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觉论理论指导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doc_第1页
语觉论理论指导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doc_第2页
语觉论理论指导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doc_第3页
语觉论理论指导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doc_第4页
语觉论理论指导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觉论指导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索兼谈Whats your favorite fruit?第二课时设计陈冰娜1 林君芬2 何克抗21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实验小学 5282002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100875【摘要】 本文首先反思了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种种误区,然后在语觉论的指导下,重新解构了以交际为中心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并在此基础上以Whats your favorite fruit?为例,从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语境创设和多媒体资源运用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开展以交际为中心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关键词】 英语教学;交际;语觉论;教学活动;语境创设;资源运用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学科教育,从语言学层次上来理解英语教学无非包括语言和言语两个方面,前者是指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等语言知识,后者即是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语言的本质是交际,交际既是言语习得的途径也是语言学习的目的,英语交际教学法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强调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1,这种强调学生在语言情境的体验中习得语言知识和能力的教学要求正是吸取了交际性英语教学等外语教学思想的优秀成果而提出的,自此英语教学改革在全国各地开始轰轰烈烈开展起来。然而现实到底如何呢?一、反思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大的总体框架,包括内容框架、目标框架、策略框架,但是这毕竟只是一个大的总体框架,由于一些理解上的偏差,在英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出现了种种误区:1、在培养目标上,在小学阶段“听、说、读、写”并重在培养目标上,忽视语觉生长发展存在关键期,在小学阶段并列地提出“读、说、读、写”的要求。无论在教学方式上还是在评价要求上往往强调“听、说、读、写”并重,而没有在语觉的生长发育关键期内(尤其是在关键期的最佳年龄段内)重点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有些教研部门或学校的测试、考试往往以单词识别、理解及句子理解为主,这类测验和考试的客观效果是强调“读、写”而不重“听、说”。2、在教学方式上,以知识教学为中心,忽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在教学方式上,以教材为纲,围着教材转,课堂上的基本教学模式为复习旧知新授反复操练巩固(有些可能还有拓展),这种做法通常被称为“完成课标内容”,而实质上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根本目标”的思想根本没有落到实处,学生学到的是教材上规定的内容,而不是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这种思想在课堂上的体现就是教师按照教材的线性顺序,将每一个知识点安排到每一天的教学中,所谓的“体验”也就是各种用各种形式的游戏对知识点(单词、句型等)进行同一水平的反复操练,一课时教单词、一课时教句型或对话、一课时教歌曲/故事、一课时复习巩固是一种典型的做法。当前这种以教材为纲的教学方式虽然已经没有强调语法分析,但仍然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只不过这些“知识”比起以前来有了一定的情境性。3、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上,活动多,但缺乏层次性,参与度不高强调“以活动中心”,认为活动既是手段也是目的,通常以丰富多样的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活动缺乏发展的空间,这主要表现在:l 缺乏层次性:在课堂上经常见到类似这样的情形:教师用实物交水果单词,玩猜一猜游戏或者开火车的形式巩固,接着是让学生上讲台去玩“Touch and say”游戏复习单词,最后用课件(学生操作计算机把单词拖动相应的图片下)操练巩固单词。这样四个活动下来课堂非常热闹,学生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在一些公开课上,教师再辅以一些糖果之类的物质奖励,效果会更好),可是这热热闹闹的近20分钟时间内,学生的活动只是停留在同一能力水平线上(即单词意思的理解和记忆),缺乏能力信息差,这种体验或活动如何能实现语言的阶梯式向前发展呢?l 参与度低: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要是不教上个3遍4遍,不逐个进行点名提问,一节课下来总觉得不踏实。这种感觉实质上就是教学观念的问题,教师仍然受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牵制。这种观念在课堂上的反映就是教师念、学生集体跟,老师与个别学生间的对话占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就算有俩俩交际、小组交际,但往往也是蜻蜓点水,因为要腾出更多的时间来给学生表演(7、8个学生/小组上讲台表演说或唱),有时候学生的“Let me try.”或“I can try.”呼声会让教师甚至忘了还有更多的学生此时仅仅只是观众(小学生倾听的意识还比较缺乏),为这么热闹的课堂而感到兴奋。l 活动形式大于内容:当前不少小学英语课堂,尤其是公开课的特色之一就是热闹,除了唱唱跳跳外,教师会利用各种游戏和奖罚手段让学生一直处于亢奋状态,有的教师还会将糖果、文具之类的物质奖励作为课堂评价的辅助,我们在听课时经常会见到学生举手发言的积极性很高,甚至都站起来,一旦老师没有叫到自己就会神情沮丧,有的还会叹气“唉,又不叫我!”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对于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远远不及对活动的形式的热情,一些长期得不到教师“关怀”的学生会产生厌学心理,有些不喜欢热闹的学生也被这样的课堂所忽略。4、在情境创设上,滥用游戏情境和多媒体情境前面已说到,滥用游戏情境的小学英语课堂比比皆是,随着多媒体计算机进入课堂后,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英语课堂上开始尝试使用计算机,计算机大多被用于创设情境、游戏操练,部分教师也用多媒体网络为学生提供自主听、读的环境。事物总是辩证的,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图片、视频、动画等丰富了英语课堂的同时,滥用多媒体情境的现象也逐渐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课堂教学活动围着计算机、围着资源转的情况已不算新鲜了,有的甚至人机交互比例远超过人际交互比例,经常出现学生不停地在用计算机玩、听,可是刚没听几钟老师就叫停进行指名回答,几名学生回答过后教师就让再听下面的,在课堂上单词、句子、歌曲、故事、游戏学生听的、玩得不亦乐乎,教师上得也轻松(当然如果有现成的资源就更好了),可一节课下来学生又会了什么?有的是纯粹把计算机当作创设情境,如先看一段视频整体感知一下,然后导入新课,从视频中抽出部分单词或句型进行新课教学,或者将计算机当作纯粹游戏操练的工具,如前面所举的水果单词操练的例子,这种做法实质上是在“穿着新鞋走老路”。二、解读语觉论,重新解构交际性英语教学语觉论是何克抗教授在继续、发展乔姆斯基等人的主要儿童语言获得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他认为人类除了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躯体觉五种感知觉外,还有一种“语觉”(语义知觉)。在语觉论一书中,他引用了大量的脑神经科学研究成果和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领域的案例,全面、科学地论证了“语觉”既是先天性的,又有一个“生长发育期”(“关键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语觉论基于语觉的儿童语言发展理论”。语觉论是对以往语言发展理论或儿童语言获得理论的继续、发展和创新(引自林崇德教授为语觉论作的序),它对中小学英语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价值2。1、抓住语觉关键期,小学阶段听、说能力优先培养儿童语觉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012岁左右(初中一、二年级以前),而其最佳年龄段则是09岁,也就是说,英语教学必须要紧紧抓住小学阶段(尤其是14年为最佳年龄段)这一关键期。而在“听、说、读、写”四种言语能力中的“听、说”主要是先天遗传的,“读、写”能力则主要是后天习得的,因此在语觉关键期内(尤其是最佳年龄段内)要特别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不应当并列地提出“听、说、读、写”的要求,“读、写”能力因主要靠后天习得,基本上不受语觉生长发育关键期的限制,所以可以推迟到小学高年级或初中阶段再来强调读写能力的训练。2、以说话训练为中心设计交际性小学英语课堂语言的本质是交际。基于语觉论的小学英语教学以“语言交际为中心”。言语交际包括言语的理解(听)和话语的生成、表达(说)两个过程。依据“基于语觉的儿童语言获得模型”,特别是通过该模型的内外反馈机制所揭示的规律,“进行双向实时言语互动”“和真实的交际者进行实时双向言语互动是语言学习者形成与掌握听、说能力的充分必要条件”,这就要求外语课堂教学设计必须强调“以说话训练为中心”,而不是“以语法分析为中心”,也不是“以听力训练为中心”,或是“以读、写训练为中心”。当然,强调“以说话训练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削弱听力训练,而是要更强调听力训练。3、练习和环境并重,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为了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外语听说能力,在强调语觉生长发展关键期(尤其是在关键期的最佳年龄段)的同时,必须要同时注意相关环境(必须是和听、说能力培养相关的环境)和经验(即相关环境中的练习),要为儿童创设良好的学习外语的语言环境(缺乏语言环境正是造成第二语言学习之所以特别困难的根本原因),而且这种语言环境应当能同时支持“听力”和“说话”这两个方面的训练。“听力”训练的环境除了靠师生、生生间的人际互动外,还可通过将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因特网上丰富的听力材料引入课堂来解决;训练外语“说话”能力的环境则要靠英语老师运用“以说话训练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来构建,当然需要对英语教师进行相关教学设计技能的专门培训,否则难以奏效。三、探索语觉论指导下的交际性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流通和交流既是学习语言的途径,也是语言学习的目的。何克抗教授在语觉论中指出:“以语言交际为中心”是儿童快速学习语言的根本途径与方法,儿童是在与人交际和沟通的过程中,即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学习语言,学习为了运用,学了就要立即用,而且力图在一定的语境中去运用。因此,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充分体现以交际为中心呢?笔者在通过近三年参与基础教育跨越式试验课题的教学实践探索,摸索出了一套操作的策略,概括起来就是:l 以说话训练为中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l 创设良好语言环境为听说能力培养服务;l 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为听说训练提供丰富的材料。1、以说话训练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为了在课堂上贯彻、落实“以说话训练为中心”,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师生说、两两说、小组说和自主说的活动。教师是当前所要学习语言的熟练掌握者,教师的提问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语音示范,也在落实“实时双向言语互动”时能够取得最佳的效果。如:笔者在教学剑桥少儿英语第一级上册Unit 9 Whats your favorite fruit?时,借助实物等道具,用英语向学生提问:Do you like the pear? What color is the pear? Whats your favorite fruit?等,把以前所学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达到了语言知识的内化,充分体现师生互动。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且教师不可能把全部时间都用于提问,也不可能遍及每一位同学。因此,为了更好地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开口说英语的机会,教师可设计让学生两两说的活动,这是一种比较有效地贯彻“实时双向言语互动”的可操作方案。这种言语互动存在一个缺陷“交际者”并非当前所要学习语言的熟练掌握者;但这种互动方式有一个很大的好处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双向言语互动,可以使以说话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设计真正落到实处,而这一点正是“由教师提问”的师生互动方式所欠缺的。如:在教学剑桥少儿英语预备级下册where is it?时,笔者搜集了大量与方位主题相关的图片,让学生看图用主要句型where is the ?进行对话,鼓励学生说越多句子越好。有些学生能结合以前所学的句型How many? What color? Do you like?等提问邻座,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由教师提问的“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俩俩对话”,这两种课堂教学中的实时双向言语互动方式都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且正好能够彼此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在课堂教学中应把这两种言语互动方式很好地结合。与这两种方式类似的是学生之间的“小组说”和“自主说”有一定的互动性,对于训练说话能力有一定的好处。如:笔者在教学Whats your favorite animal?时,搜集了与动物有关的儿歌,让学生在四人小组里进行演唱。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优生可以带动潜能生,学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但这种小组活动需要教师给予及时的巡视和指导,否则课堂节奏不够紧凑或甚至出现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的情况。“自主说”也就是让学生自主地用外语描述某种事物或某个事件(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等),笔者在二年级教学完拓展故事What can a cat do?后进行这样的尝试:让学生用英语描述猫或其他动物所能干的事情。有位学生是这样描述的:Hello! I am Ally. I like cat very much. A cat can eat the carrots. A cat can run. A cat can sleep. A cat can drink milk. A cat can not play the basketball. 另一位学生是描述猴子:I like monkey. Monkey likes to eat the bananas. Monkey can jump. Monkey can climb. Monkey can not swim. 可见,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可以训练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2、创设良好语言环境为听说能力培养服务语言环境的创设可以使语言知识和人际交往有机地结合。人际交往包括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和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为了最大限度地支持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通过人际交往来影响和引导学生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教师不再是个体学习的辅导者,而是群体(小组的或协作的)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是学习者的交际对象。在课堂上,支持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最佳语言环境无疑就是和真实的交际者之间形成的会话与交流,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自然“浸入”到其中,在交流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习得了语言知识、提高了言语能力。因此,设计真实或模拟的语言交际环境便是英语课堂教学语境设计的重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计看图对话、情景对话和自编故事等活动。看图问答时,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示范者,如在教学一年级内容how many时,教师收集了大量有关食物、水果、文具和动物等图片,用句型: What can you see? How many are there? What color? 提问学生。这样,学生在教师用图片创设的情景中灵活运用英语。又如英语口语交际课What do you like?一课中,根据学生喜说好动、爱表演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设计了“模拟情景,会话交流”这一环节。学生模拟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如水果店,麦当劳,肯得基,中西餐厅,超级市场,鲜花店等,在小组内自编对话,愉快地交流。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既掌握、巩固了已学的知识,又提高了人际交往的能力。另外,我们应该深信学生有看图自编故事的能力,笔者在实验中曾尝试提供学生熟悉的寓言故事的图片(狐狸和乌鸦),学生在小组内编演了这一小段故事:After a few days, Miss. Bird has another big cake.Fox: Miss. Bird, you are so pretty. Sing a song, please.Bird: ( Keep silent.)Fox: Miss. Bird, your feather is so beautiful, show it to me, OK?Bird: ( Keep silent.)Fox: Miss. Bird, there is a leaf on your tail. Please have a look. Bird: Look at your head. ( Miss. Bird throw a stone to the fox.)为了弥补听、说环境的不足,我在教学中应该多提供故事阅读资源进行听和读。这些图、文、音并茂的故事具有很强的情节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语言,训练了学生的听力。此外,还可以利用非言语的方式(如语音、手势、体态、动作,教具等)所隐含的语境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听的英语,通过全英教学、教室情景布置、课内外活动结合等等方法拓宽学生学习语言、表达语言的渠道3。3、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为听说训练提供丰富的材料大量输入、自然习得是外语学习的一条重要规律4。大量输入就是大量地读和大量地听,当然在小学低年段主要以大量的听为主。大量的听不仅促进学生语感的培养,而且也是学生形成比较丰富、灵活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前提。这个道理实际上非常简单:只有一瓢水,是难以成河流的,如果有一个很大的水池,那就有可能出现一条涓流不息的小溪,这也是一条被大量的外语学习实践所证明了的,无论是哪一种外语教学思想都会保留的规律。考虑到小学低年段儿童的特点(语言知识积累很少,缺乏顺利言语交际的能力,直接阅读的能力尚不具备)。因此,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因特网上丰富的材料则为此提供了理想的支持环境。网络资源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课本需要掌握的知识,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与课文相关的拓展学习资源,达到课外知识延伸。信息技术在课堂上运用的方式有很多,但我认为,在课堂上多媒体网络资源主要还是起两方面的作用:(1)提供听力材料丰富多彩的网络型课件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会自学的乐趣和获得知识的成功喜悦。多媒体和网络型课件为学生提供了文本、声音、视频和动画,通过鲜明的图像、有趣的声音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资源建设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内容,小学低年段的资源必须要做到图(可以起到类似手势、体态语、教具、动作等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言语信息)、文(提供语言信息)、音(训练学生的听力)并茂,并且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应该提供更多的图文音并茂的资源,如在教学hot这一单词时,教师可搜集夏天走在沙漠里汗流满面的动画或图片,配上标准的朗读:I feel very hot. 又如在教学“four seasons”时,教师可以从网上搜集大量的有关四季的flash动画,学生在观看动画的同时带上耳机听录音内容:Hello! My dear children! Welcome to spring! In spring, everything is green. The trees are green. I like spring. I can fly a kite.这些图文音并茂的资源为学生提供逼真的视听环境,学生借助音频、图片、动画以及有声词典等,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组合优势提高教学效果,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加轻松愉快,学习空间更加广阔,而且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源能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如笔者在教学“whats your favorite fruit?”时为学生提供了四个故事:Monkey and the fruits;The fishing cat;The fox and the bear;Making friends,又如在教学“Animals”时改编了家喻互晓的故事:The frog in the well; Hare and tortoise; The rabbits and the fox; The wolf and the sheep,让学生自由选择他们喜爱的故事进行阅读。这些阅读材料为学生提供了听的素材,也为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阅读理解性的文章,可以在文章后提出多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作答。如在教学四年级“weather” 这一内容时,教师搜集了一些天气预报的短文,让学生听后作答: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 What is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in? Do you need to bring your umbrella tomorrow? 这一环节可以很好地检测学生理解短文的情况,也为学生模仿短文进行weather report 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图文音并茂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交际时缺少声调、语气、手势或体态等补充信息的不足,若能充分发挥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将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2)提供说话材料网络课件不仅可以用来支持学生的听力训练,还为学生交际对话、编演故事等提供丰富的材料。比如,在教学“four season”时,给学生几幅季节的图,让学生说出是哪一个季节,并且描述图上景物的特点、人们的活动等。在教学“people”时,给学生提供一个“哑剧”,里面有各种各样(高矮胖瘦、不同职业)的人物,让学生自己来编一个故事,让学生看完故事“A clown”之后,说说小丑的样子。在教学“Clothes”时,给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服装店,让学生为某一个活动(宴会、运动会、演出等)选购合适的衣服并说出理由。提供图片让学生自己来排出顺序编一个故事也是我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利用网络课件提供的多媒体材料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交际时需要的信息,缩短了交际的时空距离(比如“four seasons”一课,我们的学生不大见过北方的冬天,用一幅图片或一段视频学生就可以很真切地感受到了北方甚至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四季,在这样的情境下他们可说的话语一下子就增多了,要不然学生大多也就说说Its cold. I can make snow man. I want to wear coat.等等),感受到不同的文化氛围(如教学“Family”时,让学生听一些国外人家庭生活的片段,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信息,而且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拓宽视野)。四、语觉论指导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案例名称:Whats your favorite fruit?【教学内容】剑桥少儿英语第一级上册Unit 9 Whats your favorite fruit?本课是第二课时,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常用的水果单词如: apple, banana, mango, pear, peach, strawberry, lemon, watermelon和句型:Whats your favorite? My favorite is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以教材提供的主题句型“Whats you favorite?”为起点,通过看图说话,自主学习、协作表演儿歌和自主听、读、演故事等活动,使学生能够交流自己喜欢的水果、颜色、动物等等,学唱自己喜欢的歌曲,编演自己喜欢的故事。【设计理念】语言的根本作用是交际,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最佳途径是沟通、交际。本课正是在语觉论的理论指导下,以“语言交际为中心”的外语教学设计思想和指导,借助多媒体网络提供的丰富资源,以看图对话,自主学习、协作表演儿歌和自主听、读、演故事为突破口,使学生在语篇、交际的情境中培养了听说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活动目标】(1) 根据教学主题的需要和交际的需要,借助多媒体网络资源拓学四个歌曲;(2) 能够根据PPT提供一定主题内容的图片和关键词句,培养学生在key points辅助下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通过说身边喜欢的事,培养学生向生活迁移语言的能力;(3) 通过自主听歌曲、听故事,使学生在语篇的听读中增强语感,提高听力,并在该过程中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学习的意识和能力;(4) 通过师生问答、俩俩对话、角色扮演等多种听说交际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5) 通过故事的学习,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教育,教育学生目光不要太短浅,做事不要三心两意,不要不劳而获的道理;表演活动中培养孩子们的相互协作意识。【资源链接】(1) 自主听的资源:四首歌曲(Whats your favorite fruit? Mango chant,Apple chant,turnip chant),四个故事(The monkey and the fruits,The bear and the fox,Making friends,Fishing cat),听力训练题(2) 交际说话材料:5幅图片(colors, drinks, sports, animals, fruits)【活动过程】Step I Warm up: Apple tree让学生唱熟悉的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营造英语氛围。由于在课的开始,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学习英语的环境中。演唱英文儿歌Apple tree(这是一首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Step II Revision1) T:shows the objects or toys ask Ss questions Do you like the apple? What color is the apple? Whats your favorite fruit?此环节教师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唤起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愿望,从而检测所学过的内容。 Do you like the dog? Whats your favorite animal?Do you like the cake?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2) Practise Ss go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in CAI,see who can answer them quickly 学生带上耳机,回答电脑提出的问题,不仅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听环境,而且激励学生用英语思维后快速作答。3) Picture talkingT: There are some pic. here. Lets see who can say more? 提供5幅看图说话的图片,学生在Key points 的引导下进行自主说,两两说。 Picture A: colors Key points: I like green. I like blue. My favorite color is purple. Picture B: drink Key points: I like milk very much. My favorite drink is milk. I drink milk everyday. Picture C: sports Key points: I can see a football. It is black and white. I like sports. My favorite sport is football. Picture D: fruits Key points: Hello. I am Melody. I am a girl. There are many fruits. I like apples and pears. My favorite fruit is watermelon. Picture E: animals 此环节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提供图片让学生进行俩俩交际说话。这样,可以将已学的知识和新授的词、句有机结合,从而实现语言的积累性发展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提供Key points目的在于启发学生说些什么(必竟这些只是二年级的学生,语言能力还是有限的),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尽可能多说。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并不只是一味地模仿,而是从教师提供5幅图的key points中得到启发自己动脑思考,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很好地锻炼了思维能力。 Key points: Look! There are many animals. I love all these animals. I like sheep. I like goats. My favorite animal is monkey.4)Talk about the things in the computer room or in other places Ss know 语言和生活情景是紧密结合的,因此,此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不同场景,用本unit的主要句型: My favorite is和以前所学过的句型描述课室、学校等场景所看到的,所喜欢的事物,人物等。这发展了学生迁移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学生在生活中活用英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eg: In the computer room, I can see many computers. I like computer games. My favorite game is I like my school. I am in Class One, Grade One. My favorite teacher isStep III Chants: mango/apple/ turnip chant, favorite fruit T:Here are four chants. First you can learn freely by yourselves. And then you can chant the one you like.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自编了四首符合学生学习水平的英语儿歌,让学生自主地听、学后进行集体演唱和小组表演,可以使学生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增强语感,扩大知识面,提高听力。 Step Stories:1)The monkeys and the fruits T:guides Ss to learn the storyl T puts a toy monkey in the bag, asks Ss what is in the bag? Ss guess用toys 和实物用Guessing game调节课堂气氛,并从学生问题的回答中自然地过渡到故事学习。l Do you know whats monkeys favorite fruit? Ss think and answer l T tells Ss how to learn the story, Ss self-learning此环节教师示范表演故事时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要夸张,才能让学生受到较好的情绪感染,从而更生动地表演故事。另外,这故事分成3个场景来听读和自学,既降低了难度又有利于学生理解(比起一个个来跳跃强),故事连贯性比较强。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图片让学生自己来排出顺序并编一个故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l T and S make a model of Scene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