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教案岳麓版.docx_第1页
高中历史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教案岳麓版.docx_第2页
高中历史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教案岳麓版.docx_第3页
高中历史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教案岳麓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标要求(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2)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教学目标(一)三维目标:1.基础知识:(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及各诸侯国的对策;(2)管仲改革以及同时期其他改革的内容及影响;(3) 魏文侯变法的背景、内容及影响。2.过程与方法:(1)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理解社会的转型及各国政策;(2)结合当时政治经济状况分析理解改革的侧重点;(3)通过问题探究等理解掌握变法的内容与影响间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2)体会一定时期的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3)改革变法是时代的潮流,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二)教学重点:“管仲改革”和“魏文侯改革”(三)教学难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诸侯国改革变法之间的关系(四)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和师生讨论相结合(五)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春秋战国(前770前221)是大国争霸的时期,先后形成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同时,这一时期又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争霸各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先后进行了变法改革。其中著名的有管仲改革和魏文侯变法。它们变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变法又给它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新变化?教学新课: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一)政治:1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2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二)经济:1.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2.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三)军事:日益激烈的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霸天下的欲望是改革变法的直接动力。(四)思想:法家学说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理论武器。二、春秋时期的改革管仲改革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在经济、政治、军事等许多领域都有卓著的建树。齐桓公即位后,经鲍叔牙推荐,用管仲为相,被尊称为“仲父”。管仲从政40多年,其生平事迹和思想言论主要记载于左传、国语、史记等。他一面强调“法治”,一面肯定道德教化,重“礼”“法”和发展经济。在齐国实行政治经济改革,从而使齐国国力大振,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管仲也被后人誉为名相。(一)背景:(鲁国“初税亩”)私田大增使得占有者十分富裕,而靠公田赋税的诸侯收入却日益减少。(二)内容:“相地而衰征”(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土地好坏、产量征收实物税)(三)影响:1.对齐国:增加了财政收入,使齐国在争霸中率先成为中原霸主。2.对其他诸侯国:起了榜样作用(四)特点:主要针对在经济基础方面,没有触及到上层建筑,维护奴隶制统治。三、战国时期的改革魏文侯变法(一)内容1.李悝李悝,战国时魏国人,著名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在当时对其他各国震动很大,引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全国性变法,为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铺平了道路。(1)政治: A.选贤任能,赏罚分明 B.强调法治,制定法经(2)经济:“尽地力”的农业政策2.吴起吴起,卫人,少时“家累千金”,后破产求仕。曾和李悝一起辅佐魏文侯,使魏成为战国首强。魏文侯死,吴起因受人谗害,被迫去楚。 楚悼王素闻吴起贤能,任他为相,主持变法事宜。他以财政促军政,废除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度,开发了边远地区,使楚国国力大振,但也受到失利贵戚的强烈反对,悼王死后,宗室大臣射杀吴起,变法因此夭折。吴起变法对数十年后的商鞅变法有重要的影响。 军事:创建军队“武卒”(二)影响1对魏国:有效打击了旧制度,增强了国力,使魏国迅速崛起;2对其他诸侯国:开启了战国大变法运动的序幕;3对历史进程:促进了社会的转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三)特点:改革由经济基础逐渐转移到上层建筑,维护地主阶级统治。(在春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又更加彻底。根本任务变为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探究:这些改革家们分别是哪些思想派别的代表?体现了他们的什么思想主张?管仲、李悝法家的代表。体现了他们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吴起法家、兵家的代表。体现了他们强调国家和军队内部协调统一;军队必须严格执行命令;重视军队的素质和作战技能。课中思考题1、想一想,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几个诸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讨伐壮大自身。2、在井田制下,人们是怎样处理公田与私田关系的?公田是土地国有制,私田耕种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人们一起在公田中劳作,先干完公田中的事情。3、这是管仲赋税改革后齐国出现的劳作情景。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齐国管仲进行了相地而衰征的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实有数目征税,这一规定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了人们劳动的积极性。课后习题解答解析与探究提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权力下移,“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分封制趋于瓦解。变化:当时的社会处在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的大变革时期。意义:有利于新兴地主参与政权,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自我测评解答:1、转型:面临着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社会。(1)大转折:政治:宗法分封制遭破坏,新的阶级关系产生。(直接原因: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经济:井田制遭破坏,土地私有制确立.(直接原因:铁器牛耕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思想文化: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科技文化也取得了较快发展。 (直接原因:各家学派纷纷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2)大动荡:大国争霸,以求发展壮大.(3)大变革:各国改革变法(法家学说),以求富国强兵,顺应时代发展潮流.(4)大发展: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