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语文练习题 甲 (节选自陈涉世家)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注释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睨:斜眼看。1. 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吴广素爱人( )比至陈( )时时而间进( )天下之疾犬也(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犬兔俱罢,各死其处。译:(1) (2) 3.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4. 4、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 二、比较下列语段,回答问题(甲)选自扁鹊见蔡桓公1、文中加点的词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还(xun)走 B、腠(zu)理 C、汤(tng)熨 D、火齐(q)2、本文是篇比较短小的寓言故事,但对扁鹊与蔡桓公的形象却刻画得栩栩如生。思考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_ 3、本文说明的道理是: ,由本文内容演变成的成语是: 。4、本文写了扁鹊几次见蔡桓公?为什么最后一次见到他就转身而跑呢?答:_ 5、你觉得扁鹊和蔡桓公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_ 6、蔡桓公最后因讳疾忌医而死,从他身上我们能吸取哪些教训?答:_ (乙)扁鹊投石注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武王示之病 ( )君与知之者谋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3“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用自己的话概括) 。4扁鹊的话一是针对 而言,一是针对 而言。三、(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联系两段文字看,甲段中的“将军”也就是乙段中的 2、甲段中加点的两个字,“胄”的读音是 “身”的意思是 乙段中加点词语“不毛”的意思是 3、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 。4、“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 ,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5、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三个即可) 二、【甲】选自隆中对【乙】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辫,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1” 注释:扶风:汉朝郡名平陵:汉朝县名徐:徐县汉朝县名永平:汉明帝年号固:班超的哥哥班固,汉书的作者校书郎:官名傅介子:西汉冒险家,以计斩楼兰王闻名于世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具体含义 由是先主遂诣亮( ) 不耻劳辱( )2乙文中有一个句子与甲文中的“时人莫之许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找出这个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3.翻译句子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4.找出通假字 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四、(一)选自公输(开头到公输盘服) 1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只要标一处)(2分)(1) 公 输 盘 为 楚 造 云 梯 之 械(2) 宋 无 罪 而 攻 之 2解释加点的词语。(1)起于齐( )2)请说之( )3)公输盘不说( )(3)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4)不可谓知类( )5)子墨子曰( )(6)愿借子杀之( ) (7)吾义固不杀人( ) (8)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子何命焉为? 宋何罪之有? 吾既已言之王矣。 4墨子“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的目的是 ,体现了墨子的 主张。5“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墨子真的要请公输盘替他做这件事吗?请简答。(4分) 。6.墨子与公输盘一见面,向他提出了怎样的请求?墨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让公输盘答应他的请求?用原文回答。 。4.墨子抓住公输盘哪句话加以批驳? 。5.“公输盘服”一句中的“服”字有何作用? 。 6.概括本段的中心意思。 。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请分别写出一个与这两个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1)与鲁班有关的成语:(2)与墨子有关的成语:8本文与战争话题有关,联系现实,请拟一则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公益广告词。 (三)阅读公输(于是见公输盘到最后)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宋莫能守,乃可攻也(攻打)B.以牒为械(用,介词)C.吾知所以拒子矣(的原因)D.子墨子之守圉有余(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2.找出选段中的通假字并解释。(6分)(1) (2) (3) 3.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1)吾知子之所以拒我,吾不言。 (2)吾请无攻宋矣。 4.文段中哪个词表明公输盘已技穷?公输盘说:“吾知所以拒子矣。”他的办法是什么? 5.体会全文,思考墨子止楚攻宋,是否仅靠的是锋利巧妙的言辞? 6、子墨子在与楚王的最后交锋中,为什么要提及“弟子禽骨厘等三百人”的情况。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秦王谓( )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 )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 )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 )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 )于君,而君逆( )寡人者,轻( )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 )千里不敢易也,岂直( )五百里哉?”秦王怫然( )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 )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 )徒跣( ),以头抢( )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 )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 )降于天,与( )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 ),长跪而谢( )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 )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 )以( )有先生也” 1、 解释( )前面的词语。 2、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孤之有孔明 B天下缟素 吴广素爱人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受任于败军之际D怀怒未发 野芳发而幽香3、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 太守谓谁B 秦王不悦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C、 安陵君其许寡人 潭中鱼可百许头D、 愿终守之 愿借子杀之4、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5、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渔人甚异之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C、惠子相梁 D、恐托付不效6、2段中面对强秦的无理指责,唐雎是如何应对的? 7、文中描写秦王神态的词语有“不悦”、“ ”、“ ”,表现了秦王 和 特8、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 9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 10、简析划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11、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12、秦国企图用的 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由此引出唐雎 一事。“ ”写出了这场外交斗争的结局。13、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的,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14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 15、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 )道于虞而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不可。唇亡( )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注释】垂棘,一座山的名称,盛产玉石。虞(y),周朝诸侯国名虢(gu),周朝诸侯国名,宫之奇,虞国的谏议大夫。德,恩德。1、解释文中( )前面的词语。 2、翻译下边的句子。假道于虞而伐虢 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2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江城子是这首词的 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 2、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鲁人刘仁嗜( )弈,然不精。一日,出市,见有人弈( ),观者五六,遂滞焉。竟局,胜者欲去,刘要( )之对局。胜者熟视之,曰:“善”。甫下子,刘占势,诩诩然以为必胜。移时,胜者连出高招。刘愕然( ),无招架之力,欲起。曰:“汝不闻,欲要取之,必先予之。”观者哂(shn嘲笑)之。1、解释( )前面的词语。2、棋品如人品,在与“胜者”对弈的过程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仁? 3、短文对刘仁棋艺的评价是“嗜弈,然不精”,你从哪里能够看出刘仁的“嗜弈,然不精”? 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 )梁,庄子往见之。或( )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 )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 )鹓鶵发( )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非练实( )不食,非醴泉( )不饮。于是( )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 )子之梁国而吓( )我邪( )!”1、解释文中( )前的词语。 2、重点句子翻译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3、文中用比喻的方式说理。鹓鶵比喻 鸱比喻 腐鼠 比喻梧桐、练实、醴泉比喻 4、人物形象 庄子是 惠子是 5、庄子讲鹓鶵的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6、庄子见了利欲熏心、薄情寡义的惠施,用讲故事的方法奚落他,这与直言痛斥惠子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7、这则故事很有趣味性,它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其一 其二 其三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 )鱼之乐也”。惠子曰:“子( )非鱼,安( )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 )不知子矣;子固( )非鱼矣,子不知鱼之乐全( )矣。”庄子曰:“请( )循( )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 )知吾知之而( )问我,我知之濠上也。”1、解释文中( )前的词语。2、重点句子翻译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3、 庄子坚持主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4、 在第二则的这场辩论中,谁是胜利者?说说你的理由。 5、本则故事中庄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欣赏他哪方面的才能? 课外阅读庄子 秋水秋水时(按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岸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 )自喜,以( )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改变)其面目,望洋向若(北海之神)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认为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 )信,今我睹子难穷(广阔无边)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糟糕)矣。吾长(永远)见笑于大方之家(懂得大道理的人)。 1、解释文中( )前的词语。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至于北海”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吾非至于子之门 D.生于忧患3、翻译句子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4、写出出自本段文字的两个成语 5、说说这则故事给你的启发 管仲、隰(xi)朋从( )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 ),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 )管仲之圣,而隰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 )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 )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注:管仲、隰朋:都是齐桓公的大臣。孤竹:即孤竹国。蚁壤一寸,而仞有水:据说蚂蚁洞周围防雨水的高出地面的浮土高一寸,其下八尺之处有水。圣:精明通达。不难:不以为难。1、解释下列句子中( )前面的词语。2、翻译句子:春往冬反,迷途失道 3、短文的前一段是一个成语的出处,请写出该成语并说出它的比喻意 4、短文表达方式先 后 点明寓意的句子是 5、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按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得出结论的顺序划分层次,正确的是:( ). . . .第段论述的中心是 .第段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3、.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城( ) 池( ) 兵革( ) 委( ) 域( )以( )固( ) 威( ) 畔( ) 故 (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用法和其他不同的一句是:( ).委而去之 .亲戚畔之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夫环而攻之5、.翻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6、.上文第段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用波浪线画出来。7、.文中的君子是指 8.上文第段开头的排比句从反面否定了什么观点? 9.作者认为”域民”“固国”“威天下”应该靠什么? 10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11、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得道的结果怎样?答: 15孟子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 解释加点词语:1、舜发( )于畎亩之中 2、管夷吾举( )于士3、故天将降( )大任( )于是人也 4、必先苦( )其心志 5、空乏( )其身 6、行拂( )乱( )其所为 7、人恒( )过 8、衡( )于虑 9、而后作( )10、入则无法家拂( )士 二、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A、曾:曾益其所不能 曾不能毁魁父之丘 B、亡:今亡亦死 国恒亡C、发:发于声 野芳发而幽香 D、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三、掌握下列句子的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谁的花园大课件
- 2025年二手房买卖居间服务合同范本(含税费承担)
- 2025版防火玻璃防火卷帘门购销及安装合同
- 2025年度水路货物运输与船舶维修保养合同范本
- 2025版绿色金融融资中介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船舶维修保养劳务合同范本
- 2025年智能电网用柴油发电机采购及监控合同
- 2025版墙体租赁与绿色生态保护合同
- 2025年度房地产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 2025版科研机构研究员聘用合同书
- 2025年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 碧桂园物业管理
- 全过程跟踪审计实施方案
-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 去极端化教育宣讲
- 《走进物联网》课件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农村土地承包权补充协议
- JJF(皖) 175-2024 电子辊道秤校准规范
- 2025年人教版(2024)高一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平面制作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