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诗歌的太阳.doc_第1页
俄国诗歌的太阳.doc_第2页
俄国诗歌的太阳.doc_第3页
俄国诗歌的太阳.doc_第4页
俄国诗歌的太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俄国诗歌的太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系部:信息科学系班级:10网络姓名:陈文秀学号:10532008在俄国革命如火如荼的背景下,他被沙皇流放,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他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要乐观的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悲伤苦恼时想一想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远,让心里所有因为苦恼激起的波澜变得风平浪静。诗人心儿永远向着未来,并告诉人们,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这是诗人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生活的真谛。这首诗简短,却以说理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原因在于诗人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似乎诗人在与你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这首诗成为激励许多后人前进的座右铭。他,就是普希金。普希金,全名: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俄历5月26日出生于莫斯科,1837年2月8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最伟大的诗人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始创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他诸体皆擅,创立了俄罗斯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以普希金诗篇作脚本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鲍里斯戈都诺夫、黑桃皇后、鲁斯兰与柳德米拉、茨冈等等,无一不是伟大的音乐作品;普希金的抒情诗被谱上曲,成了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还有的作品还被改编成芭蕾舞,成为舞台上不朽的经典。他,有着不凡的人生路。1811年,普希金进入贵族子弟学校皇村学校学习,年仅12岁就开始了其文学创作生涯。1815年,在中学考试中他朗诵了自己创作的“皇村回忆” ,表现出了卓越的诗歌写作才能,特别是他诗作韵文的优美和精巧得到了广泛的赞赏。在早期的诗作中,他效仿浪漫派诗人巴丘什科夫和茹科夫斯基,学习17-18世纪法国诗人安德列谢尼埃的风格。在皇村中学学习期间,他还接受了法国启蒙思想的熏陶并且结交了一些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的禁卫军军官,反对沙皇专治,追求自由的思想初步形成。普希金毕业后到彼得堡外交部供职,在此期间,他深深地被以后的十二月党人及其民主自由思想所感染,参与了与十二月党人秘密组织有联系的文学团体“绿灯社”,创作了许多反对农奴制、讴歌自由的诗歌,如自由颂(1817年);致恰达耶夫,(1818)年;乡村,(1819年),1820年,普希金创作童话叙事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故事取材于俄罗斯民间传说,描写骑士鲁斯兰克服艰难险阻战胜敌人,终于找回了新娘柳德米拉。普希金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民间语言,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同于古典主义诗歌,向贵族传统文学提出挑战。普希金的这些作品引起了沙皇政府的不安,1820年他被外派到俄国南部任职,这其实是一次变相的流放。在此期间,他与十二月党人的交往更加频繁,参加了一些十二月党的秘密会议。他追求自由的思想更明确,更强烈了。普希金写下太阳沉没了(1820)、短剑(1821)、囚徒(1822)致大海(1824)等名篇,还写了一组“南方诗篇”,包括高加索的俘虏(1822) 、强盗兄弟 (1822)、巴赫切萨拉依的泪泉(1824)、茨冈(1824)四篇浪漫主义叙事长诗,这些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强烈憧憬。从这一时期起,普希金完全展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1824至1825年,普希金又被沙皇当局送回了普斯科夫省的他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在这里他度过了两年幽禁期间,他创作了近百首诗歌,他搜集民歌、故事,钻研俄罗斯历史,思想更加成熟,创作上的现实主义倾向也愈发明显。1825年他完成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的创作。在此期间,面对12月党人起义前后剧烈动荡的社会风云,普希金不仅同火热的斗争相隔绝,而且与众多亲密无间的挚友亲朋相分离。幸亏夜晚,有终生挚爱的奶妈相陪伴,讲故事为他消愁解闷;白天,到集市上去,与纯朴的农人为友,和他们谈话,听他们唱歌。孤寂之中,除了读书、写作,邻近庄园奥西波娃一家也给诗人愁闷的幽禁生活带来了一片温馨和慰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就是为奥西波娃15岁的女儿姬姬所写的,题写在她的纪念册上。与普希金早期引吭高歌赞颂自由,嬉笑怒骂,讽刺权贵,批判专制的抒情诗不同,这首小诗,明显表现出诗人后期抒情诗创作趋向含蓄、富于哲理的特点。用普希金自己的话说:“从1825年开始,他走上了现实的诗人的道路。”这首诗即是一个佐证。1826年,沙皇尼古拉一世登基,为了笼络人心,把普希金召回莫斯科,但仍处于沙皇警察的秘密监视之下。普希金没有改变对十二月党人的态度,他曾对新沙皇抱有幻想,希望尼古拉一世能赦免被流放在西伯利亚的十二月党人,但幻想很快破灭,于是创作政治抒情诗致西伯利亚的囚徒,表达自己对十二月党理想的忠贞不渝。波尔金诺的秋天:1830年秋,普希金在他父亲的领地度过了三个月,这是他一生创作的丰收时期,在文学史上被称为“波尔金诺的秋天”。他完成了自1823年开始动笔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罗斯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这成为他最重要的作品。还写了别尔金小说集和四部诗体小说吝啬的骑士、莫扎特与沙莱里、瘟疫流行的宴会、石客,以及近30首抒情诗。别尔金小说集中的驿站长一篇是俄罗斯短篇小说的典范,开启了塑造“小人物”的传统,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炉火纯青。1831年普希金迁居彼得堡,仍然在外交部供职。他继续创作了许多作品,主要有叙事长诗青铜骑士(1833)、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1833)、短篇小说黑桃皇后(1834)等。他还写了两部有关农民问题的小说杜布洛夫斯基(1832-1833)、上尉的女儿(1836)。1836年普希金创办了文学杂志现代人。该刊物后来由别林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学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编辑,一直办到19世纪60年代,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而且成为俄罗斯进步人士的喉舌。 普希金的创作和活动令沙皇政府颇感头痛,他们用阴谋手段挑拨法国籍宪兵队长丹特斯亵渎普希金的妻子纳塔利娅尼古拉耶芙娜冈察洛娃,结果导致了1837年普希金和丹特斯的决斗。决斗中普希金身负重伤,1837年2月8日不治身亡,年仅37岁。他的早逝令俄国进步文人曾经这样感叹:“俄国诗歌的太阳沉落了”。生活,是他创作的源泉。普希金的作品被俄国著名的艺术家编成歌剧、舞剧,改编成话剧、儿童剧和摄成电影。他的诗歌被谱成歌曲,流传至今。在苏联,普希金的研究形成为“普希金学”。苏联科学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又名“普希金之家”)是收藏普希金的私人藏书、手稿和研究普希金的中心。多年来,如魏列萨耶夫(编有普希金在生活中两卷)、莫扎列夫斯基(著有普希金)、齐亚甫洛夫斯基(编有普希金生活与创作年谱)、托马舍夫斯基(著有普希金两卷)、勃拉戈依(著有普希金的创作道路两卷)、梅拉赫(著有普希金及其时代)等著名的普希金学者,对普希金研究都作出了很多贡献。俄罗斯文学研究所编辑了17卷本普希金全集(19371959)、普希金研究与资料、普希金委员会会刊(多册)和普希金语言辞典(4卷,19561961)等。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建有普希金博物馆,列宁格勒有普希金故居纪念馆。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和附近的三山村以及普希金安葬地圣山修道院,已改为普希金文物保护区。1830年1月他曾请求沙皇当局,允许他随同派往中国的使团访问中国,但遭到拒绝。普希金在20世纪初即已被介绍到中国来。中国翻译的第一部俄国文学作品是普希金的代表作上尉的女儿,中译书名为俄国情史,斯密士玛利传,又名花心蝶梦录(1903)。普希金的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大部分已有中译,有些作品甚至有几种译本。普希金还是一位美术家。只要翻阅普希金的手稿,就能发现稿纸上面画有许多草图和速写,令人眼花缭乱。这些图画的线条轻盈、急速、飞舞,完全符合诗人的气质和性格。普希金的绘画有肖像、风景、奔马和花卉等,还有为自己作品所配的插图。普希金尤其擅长的是肖像画。他只需寥寥几笔就能勾画出人物典型的特征,往往比一些专业画家的肖像画还要真实。他的一系列肖像画中,有伟大的法国启蒙哲学家伏尔泰和狄德罗、英国诗人拜伦、俄国作家格里鲍耶陀夫、俄国诗人雷列耶夫等,肖像传神,栩栩如生。从普希金画的另一些素描中,可以看到许多精巧优雅的妇女侧面像。公爵夫人叶克佛隆卓娃是当时非常迷人的女性之一,她的侧面像常在普希金的笔下出现。普希金用淡淡的几笔表现出美貌少妇安彼凯恩妩媚的形象。他画的年轻的卡坚卡维里亚舍娃的肖像,仿佛是一首肖像诗,描写出这位美丽少女的“碧蓝的眼睛”和“可爱的面庞”。 在普希金的一大批手稿、札记和书籍的空白处,留下了他的许多自画像。尽管许多画家都曾试图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普希金的外部形象和神情,但现在看来,能够引起人们长久品味的还是诗人为自己作的自画像。他,留下了不尽的财富。他追求自由,“没有幸福,只有自由和平静”;他胸襟开阔,“比海洋阔大的是天空,比天空阔大的是人的心灵”;他信仰友谊,“不论是多情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谊”;他热爱学习, “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他思考人生,世界的设计创造应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谋取金钱,人并非以金钱为对象而生活,人的对象往往是人。他是个多产的创作者。他的短篇小说有:彼得大帝的黑奴、书信小说、亡人伊凡彼得洛维奇别尔金小说集、射击、暴风雪、棺材老板、驿站长、村姑小姐、戈琉辛诺村源流考、罗斯拉夫列夫、杜布罗夫斯基、黑桃皇后、基尔沙里、埃及之夜、上尉的女儿、宾客聚集别墅、我们在别墅里度过了一晚;他的诗作有:巴奇萨拉的喷泉、致大海、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迟开的花朵更可爱、十月十九日、枉然的赋与、枉然的馈赠、你和您、当我以臂膊、当我紧紧拥抱著、哀歌、茨岗、为了遥远的祖国的海岸、够了,够了,我亲爱的、我的朋友,时不我待、假如生活骗了你。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普希金抒情诗内容之广泛在俄国诗歌史上前无古人,既有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1818)、自由颂(1817)、致西伯利亚的囚徒(1827)等,也有大量爱情诗和田园诗,如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1825)和我又重新造访(1835)等。普希金一生创作了12部叙事长诗,其中最主要的是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虏(1822)、青铜骑士(1833)等。普希金剧作不多,最重要的是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825)。此外,他还创作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1)、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1831)及关于普加乔夫白山起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1836)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时代的重大问题:专制制度与民众的关系问题,贵族的生活道路问题、农民问题;塑造了有高度概括意义的典型形象:“多余的人”、“金钱骑士”、“小人物”、农民运动领袖。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文学形象的产生,大大促进了俄国社会思想的前进,有利于唤醒人民,有利于俄国解放运动的发展。 普希金的优秀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挚、形式灵活、结构精巧、韵律优美。他的散文及小说情节集中、结构严整、描写生动简练。普希金的创作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他,深受褒扬。高尔基称他为一切开端的开端!普希金跨越了世纪的门槛,他是一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作品崇高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使他具有世界性的重大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全世界所有的主要文字。普希金在他的作品中所表现的对自由、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必能战胜黑暗、理智必能战胜偏见的坚定信仰,他的“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燃亮”的崇高使命感和伟大抱负深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天才的杰作,激发了多少俄罗斯音乐家的创作激情和灵感。普希金的重大贡献,在于创建了俄罗斯文学语言,确立了俄罗斯语言规范。屠格涅夫说:毫无疑问,他创立了我们的诗的语言和我们的文学语言。普希金的同时代人和好友果戈理也曾说:“一提到普希金的名字,马上就会突然想起这是一位俄罗斯民族诗人他像一部辞书一样,包含着我们语言的全部宝藏、力量和灵活性在他身上,俄罗斯的大自然、俄罗斯的灵魂、俄罗斯的语言、俄罗斯的性格反映得那样纯洁,那样美,就象在凸出的光学玻璃上反映出来的风景一样。”在俄罗斯文学史上,普希金享有很高的地位。别林斯基在著名的亚历山大普希金作品集一文中指出:“只有从普希金起,才开始有了俄罗斯文学,因为在他的诗歌里跳动着俄罗斯生活的脉搏。”赫尔岑则说,在尼古拉一世反动统治的“残酷的时代”,“只有普希金的响亮辽阔的歌声在奴役和苦难的山谷里鸣响着:这个歌声继承了过去的时代,用勇敢的声音充实了今天的日子,并且把它的声音送向那遥远的未来”。冈察洛夫称“普希金是俄罗斯艺术之父和始祖,正象罗蒙诺索夫是俄罗斯科学之父一样”。普列汉诺夫、卢纳察尔斯基、高尔基等人对普希金也有所论述。高尔基曾指出:“普希金的创作是一条诗歌与散文的辽阔的光辉夺目的洪流。此外,他又是一个将浪漫主义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奠基人;这种结合赋予俄罗斯文学以特有的色调和特有的面貌。”俄国诗歌的太阳沉落了。1837年1月29日,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当这一不幸的消息从莫伊卡12号传出来后,人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普希金怎么会死?但命运之神却大大地开了一个玩笑,把年仅37岁的天才诗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召回了天国,留给人们无限的悲痛和惋惜。 在悲伤的人群中,有一位特殊的人物,她就是普希金年轻漂亮的妻子,年仅岁的娜达丽娅冈察洛瓦普希金娜。此刻,她不仅要承受失去丈夫的痛苦和打击,同时还要承受人们对她的恶语中伤。人们责备她,甚至咒骂她,正是由于她的轻佻行为导致了普希金与丹特士的决斗,以致于丈夫死在情敌的枪口之下。 他的婚姻不和谐。普希金与娜达丽娅的结合,如果按照中国传统的观点,以郎才女貌的标准来衡量,可以说是天生的一对,非常般配。1830年,普希金诗人的声誉如日中天,此时,芳龄十八的娜达丽娅犹如刚刚开放的玫瑰,鲜艳欲滴,清香诱人,人人都想采摘,普希金被她迷住了。在此之前,有多少女孩迷恋他,但没有一位向娜达丽娅那样使他魂不守舍。恰如中国一句俗语所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普希金虽是一位大诗人,但却不得不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在1828年第一次求婚遭到拒绝之后,1830年他再次求婚,终于实现了梦想。其实,这桩婚姻从一开始就孕育着一颗不幸的种子,。按照现代人的解释,普希金与妻子之间根本就没有共同语言。对于普希金来说,诗歌是他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他的一切。除此之外,他一无所有。但对于娜达丽娅来说,诗歌如同乏味的公文一样,她根本不感兴趣,当然也不懂。每次,当普希金把他的新诗朗诵给她听时,她就大喊:普希金,你的诗歌我已经听够了。一次,几个朋友来到普希金家,他们在一起朗诵普希金的新作,娜达丽娅也在场,大家问她,朗诵是不是影响她时,她客气地说:朗诵你们的吧,反正我也不听。可见她对诗歌的索然寡味。 结婚之后,普希金陷入了困境。身边虽有一位美若天仙的妻子,这满足了他的占有欲和虚荣心。但要博得这位美人的欢心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需要大量的精力、时间和金钱。为了维持婚后的体面生活,普希金不得不靠借贷来度日。以致于跳舞到很晚才归来的娜达丽娅还睡在床上的时候,门口就传来了债主们前来讨债的门铃声。普希金欠所有人的债:木柴商人、卖牛奶的、卖面包的、修马车的,还有自己仆人的。他欠酒帐卢布,裁缝卢布,欠女时装师为娜达丽娅制作服装的费用卢布,欠书商也是同样的数目。在他结婚的头四年里,欠债已达万卢布。在随后的两年里,不仅没有还掉以前的债务,反而越欠越多。临死前已达万卢布。债务压得普希金抬不起头来,应酬使他丧失了宝贵的写作时间。他感到了精神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陷入了困境。普希金在给好友纳肖金的信中痛苦地写道:对生活的操心使我没时间感到寂寞,我已经没有单身汉时的自由自在地用来写作的时间了。我的妻子非常时髦,这一切都需要钱。而钱我只能通过写作来获得。而写作需要幽静,单独一人但是,作为家庭主妇的娜达丽娅对这些家庭生活经济上的困难一点也感觉不到窘迫,她甚至一点也不关心,从不过问,继续去享受她的奢华生活。面对这样的妻子,普希金再次痛苦地写道:您是怎样的一位帮手和工作者呢?您的工作只是在舞会上跳跳舞,帮助男人们挥霍而已。可怜的普希金! 在家里,娜达丽娅虽是家庭主妇,但却完全不问家务,甚至连孩子们的教育培养也多半是她的二姐娅力山德拉照管。在姐妹三人中,娜达丽娅年龄最小,长得最漂亮,最早出嫁。而娅力山德拉其貌不扬,自知只能做个陪衬,因而很少出入社交场合。但是,她虽然长得不漂亮,但却非常聪明能干,对普希金崇拜不已。她自愿替妹妹承担了管理家庭的重担。普希金从她那里得到了本是妻子应该给他的照顾和关心,在思想和情感方面实现了部分交流。不幸的普希金! 1836年11月4日上午,普希金收到了一个纸袋。拆开一看,里面装着三封“绿帽子协会”寄给他的成员证书。证书上面这样写道:绿帽子最高勋章获得者、骑士团长及骑士们会聚勋章局,在尊敬的纳雷什金主席主持下,大家一致同意任命普希金为主席的助手和奖章史研究家。落款是:常务书记波尔赫。 另外,就在同一天上午,维娅泽姆斯基、维耶尔戈尔斯基、瓦西里契科瓦等人也收到了同样的匿名信。顿时,整个彼得堡流言蜚语声四起,普希金成了上流社会谈论的笑料,成了人们嘲笑的对象。甚至在一次晚会上,某个名叫多哥尔鲁科夫的年轻人在普希金的脑后竖起了两根手指,作羊角状,即表示“戴帽子”的意思。 难道真的是有人故意陷害普希金吗?或许吧!但俗语说得好:无风不起浪。普希金的妻子娜达丽娅到底有多美?她的魅力究竟有多大?普希金的好友索洛古博是这样描述的:一生中我见过许多漂亮女人,遇到过比普希金娜更迷人的女人。但从未见过象她那样将古典端庄的脸型与匀称的身段如此美妙地结合在一起。高高的身材,神话般纤细的腰这是真正的美人。无怪乎,甚至是从最靓丽的女人中挑选出来的女人也要在她的面前黯然失色。必须承认,当时,彼得堡没有一个年轻人不对普希金娜暗暗地恋慕着。她那灿烂的美和魔力般的名字,让人们陶醉。我认识一些年轻人,他们非常自信地确定自己爱上了普希金娜。不仅是那些仅与普希金娜见过一面的人,还有那些根本就没见过普希金娜的年轻人。从这一段描述中可以看出,普希金的妻子的确很漂亮,她那美丽的姿色具有无坚不摧的魅力,这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女子。 普希金在与娜达丽娅六年的婚姻中,初始如获至宝,倍加呵护和炫耀,为取得这样一个美人为妻感到骄傲和自豪。他凭借自己天才诗人的名声,将自己的妻子介绍给朋友,引见给皇后和沙皇,带进彼得堡的上流社会,进入交际圈,引起人们的一片惊叹,人们对这一对“郎才女貌”的绝配赞叹不已。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普希金爱美,其他的男人也爱美,沙皇尼古拉一世更爱美。随着普希金带着妻子参加的舞会越来越多,娜达丽娅的魅力越来越呈现出来。开始,她借着普希金的大名与达官显贵们结识,享受着第一诗人夫人的荣誉。但不久,她那魅力的光环已经超过了丈夫诗人的声誉。现在,在各种舞会上,人们谈论的话题,已不再是普希金和他的诗,而是他的妻子和她的美丽。人们喜欢她,仰慕她,热恋她,甚至渴望得到她。在众星捧月许多男人大献殷勤之后,娜达丽娅已经晕头转向。她开始接受所有男人献来的殷勤,不顾在丈夫面前与他们打情骂俏。特别是在“英俊王子”荷兰公使的干儿子,法国人丹特士出现后,她那不检点的行为举止更加明显,有时甚至达到了放肆的地步。娜达丽娅和丹特士,不知究竟是谁先爱上了谁,或许是一见钟情。丹特士,高高的个子,一副漂亮的面孔,两只粗野勇敢的大眼睛稍稍前凸。非常自信、活泼、幽默、快乐、机智,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小伙子,与娜达丽娅同岁。在彼得堡圈子里,普希金开始也因他那活泼的性格而喜欢他,沙皇宠爱他,女人们更是爱他如掌上明珠,将他从一个人怀里抢到另一个人怀里。他在交易场上的成功与娜达丽娅不相上下,在这方面,他们俩可以说是天生的一对。丹特士利用自己是外国人的身份,及沙皇的信任和人们对他的宠爱,大胆地追逐女性,尤其是对娜达丽娅穷追不舍。而娜达丽娅也被他的青春魅力所吸引,因而对他的追求和放肆不但不加以拒绝和阻止,反而非常乐意接受,觉得很快乐。这种状况持续了两年之久,娜达丽娅不知分寸的举止越来越离谱。那些与她交往甚密的好友曾试图劝她要学聪明些,要识相些,与丹特士打情骂俏不会有好结果。但每次都听到下面这样的回答:我和他在一起感到很快乐,我只是喜欢他而已。请放心,不会出什么事,今后还会与两年来一样。这就是1836年普希金收到匿名信时的娜达丽娅及她的表现。 她给普希金戴了“绿帽子”。 自收到匿名信之后,普希金坐卧不安。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和妻子的荣誉,他毅然决定向丹特士发起挑战决斗。对于普希金来说,荣誉高于一切。收到普希金挑战书后,丹特士的义父,荷兰公使老格尔恩顿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