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文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教育学专业初试科目:教育学综合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掌握上述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尤其是能够运用教育学的理论分析、探究当下教育变革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二、各门课程所占的比例教育学基础 70分 中外教育史 70分 课程与教学论 50教育心理学 50分 教育研究方法 30分 教育热点问题分析 30分三、考试题型每门课程的试卷由问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或案例分析等构成。四、考试方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五、参考书目1.教育基础(第2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3中国教育史(修订版),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课程与教学论,张华,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5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国,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技术学专业初试课目:教育技术学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对教育技术学理论有比较全面的把握,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深刻理解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熟悉国内外教育技术学发展的轨迹和动态,了解常用的现代教育媒体和信息化学习环境;掌握对学习资源、教与学的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和评价的基本原理;了解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与趋势,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变革有深刻的认识,对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进行有条理性和逻辑性的分析与评价。二考试题型与评分比例(1)问答题 40分(2)论述题 45分(3)问题分析题 40分(4)学习资源或教学设计题 25分三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四主要参考教材(1)教育技术学.何克抗 李文光 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祝智庭、顾小清、闫寒冰,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技术学专业初试课目: 多媒体技术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对多媒体技术相关概念、原理和应用有比较好的理解和掌握。熟悉教育技术专业常用的多媒体创作工具软件;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周边设备工作原理;掌握常用的数字图像压缩技术和标准;掌握数字音频的基本原理和压缩技术;掌握典型的有损、无损压缩算法;掌握常用的视频压缩技术和MPEG视频编码原理;掌握影视后期非线性编辑的方法和技术;了解Windows和Linux多媒体操作系统的安装和使用;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无线网络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二考试题型与评分比例(1)简答题 40分(2)论述题 60分(3)计算题 50分三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四主要参考教材(1)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鲁宏伟 汪厚祥 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6月(2)影视后期非线性编辑. 王志军 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中国语言文学初试科目:外国文学与文学理论基础外国文学与文学理论基础包括“欧美文学”与“文学理论”两部分。一、欧美文学1考试的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一般的欧美文学基础,包括从古希腊到20世纪文学发展史的基本脉络,各个阶段主要的文学运动、思潮及其形成原因,了解与此相关的一些作家情况。在此基础上,阅读每个重要阶段的代表性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了解其主要创作思想、审美特点和基本的文化背景渊源,把握这些经典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并能结合文学史背景进行独立的分析和论述。2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欧美文学为“外国文学与文学理论基础”考试科目中的一部分,占总分50%,共计75分。根据“欧美文学”的特点,拟定考试的内容及比例如下: (1)文学史知识,包括从古希腊到20世纪欧美文学史发展的主要思潮、运动、流派,以及各阶段相关作家的基本情况和代表作品。 45分 (2)各阶段的重点代表性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测试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艺术感受力。 30分3试题类型及比例 (1)简答题 45分 (2)论述题 30分4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小时30分钟。5主要参考书 外国文学史(欧美文学,上下),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二、文学理论基础1考试的总体要求 要求学生对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有较系统的掌握,对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最新动态有较深入的了解,具备较系统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能力基础,能够运用文学理论分析和评论文学作品,对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理论阐发,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具体包括:文学的本质问题、文学形象(典型、意境)、文学的内容、形式构成、文学风格与流派、文学思潮、文学与文化的关系等,侧重考察对理论问题的逻辑分析能力,对作品的审美感受和判断能力,及解答问题所展示的理论素养与表达能力。2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文学理论为“外国文学与文学理论基础”考试科目中的一部分,占总分50%,共计75分。根据“文学理论”的特点,拟定考试的内容及比例如下: (1)文学理论知识,包括文学本质论、文学文本(作品)论、文学创作论、文学形象(典型、意境)论、文学类型(体裁、风格、流派)论。 15分 (2)文学理论问题的认知、分析能力,包括重要文学命题的分析、文学理论(含文论)及学界所关注的理论问题等的阐发或论述。 45分 (3)文学作品的鉴赏或评论,包括对熟知的文学作品或针对所提供文本片断进行鉴赏评论。 15分3试题类型及比例(1) 简述题 45分(2)文学作品鉴赏评论题 30分4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小时30分钟。5主要参考教材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语言文学初试课目: 中国文学基础 中国文学基础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两部分。一、中国古代文学1考试的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有比较全面的把握,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内容包括:主要作家与作品,作品的基本风格与艺术特色,文学流派及其形成原因与发展流变,文学不同时期的特点及划分的依据,对古代文学作家与作品及其相关问题能作出有条理性和逻辑性的分析,有较好的审美能力与写作表达能力等等;同时能注意到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2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中国古代文学为“中国文学基础”考试科目中的一部分,占总分50%,共计75分。根据“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拟定考试的内容及比例如下: (1)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25分 (2)唐宋文学 25分 (3)元明清文学 25分3试题类型及比例 (1)作品分析 35分 (2)论述题 40分4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小时30分钟。5主要参考教材(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中国现当代文学1考试的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较为宏观的把握与微观的体察,对20世纪的文艺思潮与重要的文学现象有基本的了解,有比较坚实的专业知识与一定的理论基础。内容包括:影响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文艺思潮、文学流派及其形成的原因、主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特色与艺术特质、文学史不同阶段划分的依据及其质变规律,对中国现当代文学重要作家与作品及相关文学现象能作史的观察和艺术判断,具一定的审美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2考试内容与比例 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中国文学基础”考试科目中的一部分,占总分50%,共计75分。根据“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点,拟定考试的内容及比例如下:(1)中国现代文学 40分(2)中国当代文学 35分3试题类型及比例(1)简述题 45分(2)论述题 30分4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小时30分钟。5主要参考教材(1)中国现代文学19171997.朱栋霖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音乐与舞蹈学一、01音乐理论与教学、02音乐表演与教学方向(一)、初试科目:包括艺术概论与音乐史论;音乐综合基础知识两项。1、总体要求根据本校全日制教学的实际情况及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要求,艺术概论与音乐史论和音乐综合基础知识两项的考试是为了综合考查考生对艺术概论、中外音乐史论、音乐演创常识以及和声、曲式等音乐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2、考试形式及满分和时间(1)考试形式:笔试、闭卷。(2)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两项科目试卷满分均为:150分,每项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3、试卷内容及题型比例(1)艺术概论与音乐史论: 艺术概论30%;中国音乐史论30%;外国音乐史论40%。(2)音乐综合基础知识:音乐教育学常识30%;和声分析30%;曲式作品分析40%。4、试卷题型及题数(1)艺术概论与音乐史论:简答题5题(共40分);论述题4题(共60分); 分析题2题(共50分)。(2)音乐综合基础知识:简答题5题(共40分);和声分析题2题(共50分);曲式作品分析题1题(共60分)。5、主要参考教材(1)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孙继南、周柱铨,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西方音乐通史, 于润洋,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3)艺术学概论, 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4)和声学教程, 斯波索宾,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5) 曲式与作品分析,吴祖强,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6)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尹爱青,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版。(二) 复试科目:包括音乐作品分析、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即兴弹奏、命题写作等5项,其中音乐创作为创作方向考生加试科目,命题写作为音乐史论方向考生加试科目。1、总体要求根据本校全日制教学的实际情况及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要求,音乐作品分析、音乐表演、即兴伴奏等科目考试是为了综合考查考生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多声部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音乐作品的演唱、演奏表现能力,以及对钢琴即兴弹奏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音乐创作主要考查创作方向考生对旋律、节奏、调性、结构、主题及多声部等方面的创意写作能力。2、考试形式及满分和时间(1)考试形式:笔试(闭卷)、面试。(2)笔试科目考试时间和得分:音乐作品分析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音乐创作(创作方向)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命题写作(史论方向)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150 分。(3)面试科目及比例:音乐表演方向:表演自选不同风格的声乐或器乐作品2首,即兴抽弹声乐作品1首占(70%);音乐作品分析笔试占(30%);音乐创作方向:音乐创作笔试占(70%),声乐演唱或演奏(自选作品2首)、即兴抽弹声乐作品1首占(30%);音乐史论方向:表演自选声乐或器乐作品1首(30%),口试(70%)。3、试卷内容及题数及比例(1)音乐作品分析:声乐与器乐作品各1题,占试卷总分比例分别为45%与 55%。(2)音乐创作(创作方向): 音乐主题发展2题,占试卷总分比例为20%;多声部歌曲写作1题,占试卷总分比例80%。(3)命题写作(史论方向):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各1题,分别占50%。4、主要参考教材(1)音乐作品分析教程,钱仁康、钱亦平,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2)曲式与作品分析,吴祖强,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3)歌曲写作与小乐队配器,王好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4)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尹爱青,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版。(5)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孙继南、周柱铨,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6)西方音乐通史, 于润洋,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二、舞蹈表演与教学方向(一)、初试包括:舞蹈概论与舞蹈史论舞蹈综合基础两个部分。1、总体要求根据本校全日制教学的实际情况及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要求,舞蹈概论与舞蹈史论和舞蹈综合基础两课程的考试,是为了综合考查考生对舞蹈概论、舞蹈史论、舞蹈表演常识、现当代舞蹈常识以及舞蹈作品分析等基本舞蹈理论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2、考试形式及满分和时间(1)考试形式:笔试、闭卷。(2)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两项科目试卷满分均为:150分,每项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3、试卷内容及题型比例(1)舞蹈概论与舞蹈史论:舞蹈概论40%;中国舞蹈史论30%;外国舞蹈史论30%。(2)舞蹈综合基础:舞蹈作品分析50%。舞蹈表演常识30%;现当代舞蹈常识20%; 4、试卷题型及题数(1)舞蹈概论与舞蹈史论:简答题4题(共40分);论述题3题(共60分);分析题2题(共50分)。(2)舞蹈综合基础知识: 简答题4题(共40分);论述题3题(共60分);分析题2题(共50分)。5、主要参考教材1、舞蹈艺术概论隆荫培 徐尔充;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6月第2版。2、中国舞蹈发展史王克芬;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2版。3、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欧建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4、大学舞蹈鉴赏袁禾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5、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王克芬、隆荫培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复试科目:舞蹈表演与教学方向(一)、复试内容:包括舞蹈作品分析(笔试)、舞蹈自选作品表演(不超过3分钟)及命题即兴(不超过2分钟)1、总体要求根据本校全日制教学的实际情况及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要求,舞蹈作品分析(笔试)、舞蹈自选作品表演(不超过3分钟)及命题即兴(不超过2分钟)的考试,是为了综合考查考生对各个时期的有代表性的舞蹈作品,从题材到内容、从人物塑造到动作设计、从灯光到舞美等方面分析其表演及编创的手法以及对舞蹈本专业素质、能力的测试。2、考试形式及满分和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农资产品购销合同模板
- 行政管理的制度环境
- 肿瘤患者心理护理
- 双胎护理常规
- 2025届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园与惠东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联考(三模)物理试卷
- 故事:小猫钓鱼
- 微生物菌种保藏
- 2025年管理会计试题
- 瞳孔护理教学规范与操作要点
- 固镇发展新质生产力
- 外科学教学课件:肠梗阻阑尾炎
- 大学生就业指导之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
- 砂检验报告(机制砂)国标 亚甲蓝值<1.4或合格
- YY/T 0068.2-2008医用内窥镜硬性内窥镜第2部分:机械性能及测试方法
- 理正软件抗滑桩常见问题课件
- 项痹病颈椎病神经根型中医临床路径表单
- 军人申请病退评残医学鉴定申请表-附表1
- 六年级国学经典《大学》课件
-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
- 火电厂工作原理课件
- 畜禽防疫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