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辽阳市十二中科技讲座资料.doc_第1页
2010辽阳市十二中科技讲座资料.doc_第2页
2010辽阳市十二中科技讲座资料.doc_第3页
2010辽阳市十二中科技讲座资料.doc_第4页
2010辽阳市十二中科技讲座资料.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辽阳市十二中科技讲座资料一切来自世博一切来自世博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是国际性的博览会世界博览会(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简称:World Expo)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一、世博会的起源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成为了全世界第一场世界博览会,在英国首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展期是1851年5月01日至10月11日,主要内容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借此博览会英国在当时展现了工业革命后,英国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估计有超过六百二十万人次来参观,超过一万三千的展出品,上百万游客的来访促使英国迈向更强大的国家地位,在一万三余来自世界各地的展览品中影响世界改变很大的包括轨道蒸汽牵引机、高速汽轮船、起重机、厨具用品、铁制品、以及来自美国的收割机。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展览会以来,世博会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并已先后举办过40届。世界博览会将科学得到充分运用后的力量显现了出来,无数的能工巧匠像变魔术一样,不断在这个以世界作布景的工业戏台上拿出各种力敌万钧的发明。二、“一切来自世博会”“一切来自世博会”,这是世博会一句很著名的口号。或许,对很多人来说,过去的那些世博会无非是些瑰丽但是遥远的历史。但是,那些在世博会上亮相的人类智慧的成果,其实早已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世博会中的著名建筑1、水晶宫水晶宫是一个以钢铁为骨架、玻璃为主要建材的建筑,是十九世纪的英国建筑奇观之一,也是工业革命时代的重要象征物。它原先是世界博览会首次于1851年在伦敦举行时的展示馆,这场世界博览会的正式名称为万国工业博览会,一直到1936年以前曾经吸引过无数的社会各种阶级的游客前来参观。世博会结束后水晶宫移至伦敦南部的西得汉姆,并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建造,1854年6月10日由维多利亚女王主持向公众开放。它作为伦敦的娱乐中心存在了82年。1936年11月30日晚上6点,在中央大厅的员工厕所内突然着火。很快大火烧遍了整幢建筑,第二天早上,除了一堆扭曲的金属和融化的玻璃,其它什么都没有留下。水晶宫的焚毁也宣告了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结束。2、埃菲尔铁塔众所周知,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城市地标之一,但你是否知道,它的建造缘起于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它是19世纪末期现代主义思潮在建筑领域的反映,也曾经是载入城市发展史册的世界最高建筑。 1889年正值法国大革命爆发100周年,法国人希望借举办世博会之机留给世人深刻的印象,尤其是1851年伦敦举办万国博览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之后,巴黎更是不甘落后。 法国人一直想建造一个超过英国“水晶宫”的博览会建筑,于1886年开始举行设计竞赛征集方案,其宗旨为“创作一件能象征19世纪技术成果的作品”。应征作品达到了700件,最后中选的是建筑师埃菲尔提交的有关建造一座1000英尺高铁塔的设计方案。 53岁的亚历山大古斯塔夫埃菲尔(Alexander Gustave Eiffel)当时是欧洲有名的建筑设计师,19世纪下半叶的大部分著名建筑的设计师名录中都能找到他。埃菲尔建议法国当局建造一座高度两倍于当时世界上最高建筑物胡夫金字塔、科隆大教堂和乌尔姆大教堂的铁塔,并于1886年6月向1889年博览会总委员会提交了图纸和计算结果,1887年1月8日中标。 不过巴黎的文化人士听说这个计划之后马上就发表了抗议信:“该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在追求什么了,该想象一下这个奇怪可笑的铁塔了。它如同一个巨大的黑色的工厂烟囱,耸立在巴黎的上空。这个庞然大物将会掩盖巴黎圣母院、残疾人宫、凯旋门等著名的建筑物。这根由钢铁铆接起来的丑陋的柱子将会给这座有着数百年气息的古城投下令人厌恶的影子” 埃菲尔铁塔的设计出现在一个变革的时期,铁塔是现代主义作品,反对古典的穹隆顶模式。19世纪的巴黎依然是仿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的风格,体现于建筑上是恢复穹隆顶的风尚,埃菲尔设计的铁塔反了传统。铁塔是钢铁结构建筑,自从“水晶宫”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利用玻璃、钢铁和木材建造出的大型建筑物开创了现代建筑的源头之后,还没有能与之媲美的城市建筑产生。 1887年1月28日,埃菲尔铁塔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基座建造花了一年半时间,铁塔安装花了8个月多一点时间,于1889年3月31日全部结束。共有50名建筑师和设计师画了5300张蓝图。埃菲尔的计算极为精确,位于勒瓦卢瓦佩雷的工厂生产了12000件规格不一的部件,安装中没有一件需要修改,施工的两年时间内几乎没有发生一起事故。 对于1889年巴黎世博会的2500万游客而言,高达300米的埃菲尔铁塔成了最具吸引力的世界奇迹,体现了整个世纪的建筑技术成就,体现了最大胆、最进步的建筑工程艺术。四部可容纳100人的电梯每天把数千名游客送到115米高空俯瞰巴黎,还可沿着1792级阶梯走下来。铁塔使博览会取得了极大商业成功,以至于第二年紧接着的第13届工业博览会依然在巴黎举行,人们发现,登塔远望是了解城市布局的最好办法。 直到1930年代,埃菲尔铁塔还是世界最高的建筑物,至今仍是世界著名的城市地标和符号。埃菲尔铁塔建成以来,世界各大城市竞相建造高塔,铁塔作为城市制高点和城市地标,一度演变为愈演愈烈的潮流,我们在几乎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看到高耸入云的电视塔、观光塔、旅游塔。正如那句著名的世博格言所说,“一切始于世博会”,世博会云集了各个时代最先进的文明成果、最新潮的产品和理念。在世博会上诞生的“水晶宫”和埃菲尔铁塔开历史之先河,所引领的现代建筑风潮至今不衰。相信在一个新的世纪里,世博会将带给人们更多创意与惊喜。3、自由女神像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上展出了动力织布机、水泵、车轴、电缆、火车头、印刷机、打字机、多路传输电报机等; 自由女神像的手臂部分曾经在此次世博会上展出。1878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各种新发明异彩纷呈,贝尔的电话、爱迪生的留声机、冷冻船等都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 美国的标志自由女神像也曾在该届世博会上展出头像部分。创作这一艺术杰作的是19世纪后期一位才华横溢的雕塑家,他的名字叫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1834年巴托尔迪出生在法国的一个意大利人家庭。他从青年时代起就酷爱雕塑艺术,自由女神的形象很早就存在于他的心目中了。1851年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推翻第二共和国后的一天,一群坚定的共和党人在街头筑起防御工事,暮色苍茫时,一个年轻姑娘手持熊熊燃烧的火炬,跃过障碍物,高呼“前进”的口号向敌人冲去,波拿巴分子的枪声响了,姑娘倒在血泊中。巴托尔迪亲自目睹这一事实,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从此这位高攀火炬的勇敢姑娘就成为他心中自由的象征。原本女神像预备在1876年费城世博会上展览出来。可在1874年,巴托尔蒂接下任务的时候,离费城举办世博会所剩时间已不多了。经过考虑,巴托尔蒂先完成了女神像的右手和火炬,并在美国独立100周年那年送到费城。1876年费城世博会上展出了自由女神擎着火炬的手臂,高擎火炬的右臂长12.8米,仅食指就有2.5米长、1米宽。仅仅是这样的局部塑像已经震撼了参观的所有美国人。两年后,自由女神像的脸部和头冠部分完成。在1878年巴黎世博会上,自由女神像的火炬和头部在世博会上亮相,引起了美法两国人民对其的关注和支持。每天都有数千人前来参观,一些观众甚至进入了巨大的女神头像内部。(二)世博会上冰与火的组合世博会上一些小小的创意,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热狗和冰激凌蛋筒,相信是很多人热爱的美食,这组“冰火”快餐组合就诞生于1904年的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上。在当时熙熙攘攘的圣路易斯世博园区内,至少有50多个冰激凌摊点和10多个薄饼摊点。来自叙利亚的欧内斯特正做着祖传行当贩卖中东甜品,这种配有糖浆的薄脆饼是在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和土耳其的部分地区极受欢迎的“特产”。在欧内斯特旁边站着的是冰激凌小贩阿诺德。由于圣路易斯世博会参观人数众多,到了中午,阿诺德用来盛冰激凌的杯碟就用光了。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欧内斯特随手将自家薄饼卷成了锥形筒递给阿诺德。不料这种可食用的冰激凌筒大受欢迎,其他冰激凌摊贩也纷纷效仿。欧内斯特的生意大为火爆。圣路易斯世博会结束后,欧内斯特与合伙人开创了公司,将这种冰激凌新吃法“世博会羊角”推向全美市场,以致人们认为欧内斯特的故乡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是冰激凌蛋筒的故乡。今天最普通的快餐食品“热狗”也是在这届世博会上闯出了名气。相传这种热腾腾的食物原名叫“面包夹热香肠”,由德国人弗奇特万根发明。但在圣路易斯世博会上,来自亚洲一些地方吃狗肉的习惯,让圣路易斯城甚至全美都关注起了“狗”这个话题。作为噱头,一些人将“面包夹热香肠”命名为“热狗”。其实有关“热狗”的来历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一位漫画家忘记“面包夹热香肠”的拼法才选用了“热狗”一词,也有人说是因为这种“面包夹热香肠”形似酷暑季节伸着舌头的狗。无论孰是孰非,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让“热狗”融入了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历经一个世纪,美国人如今平均每人每年要吃掉84根“热狗”。(三)萨克斯风有人问:“这是什么?” 他答:“先生,这是新发明的乐器,叫萨克斯风。发明者是我,阿道夫萨克斯。”如果要给这段对话加上时间与地点,那就是1855年的巴黎世博会。时至今日,依然是时尚标志的萨克斯风第一次正式亮相正是在一个半世纪前的巴黎。阿道夫萨克斯是比利时人。他于1841年发明制成了这种神奇的乐器,人们便以阿道夫萨克斯的姓把它命名为“萨克斯管”。1841年萨克斯管在布鲁塞尔工业博览会上首次亮相,但由于萨克斯害怕对手竞争仿制,他仅在幕后吹奏一曲了之。1855年在巴黎世博会上,萨克斯管正式亮相,并成为巴黎世博会最风光的展品之一。时间地点重要展品1851年伦敦蒸汽机1893芝加哥霓虹灯、摩天轮1900巴黎无线电收发报机、X射线仪器1904圣路易斯冰淇淋蛋筒、热狗1933芝加哥吊篮气球1839纽约磁带录音机、电视机、电视摄影机、尼龙、塑料制品二、中国与世博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办国,但中国和世博会的渊源远不止于此。 (一)摘金夺银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博览会应该始于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中国广东商人徐荣村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装成12捆,托运往英国终于质压群芳,脱颖而出,独得金、银大奖。中国政府第一次自派代表,以国家身份参加的世界博览会是1876年的费城世界博览会。当时作为中国工商业代表的人叫李圭,他是一个有智、有勇、有谋、有骨气的中国人,但淹没在那个万马齐喑的时代。李圭写了一本书叫环游地球新录,记录了1876年的费城世界博览会,虽然他是中国代表团中唯一的一个中国人,但毕竟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正式踏足世界博览会。而且中国的展品很早就在世博会上摘金夺银,除“荣记湖丝”外,中国江苏海门颐生酿造公司的“颐生酒”在1906年意大利世博会上夺得金奖。在1915年的旧金山世博会上,江苏沈寿女士所绣的耶稣像获一等奖;贵州茅台酒和张裕公司的“可雅白兰地”获得金奖;“常州梳篦”获银奖。 沈寿生长于江苏吴县,从小学绣,16岁时已颇有绣名。1904年沈寿绣了佛像等八幅作品,进献清廷为慈禧太后祝寿,慈禧极为满意,赐“寿”字,遂易名为“沈寿”。 1911年,沈寿绣成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作为国礼赠送意大利,轰动该国朝野。意大利皇帝和皇后曾亲函清政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