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深度解读:题目设计新颖 难度有所提升11月27日16时30分,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结束。这也意味着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笔试科目落下帷幕。中公教育专家通过网友提供的真题发现,这次申论考试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命题思路在遵循既往考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创新,主要体现在考试主题没有刻意地“反热点”,而是考查的当下比较流行的话题,但是在题型上做了一些创新,产生了一些新题型;二是考试难度有所提升,主要体现在材料的复杂程度、作答的字数要求和新题型的出现。具体的变化和特点请见下文。一、2012年国考省级考试变化与特点(一)考试主题2010-2012国考省级主题考试时间(年)考试主题2012化解社会道德危机,推进社会道德重建2011弘扬黄河精神,继续推进黄河治理工作2010统筹兼顾海洋保护与开发,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连续两年的“回避热点”之后,今年的考试是对社会热点的重新回归。社会道德重建这个问题是当下热门的话题,也完全在中公的预料之中。(二)材料字数2010-2012国考省级材料考试时间(年) 材料字数(字) 材料则数(则) 20127000字以上920116900左右720106000左右6材料由6则上升到9则,字数也有所增加,材料的复杂程度大大增加,阅读和理解的难度大幅提升。(三)作答字数要求2010-2012国考省级作答字数要求考试时间(年) 第一题1 第一题2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总字数 2012250字200字400字400字800-1000字2050-2250字2011200字200字300字400字1000字2100字2010100字150字300字400字900-1100字1850-2050字从作答字数上来看,省级的要求也出现了显著的提升。(四)题型新变化 2010-2012国考省级新题型分析考试时间(年)新出现题型 题型特点 2012“给定资料8”介绍了最近社会上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某单位党委决定编印一期内部学习资料宣传他们的事迹,号召本单位全体人员向先进人物学习,请你为这期内部学习资料撰写一则“编者按”。编者按:可以按照总体概括具体阐释推广弘扬的结构来编写编者按。“给定资料5”中提到,某网站曾组织网民进行了一场讨论。请你根据“给定资料”,反驳“网民A”的观点。反驳材料中的观点:要找到出处,发现观点的实质,然后根据材料中的观点作为依据,反驳“网民A”的观点。2011国家某部门拟编写一本以黄河为主题的宣传手册,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宣传手册由四个部分组成,依次为“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与中华文明”、“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黄河精神万古传”。请参考资料,分别列出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宣传手册:给出每部分具体标题,根据此标题从整篇材料中归纳相关内容。2010依据给定资料,谈谈你从下面一段文字中得到哪些启示。(文字略)启示型分析:根据材料中示例,总结经验或教训。假设你是沿海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报告的内容要点。报告的内容要点:不仅要写出报告要点,还必须满足“背景及内涵重要性举措”的结构要求。题目结构仍然保持稳定,总共四道大题,第一大题分为两个小题。但是出现了一些创新的题目,而且作答难度较大,需要深刻理解大纲中的能力要求和命题意图,才能较好作答这些题目。二、2012年国考市级考试变化与特点(一)考试主题2010-2012国考市级主题考试时间(年) 考试主题 2012加强安全文化教育,保障公共安全2011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解决外来务工人员无根化问题2010保护海洋资源从主题来看,此次国考市级考试主题仍符合科学发展观范畴,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考查了应对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等突发灾难,以及加强公共文化教育等问题,提出应急避难的原则生命高于一切。(二)材料字数2010-2012国考市级材料情况考试时间(年) 材料字数(字) 材料则数(则) 20127000左右5201169097201061955今年材料总字数在7000字左右,大体和前两年保持稳定。但是则数减少,说明国考市级材料的“块状结构”更加明显,材料逻辑清晰,利于考生提取要点、理顺思路。(三)作答字数2010-2012国考市级作答字数要求考试时间(年) 第一题1 第一题2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总字数 2012100字100字500字400字800-1000字1900-2100字2011200字150字400字400字800-1000字1950-2150字2010200字150字300字400字800-1000字1850-2050字作答总字数变化较小,基本稳定在2000字左右。今年作答字数的最大变化在于第二道试题,要求“不超过500字”,字数较多,在客观上提高了前面小题的作答难度。(四)题型新变化2010-2012国考市级新题型分析考试时间(年)新出现题型 题型特点 2012A市F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居民安全文化教育”活动。请根据“给定资料”,从“安全文化理念”、“增强安全意识”、“日常安全须知”三个方面为社区的宣传栏写一份宣传稿。宣传稿:仿照2011年省级第三题,给出三个标题,考生需根据标题归纳出材料有关内容。2011L县政府拟进一步宣传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请根据“给定资料3”,以县教育局的名义草拟给各村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公开信:除语气要求外,还需要写出信件的基本格式标题、称谓、落款至少写出两个。2010A市市政府准备大力宣传推进对近海水域的污染整治工作,请你结合给定资料,以市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草拟一份宣传纲要。宣传纲要:需要按照“背景问题上级要求宣传通知目的意义”的结构组织答案。首次提出“通俗易懂”的语气要求。从三年考试情况看,市级试题变化在于不同的应用文文体要求。试题文体虽有所不同,但均偏向于宣传通知类稿件,这与市级考试要求贯彻执行能力有着直接的联系。考生在作答时,需注意文体的格式要求及语言要求。2012年国考申论(副省级)真题解读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受到考生广泛关注,中公教育专家现在将从给定材料、作答要求两个方面对省级真题进行详细解读。一、给定材料(一)材料主题社会道德建设是当前热点话题,材料从食品生产、医疗领域、教育领域等领域切入,考查了对当下社会道德建设的问题表现、重要性、原因分析、具体做法的深入认识。材料中毫不避讳地沟油、恶意炒作、政绩工程等负面问题,体现了命题人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和直面阴暗角落的勇气。社会道德建设,也是一个综合问题,是食品安全问题、医疗领域存在的问题、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的横断面的综合体。从理解的角度而言,虽然比“黄河精神”要容易,但是对于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更高。社会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命题思路一如既往,从“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命题,完全符合公教育之前对于命题思路的判断。(二)材料大意给定材料总共9则,材料大意如下:材料序号 材料大意及作用1通过记者的调查,发现食品生产领域出现的问题。从一个方面反映出食品生产者道德水平低下的现状,也体现了问题的另一个原因,政府各部门多头管理,缺乏协作。2对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问题现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到了一些专家学者对于解决这一问题的观点。3发达国家美国食品安全卫生的历程和监督管理工作的一些措施。4谈到了我国“陌生人社会”的问题,分析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提到了一位官员的观点以道德教化解决他律问题。5举了一些商家造假、学术造假、网络造假的例子,谈到了网民关于“社会道德危机”的讨论。6介绍了医疗领域、教育领域、政府领域存在的道德水平低下的表现。7谈到志愿者服务和志愿精神;李老太太的事例,作文立意的重要参考。8三个闪耀人性光辉的正面案例,作答第一大题第二小题的依据,也可供作文写作参考。9温总理的一段话,我国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举办了道德模范表彰活动,阐述了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二、作答要求(一)试题结构从试题结构上看,考查目标非常明确清晰,每道题目分别有考查的侧重点。中公教育专家发现,第一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能力,第二题主要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第三题重点考查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第四题重点考查文字表达能力。作答要求总共四道大题,其中第一大题分为两个小题,列举如下:题号 作答要求一1“给定材料26”反映了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请对这些问题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起过250字。一2“给定资料8”介绍了最近社会上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某单位党委决定编印一期内部学习资料宣传他们的事迹,号召本单位全体人员向先进人物学习,请你为这期内部学习资料撰写一则“编者按”。(10分) 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揭示各位先进人物的精神实质,200字以内。二“给定资料5”中提到,某网站曾组织网民进行了一场讨论。请你根据“给定资料”,反驳“网民A”的观点。 要求:(1)观点明确,分析透彻,论据真实 (2)语言流畅,层次分明,有说服力 (3)不超过400字三“给定材料1”反映的问题需要妥善处理, 假定你是市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领导安排你处理此事,请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20分) 要求:条理清楚,所提措施具体,有针对性,不超过400字四“给定材料7”中讲述了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家人之间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请你以这个故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并注意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和自身体会 (2)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二)作答思路第一大题第一小题需要根据给定材料26,概括出所有的问题表现,可以按照行业领域来分别概括,然后对这些问题表现进行归纳整理。答案要分清逻辑,首先点明反映的整体问题是什么,然后分别列举之。第一大题第二小题这是今年国考出现的新题型,要求根据“材料8”的人物事迹,为某内部材料写一份编者按。“编者按”指的是编辑人员对一篇文章或一条消息所加的意见、评论等,常常放在文章或消息的前面,它是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一般起强调重点、表明态度的作用。因此其实质还是考查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作答此题只要紧密结合给定材料,以概括意义分析精神实质提出号召的思路作答即可。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需要注意的有两点:一是作答范围锁定“材料8”,需要我们重点研读,提炼要点;二是要求概括全面,且在作答中需准确概括出人物的实质。第二题题目要求反驳网友观点,乍看之下,历年国考中似乎没有出现过这类题目,但是,广大考生切莫惊慌。国考是一场侧重选拔的考试,因此对考生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谁能较他人更沉着、更迅速地找到本题的突破口,那么他离胜利也就不远了。分析题目,要反驳网友的观点,我们往往容易首先想到找何理由来反驳,但是,更重要也更容易忽视的一点是:我们首先必须明确网友持何观点,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此,本题的答题思路应该是首先明确提出网友的观点是什么,提出自己的观点。对网友提出的观点要详细加以反驳,即驳论。然后结合材料,进行论证自己的观点,即立论。两者互证,实质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对网友A的观点进行的反驳,殊途同归。第三题题干要求针对材料1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很明显,考查考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道提出对策型题目。需要注意的是,本题应先梳理出材料1所反映的问题是什么,而后针对问题逐条提出针对性措施,以此保证“条理清楚”。其次,明确作答范围。本题没有明确限定作答范围,只是给出了问题所在的材料“给定资料1”,因此,问题部分从该则资料入手提取要点即可,至于对策措施,一方面可从“给定资料”中提炼出与问题相关的对策表述,另一方面,可以由问题反推出对策。此外,本题限定了作答身份“市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作答时应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且最好在答案中将此予以亮明,以突显答案的完整、严谨性;注意字数要控制在400内。第四题题目要求以“给定资料7”中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太家人之间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显然,文章的立意要从“给定资料7”中提取。这就要求考生精读给定资料7,提炼出其实质。给定资料7讲述的是普通农妇刘女士出于好心搭载同村李老太太及其孙女,不料路上三轮车侧翻致李老太太伤情严重,对此,刘女士主动提出给予其经济赔偿却遭对方家属四次坚决拒绝的感人故事。刘女士出于好心做好事,结果却酿成事故,李老太太家属对此表述支持与理解,这是对公民道德建设中社会公德的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