。 2、自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轻读课文,边读划出生词,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 读顺句子,长句间注意停顿。 读通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检查自读情况。 抽读词语卡片,注意纠正下列字的读音:封、凝、零、凇、琼等。 指读长句如: “ 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 等 指名分自 然段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第 1 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明白了什么? 3 / 15 2、交流。 3、提问:为什么吉林雾凇会成为闻名全国的奇观呢?你从哪些词句看出来? 4、自读,分小组讨论。 5、小组汇报,看图理解 “ 洁白晶莹 ” 、 “ 缀满 ” 、“ 银光闪烁 ” 。 6、指导朗读。(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自豪的语气。) 7、练习背诵。 自由练背。 看挂图,板书试背。 指名背诵,评议 愿背的齐背。 第二课时 一、看图,背诵第一节。 师述:(指图)同学们,看!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作者用极为生动的语言对它进行了描绘。谁能看图背诵第 1 自然段? 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节。 师述:洁白晶莹、银光闪烁,多美的雾凇景象啊!它是怎么形成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读第 2 节,边读边思考,看4 / 15 看你明白了什么? 1、自由读课文。 2、交流。 a、古人云:学贵自得。通过读、想必同学们一定有不少收获,说说你读出了什么?(个别交流) b、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集疑、解疑) 3、指导朗读: 选择读。 师述:读第 2 节,你喜欢读哪几句就读哪几句,但要尽量把它读好。 自由练读。 指名读。 突出重点读。 (出示重点) a、你说说你们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吗? b、指名读,评价。 d、指名背。 三、学习第三节。 师述:在这寒冷的夜里,雾凇悄悄地形成了。当第二天清早,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看到这突如其来的美景,会怎么赞叹呢? 指名读第 3 节。 板书: 5 / 15 千姿百态写出了什么? 琼枝玉树又写出了什么? “ 琼 ” 是什么意思? 看到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人们会怎么赞叹呢? 指名后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你懂这句话的意思吗? 四、导游: 师述:吉林雾凇美不胜收,闻名全国,一定吸引了不少游人。我们很多人都没去过吉林,都想一睹吉林雾凇的风景,如果你是吉林当地一个小朋友,大伙想请你做个导游,你想怎么介绍呢?下面分小组讨论,过一会儿,我们比一比 ,看谁当得像?当得好? a、小组讨论。 b、指名当,评价。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 6 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选择 “ 渐渐地 ”“ 慢慢地 ”“ 轻轻地 ” 中的一个造句。 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七册第七单元雾凇 教学重难点 了解雾凇形成的原因,感受雾凇的奇异景观。 6 / 15 教学对象分析及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 对 于南方的孩子来说,雾凇是一种从未见过的奇特景象,对于形成的原因也很难想象的到,因此本课采用 大量的雾凇图片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给学生视觉上的享受,产生更直观的印象。本课件还选择了一个介绍雾凇的片段,旨在通过动态的画面,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雾凇形成的原因。 第 一 课 时 一、复习九九歌揭示课题。 1、复习九九歌 同学们,以前学过的九九歌还记得吗?谁来为大家背一背? 指名背诵。 你知道最冷的时候吗? 【评价】通过九九歌的 复习,让学生知道三九时节是最冷的时候,为下面雾凇产生的时间做铺垫。 2、揭示课题。 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吉林的雾凇可是闻名全国的呀!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合称为中国四大奇观。 出示挂图,板书课题。 指导 “ 凇 ” 字字形,左边是 “ 冫 ” ,不能写成“ 氵 ” 。 指导学生观看图片,初步感知雾凇景观。 7 / 15 雾凇是水汽遇冷在树枝上结成的冰花,俗称树挂。这么奇特、美丽的雾凇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评价】图片展示,给 学生更直观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讨论。 范读全文,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学生边听边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读后指名回答。 2、自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轻读课文,边读划出生词,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 读顺句子,长句间注意停顿。 读通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词语,注意纠正下列字的读音:封、凝、零、凇、琼等。 指读长句 如: “ 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 等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评价】通过课件出示一些长句,并加以指导,为学生读通全文、理解文章起到作用。 8 / 15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哪一句话概括地写雾凇是怎么形成的。 交流,映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雾凇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板书:(严寒季节)雾气 雾凇 (饱和)遇冷 2、读了这句话,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3、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映示: 雾气是从哪里来的? 雾凇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 雾气遇冷后会有什么变化? 雾凇形成是有先后顺序的,文章能不能按上面这样的顺序来写?请你想一想,再重新排列。 雾凇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雾气是从哪里来的? 雾气遇冷后会有什么变化?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 4、带着上述问题,边读课文边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5、你们读懂了什么? 雾气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 当年 12 月至第二年 ” 或 “ 严寒季节 ” 。 雾气是从哪里来的? 9 / 15 从当年 12 月至第二年 2 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 4 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指名朗读。 当气温下降到零下 30摄氏度,这雾气有 什么变化? 映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 30 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 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觉得这雾气怎么样?(浓) 是的,雾气非常浓,达到了饱和的状态,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 (涌向弥漫) 再齐读这句话。 引读:这时,树木被雾气渐渐地 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呢? 映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齐读。小结:这个过程就叫 “ 凝结 ” 。板书:凝结 再读这句话。雾气是怎样镀在松针、柳枝上的?圈出有关的词语。 “ 慢慢地 ” 写出了什么?(凝结的速度慢)指名读句。 “ 轻轻地 ” 写出了什么?(样子轻,无声无息)10 / 15 女声读句。 “ 一层又一层地 ” 说明什么?(雾气不断,逐步结成)齐读。 假如把这三层意思用三句话来写: 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这蒸腾的雾气,轻轻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指名读。你感觉怎么样? 作者只用一句话,把雾气凝结时的情形写得既具体生动,又十分精炼。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齐读。 【评价】通过课件展示了几句话之后,学生能更清楚地发现原句的精炼、生动。 6、至此,雾凇已形成了,文章可以告一段落了,可是,作者又连着写道谁来读一下这段的最后一句话? (映示)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儿,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这句话写出了什么?进一步说明了上一句中的哪个词? 指名朗读。 7、这段话具体地叙述了雾凇的形成过程。为了加深同学们的印象, 请观看录像。 【评价】通过观看录像,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受到美的陶冶,同时对雾 11 / 15 凇有了更深地了解,对它的形成也加深了印象。 8、小结:雾凇形成的过程也是那样的奇特。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 二 课 时 一、导入 、老师带来了一首诗,读一读,想想诗句描写的是什么景象呢?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注解】: 1、白草:西域牧草名,秋 天变白色。 2、胡天:指西域的气候。 2、一二两句诗描写的是什么景象呢?这里是真的“ 春风来 ” 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 忽如 ” 还可以表达出作者怎样的心情?诗句中的 “ 梨花 ” 指的是什么呢? 3、哦,这千树万树的梨花原来是漫天飞雪挂满枝头的奇景呀。你能通过读体现出作者 “ 惊喜好奇 ” 的心情吗? 4、作者以新奇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到暖融融的春意。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享有 “ 冬天里的春天 ” 美誉的吉林,再次去欣赏吉林的雾凇。 【评价】通过课件出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12 / 15 让学生理解 “ 忽如一夜 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的心情,也为学习第三段做了铺垫。 二、复习 1、上节课,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了雾凇是如何形成的,还记得吗?请一位同学来概括的说一说。 2、出示填空。 3、小结:雾凇的形成可以称为一奇,它还奇在哪儿? 【评价】本环节通过课件复习了第二段中的关键语句,并由此引出了 “ 奇 ” ,使学生更深入的去思考问题,从而引发一、三段的学习。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打开书本,轻轻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圈画出有关词语。 2、学生汇 报、讨论: “ 十里长堤 ” 指读(评价:是的,十里长堤,大约米,从鹿苑到塘桥这一路上都是雾凇,多么壮观。) 谁再读这个词语(评价:这么多的雾凇,可谓奇观。) 一起来读好它。 还有哪个词语也能体会到雾凇的多呢? “ 缀满 ” 指读(评价:是的,满满的全都是) 谁再来读(评价:每一个枝头都挂满了,真是多。) 13 / 15 雾凇的奇奇在它的多。再读读,你还会有新发现。 “ 洁白晶莹 ” 指读(评价:洁白如雪) 再指读(评价:晶莹剔透) 一起读(真像玉石雕琢) “ 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 指读(评价:仿佛置身于银色长廊) 再指读(评价:美不胜收) 一起读(真令人留恋往返) 3、雾凇的奇原来还奇在它的美,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把吉林雾凇的多和美展现在大家眼前吗? 、是呀,由此,吉林雾凇被人们称为 “ 闻名全国的奇观 ” 。 (课件出示) “ 观 ” 是指 看; 景象或样子; 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 “ 奇观 ” 中的 “ 观 ” 指的是 “ 奇观 ” 就是指( )的景象。(少见的,稀罕的,壮美的 ) 奇观的意思是什么? 5、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吉林雾凇的美丽、奇特、壮观吗?(指 名有感情地朗读一段) 过渡:课文中还有哪个自然段也写了吉林雾凇的美丽、奇特、壮观呢?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4 / 15 1、指名学生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雾凇的美丽、奇特、壮观? 2、交流。有可能是 “ 千姿百态、琼枝玉树、情不自禁、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等,根据回答理解词句并体会。 3、引读末段。(是啊,十里长堤上到处是千姿百态的琼枝玉 树,怪不得人们看到这样的景象之后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呀!。这里的 “ 梨花 ” 又是形容什么的? 4、指名有感情地读。齐读。 五、比较一、三段 1、(出示)师:同学们,这一、三自然段都在写雾凇的奇特壮美,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 (一段是直接描写雾凇的奇特壮美的;三段是从人们观赏过后的感受来反映雾凇的奇特壮美的。) 2、能把它们记下来吗?(学生背诵。) 六、课堂拓展延伸: 1、将来你成了一名画家,看到吉林这 奇妙的雾凇景观,你会把它 (画下来)。你要是一名歌唱家呢?(唱出来) 你要是一名诗人呢?(写一首诗来赞美一下) 2、(出示) “ 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15 / 15 虚传。 ” 江 民爷爷在 1991 年去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力需求侧管理厂房供配电安装合同
- 餐饮连锁企业总经理市场拓展聘用合同
- 室内娱乐场地租赁安全责任书
- 时尚餐饮品牌区域代理权合作合同
- 财务报表分析与业绩预测服务合同
- 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入驻企业劳动合同
- 文化艺术中心场地租赁合同终止与艺术交流活动保障函
- 场地与综合体大楼绿色建材装修服务协议
- 汉中佛坪县人民医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智能家居系统采购合同签订与用户体验优化
- 最新缠论基础知识大全共课件
- SHSG0522023年石油化工装置工艺设计包(成套技术)内容规定
- 2022年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
- 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课题计划2
- 悬臂浇筑连续梁梁体钢筋施工技术交底
- 沪教牛津版小学一至六年级英语单词汇总(最新)
- 计价格(2002)10号文
- 从销售员到销售总监的六门必修课
- 《云南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应用指南)(上下册)
- 工程更改控制程序DFCPQEOMS-06
- 送电线路工程跨越河流架线施工专项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