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热的冷思考.doc_第1页
汉语热的冷思考.doc_第2页
汉语热的冷思考.doc_第3页
汉语热的冷思考.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写天下:“中文热”的冷思考新民周刊11-1019:41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近年来全球掀起一股中国热、学中文热。然而,也有人认为,中文在海外的影响力并没那么乐观,主要是海外中文教学正面临新困境。中文吃香,但教学方法和后援设施跟不上,学生往往半途而废。以澳大利亚这个最热心推动学中文和亚洲语言的西方国家为例,学习亚洲语言的低年级学生人数呈增加之势,但高年级学生正以惊人的速度放弃学习亚洲语言,尤其是中文。近几年在海内外媒体尤其是中文媒体上经常会看到中文(汉语)在海外多么热的报道。无可否认,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近年来全球掀起一股中国热,而在这股热潮下,庞大的中文教学培训市场正在形成。全世界究竟有多少外国人在学中文,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数据。大多数从网络上找来或在媒体新闻中引用的数据,是在4000万到1亿人之间。一些西方国家甚至把中文课程列入国民教育体系,学习人数和教导中文的学校数量于是大增。根据网上资料,中新社2010年12月的报道提供了一些数字:“目前开设汉语课的中小学数量,美国有4000多所,英国5200所,澳大利亚1500所,泰国1000多所中国国家汉办兼孔子学院总部已在9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00多所孔子学院。此外,还有50多个国家的260多个机构提出申请。”一切看起来欣欣向荣,教老外中文似乎灸手可热,中文一统江湖看来指日可待。然而事情并非那么单纯。在中文热升温的同时,也有人认为,中文在海外的影响力并没那么乐观。主要是海外中文教学正面临新困境。澳大利亚是最热心推动学中文和亚洲语言的西方国家,但成效说出来让人尴尬,简直是泼政府一头冷水。一个多星期前,英国广播公司(BBC)有篇特稿:见识说流利中文的澳大利亚学童,乍看标题,还以为这是一篇吹捧金发碧眼神童学中文的宣传文章,但文章一开头就点出澳洲中文热假象背后的真相:“澳大利亚政治家经常谈论与亚洲国家建立联系的重要性。多届澳洲政府承诺增加教授亚洲语言的学校数量,但实际上,在高中阶段选修亚洲语言的学生人数正在下降。”BBC记者唐尼森走访澳洲几所双语学校,一探虚实。他在墨尔本西里士满小学的英中双语浸濡式教学班,见证一名5岁女童充满自信地用中文书写。据了解,参加这类课程的学生每周花两天时间学习中文,在这期间所有课程都用中文传授,达到浸濡式教学的效果。唐尼森说,可以想象,如果所有学校都是这样的话,澳洲就能稳步迈上多语教学之路。然而,西里士满却是个孤立的个案。校长米切尔说:“不要以为这是普遍现象,事实并非如此。”他说,在校内采纳浸濡双语教学方式教授亚洲语言的学校,全澳洲不超过10所。高中生中文退学率高墨尔本大学中文教师培训主任奥顿受访时说,澳洲很多小学设有亚洲语言课,但每周仅有半小时授课,这对学习外语来说是绝对不够的。这意味着,当学生上高中时,放弃选修亚洲语言课的比例非常高,因为学生觉得自己没有取得进步,或者觉得所学语言太难了。在高中阶段,放弃选修中文的学生比例高达94。换言之,尽管学习亚洲语言的低年级学生人数呈增加之势,但高年级学生正以惊人的速度放弃学习亚洲语言,尤其是中文。澳洲光线网4月的一篇文章则说,“学生宁学拉丁语不学中文,亚洲知识目标恐落空。”文章说,澳洲学校的亚洲语言教授状况正在恶化,学习拉丁文的12年级学生比学中文的还要多。文章引述奥顿说:“经过六年的点点滴滴,每周只有半小时的课程,学生根本没法记住一门语言,更别说掌握它。因此,绝大多数学生从小学毕业后便决定不再继续学中文。”这篇报道也引述西里士满小学校长米切尔说,来自各家庭背景的学生都对学习亚洲语言很有兴趣,但六年级学生所面临的荒唐情况是,没有任何中学可以继续支撑和满足他们这方面的兴趣,虽然政府在亚洲世纪白皮书中对此进行了讨论,但其实什么都没做。澳洲网9月报道,尽管联邦政府在白皮书中提到要在全国范围内提高亚洲语言的战略地位,然而,作为肩负亚洲语言与文化普及任务的高等学府,近日却屡遭曝光要放弃亚洲语言类专业。因中文等语言类专业入读率低,科廷大学近日被曝已计划撤销中文及日文语言专业。在BBC专访中,米切尔批评政府提出许多让澳洲人掌握外语的目标,但好高骛远,根本无法实现。例如政府承诺在十年内让40的学生学习外语,但奥顿表示,墨尔本大学现有外语学习率仅为14,因此40是个难以实现的目标。澳洲学校中亚洲语言学习日渐被冷落有好多原因,而且由来已久。一个显著现象是12年级(即高三,准备考大学)还在学习中文的学生绝大多数具有华裔背景。对非华裔学生学习中文家庭和社会环境很不利悉尼世纪报2008年引述一份调查报告说,到了12年级,94中文课程学生放弃了学习。继续学中文的12年级学生中,有94是华裔,换句话说,澳洲中学里的中文教学,到了高中阶段,“根本上就是华人老师教华人子弟学华文(中文)”。报告把退学率高归类于三大因素:一、在同华裔学生一起考中文时,很多非华裔学生成绩远不如在家讲中文的华裔学生,因而心灰意冷;二、在校园学习和磨炼中文的机会和时间不够充足;三、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对非华裔学生学习中文都很不利。报告建议把中文为第一语文的学生和非第一语文的学生区分开来。但建议一直没有落实。去年9月,悉尼先驱晨报报道,在州12年级中文考试中考到A+的65名学生清一色是华人,把非华裔学生的名次都挤下去,最后逼得他们放弃学中文。2007年,新南威尔士州所有公立学校加起来只有538名12年级生还在学中文,而绝大多数来自中文为第一语文的家庭。阿德莱德论坛报道,三年前由政府委任的亚洲教育基金调查报告显示,如果情况再不改进,在五年内,澳洲12年级学生将无人学习印度尼西亚语,在十年内,没有中国背景还肯学习中文的12年级学生人数可能只剩300人。长此下去,历任澳洲政府要澳洲人学习亚洲语言和掌握亚洲知识的宗旨非但未能达标,而且受益的反而是当地的亚裔。在其他西方国家,美国大学理事会与亚洲协会几年前整理的一份报告指出,学中文的热潮虽然使国内中文学生人数倍增,却也使中文教学陷入广而不精的局面,主要是后援设施不足,结果是新鲜热度过去后,学生浅尝即止,轻易放弃。就像冷战时代学俄文、上世纪80年代学日文、九一一之后学阿拉伯文那样,热潮来得快去得也快。有评论说,美国外语学成效一向不彰,许多美国学校开了语言课程但从不期望学生可以专精该项语言,而且,外语课程一向不被认为是核心课程,只要是预算不够,外语课程总是第一个被删减的项目。专家指出,面对经费、师资、场地和学生来源的制约,目前西方教授中文的许多学校将难以为继。也有人指出,如果学校未具备浸濡营、到国外交流和其他教学支援的条件,来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那就休想成功,单靠每周只上一两堂课,是无法搞好中文的。中文吃香,但教学方法和后援设施跟不上,学生往往半途而废。表面上世界各地有那么多老外学中文,但最终能说能听懂中文的其实没多少。台湾女子三人组S.H.E有首绕口令歌曲叫中国话,歌词这么写道:“伦敦玛莉莲,买了件旗袍送妈妈。莫斯科的夫司基,爱上牛肉面疙瘩。”“纽约苏珊娜,开了间禅风LoungeBar。柏林来的沃夫冈,拿胡琴配着电吉他。”“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