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爱情诗赏析.doc_第1页
中外爱情诗赏析.doc_第2页
中外爱情诗赏析.doc_第3页
中外爱情诗赏析.doc_第4页
中外爱情诗赏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爱情诗赏析芬 兰伊迪丝索德格朗(18921923,女)冷却的白昼1临近黄昏时白昼冷却下来吸取我的手的温暖吧,我的手和春天有同样的血液。接受我的手,接受我苍白的胳膊,接受我那柔弱的肩膀的渴望这感觉有点陌生你沉重的头靠在我胸前,一个唯一的夜,一个这样的夜。3今天我头一次看见我的主人;战栗着,我马上认出了他。此刻已感到他沉重的手在我轻柔的胳膊上我那银铃般少女的笑声,我那头颅高昂的女人的自由在哪儿?此刻我已感到他紧紧地搂住我颤抖的身体,此刻我听到现实那刺耳的音调冲击我脆弱、脆弱的梦。星 星当夜色降临我站在台阶上倾听;星星蜂拥在花园里而我站在黑暗中。听,一颗星星落地作响!你别赤脚在这草地上散步,我的花园到处是星星的碎片。(北岛译)资料链接 索德格朗,生于俄国当时的首都圣彼得堡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是讲瑞典语的芬兰人。她早年在圣彼得堡进入德语学校就读。使她有机会接触到了德国前期表现主义和俄国象征主义以及未来主义诗人们的作品。她从十四岁起就开始写作。她少女时代的诗歌主要是用德语写成的。1916年她的处女诗集诗问世了,但却遭到了评论界的冷遇,可这本诗集在数十年后被尊为北欧现代主义诗歌的开山之作。索德格朗一生贫困潦倒,有时无钱购买用于写作的稿纸,并且她一直有病。1923年仲夏,她在芬兰死于肺结核和营养不良,年仅三十一岁。她留下了两百多首诗歌作品。索德格朗是北欧现代主义诗歌鼻祖之一,是北欧现代文学的一代宗师。在诗九月的竖琴玫瑰祭坛未来的阴影那并不存在的土地这些诗集里,所有内容都是她对自己一生的生活、爱情和死亡的写照,对上帝的冥想,抒情而深刻。名作欣赏 读索德格朗的诗,感到节奏很明快,是一种真情的暴露。语言热烈,清新,有着内在的蕴藉和艺术的张力。她的诗没有怪诞的成分,只有着纯情的舞蹈在律动着,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和灵魂。诗人的奉献意识不时地张扬在文字之中,体现了爱的本质与真谛。 当白昼冷却下来的时候,在爱的世界里并不感到一丝寂寞和冷焰。手的温暖、胳膊和肩膀的渴望代替了白昼的温度。尽管这种渴望是苍白和柔弱的,易被忽略的。一颗沉重的头颅终于找到憩息的港湾,那么她的胸前就会绽开一朵美丽而多情的百合。爱是自私的,惟一的。“一个这样的夜”就是属于相恋的人所独有的。只有心心相印,两情相悦的人才可以分享。 在标号为三的这首诗里,诗人称自己的恋人为“我的主人”,这种说法是新鲜的。作者仍然在彰显着一种奉献意识。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是极其感人的。在恋人的那种热烈的拥抱里,“少女的笑声”和“那头颅高昂的女人的自由”已变得不复存在,她的心灵在一瞬间已经被爱所吞噬。对于爱的初次体验,诗人并不适应,但那“刺耳的音调”依然在冲击“脆弱的梦”。一个女人的使命得以完成,一个自然的女人终于还原为一个真正的女人。 在星星这首诗里描绘了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诗人浪漫而宁静的遐想。诗人假设着星光落地的夜晚,恋人赤脚在草地上散步,在内心发出的一种关爱和嘱告。面对“我的花园到处是星星的碎片”这样坚硬的事实,赤脚的恋人要是踩上,一定会让诗人感到某种心灵的幻痛,所以诗人的嘱告是真诚的,发自于内心的。在那璎珞叮当的夜晚,哪怕是一颗清露,都会让诗人产生一声嗟叹。相爱的心灵是细腻的,共通的,柔美的。 诗言志。我们在这里同样领略了一种纯情的舞蹈。索德格朗的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次传到我国时,就受到了我国青年诗人的热烈推崇,这位北欧现代主义的大师,诗歌的女神,就像俄罗斯的女诗人茨维塔耶娃一样,命运悲惨,但她的文字却是遗留在世的金子,闪烁着罕见而少有的光芒。它穿透时间的隧道,为后来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就像天生的钻石,内敛着光芒。有着灵视之眼的读者一定会感受到那种质朴而真挚的语感和深蕴其中的情感火焰的。 从诗的本质上讲,索德格朗不是那种热烈奔放、情感外泄的火山喷发式的诗人,她的诗是外冷内热,巨大的能量是隐蔽着的,只有潜入到她每一个意象的背后,去提炼和获取那金子的成分,才能够真正解读透她作品的迷人之处的。她的自况和冷静的思考都建立在生命的绽放和纯情的高蹈之上。撇去那些银色的灰烬不谈,读她的诗,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北欧那巍峨的雪峰和成片的白桦林,那风声呼啸之后的冰熊的踪迹。 索德格朗死时才三十一岁,作为一个女人她情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尽管她的青春期生活被疾病和饥饿所环绕,但是从这些诗作中我们不难看出她对爱情的企求和切身的体验。而恋人间心灵的契合以及深情的关注,折射出她作为女性诗人的细腻和柔情,她的诗更多地梳理着一种爱情走过时留下的心理轨迹。 有如繁星闪耀的时刻,一颗星辰划过夜晚的头顶,索德格朗这颗早逝的星座,当她以她的才气和璀璨的光芒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兴盛带来了永世光荣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记住那只夜莺的歌唱。她歌唱过生命,歌唱过爱情,也歌唱过疾病和死亡。上帝在她的诗作里是神祗的化身,她关于上帝的冥想已成为世人美丽记忆的一部分。特别是对爱情的赞美,使我们想起橡树林和草丛里夜莺那忧伤而抒情的歌喉。 诗歌是主情的文体。没有情感的元素,就没有想像的动人,更谈不上对读者的策略性的煽动,让他们的心灵世界掀起狂澜。某种程度上,情感的寡淡就成了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