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二单元.doc_第1页
必修三第二单元.doc_第2页
必修三第二单元.doc_第3页
必修三第二单元.doc_第4页
必修三第二单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三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1课时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选择题1每到(农历)年底,在外忙碌一年的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共度新春佳节。从民族节日角度看,这是因为()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世界各国的民族节日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趋势A B C D解析:从民族节日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一体化”说法错误。正确理解民族节日的含义和意义,就可得出正确答案。答案:A22009年6月13日,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杭州拉开帷幕,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A BC D解析:均是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故B符合题意。答案:B3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A都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B都可以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C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著称D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解析:本题考查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共性。A、C两项是文化遗产的特性。D项表述错误,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项表述二者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正确。答案:B4(安徽安庆二模)近日,由省文化厅编辑的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和安徽民歌经典(第一辑)出版发行,这是我省推进三大文化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之所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因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其强大的稳定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有重要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A B C D解析:传统文化具有很大的稳定性,文化遗产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故观点错误。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C5(2009山东临沂质检)张艺谋在谈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说,使用一种中国人、外国人都能看得懂的方式讲述了一个特别美丽的中国故事,这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得以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之一。“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体现了()A消除文化差异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B各民族文化既有差异,又有共性和普遍规律C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D传统文化的弘扬必须借助外来文化的形式解析: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体现了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能够“讲述”体现了有共性和普遍的规律,B项正确。A、D两项观点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6(江苏南京第一次调研)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深深影响了世界文明发展,孔子、老子、孙子等中国先贤的许多观点被世界所称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A B C D解析:注意材料中的“深深影响了世界文明发展”“被世界称颂”。正确。在材料中没体现,错误。答案:A7.(2010全国重点中学模拟)2009年7月20日,由粤港澳三地共同举办的“2009年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在广州举行结束仪式,宣告活动圆满闭幕。从文化角度看,要实现港澳地区与内地的共同繁荣,必须()A加强港澳地区与内地的经贸合作B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促进港澳地区与内地的文化交流与合作D积极履行政府的文化职能解析:A是从经济角度进行分析的,B“各国”说法错误,港澳与内地同属一个中国,D是从政治生活角度进行分析的,与题意无关。答案:C8(2009宁夏、辽宁文综)1861年,法国大文豪雨果在一封信中曾这样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劫掠,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够摆脱重负,清洗罪恶,把这些财物归还被劫的中国。”雨果的话代表了有良知的法国民众的声音。从人类正义的立场看()改变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不平等竞争秩序是归还所劫文物的关键英法两国应与中国谈判解决流失在英法的上述文物的归属问题尊重他国的文化遗产所有权是尊重他国文化的起码准则依国际法归还所劫文物是遵循各民族文化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A B C D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题目中的“正义”一词。也就是说,该题要求从良心和道义的角度去分析说明被掠夺文物归属的问题。符合要求的是。是从经济实力、政治和法律角度对题中问题进行的分析,不符合题意。而且中的“关键”一词运用不准确。答案:D9著名的人文学家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求同存异 B兼收并蓄C公平、公正、合理 D各国文化一律平等解析: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故D项应选。答案:D10(2009江苏单科)2008年10月,第31届世界戏剧节在南京举行,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个剧目登台亮相,赢得了广泛好评。这表明()A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C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走向同一D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解析:五大洲近40个剧目在南京亮相,表明不同文化是可以平等交流的。A项中的“都可以”与C项中的“走向同一”表述错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首先尊重本民族文化,B项错误。答案:D11(2009福建文综)2008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封。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由此可见()A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B文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C邮票成为展示文化软实力的载体D发行邮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解析:邮票“展示了”“发展成就”,表明文化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文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B项正确。A、C、D三项表述内容均不确切,且与材料无直接关系。答案:B12(2009广东文基)“入乡随俗”表明了()A对传统文化的继承B优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D不同的文化具有共同性解析:“入乡随俗”,是对另一种文化的尊重,正确选项是C项。答案:C13广东省的潮汕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开放体系,它的形成过程,是本地原住民文化和中原移民文化经过多次互相影响、互相吸收而逐渐融合的过程。这说明()文化在交流传播中得到发展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原移民文化是先进文化而本地原住民文化是落后文化潮汕文化与其他文化没有共同之处A B C D解析:中华文化中各区域文化没有优劣之分,故排除。任何区域的民族文化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故说法错误。答案:B14(广东三校联考)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被称为“闯关东”,对东北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闯关东”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C教育 D口语传播解析:“闯关东”属于人口迁徙活动,“对东北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说明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B项正确。答案:B15(甘肃第一次高考诊断)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话题越来越热。从孔子学院到“中法文化年”,从动画片中华小子在法国热播并获得动画大奖到于丹论语心得的版权被韩国人抢购,事例不胜枚举。假如以此为话题,围绕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意义写一篇政治小论文,你认为比较合适的理论视角是()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经济全球化与文化一元化A B C D解析:文化“走出去”有利于提高文化影响力;加强文化交流,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正确。不符合题意,观点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16针对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的现象,某探究小组准备在本班组织一次辩论会,正方主张“抑制洋节”,反方主张“引进洋节”。请你参与其中一方进行辩论,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理由。解析:本题属探究类的题型,有一定的开放性,回答时注意理论性和灵活性。答案:正方:“抵制洋节”。现由:文化是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民族传统节日是本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洋节日是西方文化的集中表达。大规模集体过洋节,会影响本民族文化传承,不利于形成和保持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反方:“引进洋节”。理由: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包括西方的洋节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引进洋节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引进西方洋节,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发展本民族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17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针对文化的多样性指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观点说明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解析:本题属于说明反映类材料题,考查如何对待文化多样性。解答本题需要先理解材料中观点的意思,再联系课本文化多样性的知识,具体地分层次地解答。答案:对待文化的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