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 1.老师,您好! 主备人:赵焕茜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生字,理解并熟记词语。3、通过朗读,感悟,对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障碍进行诊断与矫治,使学生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重难点:1、理解课文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老师。2、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具: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一、基础性诊断1、揭题,理解题意。2、看了题目,你有什么要问?二、初读课文,自主性学习诊断。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生字。2、同桌互相检测,进行自主性诊断与矫治。3、检查:(1)认读词语。(2)指名读课文,进行群体诊断与矫治。及时指导读好长句子。(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三、细细品读,理解性诊断与矫治1、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1) 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有不理解的词语做好标记.(2) 交流,群体性诊断与矫治。a理解关键词语“浸透”、“蕴含”。b改换句式:“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那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朗读体会语气的不同。c用自己搜集到的事例进一步体会教师的崇高。(3) 指导朗读2、用学第一段的方法,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学习。自主性诊断与矫治。3、朗读指导,读出感情,读出诗歌的韵味。四、总结全文。1、练习背诵课文,自主性诊断。2、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感想?五、发展性诊断与矫治。小练笔:老师,我想对您说个性化设计:教学反思:课题 2。但愿人长久(第一课时) 主备人:赵焕茜目标: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重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具: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一、简单介绍生平,揭示课题。可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与本文有光的资料,包括苏轼的一些诗词,然后老师再加以补充。(1)介绍苏轼(2)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 自读课文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练读生字表上的生字2)划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3)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4)、学生练读全文5)、抽读卡片6)读准字音7)理解词语皓月:明亮的月亮。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别人或事物表示不满。2 范读课文三、细读课文1 细读1-3自然段理解“朝庭“:密洲”两个词语2 学习第二自然段自由读课文看图理解词语“皓月当空”,“万里无云”,想象家人团聚,品尝瓜果,观赏明月“心绪不宁”是什么意思3 学习第三自然段4 指导朗读作业布置:抄写词语版书设计心绪不宁形影不离个性化设计:教学反思:课题 3.古诗两首(第二课时)主备人:赵焕茜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重难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具: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二、学习峨眉山月歌(一)介绍作者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二)学习峨眉山月歌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3、反馈:“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提醒读准生字“君”、“羌”。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5、简介“峨眉山”。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7、交流自学情况。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重点: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夜发连夜出发。向驶向。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走。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10、练习背诵。三、作业1、完成习字册。2、默写峨眉山月歌。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个性化设计:教学反思:课题 3.古诗两首(第一课时)主备人:赵焕茜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正确认读1个多音字“磨”。 3、 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重难点: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具:教法学法:教学过程:1、 解题,了解诗人。板书课题:望洞庭。你从题目知道了些关于这首诗的什么信息?(写的是洞庭,从 “望”角度来写的,是远看)介绍诗人:刘禹锡,洛阳人,它的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2、初读:自由读诗,想想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读,正音:潭、磨、螺。齐读。3、精读感情(抓住字眼、想象意境)(1)“湖光秋月两相和”感受“和”和谐、协调。你读出时间了吗?(秋天的夜晚:“秋月”)你读出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结合看插图。“两相和”这“两”谁与谁?(湖光与秋月)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之美!(2)“潭面无风镜未磨”感受“镜未磨”风平浪静。(未:没有。)这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把“潭面”比作“铜镜”)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这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一派迷蒙之美!(3)“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感受“遥望”“银盘青螺”自然之美精美绝伦。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指名读,想象:白银作的盘子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色田螺,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再看插图。说说感受。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派秀美柔和之景。4、积累内化,迁移运用。(1)朗读、背诵。(指名有感情读背,因已有基础,重点放在投入情感上。)(2)延伸:其实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比如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他们的特点是把洞庭湖写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读读比较一下。(3)课后5:想象,先说一说,再写下来。(课上说课后写)个性化设计:教学反思:课题 4.秋天(第一课时)主备人:赵焕茜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文章中的生字新词。3、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理解诗中拟人手法的运用。4、初步感受现代诗的意象美和韵律美。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教具:秋景的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出示黄叶:同学们请看,今早老师在上班的路上,玄武湖边捡了两片黄叶,我为什么要悄悄珍藏这两片黄叶呢?因为在我的心目中,“黄叶”是秋天的象征,那么在你们的心目中,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生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2.你们眼中的秋天色彩斑斓,转眼间,有到秋天了。秋天是硕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节,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让我们跟随诗人王宜振的脚步一起到大自然去感受明丽的秋天吧!(板书:秋天王宜振)3.简介王宜振:王宜振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是山东人,今年60岁了,和我们学校的王校长、卢校长、卢老、耿老崔老师(正好在听课)他们是同辈人。他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等,是我们少年儿童的知心朋友。(指读名字,注意“振”的发音)二、初读课文4.请看(出示课件秋景图,秋日私语音乐响起),老师朗诵全诗。5.看了秋景,听了描写秋天的诗,你对秋天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呢?(生自由发言)6.秋天是美丽的,秋天是迷人的,而诗人笔下的秋天更令人陶醉。你一定也很想读读这首诗吧?请同学们打开书到17页。注意听要求:(1)边读边标出小节数;(2)读准字音,圈出生字;(3)读顺句子,注意长句子中间的停顿。放声地朗读这首诗吧。(生自由读书,圈点)7.这么美的诗,我们要想读好,首先要读准(字词)。(1)出示词语:桂子、香气、苹果、红袄、葡萄、紫袍、(后面是书后3词语);(2)注意读音(这些读音和写法也要看仔细):脚印、柔韧、珍藏、红缨、嚷着。8.全诗共有几小节?想不想读给大家听听?(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好,看看他们字音读准了没有,语句读通顺了没有,听上去是不是很美?(指名读每一节,注意正音评析;重要的诗节,正音后全班齐读或男女生分读)9.这首诗写得这么美,你最喜欢哪些部分呢?把你最喜欢的地方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然后,再指名读,喜欢这部分的同学一起读)(老师注意引导每一节的熟读)10.我们读了自己最喜欢的诗节,跟着诗人走进秋天,看到了秋天,那么你能告诉大家这首诗主要写了秋天的哪些美丽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呢?(板书:美景红色笔)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生自由读画)11.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老师顺势引导归类、板书:秋阳、秋风、秋色、秋实、秋香)12.风景如画的秋天,秋阳娇艳,秋风飒爽,秋实累累,秋色怡人,秋香飘溢(师指板书),让我们伴随秋日私语的优美乐曲,再次轻轻齐读这首诗。三、教师小结13.读到这里,你有哪些收获呢?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呢?(生自由说)下节课我们继续品读,继续欣赏。四、练习写字14.现在来看看这一课的生字,你认为哪些字读写时要特别当心的。15.老师范写“柔”、“肠”。(边写边将注意点,生跟着书空)16.学生完成书后2描红练习。五、板书设计4 秋天 zhen 王宜振美景秋阳秋风秋色秋实秋香个性化设计:教学反思:课题4.秋天第二课时主备人:赵焕茜目标:1、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3、能背诵课文。重难点: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教具: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积淀情感1、同学们,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2、你能说说秋天与其他季节有什么不同么?(太阳更红更娇,空气更甜更好)3、为什么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今天,我们就跟着秋风信使,一起到秋天里去看一看,瞧一瞧吧!二、品词析句感受秋景之美1、自由读课文26小节,看看我们的秋风都到了哪此地方?2、秋天一到,秋风习习,你知道秋风到过哪些地方呢?他们在那儿干什么?你能用一句诗一样的语言来说一说吗?(田野、小路、果园)板示:秋风来到_,在那儿_看来,这秋风可真调皮,你能来读一读么?指名朗读3、其实,调皮的秋风还去了许多地方,她所到之处都留下了秋的足迹。你能举例说一说吗?(默读3-5小节)4、看到果园里硕果累累,田野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谁来读读第5小节。你知道玉米的烦恼是什么?你有烦恼么?可是秋风一到,所有的烦恼都没有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忘记烦恼的玉米,和他一样把烦恼也忘掉吧!(指读,齐读)5、秋天,实在是太美好了!看着这美丽的秋天,你想说些什么?(男女生分小节读2-5小节)三、深入理解课文意蕴1、我们的诗人的内心又涌出怎样的想法呢?我们来看诗歌的第六小节。2、指名朗读。3、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话的?4、这丰硕的果实,这迷人的花香,这美丽的秋景,都是谁的功劳?现在,你明白了为什么秋日更红更娇,为什么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自由交流师生共读1-6小节(配乐秋日的私语)5、同学们,金秋是美丽的,她在每个人的心中,也是各不相同的,走在秋天范读第七小节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珍藏下这美丽的秋天呢?记得,我们一起用朗读来吧秋天好好珍藏。练习读好最后一个小节。6、总结: 四、布置作业个性化设计:教学反思:课题 习作一主备人:赵焕茜目标:1、读懂习作要求,知道本次字作是写按自己心愿设立的一个节日,而不是现实中的一个节日。2、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重难点: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想象人们怎么渡过节日的情景,交待具体。教具:师生搜集有关节日的来历和传说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1、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节日很多,大家说说看,你知道哪些节日?2、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3、教师相机询问节日的来历、传说或节日里的特殊活动,学生交流。4、师:每个节日的创设无不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情感与愿望,刚才大家说到的那些节日,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呢?5、学生知道哪个就说哪个。二、展开想象,指导说。1、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自己联想是要设立什么节。(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想还可以设立什么新的节日。(1)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确定一个节日的名称。(2)集体交流。(重点指导学生为节日取一个恰当的名字。)(3)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要想让大家对你想设立的那个节日也感兴趣,进而赞同你的意见,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一下你的想法呢?3、学生练习口头表述。(1)自己根据以上几点组织语言。(2)四人小组内说一说,然后互相提建议。(3)指名说,集体评议。(强调“听”,围绕上述几点评议,修改)(4)教师读范文快乐的体育节,学生听后谈收获。(*要把想象的过节时的情景说具体。)(5)自己再次完善表述。个性化设计:教学反思:课题5.我给江主席献花(第一课时)主备人:赵焕茜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4、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重难点: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质疑问难二、自读课文,扫清障碍1、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教师投影出示自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请你按照“冒雨等待”、“激动献花”、“幸福忘不了”给课文分段。2、学生自学,教师置身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3、全班交流。各组发表意见,主要说说小组内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又发现了哪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想解决吗。4、继续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愿选择课文片断读,其他同学说说听了全文有什么感想。2、学生发言。四、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毯、频、董”五、布置作业1、继续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2、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个性化设计:教学反思:课题5.我给江主席献花主备人:赵焕茜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3、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重难点: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观看录像1、读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当时人们特别是姜咪咪的心情?(板书:激动万分、无比兴奋、欣喜若狂、热泪盈眶、幸福)3、观看录象,展现香港回归的过程。教师语言导入:1897年到1997年,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香港就像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倍受欺凌。今天,香港回归到祖国的怀抱,香港人民多么激动,让我们和香港人民一起来体会。4、观看后,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二、自学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自学课文,体会激动、高兴的心情。把能表现香港人民激动兴奋心情的句子,用波浪线划下来。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小组长进行总结。三、师生对话,深入体会香港人民的思想感情。1、学习等待一部分。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人们激动、喜悦的心情?(1)师生交流:秩序井然 兴奋 激动 竟(2)理解:我捧着准备献给江主席的鲜花,又是兴奋,又是激动,竟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a、谁来把我的心情读出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b、 想一想,此时我的心情为什么这样高兴、激动?c、人们仅仅是今天在等待吗?d、过渡:长久等待了一个世纪,来了,来了,中央代表团的专机出现了,人们的心情更加激动,谁来读。2学习献花部分过渡:人们站在红地毯两侧,心情是一样的,他们都在兴奋而激动地等待着江主席的到来,竟顾不得擦去脸上的雨水。盼着,盼着,中央代表团乘坐的专机降落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1)说说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当时人民的激动的心情?(2)理解沸腾起来了: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3)理解欢迎!欢迎!热烈欢迎!(4)理解在回归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耻辱的香港人,受次迎接自己的国家元首,怎能不欣喜如狂、激动万分呢?a、请看这些资料: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占香港岛。1860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永久割占九龙半岛以南。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和新界,租期99年。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b、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触?c、指导朗读d、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百年耻辱、自己国家的、怎能)e、指导朗读。读出自豪的心情。3、学习忘不了部分(1)我代表二百万青少年献花,心情更加激动,从哪里可以看出?(2)理解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了全身。a、体会我的心情:失散多年原指什么?现在指什么?母亲指什么?b、有感情地朗读。c、仅仅是我感到幸福吗?读:我、千千万万的香港同胞、香港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d、看录象,体会香港人民的喜悦的心情。(3)此情此景,我代表千千万万的香港同胞,我多么幸福啊!4、总结:为什么忘不了这一天?(我激动香港回归祖国)5、延伸:十六大(图片)、澳门、台湾等。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1、总结课文。2、布置作业:(1)有感情朗读课文;(2)围绕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手抄报,或开一个主题班会。板书:我给江主席献花等待 兴奋激动献花 激动万分幸福 永生难忘个性化设计:教学反思:课题 6.天安门广场(第一课时)主备人:赵焕茜目标: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说出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重难点: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说出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教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我国的首都北京有哪些风景名胜吗?那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那个广场吗?板书课题,简介“天安门”。二、初读课文根据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检查自学情况:出示部分容易读错的生字词,强调“矗、曙、政”等字的读音。重点字词的记忆训练。“碑”的关键笔画“”,“袖”的偏旁是“衣字旁”,“沸”字右半边的正确笔顺。轮读有关生字词,要求读正确;教师范写部分生字,学生描红。指名读课文,引导读顺长句,教给停顿方法。三、多种形式,再读课文,熟悉内容四、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层次,质疑问难五、讲读第一段指名读,其余思考:这段讲了什么?讨论:这一段讲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朗读。六、作业朗读课文。抄写生字,注意间架结构。个性化设计:教学反思:课题 6.天安门广场(第二课时)主备人:赵焕茜目标:能有感情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46段重难点:能有感情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46段教具: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领袖宣告纪念碑雕梁画栋政府沸腾博物馆尽收眼底进一步强调“袖、博、沸、碑”的正确书写二、讲读课文2、3自然段指名读2、3段天安门广场是什么样的?(讨论后回答,理清方位)完成课后第四题。出示挂图,重点理解文中的方位词“北端、前、两旁、中央、南端”,同时注意观察点的不同。小声读课文的2自然段,你觉得天安门怎么样?是从哪儿看出它雄伟壮丽的?重点理解“雕梁画栋、潘龙花纹、挺拔”等词,同时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体会天安门的壮丽。在此基础上朗读。自由朗读第3段,想象文中所描写的宏伟的天安门广场。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他的壮观?讨论自学。理清有哪些建筑物,分别如何描写,抓住“眺望、矗立、高大、金光闪闪、巍峨壮丽”等词,读中评析。三、讲读课文第四段指读,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向往”是什么意思?看图激情,毛泽东主席是怎样宣告?训练朗读。想象广场上的群众,再次体会“无比向往”的含义。齐读第4自然段。四、讲读5、6自然段小声读,分别描写了天安门广场什么时候的情景?理清两段的主要内容分别是清晨升旗仪式;节日之时。再读第5自然段,升旗仪式怎样进行的?画出最振奋人心的句子,“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体会句子中的深刻含义。训练朗读。小声读第6自然段。通过朗读评析指导,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生情,同时积累丰富的词汇。交流:谁能把我们带到节日的天安门广场?你们看见了那热闹的场面了吗?哪些词语和句子让你眼前出现了一幅幅画面?在读中重点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华灯初放、彩灯辉映”等词的意思及所描绘的意境。背诵第六自然段。五、总结全文,课堂练习练习背诵。课后小练笔:描写一处景物,要求按方位顺序。个性化设计:教学反思:课题 7.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一课时)主备人:赵焕茜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习给课文分段。重难点:理清条理,并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归纳全文。教具:教学过程:一、名言听说师读两遍后,学生复述,练习学生听说能力。1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生活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裴多菲2、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总是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留下一片悔恨。鲁迅二、名画导入师:同学们复述得非常好,说明你们有很好的输入与精彩的输出。为了表扬你们,老师请你们欣赏一幅名画。(出示奔马图)1、欣赏名画,引出课题2、齐读课题,释疑“励志”讨论:“励志”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查字典理解。(励,激励;志,志向。“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指名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3、再读课题,学习质疑4、归纳问题,引入新课。为什么?怎么?结果?(板书出三大问题)三、名篇初读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相比起来,我更相信你们的读书能力。相信通过你们的认真阅读,会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的。1、自由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2、边读边做记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怎么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3、讨论上述思考题,划分段落,师板书。第一段为什么?(第13自然段)第二段怎么?(第46自然段)第三段结果(第78自然段)四、交流活动1、指名逐段读课文,师生共评。2 、交流词语的理解。3、指导学生读好长句。4、根据板书简要说说这课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概括能力。五、学习生字1、学生交流会与较难生字,教师相机点拨。2、描红3、当堂完成生字与词语的抄写六、课后作业朗读课文,并利用网络课搜寻一些徐悲鸿的资料。个性化设计:教学反思:课题 7.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二课时)主备人:赵焕茜目标: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重难点: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教具:教学过程:一、复习反馈1、默写本课词语2、交流网络课上搜集的资料。二、问题导入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呢?谁能找出课文中的话来读一读?2、生自由朗读课文,“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师出示本句,研读。3、为什么徐悲鸿要立下这个志向呢?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课文的第一大段,边读边做记号,找出有关的话。三、情景再现1、读第二自然段中有关语句。2、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准备,体会人物心理,说话的语气,把朗读转化为表演语言。3、全班交流汇报,评价。4、在感悟的基础上齐读外国学生的话,把表演语言再转化为朗读语言。四、品味感悟1、过渡:这个外国人欺人太甚了,于是徐悲鸿立下了这个志向。(师指板书)让我们用坚定的语气再把这句话朗读一遍。(生读)徐悲鸿要让外国人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直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大段。2、重点体会“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从文中找出句子来说说他如何更加奋发努力的,也可抓关键词。3、学习构段师:大家默读第二大段,看看这一大段三小节这间的关系。(先总后分,先概括后具体)师:课文就是先总写徐悲鸿更加发奋努力,后从学习的勤奋和生活的清苦两方面来具体描述的。给一个总分的情境,让学生练习说话,内化知识。4、以读代讲学习第七自然段五、回归中心1、读后理解“震惊”2、前后对比外国学生的态度,体会原因。3、朗读活动,谈体会。六,积累内化练习复述个性化设计:教学反思:课题 习作二(第一课时)主备人:赵焕茜目标:1、 引导学生读懂例文,初步了解通过对具体事情的记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2、 通过习作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闪亮之处,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充满自信的健全人格。3、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重难点:1、通过对具体事情的描述来表现自己的长处。2、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细致的描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法学研究试题及答案分析
- VB编程终极指南的试题与答案
- 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管理的作用试题及答案
- 产业园区污水管网改造方案初步设计
- 养生店合伙协议书
- 车后受伤协议书
- 车辆报销协议书
- 银行口头协议书
- 裁员背调协议书
- 软件租赁协议书
- 木工车间粉尘清扫制度
- 甲状腺乳头状癌热消融治疗专家共识2024版
- 04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含隔油池)图集
- 附件1:肿瘤防治中心评审实施细则2024年修订版
- 委托书万能模板快来保存2024年
- 光伏电站物料清单模板
- 2024年四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4 Things we enjoy Unit 12 The ugly duckling第2课时教案 牛津沪教版(三起)
- 中职教育二年级上学期《三工位隔离开关》教学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母乳低聚糖(HMO)行业发展形势与未来前景展望报告
- 江苏省江阴市江阴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三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汽车构造》-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