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doc_第1页
茄子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doc_第2页
茄子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doc_第3页
茄子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茄子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是一种新型的高科技园艺栽培方式,具有的节肥、节水、省力、省药、产品洁净卫生、高产优质等特点,已成为设施园艺的重要内容和园艺作物工厂化生产的主要形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无土栽培的面积成倍增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中,水培由于其技术性强,投资较大,制约了其发展,而 “八五”末期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无土栽培组研究开发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以其技术操作简单,用工少、成本低,高产、质优等特点,已被广大的农民所接受。它是以高温消毒鸡粪等有机肥为主,添加适量无机肥料的配方施肥来代替用化肥配制营养液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其主要技术是用有机固态肥取代了化学营养液,用廉价易得的农作物秸秆、玉米芯、菇渣等农产品废弃物取代价格昂贵的草炭作为无土栽培基质,可连续使用35年,这样使得无土栽培技术简易化,操作简单化,成本大大降低。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基质的选择、配制和消毒1.1基质的选择基质的选择要遵循就地取材、来源方便、价格低廉、结构稳定、保水力强、通气良好、不含有毒物质和高浓度盐分、对茄子生长无不良影响、方便运输为原则,包括有机基质和无机基质两大类,无机基质如: 沙砾、珍珠岩、炉灰渣、岩棉、陶粒、风化煤、泡膜塑料、蛭石等;有机基质如: 草炭、塑料泡沫、锯木屑、秸秆、稻壳、花生壳、菇渣、酒渣、蔗渣、椰子壳以及树叶、树皮、稻壳、茎秆、畜禽粪便等。有些有机基质必须经高温充分发酵后方可使用,高温发酵有机基质应在栽培前两月进行。方法是菌渣、酒渣、蔗渣等有机基质,粉碎后每立方米加入过磷酸钙3千克,调节pH 值在67之间。用水充分浸湿,将料堆成1.5米高垛,上盖棚膜,进行发酵,每57天翻倒1 次,并根据干湿程度补充水分,当料充分变细无异味时,表示料已发好;玉米秆、葵花杆、花生壳等有机基质,首先用粉碎机等切割成 2 厘米长短截,用水浸湿,堆成垛,采用和菇渣同样的方法进行发料,当秸秆有一股清香味时,表示料已发好;树皮、锯末等,发酵成褐黄色表明已经发好。1.2基质配制有机生态型无土基质一般选择23 种有机基质和23 种无机基质混合而成,通常发酵好的有机基质与无机基质的配制比例为 64为宜。如:菇渣:玉米秆:炉渣1:2:2、发酵后的玉米秆菇渣鸡粪牛粪炉渣=7 2.5 1 1 6 ,或者发酵好的菇渣与草炭蛭石按照3:5:2混合。装料前一周将发酵好的基质按比例充分混匀(炉渣必须过筛),每立方米加入消毒鸡粪1012千克、优质三元复合肥(N:P:K=15:15:15)2.53千克或者二铵2.53千克、硫酸钾11.5千克,与基质充分混合均匀备用。1.3栽培基质消毒为防止基质携带病菌,需要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太阳能消毒、化学药物处理和蒸气消毒。蒸气消毒成本高,化学消毒会有农药残留,提倡利用太阳能消毒, 无残毒, 不污染环境,成本低,但是,化学药剂处理,应用还是很广泛,应为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消毒效果好。太阳能消毒时间最好选在夏季78月,消毒场所可在塑料大棚和温室内,既能消毒基质,还能加速有机物质发酵腐熟。方法是将有机基质堆成高、宽各 1米左右, 长度视用量而定,码堆时应先喷湿基质,使含水量达到75%85%,即抓一把基质在手用力挤压,指缝出水滴而不落下为宜。如指缝流水, 说明喷水过多了,如果不出水, 一松手基质松散开, 证明含水量不足, 须再喷水。堆好基质后,用薄膜封严, 在阳光下充分曝晒 1525天,通过温室效应和发酵高温进行消毒。对于秸秆、葵花秆、锯末、树皮、树叶和中药渣等, 多含纤维, 碳氮比值高, 腐熟较难, 应调节碳氮比, 促进发酵分解, 简单方法是改喷清水为喷稀薄的人畜粪水, 或者喷1%的尿素水。化学药剂消毒和蒸气消毒方法可以参考穴盘育苗基质消毒方法。2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设施系统建造2.1栽培槽和栽培袋的制作2.1.1槽式栽培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系统多采用槽培的形式,建材可选用当地易得的材料,如用木板、木条、竹竿、砖块等,栽培槽分为地上式和半地下式两种。地上式槽框选用24厘米10厘米5厘米的标准红砖建设,槽内径为48厘米,外经72厘米,槽深1520厘米(地面上码34 层砖即可),槽长依保护地棚室建筑状况而定,一般为530米,槽间距(内径)60100厘米。南北走向,北高南低,底部倾斜度25,槽底中间开一条宽 20厘米,深10厘米 的“U”型槽,在槽间南端每两槽间挖一深 30厘米 、直径 30厘米 的小坑,以利排除过多积水。槽底及四壁铺 0.1毫米 厚的双层薄膜与土壤隔离,图1 栽培槽结构示意图槽建好后,要求槽面保持平展(如图1)。半地下式将温室浇水使落实后整平,在地面按规格开沟,规格为内径为60厘米,槽深25厘米,槽长6.5米m,槽间距(内径)6080厘米,底部处理与地上式相同,槽底及四壁将膜铺好后,两边压一层砖即可。2.1.2袋式栽培 栽培袋宜选用黑色耐老化不透光筒状薄膜袋,也可选用外膜白色内膜为黑色的双层塑料袋,厚度0.150.2毫米,直径3035厘米,高15厘米,制成筒状开口栽培袋,内可装基质1015升,可栽培一株茄子。将栽培基质袋顺序排列置于温室内,每株苗设一个滴灌喷头,在袋的底部和两侧各开0.51厘米的孔洞23个,排出积存的水分或营养液,防止沤根;也可剪制成70厘米长的长方形枕头袋,内装基质2030升,平置于地面,开两个洞栽培两株作物(如图2)。图2 栽培袋示意图2.2装填基质先在所设的“U”型槽内铺直径12cm的粗煤渣35cm,(如果槽底没有建设“U”型槽时,可以在栽培槽底直接铺粗炉渣35厘米,)再在其上铺双层编织袋,用于保水,然后将发好的料装满栽培槽,并用水浇透落实基质,并趁势压平。2.3滴灌设施安装每个设施应建立独立的供水系统,每栽培槽用12根直径1.5厘米、每隔30厘米 一小孔的塑料滴灌软管(或者1根微喷管)。滴灌管上铺宽 40厘米塑料薄膜。整个栽培系统就做好了。袋培时,可以沿栽培袋行向安装一条1.52厘米粗的滴灌管,再用1根滴灌喷头链接于滴灌管上,滴灌喷头就插在植株的附近即可。3定植定植前15天,设施需要消毒。槽培定植前基质要浇透水,槽培小行距28厘米,大行距 112厘米,株距50厘米,每亩栽19002000株,采用双行错位定植法,秧苗连同营养块一同栽植,栽植时营养块与栽培槽基质畦面相平即可;袋培时栽培袋内基质用水泡透,在栽培袋下方距地面10厘米、两端8厘米内侧分别割一长5厘米的口,以便多余的水分能够流出,35厘米基质袋于袋腹部中间位置,用锋利刀片割长10厘米的十字形切口,70厘米栽培袋于距离袋两端1518厘米处割长约10厘米的十字形切口,从切口取出少量的基质后将幼苗带土坨一起移栽入切口内基质中,四周填充基质使土坨与基质接触充分,上面再用不透光膜盖好。定植完成后,开启滴灌系统进行浇水,确保幼苗成活率。4定植后的管理4.1温度管理 幼苗期适温为白天 2530,夜间1620,开花结果期为白天2530 ,夜间1520 ,在深冬季节注意增加温室设施保温性能,最低温度不低于 13,遇到极端低温,可在草帘上再盖一层旧棚膜,并在温室前端横向压78 道草帘,能提高室温 12。4.2光照茄子性喜光,栽培中应保持充足的光照。除扣棚时选择透光率较高的薄膜外,还应经常清洁薄膜,并在后墙张挂反光幕增加光照。天气回暖后,尽量的早揭晚盖草苫,延长光照时间。在结果期,有条件时可使用补光系统,以促进产量的提高。4.3水分管理定植后根据栽培基质的干湿程度、天气变化、季节以及植株大小决定灌水量。基质湿度在门茄坐住前保持在65%70 %为宜,门茄坐住后,应当提高基质的湿度,含水量保持在75%80%为宜;浇水选择晴天上午进行,阴雨天不灌或少灌;冬季每 34天滴灌1次,每次515 分钟,坐果前时间短些,坐果后时间长些,以保证果实膨大需要2月气温回升后每天灌水 1 次,入夏后气温较高,浇水次数应增加,每天浇 2 次,分别在上午 9001000 及下午 500左右,并可延长灌溉时间,每次为1520分钟。注意每 3天检查一次基质水分状况,防止基质水分过多,引起沤根。经常检查滴灌系统是否正常,防止滴灌堵塞。4.4施肥 定植后 20天开始追肥,根据植株长势,一般在门茄“瞪眼”时追第 1 次肥,以后每隔15天追肥1次。将有机生态无土栽培专用肥与优质三元复合肥(N:P:K=15:15:15)按 64重量比例混合,每 100 千克混合肥中另加入磷酸二氢钾 2 千克、硫酸钾复合肥 3千克。结果前期每株每次追肥 17克,结果盛期每株每次 20克,将肥料施在距植株根部 5厘米以外的范围,并及时浇水。结果盛期,还可适量补充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 23 次。也可利用充分发酵腐熟的牛粪和鸡粪配合追肥,以降低肥料成本,不可大量施用化学肥料。也可以追施沼液,方法是取正常产气达 30 天以上的沼气池内第二层液,苗期沼液与水的的比例为 14,成株期及结果期与水按 11 比例配制,从定植后20天开始,第一次追施,夏季每隔 7天施 1次,冬季每隔 1015天施 1 次,每株施肥液 0.5千克,效果很好。拉秧前1 个月停止追肥。4.5植株调整 采用双干整枝,每株只留2 个干。门茄坐果后,适当摘除基部12片老叶、黄叶。门茄膨大时,将门茄下叶片全部打掉,后期在每个茄子果实下只留2 片叶,其余老叶和多余的侧枝全部打去。甘肃肃州区采用“互控式层梯整枝技术”,均衡了营养供应,克服了早衰,单株结果数最高达到80个以上,较传统双干整枝方式产量提高 11 %。方法是门茄采收后,清除下部叶片,从对茄开始,主干与侧枝相互交替结果,主干留 2 个侧枝,侧枝上再留 2 个侧枝,共留 4 个枝,每枝结 1 个茄子,每层结 4 个茄子,循环交替留 4 个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