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技巧全总结.doc_第1页
理综技巧全总结.doc_第2页
理综技巧全总结.doc_第3页
理综技巧全总结.doc_第4页
理综技巧全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综技巧全总结第一部分 生物Vol.1 高中生物顺口溜大全1 第一章细胞的结构中有关细胞膜的记忆:线叶双(线粒体、叶绿体有双层膜)无心糖(没有膜结构的是中心体和核糖体) 2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中易混的单细胞生物区分记忆 : a.原核生物:一(衣原体)支(支原体)细(细菌)蓝(蓝藻)子 b.真核生物:一(衣藻)团(藻)酵母(菌)发霉(菌)了 c.原核生物中有唯一的细胞器:原(原核生物)来有核(核糖体) 3矿质元素(N、P、K)的作用 :蛋(N)黄(缺氮时叶子发黄),(P)淋浴(绿)(意指缺P时叶子暗绿),(K)甲肝(杆)(意指缺钾时茎杆健壮) 4生物的生长发育中各种激素缺乏或者过多时的症状区分: a生长激素缺失或者过多时的症状:一头生(生长素)猪(侏儒症)不老实,将它的肢端(肢端肥大症)锯(巨人症)了去 b胰岛素中两种细胞的作用: 阿(A)姨长得很高即胰岛素A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5遗传病与优生中的各种遗传病:仙(显性致基因遗传)单(单基因)不够(佝偻病)吃软(软骨发育不全)饼(并指)白(白化病)龙(先天性聋哑)笨(苯丙酮尿症)青少年(糖尿病)无脑(儿)唇裂多(多基因遗传)怨(原发性高血压)啊6动物的个体发育歌诀: 受精卵分动植极,胚胎发育四时期,卵裂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分化期。 外胚表皮附神感,内胚腺体呼消皮,中胚循环真脊骨,内脏外膜排生肌。7植物有丝分裂: 一 仁膜消失现两体,赤道板上排整齐,一分为二向两极,两消两现建新壁.(膜仁重现失两体) 二 膜仁消,两体现,点排中央赤道板,点裂体分去两极,两消两现新壁建 三 膜仁消失显两体,形数清晰赤道齐,点裂数增均两极,两消三现重开始。 四 有丝分裂分五段,间前中后末相连,间期首先作准备,染体复制在其间,膜仁消失现两体,赤道板上排整齐, 均分牵引到两极,两消两现新壁建。 五 细胞周期分五段,间前中后末相连,间期首先做准备,两消两现貌巨变,着丝点聚赤道面,纺牵染体分两组, 两现两消新壁现 六 前:两失两现一散乱 中:着丝点一平面,数目形态清晰见 后:着丝点一分二,数目加倍两移开 末:两现两失一重建.8微量元素:新 铁 臂 阿 童 木 , 猛! Zn Fe B () Cu Mo Mn9大量元素:洋 人 探 亲,丹 留 人 盖 美 家 O P C H N S P Ca Mg K10组成蛋白质的微量元素:佟铁鑫猛点头 铜铁锌锰碘11八种必需氨基酸:甲硫氨酸 缬氨酸 赖氨酸 异亮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色氨酸 苏氨酸(1)甲携来一本亮色书.(2)假设来借一两本书(3)携一两本单色书来(4)协议两本,带情书来(缬异亮苯,蛋色苏赖) (5)苏缬色,欲赖帐,家留把柄亮一亮 (6)甲来借一本蓝色书(7)又笨,又赖,但颜色比较亮,容易酥裂,是双假鞋。(苯赖色亮,异苏甲缬)12.植物矿质元素中的微量元素:木 驴 碰 裂 新 铁 桶,猛! Mo Cl B Ni Zn Fe Cu Mn13.光合作用歌诀光合作用两反应,光暗交替同进行,光暗各分两步走,光为暗还供氢能,色素吸光两用途,解水释氧暗供氢,A D P 变 A T P,光变不稳化学能;光完成行暗反应,后还原来先固定,二氧化碳气孔入,CO2 结合C 3 生,C 3多步被还原,需酶需能还需氢,还原产物有机物,能量贮存在其中,C 5 离出再反应,循环往复永不停。14.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判定:有丝同源不配对,减无源难成对。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分离是减。15.减数分裂口诀性原细胞作准备,初母细胞先联会,排板以后同源分,从此染色不成对次母似与有丝同,排板接着点裂匆,姐妹道别分极去,再次质缢各西东染色一复胞二裂,数目减半同源别,精质平分卵相异,往后把题迎刃解16.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淀粉消化始口腔,唾液肠胰葡萄糖;蛋白消化从胃始,胃胰肠液变氨基;脂肪消化在小肠,胆汁乳化先帮忙,颗粒混进胰和肠,化成甘油脂肪酸;口腔食道不吸收,胃吸酒水是少量,小肠吸收六营养,水无维生进大肠。17.原核生物的种类 (1)蓝色细线支毛衣(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2)细线织蓝衣(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蓝藻、衣原体)18.色素层析(上到下):胡也(叶),ab也。19.伴X隐性遗传病:母患子必患,子常父必常;父常女必常,女患父必患。20.氨基酸分类:天冬谷,赖精组,苯丙色酪芳香族。诗书半担两岸有,干饼限量一铺无。 注天冬、谷是酸性,赖、精、组是碱性。苯丙、色、酪有苯环。丝、苏、半胱、蛋、天冬酰胺、谷酰胺有极性,甘、 丙、缬、亮、异亮、脯无极性。21.DNA结构特点:双链螺旋结构,极性反向平行。碱基互补配对,排列顺序无穷。22.判断植物体生长趋势:“长不长”“有没有”(生长素)“弯不弯”“均不均”(生长素分布) “均不均”“光和力”23.生长素中胚芽鞘尖端感光和弯曲部位:感尖弯尖下感光部位是尖端,弯曲部位是尖端的下端。24.显微镜使用要领:(1)对光时要“三转”:转换器,遮光器,反光镜 (2)寻找物象时:一看二降三反向,物象清晰调细望。25.生物助记歌曲:彷徨 能量 秋风起 水面微皱 我的心情像酶的活性 随着pH和温度而动荡 断裂了ATP的高能磷酸键我有了抬头的力量 静望 夕阳的余光 余光中的植物一片透亮 仿佛可看见 叶绿体中缕缕冒出的氧H把二氧化碳还原成糖 默默地聚集着能量 一切那么匆忙 难道它们也担心黑夜中的静寂静寂中的彷徨?恰如糖分解为丙酮酸 我艰难的释放着能量 纵使窒息到没有氧气 大不了 把宝贵的H处理成垃圾给我一点希望 我就能释放出辉煌 就像给一点氧 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 大量的H就释放出惊人的能量夜深了 就睡吧 再寒冷的夜晚 酶也不会变性 再深的迷惘 我也不会绝望Vol.2 5个误区警示1.有关基因表达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1)原核生物转录的场所是拟核区,核糖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核质没有明显界限,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进行;真核生物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而翻译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因此必须先转录出mRNA,通过核孔到达细胞质基质之后再进行翻译。(2)mRNA像一根绳子,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进行翻译,提高了基因表达的效率。(3)遗传信息位于DNA上,密码子位于mRNA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遗传信息具有特异性,但密码子和反密码子是生物界共用的。(4)基因突变的不同类型对生物性状的影响是不同的。缺失和增添会引起多个氨基酸的改变或者使肽链提前终止;替换往往引起一个氨基酸的改变或者不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相对较小。2.解决细胞周期问题存在的误区(1)生物体内的细胞并不都具有细胞周期,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进行减数分裂的精(卵)原细胞无细胞周期。(2)不能跳出细胞周期的概念进行思维。细胞分裂间期的特点(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易与DNA的复制和基因的表达相联系,也可以与基因突变及细胞的癌变相结合,进行学科内的综合考查。3.解答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计算问题的3个警示(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原料和产物正好相反,但二者不是可逆过程。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来源有两个:细胞呼吸产生的,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的(若是水生植物,则是从周围的水中吸收的)。光合作用释放O2的去向有两个:细胞呼吸、释放到周围的空气中(当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时)。光合作用制造(等同生产、合成)的葡萄糖的去向有两个:细胞呼吸消耗、积累(当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时)。因此当在光照下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时进行时: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实测的氧气释放量+呼吸作用耗氧量;光合作用实际二氧化碳消耗量=实测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光合作用葡萄糖净产量=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糖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2)注意单位的换算关系。一定要牢记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总反应式,不要记混了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好熟记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如葡萄糖是180,CO2是44,O2是32。(3)看懂数据及其相互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文字叙述式:利用一段文字直接给出有关数据;表格式:在表格中给出相关数据;坐标曲线式(有时加有方格,是为了准确识别有关数据,1个方格代表一定的变化量),利用坐标系中的曲线所表示的数值来代表CO2、O2的吸收或释放的量。4.解答遗传系谱图类试题时,要注意以下3点(1)首先要准确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这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如判断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还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等。(2)根据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亲子代关系,写出相应个体的基因型,不能确定的基因型用填空形式给出。(3)根据题中提示进一步推测上下代的基因型,然后进行概率计算。进行计算时,要充分利用概率计算的加法原理、乘法原理以及两对或多对性状单独考虑等方法,审清题意,看试题要求计算的是什么,如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并不是一回事,生男孩和生女孩各占1/2,但一个家庭生了4个小孩,则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再如男(女)孩患病和患病男(女)孩的概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男孩概率患病女孩概率患病孩子概率(1/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病名在前、性别在后,则从全部后代中找出患病男(女)孩即可求得概率;若性别在前、病名在后,求概率时考虑相应性别中的发病情况即可。多种遗传病并存时,只要有伴性遗传病,患病男(女)孩的概率一律不用乘以 1/2。5.实验设计中语言表述应注意的3个问题(1)材料选择:对植物来说,大小相似、长势相同的同种植株;对动物来说,体重(体长)、年龄、生长趋势相同,有时甚至要性别相同,有时可以叙述为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个体。(2)试剂选择:在量上难以做到准确的量化描述时,应尽可能用“定性”的语言表达,要注意“等浓度”“等体积”“适量”“一定量”等的运用;实验时间和条件上用“一段时间”“适宜的温度、pH”等。(3)实验器具选择:容器应使用大小相同的,如果使用滴管加不同的溶液,应选用不同的滴管。Vol.3 警惕种群数量变化的几个误区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在生物群落的演替、种群变化的预测以及农业生产中存在着广泛的应用,是生物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常出现以下误区,现分析如下: 误区一 把种群“J”型增长公式中的“”当成种群增长率误区分析:由种群“J”型增长曲线中种群数量变化公式:Nt=N0t=Nt1推导出=Nt/Nt1,由于“”在“J”型曲 线中是一定值,进而认为“”就是种群增长率。错因在于对“增长率”理解不够。 正确理解:所谓增长率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结束时种群数量相对于初始种群数量的增加部分占初始数量的比例。公式可表示为:种群增长率=(NtNt1)/ Nt-1=Nt/ Nt11=1公式变形可得,“=1+种群增长率”,由于“J”型增长曲线中种群增长率不变,故不变。显然,为某时段结束时种群数量为初始数量的倍数,而非增长率。误区二 把种群增长率等同于种群增长速率误区分析:种群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都是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改变造成的,前者是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的部分占初始数的比例,后者则是种群数量在单位时间内的改变数。由于考生只关注造成两率的改变部分(即种群数量增加值),忽视参考依据的不同(前者为初始时间种群数量,后者为造成种群数量发生变化的时间)而导致错误。正确理解:种群增长速度,即种群增长速率,是种群数量在单位时间内的增加值,若用V表示增长速度,t为统计种群数量变化的时间,NtNt1为t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值,公式可表示为:V=(NtNt1)/t种群增长速度不反映种群的起始数量,只与造成种群数量增加的时间和种群数量增加值的大小有关。根据种群增长率的公式可知:种群增长率与种群的起始数量呈反相关,与增加值呈正相关。即种群数量增加值不变时,种群起始数量越大种群增长率越小,反之,种群增长率越大;若统计时间相同,对一个种群而言,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度呈正相关,与初始数量的大小呈反相关,若增长速度不变,种群初始数量越大增长率越小,反之,种群增长率越小。由于种群初始数量的大小不同,增长速度快的增长率不一定大,增长速度小的增长率也不一定小,即不能把种群增长率与种群增长速率等同起来。误区三 把过种群增长曲线一点切线的斜率视作增长率误区分析:由于讲“J”型曲线时,又特别强调了种群数量的增长率,由于缺乏对曲线的细致分析,导致误区形成。正确理解:如图1所示,过A点作A点的切线AB,并过A、B两点的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由图可知,BC为种群数量增加值,AC为群数量增加所用时间,因此过A点切线的斜率(BC/AC)应该是种群在该时间段内的增长速度,而不是种群增长率,该时间段内种群的增长率应该是BC/OD。 误区四 认为种群“S”型增长曲线中的K/2时的增长率是种群的最大增长率误区分析:如图2所示,曲线中K/2点的斜率是最大的,因将该点切线的斜率当成增长率而出错。正确理解:K/2时,不是增长率最大,而是增长速度最快。误区五 把增长率或增长速度最大视作种群数量最大正确理解:种群增长率或增长速度最大时,种群数量增加较快,并未有达到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实际上,当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时,种群增长率或增长速率变为0。Vol.4 生物冲刺复习中决不能有的错误观点1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进行频繁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主要孔道。()核孔是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而小分子物质不必都从核孔通过。2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但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3植物细胞均具有全能性。()只有离体情况下植物细胞才有可能表现全能性;细胞必须是活细胞,而有些细胞如导管细胞是死细胞。4激素和酶都不组成细胞结构,都不断的发生新陈代谢,一经起作用就被灭活。() 酶属于高效催化剂,能反复反应。5叶绿体的类囊体膜和基质中均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叶绿体的类囊体膜和基质中均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只有叶绿体的类囊体膜有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基质中无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6花药离体培养属于无性生殖。() 花粉离体培养中花粉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因此它是有性生殖。7核膜的存在使基因的复制和表达在不同区域完成。()基因的复制在细胞核中进行,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也在细胞核中进行。8 非同源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片段的交换是染色体变异,同源染色体片段的交换才属于基因重组。9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个体数量要比隐性性状个体多。()一些物种在特定的环境下,一些性状由显性形状表现出来往往受到迫害或攻击,若由隐性控制恰巧能够适应生存的环境。10泪液属于体液。()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等,但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11人体血液pH过低或过高对人体无影响。() pH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各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生物体内正常的新陈代谢,新陈代谢一旦紊乱,生物体就会呈现各种病的症状。12胰岛素分泌增多不会使人体增加产热。() 会,因为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13激烈运动后血糖降低。()大量运动,短时间内血糖下降但是血糖浓度会很快恢复因为低血糖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从而使人体血糖浓度恢复正常。14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浆细胞只分泌抗体,不能识别抗原,但抗体能识别抗原。15食物链中摄入量等于同化量。() 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16当鱼种群数量达到K/2的时候捕捞鱼最佳。() 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这个时候再捞鱼,将导致种群数量过少,鱼群不能尽快恢复。若K值时才捕捞就资源浪费了:最佳捕捞时期应该是在K/2到K之间。17在把目的基因通过运载体后,该基因是被运载到细胞核中。() 有的在细胞核中,有的在细胞质中。18愈伤组织中有叶绿体。()植物在光下才能形成叶绿素,而愈伤组织没有经过照光,所以没有叶绿体,但有前质体。前质体照光后才能转化为叶绿体。19排卵排出的是初级卵母细胞。() 排出的卵子为次级卵母细胞。Vol.5 53个易错易混点易错点1误认为生物名称中带有“菌”字的都是细菌(1)细菌:从名称上看,凡是“菌”字前带有“杆”“球”“螺旋”及“弧”字的都是细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2)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3)真菌类:属于真核生物,包括酵母菌、霉菌(根霉、青霉、曲霉、毛霉等)、大型真菌(蘑菇、木耳、银耳、灵芝等易错点2误认为生物名称中带有“藻”字的都是植物蓝藻(念珠藻、鱼腥藻、颤藻、螺旋藻、发菜等)属于原核藻类,但绿藻、红藻等属于真核藻类。易错点3误认为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如常见的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等)是真核生物;单细胞绿藻(如衣藻)、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等都是真核生物。易错点4组成活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不是C,而是O;组成细胞干重的主要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才是CC、H、O、N四种基本元素中,鲜重条件下:OCHN;干重条件下:CONH,可以用谐音记忆法来记忆:鲜羊(氧)干碳。易错点5 斐林(班氏)试剂不能检测所有糖类还原糖可与斐林(班氏)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还原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等;非还原糖有蔗糖、淀粉、纤维素等,但它们都可以通过水解生成相应的还原性单糖。易错点6糖类不是细胞中的唯一能源物质(1)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含有大量的化学能,都可以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供能,产物中都有CO2和H2O。正常情况下,脂肪、蛋白质除正常代谢产生部分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外,一般不供能,只有在病理状态或衰老状态下才氧化供能。(2)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太阳能是最终能量来源;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是淀粉,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是糖原。易错点7不要认为所有多肽中的肽键数都是氨基酸数-1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环状肽,其肽键数=缩合产生的水分子数=水解所需水分子数=氨基酸个数。易错点8有细胞壁的不一定都是植物细胞植物细胞一定有细胞壁,但有细胞壁的并不一定都是植物细胞,如原核细胞(除支原体外)、真菌细胞也有细胞壁易错点9具有中心体的不一定都是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也有中心体,所以判定是不是动物细胞不能仅根据是否具有中心体。如果有细胞壁也有中心体应该属于低等植物细胞。易错点10 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线粒体有些细菌(如硝化细菌等)可以进行有氧呼吸,蓝藻细胞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但它们属于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它们可通过细胞膜上的有氧呼吸酶进行有氧呼吸。易错点11误认为真核细胞都有线粒体某些厌氧型动物如蛔虫,细胞内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还有一些特化的高等动物细胞内也没有线粒体,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易错点12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叶绿体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属于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它的光合作用是在细胞质的一些膜结构上进行的,上面有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色素。还有一些光合细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是没有叶绿体。易错点13误认为没有细胞核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没有细胞核的生物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核酸构成,结构非常简单。既然没有细胞结构,就不是真核细胞或原核细胞,所以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易错点14胞吞和胞吐不是跨膜运输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是由物质直接穿过细胞膜完成的,它是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物质运输方式,其动力来自物质的浓度差或由ATP提供。胞吞和胞吐是借助于膜的融合完成的,与膜的流动性有关,它是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物质运输方式,靠ATP提供动力。易错点15酶促反应速率不同于酶活性(1)温度、pH都能影响酶的空间结构,改变酶的活性,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2)底物浓度或酶浓度也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当底物浓度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酶浓度的增大,酶促反应速率增大。当酶浓度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大,酶促反应速率增大。但底物浓度或酶浓度没有改变酶活性。易错点16 不同酶的最适pH不同动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6.58.0之间,但也有例外,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植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4.56.5之间。易错点17 ATP与ADP的转化并不是完全可逆的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从物质方面来看是可逆的,从酶、进行的场所、能量方面来看是不可逆的,即从整体上来看二者的转化并不可逆,但可以实现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保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易错点18 误认为ATP等同于能量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其分子式可以简写为A-PPP,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能够释放出高达30.54 kJ/mol的能量,所以ATP是与能量有关的一种物质,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易错点19ATP转化为ADP也需要消耗水ATP转化为ADP又称“ATP的水解反应”,这一过程需ATP酶的催化,同时也需要消耗水。凡是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淀粉等)的水解都需要消耗水。易错点20认为真核生物细胞呼吸的场所只有线粒体(1)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在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H和O2结合生成H2O,这两个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2)无氧呼吸始终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易错点21并非所有细胞都有细胞周期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高度分化的细胞(如神经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进行减数分裂的性原细胞也没有细胞周期。易错点22细胞板是真实结构,赤道板并非真实存在(1)赤道板是细胞中央与纺锤体的中轴垂直的一个平面,只表示一个位置,不是真实存在的,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2)细胞板是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位置通过高尔基体密集而形成的一种结构,它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该结构,它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细胞的标志。易错点23在装片中不能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连续过程根尖细胞在解离的同时已被杀死,细胞分裂停止,细胞固定在被杀死的瞬间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不再变化,故对于装片中的某一特定细胞来说,只能看到细胞周期的一个特定时期。易错点24后期着丝点分裂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用秋水仙素破坏纺锤体的形成,无纺锤丝牵引着丝点,复制后的染色体着丝点照样分裂,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这就说明着丝点分裂不是纺锤丝牵引所致。易错点25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并非全相同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但也有大小不同的,如男性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X染色体较大,Y染色体较小。易错点26误认为正常人体细胞内的DNA分子数是46个,受精卵中的DNA分子来自父母各一半人体细胞内的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也有少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内,正常人体细胞的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就有46个DNA分子,所以整个细胞内的DNA分子数大于46个。受精卵中的DNA分子总数是卵细胞和精子中DNA分子数的和,它们细胞核内的DNA分子数相等,都是23个,但是细胞质内的DNA分子数差异很大。精子含有极其少量的细胞质,细胞质DNA(存在于线粒体内)很少,而卵细胞体积比较大,细胞质较多,细胞质DNA也较多,所以受精卵内的DNA分子来自卵细胞的多于来自精子的。易错点27并非所有干细胞的分裂都要发生细胞分化干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一部分细胞发生细胞分化,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组织细胞;还有一部分继续保持分裂能力,用于干细胞本身的自我更新,如造血干细胞分裂后,一部分细胞分化为具有各种功能的细胞,另一部分增殖为造血干细胞。易错点28正常细胞中本身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正常细胞中存在原癌基因,并参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正常情况下,原癌基因处于抑制状态,故人们并未表现出癌症。正常细胞中也存在抑癌基因,它能抑制细胞过度生长、增殖,从而遏制肿瘤形成。当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时,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细胞就会恶性增殖。易错点29体内转化实验不能简单地说成S型细菌的DNA可使小鼠致死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时,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体内。结果在S型细菌DNA的控制下,R型细菌体内的化学成分合成了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从而组装成了具有毒性的S型细菌。易错点30氨基酸和密码子、tRNA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密码子共有64种,决定的氨基酸只有20种。每种氨基酸对应一种或几种密码子,可由一种或几种tRNA转运;但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且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密码子与tRNA之间是一一对应关系。易错点31转录的产物并非只有mRNA转录合成的RNA有三种类型:mRNA、tRNA、rRNA。易错点32误认为基因突变就是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改变不能把“基因”和“DNA”两个概念等同起来。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遗传信息就储存在它的碱基序列中,但并不是构成DNA的全部碱基序列都携带遗传信息。不携带遗传信息的DNA序列的碱基对的改变不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另外,有些病毒(如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中碱基的增添、缺失、改变引起病毒性状变异,广义上也称基因突变。可见,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改变与基因突变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易错点32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有些真核生物基因突变,由于突变的部位不同,基因突变后,不会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对子代性状没有任何影响。真核生物基因突变不影响子代性状的几种情况如下:(1)基因不表达;(2)密码子改变但其决定的氨基酸不变;(3)有些突变改变了蛋白质中个别氨基酸的个别位置,但该蛋白质的功能不变;(4)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5)基因突变发生在精子的细胞质基因中;(6)基因突变发生在显性纯合子中。另外,突变发生在基因的非编码区、基因突变发生在编码区的内含子中等情况下也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易错点33基因突变不一定发生在分裂间期基因突变不都与DNA复制出错有关。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物理因素(紫外线等辐射)、化学因素(亚硝酸等化学物质)和生物因素(某些病毒)。外部因素对DNA的损伤不仅发生在间期,而是在各个时期都有;另外,外部因素还可直接损伤DNA分子或改变碱基序列,并不是通过DNA的复制来改变碱基对,所以基因突变不只发生在间期。内部因素包括DNA复制出错和DNA碱基组成改变等,其中内部因素中的DNA碱基组成的改变更是随机发生。易错点34误认为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等位基因真核细胞(除了性细胞外)的染色体数大多是偶数,每个基因都至少有两个拷贝,分别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突变导致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从而导致遗传信息改变,产生新基因,新基因和原来的基因构成等位基因。但不同生物的基因组组成不同,病毒和原核细胞的基因组结构简单,基因数目少,而且一般是单个存在的,不存在等位基因。因此,真核生物基因突变可产生它的等位基因,而原核生物和病毒基因突变产生的是一个新基因。易错点35自发突变与自然突变不是相同概念自发突变是DNA在没有受外来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的突变,包括两种类型:DNA复制出错和DNA碱基组成改变。自然突变是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突变,自然条件下也有诱发突变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所以自然突变的范围更大一些。易错点36不要混淆自交与自由交配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即AAAA、AaAa、aaaa;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即AAAA、AaAa、aaaa、AAAa、AAAa等随机组合。易错点37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出现特定性状分离比原因如下:(1)F2中31的结果必须在统计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子代数目较少时,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2)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如隐性致死、纯合致死、显性致死等。易错点38生物的性别并非只由性染色体决定有些生物体细胞中没有明显的性染色体,其性别与染色体数目有关,如蜜蜂等。此外,环境因子也可决定性别,如温度。易错点39不要把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混为一谈(1)基因突变只是染色体上某一位点的改变,只改变了基因中的一个或几个碱基对,有可能产生新的基因;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某一片段的改变,改变的是一些基因的数目、排列顺序。(2)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的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细胞水平的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易错点40单倍体并非只有一个染色体组若生物体是二倍体,则其单倍体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若生物体是四倍体或多倍体,则其单倍体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染色体组。易错点41把生物进化误当做新物种的形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会引起生物发生进化;而物种的形成是以生殖隔离为标志的,此时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已产生明显差异,不能再进行基因交流。易错点42茎的背地性和向光性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茎的背地性和向光性都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易错点43生长素极性运输与横向运输的原因不同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由内因植物的遗传性决定的;而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则是由外因单侧光、重力引起的易错点44 兴奋的传导方向不同于局部电流方向(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2)在膜外,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3)在膜内,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易错点45下丘脑是内分泌腺分泌的调控枢纽,而垂体不是(1)下丘脑既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又是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可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间接调控腺体的分泌活动。(2)垂体能分泌多种促激素,直接调节腺体的分泌活动。(3)垂体是激素调节的中心,具有调节作用,但其活动受到下丘脑的控制。易错点46误认为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在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如CO2、H+等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易错点47激素是信息分子而不是能源物质激素不组成细胞结构,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作用于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命活动发生变化。易错点48“液体”并非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1)泪液、尿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2)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属于内环境,但血液不属于。请注意,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而血红蛋白是细胞内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易错点49 炎热环境与寒冷环境的体温调节方式不同寒冷环境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是以神经调节为主的神经体液调节;炎热环境条件下的体温调节只有神经调节。易错点50认为有尿糖就是糖尿病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在0.8 g/L1.2 g/L之间。当血糖浓度高于1.6 g/L时,就会形成糖尿,尿糖的可能原因有:糖尿病、一次性食糖过多、肾脏病变等。易错点51 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有多种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但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并不仅仅只有胰高血糖素,还有肾上腺素。易错点52机体自身也可产生抗原抗原不单指病原微生物,机体自身衰老、损伤、死亡的细胞和肿瘤细胞也可能为抗原。易错点53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受破坏时,K值会下降;当生存环境改善后,K值会上升。Vol.6 利用谚语巧记生物学知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生物的遗传性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说明生物的变异性(基因重组) 落地生根营养生殖 无心插柳柳成荫营养生殖 飞蛾扑火应激性、趋光性 一山不容二虎种内斗争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捕食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捕食 鹬蚌相争种间斗争 春风不度玉门关海拔对生物的影响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说明草原生态系统易破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草原生态系统易恢复 做茧自缚说明适应的相对性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条件反射 望梅止渴条件反射 花而不实矿质元素对生物的影响Vol.7中生物实验中的颜色反应1. 斐林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原理: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注意: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要等量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而且是现用现配,条件需要水浴加热。应用:检验和检测某糖是否为还原糖;不同生物组织中含糖量高低的测定;在医学上进行疾病的诊断,如糖尿病2. 苏丹、苏丹检测脂肪原理:苏丹+脂肪橘黄色;苏丹+脂肪红色注意: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观察。应用: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是否含有脂肪。3. 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原理: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注意:双缩脲试剂在使用时,先加A液再加B液,反应条件为常温(不需要加热)。应用:鉴定某些消化液中含有蛋白质;用于劣质奶粉的鉴定。4. 碘液检测淀粉原理:淀粉+碘液蓝色 注意:这里的碘是单质碘,而不是离子碘。应用: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是否含有淀粉5. DNA的染色与鉴定染色原理:DNA+甲基绿绿色 应用:可以显示DNA在细胞中的分布。鉴定原理:DNA+二苯胺蓝色 应用:用于DNA粗提取实验的鉴定试剂。6. 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原理:RNA+吡罗红红色注意: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用的是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而不是单独染色。应用:可以显示RNA在细胞中的分布。7. 线粒体的染色原理: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主要原因是活细胞中的线粒体里含有还原性氢,可以将其健那绿还原,使其呈现蓝绿色应用:可以用高倍镜观察细胞中线粒体的存在。8. 酒精的检测原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应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制作果酒时检验是否产生了酒精;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驶。9. CO2的检测原理:CO2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在变黄。应用: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10. 染色体(或染色质)的染色原理: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染成深色。应用: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Vol.8 高中生物“素”词汇编一、动物激素 1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的一组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能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甲亢;分泌过少,成年人导致粘液性水肿,婴幼儿时期就会患上呆小症;饮食中缺碘,会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称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我国推广的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对预防碘缺乏症有较好效果,另外,常吃海带等含碘丰富的海藻对防治该病效果也较好。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能促进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2多肽类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垂体后叶释放,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的排出。3蛋白质类生长激素:由垂体合成和分泌,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成年人分泌过多导致肢端肥大症;青少年时期分泌过多导致巨人症,分泌过少导致侏儒症。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由胰腺中胰岛B细胞分泌,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含量,促进血糖合成糖元,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若B细胞受损,出现高血糖,导致糖尿。胰高血糖素:由胰腺中胰岛A细胞分泌,促进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4固醇类雄性激素:主要由睾丸分泌,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雌性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雌性第二性征和正常的性周期。孕激素:由卵巢分泌,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等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和泌乳准备条件。二、植物激素1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分布部位:分布很广,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胚芽鞘中都有分布,且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主要作用: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700万株玉米幼苗的茎尖,只含有1毫克的植物生长素,但是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却具有巨大的作用。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培育无根豆芽,促进果实发育,培育无籽果实,防止落花落果,盆景造型培育,绿篱修剪和果树整枝;植物组织培养中能影响植物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2细胞分裂素:是一类具有腺嘌呤环结构的植物激素。合成部位:存在于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主要是根尖。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植物组织培养中能影响植物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3赤霉素:是一类属于双萜类化合物的植物激素。合成部位:一般在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中合成。主要作用:通过叶片、嫩枝、花、种子或果实进入植物体内,传导到生长活跃部位发生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杆伸长和植株增高;能打破种子、块茎或鳞茎等器官的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4脱落酸:是一种具有倍半萜结构的植物激素。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组织、成熟的果实、种子及茎等。分布部位: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主要作用:抑制细胞分裂(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叶和果实衰老和脱落。5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合成部位:广泛存在于植物体的多种组织中,特别是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多。主要作用:促进果实的成熟。三、营养素1微生物五大营养素:包括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2人体六大营养素: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3第七营养素:即指膳食纤维,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琼脂等。膳食纤维就是不能被人体胃肠道消化吸收的植物食物的残余物质,20世纪70年代以前,被认为是无价值的“废弃物”,现在它的价值重新被人们发现,甚至有人将它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微量无素等营养素并列,称之为“第七营养素”。其主要化学成分是非淀粉多糖和木质素。虽然不能直接为人体提供营养,但它却参与人体的一些生理活动,对人体的健康(如减肥、排毒养颜、降脂降糖、预防冠心病和胆结石症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四、矿质元素是指除C、H、O以外,主要由植物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目前科学家确定的必需矿质元素有14种,大量元素:N、P、K、Ca、Mg;微量元素:Fe、Mn、B、Zn、Cu、Mo、Cl、Ni。矿质元素进入植物体后,有些仍然呈离子状态(如K)有些形成不稳定化合物(如N、P、Mg),它们都可被再度利用;有些形成难溶解的稳定化合物(如Ca、Fe),它们不能被再度利用。五、其他1 秋水仙素: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种子和球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植物碱,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2纤维素:植物细胞内最重要的多糖之一,是植物细胞壁的基本组成成分。植物体细胞杂交时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分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3尿素:为蛋白质代谢终产物之一,在肝脏中产生,通过肾、皮肤等排出体外。Vol.9 高考生物结论性语句92条汇总1、 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4、 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5、 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6、 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7、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 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8、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9、 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10、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1、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12、 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