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民族县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_第1页
XX年民族县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_第2页
XX年民族县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_第3页
XX年民族县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_第4页
XX年民族县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3 民族县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 +县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 中共 +侗族自治县委员会 +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黄巡视员及各位领导不辞辛劳,亲临 +调研指导工作,让我们深感上级对民族地区的重视与关心,侗乡人民倍受鼓舞。在此,我代表县四大家和全县人民,对调研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领导一直以来给我县的关怀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借此机会,就我县城镇化建设有关情况作个简要汇报。 一、基本县情 +位于湘黔交界处,南西北三面环黔,是 武陵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总面积 1508 平方公里,辖 23 个乡镇 296个行政村,总人口 27 万,有侗、汉、苗、回等 26 个民族,其中侗族占 %。 1956 年成立侗族自治县,现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县和省定革命老区县。总体而言, +有三个较为明显的特点:一是地处偏远但交通便利。 +位于湖南省人头型版图的 “ 鼻尖 ” 上,是全省最边远的县之一,但县内外交通条件比较优越,湘黔铁路、 320 国道、沪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在建的沪昆客专也过境 +并设站,距湖南芷江机 场和贵州铜仁机场分别只有 40 分钟、 1 小时车程。二2 / 13 是资源有限但特色鲜明。 +自然条件较差,属岩溶地貌,是省内干旱走廊治理范围,发展基础薄弱,但特色比较鲜明,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石、铁、牛、树、泉。 “ 石 ” 就是重晶石和钾长石,储量丰富,分别达亿吨、 9 亿吨,其中重晶石为全国特大优质矿床; “ 铁 ” 就是铬铁,有 6 台 12500备打造西南铁合金基地的潜质; “ 牛 ” 就是 +黄牛肉,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牛肉加工企业产销两旺; “ 树 ” 就是右旋龙脑樟,为我县独有资源,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天然冰片提取 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开发前景广阔; “ 泉 ” 就是八江口温泉,目前正在开发当中。三是经济后发但社会安宁。 +是省贫县的帽子、国贫县的底子,人均产值、人均收入远低于全国和省市平均水平。但+民风纯朴,社会安宁,连续十年是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县,连续五年被评为省级平安县,全国卫生县城、全国人口和计生优质服务县分别于去年 8 月、今年 1 月通过国家审批,当前正在全力创建全国平安县。 二、我县城镇化建设成效及做法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 “ 科学发展、 富民强县 ” 的战略目标,按照 “ 强工壮农、兴城活旅、生态和谐、协调发展 ”的总体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突出城镇带动,狠抓规划引领、扩容提质、产业开发,城乡面貌发生较大改观。一是县域经3 / 13 济实力逐步增强。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亿元,财政总收入亿元,分别比 增长 %、 %,年均增速分别为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2732 元,比 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3936 元 ,比 增长 166%。五年来,全县城镇新增就业岗位 6419 个,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万多人。二是城镇规模逐步扩张。目前,全县城镇常住人口万人,其中城区万 人,镇区万人,城镇化率为 %。城区规划( 2020 年)面积 10 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平方公里,比 增加方公里;镇区(含工业园)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全县有小城镇 5 个,小集镇 16 个,常住人口 1 万人以上的小城镇 1 个。三是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先后投资 3 个多亿,大力推进出省干道、农村通达通畅工程建设,完成了 3 条出省公路改造工程,县内通乡、通村公路水泥硬化率分别达 %、93%。先后实施了城市道路改造、天然气管网建设、二水厂扩建、自来水主管网改造、城市污水处理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等一批重点市政工程,县 城绿化面积 189 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 35%;共安装路灯、景观灯 5000 多盏,亮化率达 95%以上;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 1 万吨,集中处理率达 9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100%以上;建设城市住宅区 100 多个,城市功能日益增强。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做到 “ 四个注重 ” : 1、注重规划引领,优化发展布局。围绕打造宜居、宜4 / 13 商、宜游生态城市,按照 “ 边陲重镇、氵舞 水风光、民族特色、夜郎文化 ” 的总体定位,将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旅游开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 规划等规划相对接,着力构建布局合理、科学有序、特色鲜明的城乡发展体系。先后完成县城总体规划( 2020)、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高铁站区和城南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八江口温泉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工业集中区建设规划,县域村庄布局规划, 5 个建制镇和米贝等6 个乡的总体规划,以及中寨、鱼市 2 个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了 33 个行政村的村庄整治规划;还有 6 个乡镇的总体规划和 44 个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正在筹备。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依托、以村寨为节点的城乡发展布局初具雏形。 2、注重提质扩容,提升城市品位。按照 “ 一河两岸、三区六桥、南改北扩、靓河纳山 ” 的发展思路,加快宜居、宜商、宜游生态城市建设。县城扩容方面,先后完成了城东新区、晃山新区开发,启动了城南城市综合体、滨水新区、城东现代物流中心、城北夜郎文化及侗民族风情街建设。抓住沪昆高铁过境 +并设站点的良好机遇,以高铁站和连接线为依托,全面启动张家湾高铁新区和黄鳝垅新区开发。两新区总规划面积约 3 平方公里,建成后,县城承载能力将得到明显提升。提质改造方面,先后实施了城市道路改造、天然气管道建设、自来水网管改造、二水厂改扩建、城市污水5 / 13 处理厂、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等 一批重点市政工程,高铁连接线、龙滩风雨桥建设、老晃城大桥改造、凉玉公路改建等路网建设项目正在抓紧实施,商务写字楼、综合档案馆和市民休闲广场建设,以及狮子岩电站小区建设同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同时,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突出加大 “ 脏、乱、差 ” 整治力度,投入近 5000 万元实施县城主干道改性沥青路面改造,投入 2000 万元对城乡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投入 400 万元对扶罗、中寨等中心集镇实施美化靓化,进一步完善了集镇环境,提升了集镇形象。 8 月,我县成功通过了国家爱卫办组织的暗访,今年有望授牌。 3、注重产业支撑,增强发展活力。依托重晶石、铬铁、黄牛、右旋龙脑樟、八江口温泉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以产业带动资金、人才向城镇聚集。一是依托园区抓工业,促进城园发展一体化。通过做平台,抓龙头,聚产业,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成功获批省级工业集中区,初步形成以矿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前锋工业园、以黄牛肉加工为主的柏树林食品工业园的一区两园布局。通过广泛招商,鲁湘钡业、新中化工、顺发铁合金、安圣电池等一批实力企业相继落户园区,矿产品精深加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金属材料等产业体系初具 雏形。目前,全县规模以上企业 38 家,其中税收 500 万元以上企业 6 家、千万元以上企业 2 家。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 / 13 完成 12 亿元,工业税收 8476 万元,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 %。二是立足特色创品牌,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坚持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以农业产业化提升城镇经济水平。肉牛方面,围绕打造 “ 三湘黄牛第一县 ” ,利用 “+ 黄牛肉 ” 入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有利条件,突出基地建设、产品精深加工和科技研发,建立 +黄牛肉食品加工园,按照 “ 公司 +基地 +农户 ” 模式,推动产业升级和品牌整合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县建成能繁母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户)近 300 个、能繁母牛养殖小区 7 个,养牛 50 头以上的适度规模养殖场 100 多家。 ,肉牛产业实现产值亿元,肉牛产业产值占了全县农业总产值的 1/3。右旋龙脑樟方面,引进巨能集团龙脑樟公司,天然冰片年产能达 200 吨,建设龙脑樟原料林基地 2 万亩。 天然冰片加工产值 2800 万元,实现利税 246 万元。烤烟方面,依托 “ 天堂 ” 牌烤烟这一特色品牌,发展规模化烟叶生产片 34 个, 种植烤烟 9072 亩。三是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促进文化旅游一体化。依托独特的侗 民族文化和夜郎文化资源,充分挖掘文化旅游开发潜力,着力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编制了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相关旅游项目的修建性详规,夜郎文化和侗民俗风情旅游开发项目列入省 “ 十二五 ” 重大项目计划,对夜郎古乐城、燕来寺、龙溪古镇、天井寨等历史文化古迹进行了保护性开发,启动7 / 13 了龙滩风雨桥等景点景区建设,八江口温泉休闲旅游景区即将投入营运,为繁荣经济和扩大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4、注重协同发展,促进区域融合。立足接边贵州的特殊区位,利用我县工业集中区与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仅一路之隔的有利条件,抢抓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实施机遇,全力推进以鱼市镇为中心的新型工业城镇建设。按照 “ 政策同等、发展同步、资源同享、生态优先、产城融合、示范带动 ” 的协作思路,与贵州大龙省级经济开发区签订了关于建立武陵山大(龙)新(晃)经济协作示范园加强跨省合作的框架协议,促进 +工业集中区和贵州省大龙经济开发区城市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区舞水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体化,在协作 中实现互惠共赢、抱团发展。协作示范园建设得到省市的认可,已列入湘黔两省的武陵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同时,按照以园促镇,以镇带园、城园融合的思路,加快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与鱼市集镇开发的融合,编制城园发展规划,明确打造鱼市工业新型镇的战略目标。目前, +工业集中区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近 2 亿元,基本实现 “ 四通一平 ” ,综合服务大楼、拆迁安置区等重点项目正在加紧推进。 三、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化动力不足。一是整体实力不强。虽然近年我县经济连续保持较快增长,但总 量小、人均8 / 13 少的问题未能从根本上改变。 人均万元,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万元、万元;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只有 630 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3453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936元,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3981 元、 3504 元,难以提升城镇化水平不高。目前,全县城镇化率仅为,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个百分点。二是产业支撑乏力。 +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有利于增加财税收入和扩大城镇就业的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造成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强,新型城镇化发展后劲不足。工业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 企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竞争力不强,对财税增长的贡献不大,促进就业的能力不足。目前,全县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仅有 2 家,税收 500 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 6 家。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饮食、交通、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业提升步伐缓慢,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 ,全县第三产业在整个三产中所占比重仅为 %。三是基础欠帐较多。尽管近年来,我县不断增加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但是,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现实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目前,全县有 15%的村级公路未实现水泥硬 化,还有 28 个村未通公路或公路未达标,环卫、供水、污水处理等设施跟不上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尤其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和就业等社会事业方面,历史欠账9 / 13 较多,人均保障水平较低,成为制约我县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瓶颈。 2、建设品位不高,特色不够鲜明。一是规划体系不够完善。由于我县城镇建设规划起步较晚,加上经费投入不足,致使规划编制工作相对滞后。目前,全县仅有 %的乡镇完成城镇规划, %的乡镇完成了控制性详规, %的行政村完成了村庄规划。二是规划水平整体偏低。作为少数民族县,教育水平不高,各类专业 人才较少,尤其是城市建设方面的专业规划人才严重不足,很大程度影响了规划编制质量。一些重要的规划,都需聘请省市或专业部门的规划设计院来完成,成本费用也比较高。比如我县的黄鳝垅项目规划费用高达 108万元。近年来,我县在聘请公司或个人编制规划方面所花费的费用达 2000 多万元。三是规划控制执行不力。因群众和地方政府财力有限,无力投资开发城镇,绝大多数城建项目主要靠招商引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投资方往往会根据自身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变更规划设计,政府因无力投资,只能默认许可,致使一些规划没有得到较好执行。同时,规划特色 设计执行较难。比如,在侗民族民居规划设计方面,实施中所需成本相对较高,大部分群众没有相应的经济实力,政府也拿不出资金补贴,只能顺其自然,以至城市建筑风格单一,缺乏文化品位和现代气息,影响建设质量和效果。 3、要素制约突出,发展障碍较多。一是用地保障乏力。10 / 13 +地处丘陵地带,山多地少,可供建设用地稀缺。大部分城镇即使将周边能够用于建设的农用地全部规划成集镇区,也无法满足城镇化建设需要。相当一部分城镇开发在夹缝中进行,必须开山填坑,成本比平原地区高很多。同时,由于耕地严重不足,致使保发展与保生产的矛 盾十分突出。目前,全县人均土地占有量仅亩;全县失地农民达 8377 人,其中人均耕地面积在亩以下的 3732 人、丧失土地的 3530 人,社保、就业方面面临相当大的压力。二是建设资金不足。近年来,尽管上级财政不断加大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力度,但绝大多数项目都需要地方配套。我县仍属于吃饭财政,财力十分紧张,城建资金严重不足,只能负债搞建设。目前,县政府累计负债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负债亿元,占 %。由于县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举债大多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这些项目回收周期长、营利性差,使财政潜在风险不断增加。从今年后的五年里, 政府平均每年要偿还 8400 万元债务,的公共财政收入为亿元,意味着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财政将面临相当大的偿债压力。三是发展观念落后。目前,有技术、有实力、有能力的农民基本外出打工、投资兴业,留守的这部分农民中,大多有 “ 祖辈传业 ” 的思想,认为宅基是祖宗传下来的,应固守家业,不能舍弃,加上农村土地使用流转机制和市场发育尚不成熟,加大了农民进城务工的实际成本,造成农民不愿意放弃现有承包经营土地的收益而轻11 / 13 率进城,影响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另外,现行行政区划缺乏整合度,行政区划规划与城镇规划不相协调,一些城镇在地域上已 连为一体,但行政体制却各自独立,这严重制约着城镇功能的发挥。四是政策差异较大。我县与贵州同属武陵山片区和西部开发地区,经济基础与贫困状况大体相同,但所享受的政策却大不相同。比如,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既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又有国发 2 号文件和黔委厅字 号文件扶持,在招商引资、信贷投放、财政贴息、用地审批等方面的政策优势十分明显。巨大的政策落差导致我县资金、人才、项目呈西移现象,使 +边缘化问题更加突出。目前,县内一些地产开发商已转移到贵州,一些入园企业心理也产生波动。 四、几点建议 1、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民族贫困县市的产业扶持力度。在民族贫困地区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产业发展起着主导性作用。没有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没有宽松的就业渠道,农民就没有在城市长久生活的基本保证。要加快推进民族贫困地区城镇化进程,必须把产业发展放在最为突出位置。就 +而言,大(龙)新(晃)产业协作示范园是武陵山片区第一个开展融园协作的示范园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