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该如何学习.doc_第1页
家长该如何学习.doc_第2页
家长该如何学习.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长该如何学习 家长学习的根本目的、目标和方向就是“用心”“理解”“教育的本质”!教育其实很简单,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爱”;教育其实很简单,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做人”;教育其实很简单,如果用三个字来概括“相信他”;教育其实很简单,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平等尊重”;教育其实很简单,如果用五个字来概括“德行和责任”。那么,什么是爱?什么是做人?什么是相信他?什么是平等尊重?什么是德行和责任?家长们,有答案吗?不管你有没有答案,接着问:怎样去爱?怎样做人?怎样让孩子相信你?怎样和孩子平等尊重?怎样培养孩子的德行和责任?家长们,有答案吗?这些问题都很难回答,当家长们回答不出来的时候,教子就会面临巨大问题。在此就是想告诉家长们:看书、学习、报培训班,不是为了学习教子方法和技巧,不是为了获得特效药去解决孩子的问题,无论何种学习方式,都是去记忆、理解、应用,最终“悟”透“教育的本质”,“悟”透“爱、做人、相信他、平等尊重、德行与责任”。这是家长学习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中,总是“道、法、术”,“道”指规律和本质,“法”指概念和原则,“术”指方法和技巧。如果用这三个层次来理解家庭教育的话,家庭教育的“道”就是教育的规律和本质,不好解释,需要自己去悟;家庭教育的“法”就是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这也是本书的重点,承上“悟道”启下“学术”,学会概念、遵守原则,既有利于家庭悟道,又促进家长寻找更多的方法帮助自己和孩子;家庭教育的“术”就是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要符合道和法的方法家长都可以去尝试,因为事无定法,不断使用新的方法会让结果越来越好,这里需要指出并提醒家长:别人的术只能参考,不能照搬!如果一个人不了解教育的规律和原则而照搬别人的方法,不要奢望事半功倍,可能连事半功倍都很难,最为可能的结果是偏离教育规律和原则,不仅问题不能解决,还可能出现更多的问题,甚至不可预想的后果,与自己的美好愿望南辕北辙。关于家长学习,我们总结出三个级别:一等家长悟规律。二等家长学原则。三等家长要方法。多年来,我们接待并培训了无数的家长,几乎没有见过把“探寻教育本质和规律”作为学习目标的,我们把这些家长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只喜欢学方法的家长。这一类家长看书、咨询、接受培训的目的就是学到“几招”后,回家就能解决问题。只想学方法的家长不是好家长,此类家长的主要特点是“心不静”并“急功近利”,就好像武侠小说中“中练招数,不修内功”的江湖客,会一点花拳绣腿,实际迎战可能一败涂地。第二类:只喜欢看案例的家长。这一类家长喜欢通过学习并模仿“哈佛女孩”、“北大女孩”、“社会英才”等成功教子经验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认真模仿成功典范的家长不是好家长,此类家长的主要特点是“高期待”并且“不切实际”,就好像武侠小说中“只模仿形,模仿不到神”的江湖客,表面是名家功夫,实际迎战可能一败涂地。第三类:只相信书本的家长。这一类家长就喜欢读书,盲目相信书中内容,盲目相信权威的语言,没有辩证地去看问题。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古人又云:“学而不思而罔,思而不学则殆。此类家长的主要特点是“不动脑”并“死搬硬套”,就好像武侠小说中“按秘籍练习,临场不动脑”的江湖客,表面武功高强,但没有任何应变能力,实际应战可能一败涂地。第四类:只喜欢学习、不去行动的家长。这一类家长总是在不断地学习,但从来不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此类家长的主要特点是”学的时候激动,想起来冲动,回到家一动不动”,就好像武侠小说中“掌握秘籍,就是不练习”的江湖客,嘴上头头是道,其实什么都不会,实际迎战可能一败涂地。第五类:只学习、却没有成系统的家长。这一类家长学习的东西的很杂,没有把学到的东西形成科学的体系。此类家长的主要特点是“知识多”并“不成系统”,就好像一颗大树,满脑袋“叶子”却没有“根干枝”,就好像武侠小说中“招招都会,连不起来”的江湖客,表面深通功夫,但漏洞百出,实际迎战可能一败涂地。你是哪一类家长呢?还是几种类型兼具呢?除了学习本书的所有知识以外,家长们还要遵循以下规律:读经典,悟规律我们常常和家长们讲,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包括家长,如果想要学习教育的本质,都要拜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和陈鹤琴三位先生为师,这三位是近代史上影响中国教育工作者最为深远的教育家,他们长年战斗在教育的第一线,毕生把“教育人”作为自己奋斗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果家长们静下心来反复研读他们的著作就会发现,读懂了他们就读懂了教育。如果你真的读懂了的话,你会发现,他们的教育根本理念完全一样,因为每一位真正的教育家都深谙教育的本质“爱”。当代教育市场上,鱼龙混杂、群魔乱舞、教子宝典、成功秘籍大行其道,更有甚者,很多“教育工作者”自己急功近利,浮躁浮夸。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我们是不是应该让自己心静静,读读教育经典,走进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和陈鹤琴,感受人性的光辉,感受教育的本质,感受爱的美,最终悟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呢?交高人,学原则每一本好书的作者都是高人,每一个好老师都是一个高人,他们的每一个优点都值得我们学习。如果你学会发现周围人的优点的话,每一个人都是高人。我们要通过和高人尤其是教育高人的接触,去学习教育的概念和原则,不断闭上眼睛问自己:“什么是爱的原则?”“什么是做人的原则?”“什么是信任的原则?”“什么是平等和尊重的原则?”什么是德行和责任的原则?”这也是本书重点要讲的内容,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诠释这些理念,不到之处,还望海涵,关键还是要通过对原则的解释让家长去“悟规律”。行与知,要坚持在学习并掌握原则的基础上,一定要去做,“知易行难”是所有人都会说的话,却是人和人出现差距的直接原因。我们常常告诫孩子:“当目标正确的情况下,人和人的区别就是坚持了,谁坚持到最后,谁取得成功。”在原则基础上不断“行”,在不断“行”的基础上不断“悟” “悟本质和规律”。自己改,别人变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却是一个绝大多数家长都不明白的问题,更是一个家长像教育好孩子的关键问题!我们永远改变不了任何人,只能改变自己。对于教育孩子,夫妻关系的调适尤为重要,当我们自己改变了,爱人和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改变。在此我们不多浪费篇幅,家长们如果有兴趣,请参看郑委老师所著父母做对了 孩子才优秀一书中的“改变原则”,记住两个关键点即可。关键点之一:改变的过程中,眼睛不要盯着任何人,就盯着自己的内心。在和时间角力的过程中,每天问自己:“我学会了吗?”“我哪里还有不足的地方需要进步?”“我真的相信家人能做好吗?”“我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感觉到我爱他们呢?”.关键点之二:改变的过程中,绝不要求回报换句话讲,“永远不要在意改变的结果,只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